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好吧,我以后注意,抱歉!我先洗澡,马上就去!”李胜愣了愣,好像还真的是这样,就没再问了。
那负责人转身出去了,李胜揉着自己微微有些发胀的鬓角,这酒真坑,喝的什么没感觉,完事了后劲这么大,后遗症也这么大。
忽然李胜想起来一件事,勐地转身看向卧室的床铺,就看到乱糟糟的被褥,这才放下心来,OK,还好还好!
床上没人!
……
李胜洗漱完事之后从房间里出来,没看到中影的人马,就自己步行去了展会的现场。
李胜今天的打扮就比较随意了,不是正式的场合没必要把自己打扮的那么不亲民,搞的自己好像拽的和二五八万一样,看起来忒矫情了。
李胜在到达展会的时候,王毛和霍元甲的展映已经开始了,从大概的人群样子来看,霍元甲明显比王毛要受欢迎一些。
李胜仔细的想了想,也对,霍元甲那是纯正的商业血统,再加上中华独有的特色,前内斯功夫,有这成绩也是在意料之内。
倒是王毛这边人少的过分了,只有小猫两三只,冷冷清清的,李胜想了想,没去理会霍元甲那边,转身进了王毛的放映棚。
李胜找了一个靠中间的座位坐下,打算重新看一看自己以前的表演,反正没人,坐在中间也没什么。
不过让李胜惊讶的是在刚刚开始的时间,从外边接二连三的进来了几个身影,李胜仔细一看,赫然是国师带着张子怡,关金鹏和舒琪也在其列。
四个人的身后跟着中影的人,李胜想了想并没有起身,他虽然坐在中间,但是这会已经开始了,灯早就熄灭了,也不怕被他们看到。
李胜也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来,这里的华人并不多,华语片的受众就会少了很多,无论是李胜也好,还是国师也罢,还有关金鹏也无所谓。
他们来参加李胜的《我不是王毛》的展映也只是为了换个人情,等到他们也开始展映的时候李胜也能带着人去他们哪里看一看,人来人往,你来我往,就是这样。
不过好像今天一切都有点不寻常。
因为在开始播放不到五分钟的时候,外边忽然响起了一阵嘈杂声,李胜正疑惑呢,从外边闪身进来一个身影。
黝黑的脸庞,瘦高的个头,李胜一下子就认出来他了。
丹泽尔华盛顿!
他来这里干什么?来参考?来学习?来看笑话?或者只是来刺探一下军情的!
李胜想了想好像也只有这一个原因可以解释了,依然没起身,继续悄悄的坐在那里,就好像自己根本不在!
丹泽尔华盛顿找了一个靠旁边走廊的位置坐了下来,开始看电影,片子还是中文的配音,但是字母换上了大号的英文翻译。
说起这个翻译的时候,李胜当初也抓的很近,至少不会出现英文单词的语法完全不对,仅仅靠着大致意思就随意的去翻译,所以语言不是障碍。
丹泽尔华盛顿这次来参赛的影片叫《捍卫正义》,也是战争片,科索沃战争!
这虽然不是柏林第一次接手战争片,但是这样大规模的一连好几部还是第一次,再加上李胜的背景是全世界人尽皆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背景上比科索沃战争有逼格,丹泽尔显然也是做过功课的。
李胜得到过圣塞巴斯蒂安的影帝的事情他也知道,在他看来影帝只会在他和李胜之间产生,所以打算来看看,自己这个年轻的对手到底交出了什么样的试卷来。
……
好像大家今天是约好了,在十分钟左右又进来一个人,一个女人,进了四下大致的看了看,也走到了中间的座位上坐了下来,距离李胜只有不到两米的距离。
李胜借着影像的灯光看了看,居然是米拉乔沃维奇!
好奇怪,今天的大牌都齐聚一堂了,让李胜有些不明所以,不明觉厉,不过他也没在意,难不成他们还敢砸场子不成!
李胜抱着肩膀只当自己没发现他们,继续看电影。
……
与此同时,清晨的杭州萧山机场,飞哥已经登上了飞北京的飞机,在京城,老曹已经帮她订好了机票。
北京飞柏林!不出意外,今晚应该就能到!
第232章 来自丹泽尔的邀请
大家在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热烈的情况出现,李胜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没办法,这就是文化差异。
倒是几个港岛那边的看起来倒是蛮带感的,不过怎么说呢,王毛如果不去看那些黑色幽默来说,真正让人感觉有点感觉的应该就是后半段了。
因为王毛这部戏的编剧吧,说的是人家原本的编剧,不是李胜这个山寨的。
其实在过了05年之后整个华语电影在真正的起来之后,真正的走上商业化之后,很多类型的片子都开始变得成熟起来。
喜剧也是其中之一,王毛就是在这整改大潮中的一个。
提起喜剧片,不得不说周星星。
周星星在早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屎尿屁外加无厘头,还有各种各样的黄段子,但是总1995之后,他创立了星辉之后就开始走上了摸索的道路上。
在内地人的印象中最为经典的肯定要数大话西游了,不可否认,至尊宝和紫霞的爱情,那种生离死别让人在十几年之后还能记得住。
当然,也不能否认,一部喜剧片成了爱情片的经典,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讽刺。
当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开始反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周星星他作为电影人的眼光以及想象力还有功力。
言归正传,为什么要说周星星?
来让我们看一看周星星从大话西游的作品之后都有那些作品。
《喜剧之王》《少林足球》《食神》等等,不得不说,周星星的产量并不高,你可以说是饥饿营销,也可以说是慢工出细活。
但是我们纵观这几部周星星一直主导着剧情和导筒的电影,作为喜剧片,这几部片子的票房足以证明它们是否成功。
我们要来深度剖析的就是电影的整体架构。
成熟之后的周星星,总会想着,我不要一辈子做一个小丑,他在尝试着改变着自己,改变自己的形象,演艺风格,以及对于剧情的架构。
从周星星开始自己拍电影之后,他所有的电影都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
笑中带泪!
周星星合理的把自己的风格和生活中的一些感悟都加进了自己电影中,然后加以糅合,让你一边笑,一边哭,让你可以在笑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心灵鸡汤的味道。
无疑,他成功了,前世他的成绩就是证明。
作为喜剧大师,周星星从来都不差模仿者,他的电影自然也会被人拿来当作教科书一样进行研究和深度剖析,而且,也的确有人成功的从里边学到一些精髓。
比如后来玩弄喜剧出名的几个都明白了笑中带泪的道理,比如在李胜重生之前的那几个靠着喜剧发了家的。
大鹏,《煎饼侠》最终票房12亿!
沈滕,《夏洛特烦恼》,14.4亿!
光头徐,《太囧》,12.7亿!
……
以上都是成功的摸到一丝丝喜剧脉络的成功,而王毛,作为信息大爆炸之后的产物,而且是在这些片子之后,而且有鬼子来了作为经典来参考,也是这种类型的片子。
毕竟,鬼子来了之后最好的抗战电影,这个名头不是白给的,不过李胜觉得也是夸大了鬼子而已。
一,鬼子更残酷,二,鬼子的阵容更豪华,在加上在那个时代,如果把他的时间推后,或者说把王毛提前,而事实上王毛现在提前了,效果也出来了。
李胜的王毛票房已经破亿了,已经申报了各大电影展的名额,李胜本人也成了中影的香饽饽。
然而江文还在苦苦的寻找出头之路,审核不过,参展不行!上映没戏!
高下立分!
……
如果把王毛的戏份也归纳一下的话,整部戏算是充斥着黑色幽默的感觉,拿掉这些幽默,大致归纳应该算是一个农村会功夫的泥腿子的心灵救赎之旅,然后觉悟之后复仇的故事。
心灵,救赎,复仇,这些字眼在西方人的字典里是很触碰G点的东西,李胜在翻译的时候也可以的点过一些这种词语。
事实证明,李胜是正确的。
从李胜饰演的王毛加入了新四军开始,整个影片的风格就在悄然的转变,在座的不少都是专业的电影人,自然不难看出整体影片风格的变化。
就在他们还没想明白的时候,整个片子的剧情急转直下,杀戮开始了。
一开始逗得他们乐呵呵的人一个个的倒在了屠刀之下,周公子饰演的杏在被拖走的那一刻,那一声发自内心的声嘶力竭的呐喊,为这场屠杀画上了句号。
李胜注意到坐在自己身边不远的米拉乔沃维奇已经坐直了身子,一只手托着下巴,整个人死死的盯着荧幕在看,再看看前边的几个,也差不多,丹泽尔华盛顿更是严肃,身子坐的笔挺,他的脸李胜看不到,不过想来也会很严肃。
作为一个美利坚人,而且是美利坚黑人,被欺压和压迫他应该深有感触。
……
画面一转,卢芳生饰演的山下奉武一脸冷酷的从屋子里走出来,身后跟着几个日本兵,他们还在扣着扣子。
在这场戏上李胜用了春秋笔法,没办法,别说周公子和他这奇怪复杂的关系,即使没关系,他也不愿意让她在这戏里就果露出来太多。
地上是满满的血泊,周公子侧趴着身子倒在血泊里,身上一丝不挂,这是一个自远而近的特写。
本来触目惊心鲜血淋漓的画面在使用了黑白滤镜之后显得更加的压抑,就像是在你喘不过气的时候,又给你的心口压上了一块石头。
李胜明显听到了米拉乔沃维奇深唿吸的声音,也许,自己这次真的有机会也说不定,李胜忽然想到。
影片还在继续!
王毛回来了,看到了家里的惨剧,抱着死去的杏欲哭无泪,压抑一下子被加速到了一个极点!
他拿起了柴刀出现在了日本人的面前,米拉乔沃维奇和丹泽尔华盛顿他们都很期待,作为美利坚人,在好莱坞成熟的商业化电影的洗礼下,他们都认为要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了。
杀他个片甲不留,血债血来偿!杀杀杀!
李胜也没让他们失望,开始两个鬼子杀得那叫一个利索!
米拉乔沃维奇一拍自己的大腿,“good!kill—him!”
然而,下一刻,王毛就中枪了,还被卢芳生用那把杀了他一家人的武士刀给刺透了身体,气氛一下子就低落下来。
李胜听到了一句美利坚的国骂,脸色有些无语,也有些兴奋。
米拉乔沃维奇应该是那种比较不注意自己言行的女星,在看到李胜被一刀捅了个通透之后就骂了一句。
“son—of—a—bicth!”
“fuck!”
在接下来李胜被山下奉武暴虐的几分钟里,米拉乔沃维奇站了起来,走了几步又站了回来,又走几步,看的出,她很纠结。
她想看下去,又觉得这导演简直是个碧池,太他么的虐了,虐的她喘不过来气!
她在等,戏里的王毛也在等,等着山下奉武靠近的那一刻!
终于机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