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总就面临着这种情况,即便有了林子轩的这一亿五千万,也只是杯水车薪。
不过,这不是林子轩操心的问题,他也操心不来。
在华影集团和电视艺术中心的代表见证下,他和石总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好梦公司拿到了怀柔影视基地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这笔交易得到了华影集团和艺术中心的认同。
华影集团为了筹集资金,内部正在酝酿一份上市计划,不过由于政策限制,娱乐产业在内地暂时无法上市。
于是,他们启动了赴港上市的方案。
既然是筹备上市,就要对旗下的资产进行梳理,交出一份让股民满意的答卷,影视基地是其中之一。
好梦公司的入股对整个上市计划影响不大,但能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从《卧虎藏龙》到《小雪的大冒险》,这家公司在亚洲具有不小的知名度,甚至在欧美也逐渐为人所知。
只不过,林子轩不看好这个由韩三平极力推动的计划。
自从进入华影集团,韩三平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让华影集团迅速发展。
他是个实干派,同时看重政绩,有点好大喜功,他认为华影集团需要市场化,市场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上市。
不仅能筹集资金,还能展现国企改革的成果和决心。
作为华影集团的二把手,韩三平还不到五十岁,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他不甘心安于现状,想把华影集团在他手中发展壮大。
在上市这个问题上,华影集团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作为一家国资企业,华影成立之初就有了上市的打算,背靠政府,使得华影从一开始就聚集了最优质的资源。
特别是在发行环节上,有了广电总局的保驾护航,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不过也正是因为国企的背景,华影无法摆脱体制的束缚,机构臃肿、决策迟缓成为它发展的绊脚石。
华影集团旗下的业务往往大而不强,效率低下,远没有好梦公司那样的民营企业灵活变通,发展势头迅猛。
韩三平打算借助资本的力量给华影集团带来全新的改变。
然而,政府对于国企上市存在顾虑,尤其是文化娱乐产业,在外资进入媒体业和娱乐业上有政策限制。
华影的上市之路注定充满坎坷。
好梦公司内部同样讨论过上市的议题,林子轩虽然不热衷于公司上市,但早做准备,没什么不好,还能完善企业的制度建设。
国内的影视公司和好莱坞的大电影公司相比,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手工作坊。
公司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尽早从手工作坊脱胎换骨,摆脱长期以来影视娱乐业经营的不透明和不规范。
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在管理制度和经验理念上与国际领先的传媒企业接轨。
影视公司本身在管理上较为混乱,好梦也不例外。
公司里一部戏是否开拍不能由林子轩个人的喜好决定,背后要有一个由各部门人员参与的决策机制。
随着好梦公司的发展,林子轩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流程,确保公司在没有他的领导下,也能平稳运行。
这就是所谓的工业化体系。
在上市的方式上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让好梦公司上市,这个获得批准的可能性不大,另一种是投资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借壳上市。
这是林子轩未来几年内需要考虑的问题。
美国好莱坞,《小雪的大冒险》的剧组前来宣传,赵丽颖和艾玛等人站在电影海报前,任凭记者拍照。
洛杉矶的气候温和,冬天也不显得寒冷,她们能穿上漂亮的礼服。
经过一轮在欧洲各国的宣传后,小演员们熟悉了流程,并不怯场,中规中矩的回答着记者的提问。
影片在欧洲的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美国的媒体颇为热情。
从明天开始,《小雪的大冒险》将在全美三千二百七十二家影院的八千两百块荧幕上公映,电影在亚洲和欧洲的票房成绩给了院线充足的信心。
再说,此时不是热门档期,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
宣传结束,小叶带着赵丽颖返回酒店,在简短的休息后,她们还要参加一档真人秀节目的录制。
小叶的工作是为赵丽颖安排行程,有些是和其他小演员一起的节目,有的是赵丽颖单独的采访。
每一场采访和每一档节目都要事先沟通好,不能出现差池。
美国的综艺节目尺度很大,为了吸引观众故意制造具有争议的话题,虽说不会在国内播出,但小叶还是要严格把关。
这是经纪人的责任,为演员争取主动,提防其中的陷阱。
对于小叶和赵丽颖来说,都是一次高强度的锻炼,国内的宣传只能算是热身,那是自己的主场,欧洲的宣传相当于起跑。
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这里才是冲刺的阶段。
第七百三十七章 票房
《小雪的大冒险》在美国公映票房火爆,首周末票房高达九千万美金。
不仅拿到了第一个周票房冠军,还创造了北美最快突破亿元票房的影史纪录。
一般来说,美国的电影院线会把有票房潜力的电影安排在周五上映,首周末票房是指从周五到周日三天内的票房。
首周末票房往往决定着一部影片的成败。
好莱坞院线在统计票房的时候有几个重要数据,首先是零点场。
零点场是指周五凌晨的场次,能在凌晨进入影院的观众应该是铁杆影迷,要么是某位明星或者导演的铁杆,要么是这个类型电影的铁杆。
零点场的票房数据和观众口碑有不小的参考价值。
如果连铁杆影迷都不看好,那这部片子基本上没有挽救的可能了。
其次是首周末票房,或者说三日票房,从这个数据能大致推测出总票房。
首周末的三天既是周末假期,也是电影刚刚上映,观众想先睹为快,票房成绩最好,过了周末,票房将有一个不小的降幅。
美国的电影院线在预估票房时经常用到“乘数”。
常用的乘数是“首周末乘数”,即电影总票房可达首周末票房的倍数。
乘数越大,说明影片持续营销的能力越强,也意味着影片的市场寿命越长。
每一部电影的首周末乘数都不同,在估算总票房时用的是平均乘数。
如果按照两倍的乘数来算,《小雪的大冒险》的总票房有可能达到两亿美金。
美国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大多数好莱坞大片都遵从这个市场规律,但不排除有像《泰坦尼克号》那样的特例存在。
《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走势非常平稳,降幅很小。
它在北美上映的时候首周末票房只有两千八百万美金,可总票房有六亿美金,乘数高达二十一倍。
《小雪的大冒险》票房火爆让美国媒体一片沸腾。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大片,剧情上也没有高潮迭起,就是几个孩子在魔法学校的冒险故事。
专业的电影杂志和影评人给出的评价普遍不高。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指出影片有效地保留书中精彩的魔法世界的内容,同时也复制了原著中的幽默有趣的风格。
美国《周刊》杂志认为这是一个笨拙的魔法之旅,虽然电影的情节与原著相符,但作为电影缺乏了角色最鲜明的特色塑造,造成了不可思议的缺失特征。
各方评价不一。
有媒体分析了影片票房火爆的原因。
原著小说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小雪的大冒险》在美国出版时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
这两年一直挂在排行榜上,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读者。
从亚洲和欧洲传来的好口碑是吸引美国观众的原因之一,前期的宣传造势为影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类题材的影片老少皆宜,适合全家人观看。
《小雪的大冒险》被评为PG级,普通级别的电影,十三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
还有一点,这个档期没有好莱坞大片上映,避免了激烈的竞争。
消息传到国内,国内媒体比美国媒体还要兴奋。
《卧虎藏龙》在北美用了大半年才拿到上亿美元的票房,《小雪的大冒险》只用了四天时间就打破了这个纪录。
华国电视台在新闻上做了报道,国产电影走出国门,在好莱坞获得巨大成功。
票房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以往都是好莱坞大片碾压国产电影,这次总算是反攻了回去,怎么能不兴奋。
有实力的媒体派记者赶赴美国搜集第一手资料,采访在美国宣传的赵丽颖,去不了美国的记者涌向了好梦公司。
《小雪的大冒险》在欧洲获得成功,也没有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这很正常,美国是世界电影产业的中心,大家普遍认为电影只有在美国获得成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好梦公司第一时间召开了记者会,向媒体说明情况。
同时邀请参与投资《小雪的大冒险》项目的影视公司的成员出席,这些影视公司出了钱,风光的时候不能忘了人家。
这只是表面的风光,好梦公司实际上从中获得的收益没有那么多。
在北美电影市场的发行上,院线和制片方之间的票房分账比例不固定。
第一周,制片方占百分之七十,院线是百分之三十;第二周,制片方占百分之六十,院线是百分之四十;第三周,制片方占百分之四十,院线是百分之六十。
也就是说,电影上映的时间越长,院线拿到的票房分账比例越高。
这是为了鼓励院线尽可能长时间的放映影片。
院线拿走自己那部分后,剩下的收益由美国的发行公司、英国的电影公司和好梦公司三家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分账。
其中,美国的发行公司占比最大。
发行公司要联系各大院线,为影片做宣传,光是在北美地区的宣传公关费用就高达两千万美金,由发行公司支付。
否则《小雪的大冒险》不可能在三千多家影院同时上映。
好梦公司最终大概只能分到北美总票房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即便如此,也有至少三千万美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