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此刻。
“姓名。”簿耿鑫又喊了一声,嘴角挂着笑。
在孔英光看来,对方的笑容堪称诡秘。
但是,孔英光并不害怕,他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孔英光。”他在回答的时候,还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记者胸牌。
记者是无冕之王,不是任人欺凌的草民。
“年龄。”
“23。”
“知道为什么喊你来吗?”簿耿鑫有意的略过了询问职业的部分。
孔英光皱皱眉,道:“不知道。”
“你是一名社会经济类的记者,为什么对杨锐教授和他的实验室项目这么感兴趣?”簿耿鑫紧接着问话,越问心情越爽。
“社会经济栏目是我的工作,我被分配做这份工作,我就做。但我感兴趣的是科学类的新闻,我觉得不冲突。”孔英光的回答,挑不出一点毛病。
簿耿鑫却是有准备的,他呵呵一笑,道:“是吗?那你以前的文章里面,怎么从来没有科学类的新闻?”
“单位不让写。”孔英光回答的也很快。
簿耿鑫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爽的骨头都要酥了。
虽然是弱小而虚弱的交锋,但是,这也是一次交锋来着。
簿耿鑫不由露出满足的笑容。
孔英光的表情就有些怪异了。
被关在小房间里,面对一名神经病似的选手,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只是,眼前这位选手的表现也太奇怪了吧。
簿耿鑫意淫而爽之后,又露出泰迪看到兔子的笑,道:“我们询问过你的单位了,你的上级领导,甘主编和其他同事,都说你平时并不关心科技类的文章,也没有研究过杨锐,这个,你如何解释?”
“我用不着解释,我不知道你们想问什么,我关心科技类的文章,还是不关心科技类的文章,有什么关系?”孔英光不怕簿耿鑫问问题,回答的滴水不漏。
簿耿鑫却是淡淡一笑,像是屠夫宰猪似的,完成了捆绑动作之后,才轻轻的递出利刃:“你家里藏着的2000美元怎么解释?”
“我……”孔英光的眼眶子一下子就红了:“你们怎么能擅闯公民住宅?你们这是非法的,你知道吗?”
簿耿鑫掏掏耳朵:“少说没用的。你哪里来的2000美元?”
“亲戚送我的。”孔英光咬牙说出这句话。
2000美元足够买一张去外国的单程机票了,若是被没收了,他此前的辛苦可都等于白费了。
想想那些风里来雨里去的日子,想想那些气泡般的梦想,想想那些杂志上的漂亮图片,电影里的美丽场景……
簿耿鑫的声音,如刀子般的插进来:“亲戚为什么送你2000美元这么多?”
“2000美元在外国只是小钱,和咱们20块钱差不多。”孔英光缓过神来,呵呵笑了起来。
簿耿鑫摇摇头,道:“你没去过外国吧。”
“没吃过猪肉我还没见过猪跑吗?”孔英光的脸面无光的辩解着。
“2000美元在哪里都是一大笔钱了。”簿耿鑫只说了这么一句,表情变的严肃起来,道:“把你亲戚的名字写下来,还有社会关系。”
孔英光就是沿海地区容易获得外汇,一些居民也有海外亲戚的汇款,但是,很少有这么大数额的。
再者说,如果是国外汇款的话,银行会直接给你换成本币,都不用麻烦你算汇,妥妥的官方汇率。
这么汇款自然是比较亏的,但也没办法,往返一次得多少钱啊,一般家庭汇款个三五百美元,已经爽的要在村里盖宅子了。
国外入境的华侨,身上能带的外汇也是受限制的。
孔英光思忖了几秒钟,写了一个李元华的名字出来。社会关系写做“笔友”。
簿耿鑫呵的就笑了出来,道:“笔友给了你2000美元?”
“他愿意帮助我,有什么不对的。”孔英光有些不自在。
“23岁的人了,要一名英国记者资助,你有什么好意思的。”簿耿鑫的手指一弹,道:“还用李元华这种名字混淆视听,他的真名叫安德烈,是个情报贩子,在我们那里挂着号呢,还笔友?呵……”
孔英光沉默不语,并不为簿耿鑫的讥讽所动。
“你给过他情报吧,把你透漏过的消息,一个个的都写出来。”
“我不记得有透漏过消息,我们聊天都是说些不相干的事。”
簿耿鑫露出得逞的笑容,道:“你觉得是不相干的事?没关系,都写下来。”
簿耿鑫用手点了点信纸,又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今天不交代清楚,就别想出来了。”
80年代的公安系统,甚至对刑讯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对情报系统顽抗能有什么好下场。孔英光自己就是记者,太知道结果了,所以,只好咬着笔头,冥思苦想的写些东西出来。
簿耿鑫伸了个懒腰,扑克脸依旧,心里却乐开了花。
只要孔英光开始写了,就是他盘子里的一盘菜。
笔友赠送的2000美元?开什么玩笑,在搜到这笔钱之后,孔英光已经走不脱了。
……
周一,簿耿鑫带着一位军装干部,来到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
在会议室见到杨锐之后,簿耿鑫先道:“杨主任,我们确认孔英光是间谍了。”
“外国间谍?”杨锐有些惊讶,又不太意外。
“用他们外国人的说法,孔英光更应该被称作是线人。有外国的情报员,出钱向他购买一些信息,此前都是公开和半公开的资料,比如一些内参,还有一些地方的照片。这一次,要求他报告遗传工程实验室的情况,也说明对方的兴趣非常大。”同来的军装干部声音有点沙哑,表达了自己的存在之后,就道:“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秦宝冠,主要负责这次的工作。”
“您好。您说的工作是指?”
“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的反间谍工作。”秦宝冠说的如此直接,一点缓冲都没有。
杨锐苦笑:“我以为我们安保方面做的好一点就行了,倒是没有想到有间谍……记者还差不多。”
“生物实验室,对一些外国机构来说,是要重点看顾的。”秦宝冠就点了一句,再道:“安保工作,依旧由簿耿鑫同志来负责,我平时不会出现,也不会干涉贵司的工作,不用担心。”
“好吧。你们互相协调就好。”杨锐对此倒没有什么担心,他根红苗正的好少年一枚,国家保护都来不及,根本不用胡乱担心什么。
甚至于,秦冠宝等人,还要顺着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秦宝冠却有些意外杨锐的镇静,在他去过的许多单位,负责人听说间谍,都是要大惊失色的。
如果再听说事情没完,还有波折的话,一个个单位负责人都会变身话痨。
杨锐这么放心,反而让秦宝冠不放心了。
秦宝冠上上下下的瞄了杨锐几眼,道:“您就没什么要问的?”
“问来我也不懂,我呀,就做好我的事就行了。”杨锐最不愿意的就是与什么情报间谍的搭上关系,就不说什么秘密了,人家要是真的要求他做点生物武器,或者再弱一点,包装一个007出来怎么办?
生物实验室要转型做间谍实验室太简单了,电影里自杀用的氰化钾,实验室要做的话,一天不知道能弄多少。再什么自白药剂、***水、铝热剂之类的,对实验室来说,都算不得什么奇怪产品。
但是,让世界顶级的生物实验室做这种工作,不客气的说,那是超级大浪费,而且毫无意义。
有的人最喜欢的就是杀鸡用牛刀,杨锐却不愿意去杀鸡。
“要是没什么事的话,我就继续写书了。李老让我写两篇科普文章,真是比论文还难写。”杨锐搬出李老来,顿时击退了秦宝冠的好奇心。
“坐等杨教授的大作了。”秦宝冠说着就告辞。
杨锐眯着眼笑,谦虚道:“大作称不上,给孩子们看的东西,主要是教材委员会那边也有兴趣。”
被贴脸装了一发,秦宝冠顿时理解了杨教授的高大上,又是一阵恭贺才离开。
簿耿鑫也是感慨连连。
文章上教材是什么概念?
和鲁迅齐名呦。
杨锐只是微笑送人出门。
国内的教材是由几个教材委员会决定的,而教材委员会,说的浮夸一点,不是北清人科的教授,就是从北清人科毕业的,没有这个资历的,话语权寥寥。
外国回来的有意识形态危险,国内别校出身的你自己读书的时候就不是顶尖的,你凭什么决定教材里出什么。位列全国前五的三十所高校里面,能出三五个例外就很令人意外了。
当然,杨锐本身的资质也是足足的了。
诺奖获得者写的科普文章,加入新教材中,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1488章 教材
对杨锐来说,写文章可以是极简单的事,也可以稍稍困难一点。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脑海里的文章拿几篇出来,改一改发出去,或者干脆就用原文好了。
要是不怕麻烦的话,那就可以改的多一点,加一些自己的思路进去。
这也是杨锐选择的方式。
并不是杨锐不怕麻烦,而是不愿意浪费一个大好的机会。
文章要是用在普通刊物上,杨锐宁愿不去写它。
堂堂诺奖获得者,也没有时间写豆腐块去赚豆腐钱。
让有资格设计导弹的去卖茶叶蛋,那是对社会资源的最大浪费一个人若是卖半辈子的茶叶蛋,那他对社会的最大价值,或许就是有几率生一个导弹专家。
杨锐从来没想过要做一个态度亲和的科学普及工作者,更没有想过要写科普文的。
面对普罗大众的文章,其实由普通研究水平的学者去撰写就足够了,或许写的还会写的好一些。至于大牛的科普价值,其实是针对普通研究水平的学者的,像是大牛写的综述,为什么轻易就有上千的引用?那都是具有普通以上的研究水平的学者们提供的。
不过,选入教材毕竟不一样。
中国的教材不像是外国,80年代的中国教材也不像后世,如今的教材是全国统一的模板,而且是一用多年。
像是杨锐的文章,如果明年能加入到教材中去,那全国起码会有一代人,将阅读他的文章,指不定会有多少人,对他的名字耳熟能详。
这种社会声誉,不拿白不拿来着。
就中国的环境,这种社会声誉也只有科学家能得到了。像是陈景润,就可以说是中国最知名的数学家,是否能算中国最知名的科学家,就看他和袁隆平谁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