《叁联生活周刊》能扯到英国文学,顺带对比一下国内文学的现状,再谈到电影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他们的口号是,就算是一名娱记,也要做有品味和文化的娱记。
孟净就是这样的一名娱乐记者。
她两年前加入《叁联生活周刊》,不算新人,也不是老资格,在娱记圈子里刚刚出头,有了点名气。
今天是《英雄》剧组对媒体开放的日子,允许探班拍照,半个小时的采访。
自从《英雄》筹备以来,除了一次开机发布会,一直处在封闭的状态。
一方面是专心拍戏,不受外界打搅,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一种神秘感。
《卧虎藏龙》是小说改编成电影,大家知道故事情节,没有必要保密。
《英雄》投资一亿五千万人民币,聚集了一批国内最优秀的演员,冯小刚执导,这些因素吸引着大众的关注。
越是神秘越能激发民众的好奇心。
娱乐记者为了报刊杂志的销量,也会费尽心思的挖掘《英雄》的内幕和新闻。
可以说,《英雄》的主创人员都是他们重点追踪的对象。
不过,剧组的预防措施做的相当到位,演员进组后吃穿住行都由剧组负责,隔绝了和媒体见面的机会。
就连冯小刚前往医院探望傅标都是偷偷摸摸。
这不是说《英雄》不宣传,而是要按照好梦公司的节奏宣传。
时不时的对记者开放,给上一点宣传材料,保持话题热度,到了影片上映,再来一轮大规模的宣传攻势。
孟净的年纪不大,心气却不小。
她采访过不少演艺圈的知名人物,风格偏于理性,稍微带点嘲讽和刻薄。
她认为自己虽说是娱记,但应该用冷眼旁观的心态看待这个圈子,不盲从不迷恋,也不厌恶,就是客观的报导。
不论采访对象是不是大腕儿,该问什么就问什么,不回避。
话是这么说,不过她对今天的采访对象还是有些头疼。
这恐怕是娱乐记者共同的看法。
如果说起国内的娱乐记者最不愿意采访的明星,前三名一定是姜文、陈道明和王志文,这三人不按套路出牌。
姜文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经常把记者反问的哑口无言,采访像是打仗。
陈道明非常严肃认真,总是习惯性的纠正记者提出的低级问题,顺便对记者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像是上课。
比如你们娱记要有文化,要有社会责任感。
王志文更是出名的难搞,面对记者老是板起面孔,还质疑记者的专业性。
如今这仨人凑在一块儿拍戏,娱乐记者的内心是崩溃的。
记者不是说真的不想采访,这仨人每一个都是大新闻,只是有些担心。
他们既想拿到独家新闻,又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在来之前,对自己要提的问题再三琢磨,做足功课。
孟净看着本子上自己要问的问题,感觉还可以。
眼下读者最关注的是《英雄》能不能像《卧虎藏龙》那样登上奥斯卡,这个问题想必很多记者都会问。
还有《英雄》和《卧虎藏龙》的不同之处和票房预期等等。
孟净觉得这些问题问的太早了,让导演和演员怎么回答,再说,老是把两部电影拿来比较,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
她的切入点是故事和演员。
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一帮国内最优秀的演员在这个故事里的位置,发挥的空间,这才是电影的根本。
姜文、陈道明、王志文、俞飞鸿和徐静蕾,这是超豪华的阵容。
孟净有些遗憾,她更希望来一次专访,对导演和每位演员单独采访,挖掘《英雄》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好梦公司拍这部片子是跟风还是有志于让国产大片走向世界。
公司老板林子轩和电影主创人员内心的真实想法。
但她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叁联生活周刊》和好梦公司的关系不太好。
由于要坚持格调,她对《我的野蛮女友》进行过嘲讽,认为那是一部平庸煽情的商业片,导演向市场妥协,失去了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诚恳态度。
批判票房大卖的商业片容易引起知识分子群体的共鸣。
同时,她对葛优的《卡拉是条狗》赞誉有加,文艺片才是小资人群的最爱。
孟净知道自己的读者是哪类人,她写的东西要和杂志的风格保持一致。
好梦公司有自己相熟的媒体和记者,即便有专访也会交给那些记者。
这是孟净郁闷的地方,好梦公司已经成为内地娱乐圈的风向标,这两年娱乐圈的大新闻几乎都和好梦公司有关。
拿不到第一手材料和独家采访,怎么能在娱记的圈子里出人头地。
她最想采访的还是林子轩,林子轩可是这个圈子里的风云人物,从九十年代至今,林子轩既是亲历者,也是创造者。
采访林子轩,就是揭开这十年来国内影视行业的发展史。
对于娱乐记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或者说,只要拿到林子轩的专访,就能一战成名。
只不过,林子轩的专访极少,九五年年底,在《当代电影》上曾经有过一篇对林子轩的专访,那时好梦公司刚刚站稳脚跟。
事实证明,那篇专访很有前瞻性。
认为好梦公司为民营电影公司找到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值得借鉴。
孟净在心里给自己定下目标,她要拿到林子轩的下一个专访。
第六百九十四章 片场
孟净来到京郊怀柔的影视基地,经过检查后进入了《英雄》的片场。
这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影视基地,由京城电视艺术中心负责管理。
虽说艺术中心这两年在走下坡路,不过仅是影视基地的收入就足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是李虹的业绩之一。
好梦公司的影视剧大多在这个基地拍摄,都是老交情了。
影视基地为《英雄》剧组提供了各种便利,包括搭建一座古代的宫殿,改造各种设施,派人隔离片场,不允许外人进入。
光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就用了小半年。
当然,影视基地也有收获,电影拍完后,这些宫殿设施都成了基地的产业,可以反复使用,或者设为景点供游客参观。
《英雄》剧组在影视基地的拍摄接近尾声,下个月前往敦煌拍外景。
这是剧组对媒体开放的主要原因。
一旦出外景,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在离开京城前,宣传一拨。
孟净和其他记者一起进入片场,看到数百名穿着黑色盔甲的士兵正在操练,一边喊口号,一边迈着步子。
声音和动作整齐划一,有一种凛然的气势。
“他们已经练了将近两个月,姜导还不满意,说是没有杀气,不够剽悍。”好梦公司的宣传人员介绍道,“如果还不行的话,那只能等剧组拍完外景再补拍这一段了。”
姜文在剧组里除了是演员,还挂了个艺术指导的头衔。
《英雄》说是冯小刚执导,其实是两人联合执导,谁让姜文被总局给禁了呢。
姜文对待电影相当严格,这部戏那么大的投资,能让他可着劲的花钱。
这些士兵可不是群众演员,而是真正的士兵,从部队上借来的,体格健壮,声音洪亮,纪律性强。
要是让群众演员这么天天训练,估计坚持下来的没有几个。
在国内,拍摄一些大场面,尤其是战争片,剧组会请求部队协助,姜文出身部队大院,有这层关系。
他拍《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会,不仅找军营当训练场地,还借来了几辆坦克。
孟净认真的观察着片场,除了那些士兵,还有上百人不停的忙碌,粗略估计,整个片场超过五百人。
不远处的宫殿内,有喧闹声传出,应该正在拍戏。
她到其他剧组探过班,和《英雄》相比,实在太寒酸,至少从制作规模上讲,《英雄》是名副其实的国产大片。
好梦公司的工作人员把记者领到一处供演员休息的房间。
等一会将在这里举行半个小时左右的记者会,记者们可以拍照,但不能妨碍到剧组的正常工作。
孟净掏出相机,对着片场的建筑拍了几张照片。
这些建筑给人古朴浑厚的感觉,是依照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古建筑仿造而成,虽然采用的是现代的材料,缺少历史感,但总算有模有样了。
不是说拿一个近代的东西充数,比较尊重历史。
十几分钟后,冯小刚带着几个人匆忙的赶过来,和记者们打招呼。
“不好意思,耽搁了,让你们久等了。”冯小刚客气道。
记者们发现让他们头疼的几位主演没有出现,冯小刚带过来的都是幕后人员。
姜文不大愿意搭理记者,再说,他还在被禁期间,如果和记者闹出不愉快,影响不好,这种事情交给冯小刚处理就行。
陈道明和王志文对宣传的兴趣不大,片子才刚开始拍,没什么可说的。
记者根本不了解电影,也问不出有意思的问题。
就这样,冯小刚过来救场,总要有人撑场面,和他一起的是武术指导程晓东。
“冯导,您的这部《英雄》是瞄准奥斯卡么?”有记者直接问道,“有评论说《卧虎藏龙》是拍给西方人看的,您觉得呢?您在拍戏的时候会考虑西方观众的感受么?”
“这个,让我怎么说呢,我要说不想要奥斯卡,你们肯定在心里骂我虚伪。”冯小刚回应道,“你们想想,这么大投资一部戏,靠国内的票房肯定收不回成本,只能卖到国外去。”
“这部戏有美国电影公司的投资,要在美国上映,我也在琢磨西方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片子,还没琢磨明白呢,你们谁要是知道告我一声。”冯小刚继续道,“《英雄》主要还是拍给咱们自己看的,是一部东方式的武侠片。”
“那《卧虎藏龙》?”记者追问道。
“很多人说《卧虎藏龙》取得成功是因为迎合美国观众,这种说法不公平,也不准确,李桉导演用好莱坞的手法拍了一部武侠片,这是对武侠片的创新。”冯小刚如此说道,“从这个角度讲,李桉导演为武侠片开拓了新市场,这是他的贡献,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