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家的孩子和普通人家的孩子,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重点中学的孩子和非重点中学的孩子,得到的教育资源不同。
根据二零零零年的统计数据,社会上层的孩子占了重点中学生源的六成以上。
有六成以上的底层家庭孩子无法进入重点中学学习。
重点中学又分为国家重点、省重点和市重点等等。
这种划分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倾斜,国家重点中学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肯定比其他中学优越,家长都想让孩子上重点。
普通家庭的孩子依靠考试成绩上重点,有钱人家的孩子即便考不上也会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到重点中学读书。
于是就有了各种名目的收费,暗箱操作。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影响到了千千万万孩子未来的发展。
有人说农村孩子也能考上重点大学,也能创业成为富豪,还是看自身的努力。
这样的例子不少,非常励志,但从整体成功的概率上讲,农村孩子远远比不上城市孩子,这是现实。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自从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这句话时常出现在媒体上,挂在家长的口头上,为了孩子家长们操碎了心。
无论贫穷或者富贵,每个家庭都是如此。
林子轩参观的那所国际学校每年的学费是十五万,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需要数百万的费用,招生的对象正是国内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对于这类贵族学校,媒体上不乏批评之声。
认为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容易互相攀比和炫富,脱离社会,割裂家庭,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实行的是寄宿式的封闭管理。
这是家里的老人反对的原因之一,他们希望小雪住在家里。
而且,老人家的观念保守,不管什么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更为注重家庭教育,或者说是言传身教。
林子轩和慕姗姗没有坚持。
按照他们户口所在的片区,小雪将入读京城第二实验小学,这是一所京城较有名气的学校,教学质量很高。
在国内,户口极为重要,人的一生都被户口所影响。
户口决定了你上的学校,你的社会福利待遇,你的交际圈子,甚至谈对象结婚都和户口有直接的关系。
七月十三日,京城获得了二零零八奥运会的主办权。
消息传来,举国沸腾。
国家领导人来到世纪坛,庆祝申奥成功,京城的百姓走上街头,欢呼庆贺。
新闻媒体都在报道申奥成功的消息,电视上一遍遍的重播着申奥成功的画面,还有张艺谋制作的那部五分钟的申奥短片。
这部申奥短片展现了整个国家的新风貌,通过快速的剪辑,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自信和强大。
不得不说,张艺谋在这方面很有天赋。
他把摄影技巧和造型艺术做到了完美的融合,这是多年经验的积累。
他擅长调度宏大的场面,制造美轮美奂的场景。
这两年,张艺谋在电影方面没什么突破,无论是票房还是影响力都不高,不过他没有闲着,找到了其他工作。
那就是大型的实景舞台剧,把演出搬到野外,和自然风光以及历史景观结合。
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他的首创,却因为他被国内观众熟悉。
林子轩和冯小刚等人聊过张艺谋,认为张艺谋是个妥协和坚持并存的性格。
他不是那种一定要坚持自我的艺术家,他明白要做一件事就需要对各方面妥协,没有说撂挑子走人的。
但在妥协的同时,还是会坚持一些自己的东西。
看似矛盾,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生活就是不断的改变和适应。
就算不拍电影了,他还能干点别的,而且能干的很好。
冯小刚同样在不断的妥协,没有所谓艺术家的脾气,这样的导演容易获得投资商的青睐,因为他们不会让投资商亏钱。
张艺谋这些年的电影都没有亏过,即便国内票房不佳,也能从国外收回成本。
有媒体表示张艺谋近几年的电影离好电影还差了一口气。
“那口气我很清楚,就是一个定位,当要求电影挣钱的时候,会差那口气,你心里想着怎么挣钱,就不纯粹了。”张艺谋回应道。
相对来说,第六代导演往往是不管亏不亏钱,只拍他想拍的东西。
他们很少考虑市场和投资,认为这才是对艺术的坚守。
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张艺谋和冯小刚的选择才是大趋势,只考虑艺术,不考虑市场,国内的电影市场会越做越小。
林子轩听说张艺谋有意拍摄武侠片,正在寻找投资人。
这是《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奖的后续影响,《卧虎藏龙》还在北美的艺术院线上映,票房突破八千万美金。
国外的艺术院线和主流院线不同。
电影在主流院线一般只上映一个月,在艺术院线能上映三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卧虎藏龙》在欧美等国掀起了一股武侠片的热潮,国内的投资人和导演们想借助这股热潮进入北美市场。
投资人想赚钱,导演们想获得名气。
张艺谋在西方具有知名度,是一个品牌,他只要表达出想拍武侠片的意思,拉到投资并不困难。
他正在不断的摸索,从文艺片向着商业片转型。
张艺谋比国内大多数导演看得都长远,文艺片的出路越来越窄,今后的电影市场是商业片的天下。
他不介意拍商业片,这是他妥协的一面。
李桉的片子也不是纯粹的文艺片,有商业的一面,要考虑观众的感受和票房。
他现在接手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电影,是一部商业片,但他总想在商业片里加入文艺元素和人文关怀。
就像在电影院里吃爆米花配可乐一样,要是端着一杯咖啡就不搭调了。
虽然知道这样做可能导致影片的失败,李桉还是想把爆米花和咖啡放在一起。
这就是坚持。
坚持该坚持的,妥协该妥协的,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第七百零二章 花儿们绽放的年代
沪城,银都艺员进修学校。
这是一所创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业余艺术学校,开设有戏剧、表演和舞蹈等课程,教师多来自专业艺术院线的退休老师。
国内像这样的艺术学校有很多,短期进修班三个月和半年,长期的有一两年。
说实话,这种艺校的毕业证书并不被圈内认可,不过他们在演艺圈有一定的关系,让学生能进入剧组出演小配角。
至于今后的发展,就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了。
进入这类艺校的学生有几种。
一种是学习基础知识,为考入专业的艺术学院备战,把艺校当作跳板。
另一种是想呆上半年,找机会进入剧组演戏。
这比群众演员成功的几率更大,起点更高,怎么说也是上过艺校的,如果让导演在他们和群演之间选择,肯定选有表演经验的。
这类艺校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涌入影视行业,但真正成功的不多。
想想看,专业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都不一定有发展前景,何况是业余艺校呢。
孙丽从部队退伍后,进入了这家银都艺校学习表演。
她是沪城人,八二年出生,自幼学习舞蹈。
后加入沪城东方小伙伴艺术团,到国外表演,十五岁初中毕业,考入沪城警备区业余文艺演出队,成为一名文艺兵。
三年后离开部队,决定进入演艺圈。
她在银都艺校一边学习一边等待着表演的机会,这一年孙丽十九岁。
这期间,她参加了不少剧组的试镜,出演了一些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她意识到艺校的影响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优质的资源掌握在影视公司的手里,只有和影视公司签约,才有机会出演主要角色。
但全国像她这样的演员太多,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很难引起影视公司的重视。
这时候,新加坡一家电视台举办选秀节目,在沪城设立了考点。
这个选秀节目叫做“才华横溢出新秀”,每两年举办一次,面向华人群体,在新加坡有着不小的知名度和收视率。
电视台在沪城和花城等大城市设有考点,通过选拔就能前往新加披进行比赛。
孙丽报名参赛,以深厚的舞蹈基础赢得了初赛的资格。
她于五月二十七日赶赴新加坡,总决赛在六月二十九日举行。
在新加坡的这一个月,她和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和台湾等地的选手比拼才艺,争夺最终大奖。
新加坡电视台设有十个签约名额,只要获得奖项就有机会和电视台签约,出演影视剧和主持综艺节目。
新加坡的电视台和国内不同,它是垄断经营。
它的业务遍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电影和数码媒体,是一家传媒集团。
最终,孙丽获得了女子组的亚军和智慧大奖,却没有得到签约的机会。
不过她在这次选秀上的表现赢得了不少的关注,刘德桦是决赛的评委之一,他称赞了孙丽的表现。
与此同时,国内的一家时尚杂志刊登了一组少女的艺术照。
照片上的女孩带着青春的青涩和懵懂,她叫杨蜜,京城人,不到十六岁。
她出道很早,十年前就开始演戏了,是一位童星,在多部影视剧中饰演配角。
这一年,杨蜜上初中二年级,她把自己的照片寄给了几家时尚杂志,获得了杂志社的青睐,从而走上了平面模特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