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神级学霸_分节阅读_第217节
小说作者:志鸟村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79 MB   上传时间:2018-02-25 19:36:50

  学生们各显其能,有的伸脑袋,有的踮脚,有点踩桌子,也想看清楚期刊里的字。

  唐集中只当不知,气定神闲的看文章。

  换他自己带的研究生,听到综述两个字,唐集中首先就会不高兴。

  不是他看不起综述,而是中国人把综述的名声都给搞臭了。

  尤其是80年代的研究者,很多人在过去的十年乃至二十年,过的都是政治生活,不仅没有用心进行研究,接触世界领先的技术,他们甚至就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

  这样的研究者,当他们需要评职称的时候,自然没办法去做实验,用数学工具来分析问题,纯文字性的综述就变成了最好的突破口。

  搜一些现成的期刊,大致的看看人家在说什么,然后统和起来,把别人的冷饭再嚼一遍写出来,就是无数人用来评职称的神器了。

  当然,如果期刊社都能按照规矩执行审查,糊弄事的综述也不至于泛滥。但在国内的环境下,坚贞不屈的期刊社基本都被强*奸了,剩下了要么敞开了胸怀,要么就半推半就的做起了半掩门的生意。

  杨锐的综述却是让唐集中眼前一亮。

  清晰的思路,明确的指向,还有充满自信的语言唐集中最喜欢的,就是杨锐的眼光独到。

  与杨锐的几次谈话,都让唐集中感受到了他开阔的思路,这一篇综述也不例外,内涵异常的丰富与漂亮。

  唯一让他感觉遗憾的,就是方向了。

  “你喜欢研究分子机理?”唐集中用了研究这个词,本身已经是对杨锐的某种赞赏了。

  杨锐点点头,道:“我目前在看这方面的书。”

  “不喜欢蛋白质?蛋白质研究,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唐集中最近的主要工作,就是以双向电泳的手段研究蛋白质,这同样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唐集中为此准备良多,申请的经费也都花了不少,自然不能轻易改变方向。

  杨锐依然不想跟着别人做项目,还是笑笑,没说话。

  在场这么多学生,直接拒绝就太不给他面子了。

  唐集中看出来了,也笑笑,再次道:“不错,现在发表综述也很难了,你是开学就准备了吧?”

  “杨锐头两周才写的。”毛启明没等杨锐回答,抢先说了。

  同宿舍的虽然不是生物系的,但为了看国际邮件里的东西,今天也都来了生物系的教室。

  “这个月写的综述,这个月发表了?”唐集中这次是呆住了。

  虽然北京到国外的邮件寄的不慢,但老外的期刊审稿速度不快啊。

  算算时间,杨锐的论文等于刚寄到期刊社,立刻就被秒过,然后就刊登在了最近的期刊上。

  这样的速度效率,别说是综述了,就是硬碰硬的论文都不容易。

  杨锐想拦也拦不住,只能点头认了。他现在是《生物化学系统生态》的审稿人,也在该期刊社发表了近十篇文章了,通过一篇水平不差的综述,自然是很简单的。

  唐集中虽然不知道此点,但就他的经验,也能猜到,杨锐很可能不是第一次发表论文。

  不过,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唐集中什么都没说的回到讲台上上课去了,留下学生们自个议论。

  而在这堂课结束以后,唐集中是飞奔前往图书馆。

  北大图书馆是国内有数的科学情报搜集机构,订阅的期刊也是最全的。如果要查一个人的历史发表,到北大图书馆是没跑的。

  “如果真是个天才,拼着送研究经费,我也得把他要下。”唐集中设想的天才,必须是能突破天际的天才了。

  ……

  

295.第295章 兼职

  

  若以潜龙在渊来形容某些伟人崛起前的状态,那北大图书馆就一潭深不见底的“渊”。

  与普通人想象的不同,图书馆其实并非仅仅是藏书的地方,如果只是需要藏书之处的话,图书仓库的名词岂不是更恰当。图书馆的实际用途,其实是对书籍的分类整理,以及最重要的,对图书的分析和报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就是北大图书馆领衔的一项成果,就使用而言,《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SCI别无二致,都是对期刊价值的评价。

  而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说,这其实是一项省钱的工作。因为天底下的期刊千千万,再大的图书馆也不能毫无选择的订购所有的期刊,既然如此,订购哪些期刊就需要一个评价体系了。

  而在实际应用中,核心期刊就变成了中国期刊的一个评价标准,发表论文到核心期刊上被认为至少是有意义的,相对于普通人而言,无论是教师教授,或者是工程师艺术家,你要评职称,最起码得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

  1983年,北大虽然还没有做出这个东西,但需求其实已经出现了。

  而就外国论文来说,他们首先搜集的也是华人作者的论文。

  订阅的期刊寄到,首先翻开目录页,将华人作者尤其是国内作者的工作单位、姓名以及论文等信息记录下来,接着逐月整理,从而形成面向全国的报告。

  在计算机尚未介入以前,这项工作即使粗糙也能帮助良多。

  唐集中到了以后,就喊了两个学生,在“yang”的条目下寻找。

  三个人找的呲牙咧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

  眼看着要吃饭了,一名学生小声道:“要是知道单位,说不定好找点。”

  “他就是北大的……等等,谁知道他以前是哪个学校的?”唐集中自说自问。

  两名学生面面相觑,他们哪知道ruiyang以前是哪个学校的。

  唐集中摸摸下巴,写了个纸条,叫过一个学生,道:“你现在去行政楼问,找招生办或者档案处,让他们查一下。”

  学生接到任务就飞奔而走。

  再回来的时候,纸条上已经有了河东省南湖市溪县西堡中学的字样。

  “先在南湖市的条目下查。”唐集中下了命令,两名学生就哼哧哼哧的去翻条目。

  一个地级市,一年也出不了多少文章,唐集中担心的是杨锐根本没有标注所在单位,毕竟,他当年和现在都是学生,不特别标注学校似乎也是正常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杨锐以前没有发表过文章。不过,唐集中回忆自己看的那篇综述,觉得不太可能。别的且不说,光是行文风格,就能看出那篇综述已经非常成熟。

  论文语言用不着千锤百炼,但是,没有一定的积累,想举重若轻的写出论文,还是非常困难的。

  杨锐身为一名大一新生,又是在北大,没有哪个教授会闲得无聊的下大力气修改一名本科生的综述的。更明显的答案是,如果有哪个教授下了如此大的力气,也不可能不在论文上署名。

  “找到了。”

  一名学生如释重负的叫声,打断了唐集中的思绪,就好像是导演喊了卡,于是满屋子的激荡之声都消失殆尽了。

  唐集中站了起来,问:“有几篇?”

  “好像有十几篇呢。”学生将写着条目的两张拿给唐集中。

  蝇头小楷,一水的书名号加ruiyang的标注,出现在唐集中面前。

  “这是为捷利康的工作写的论文。”唐集中想起杨锐说过的话,暗想:他在捷利康的作用似乎不小。

  按照时间线排列的论文条目在第一张有中文有英文的,唐集中一边读名字,一边抽开第一张,看向第二章卡片。

  “ACS”三个字母跳过数行,直接映入唐集中的眼帘。

  唐集中顾不得其它,立刻细看条目。

  原来是《ACS化学生物学》……唐集中顿时轻松不少,心说:还好不是JACS和ACSNANO。

  JACS是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是唐集中自己都达不到的高度,如果杨锐能发表这样的文章,他也不好意思将之收入自己的科研组。

  然而,唐集中转念一想,《ACS化学生物学》也是不错的期刊了。

  四到五的影响因子,在美国学术界或许只是硕士毕业的标准,但在80年代的中国,这是许多本土教授都可能达不到的。

  80年代的中国学术贫瘠,前代几乎没有延续下来什么有意义的学术基础,80年代人重起炉灶,差不多都是从SCI入门级期刊搞起,除了少数从国外回来的教授以外,中国本土能发表论文在顶级期刊上的少之又少。

  ACS化学生物学这种期刊,放在中文期刊里,也可以说是顶级了,要不是在北大这样的学府,其他学校有这么一个学生,已经可以大张旗鼓的炫耀了。

  唐集中在北大属于普通牛,但也发表过影响因子超过10的论文,此时心思立刻向招揽杨锐的方向琢磨起来。

  让杨锐离开捷利康的实验室,看起来是不太现实,唐集中知道,现在的大学生都想去外企工作,深圳为什么那么多人抢着去,因为深圳一家外企玩具厂的工人工资都有三四百块,许多内地人宁愿放弃优渥的政府工作或者大学教职,宁愿跑去深圳当工人,就能说明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差距。

  给捷利康的实验室工作,毕业以后进入捷利康,看起来似乎也是很顺当的事。

  这样的外企实验室工作可遇而不可求,国内高校实验室与之相比,吸引力弱的不是一星半点。

  另一方面,杨锐的几篇论文的研发成本都在数万元以上,仪器的成本最少也要几十万,唐集中这样一算,自然可以判断出杨锐在捷利康的受重视程度。

  可以说,北大的资深讲师,也没有杨锐这样的实验条件,水平差点的副教授,也同样争取不到如此规模的经费。

  唐集中的实验室有些积累,再加上今年申请了百万元的经费,倒是能撑起一个看似比杨锐进入的还好的实验室,但是,唐集中的实验室是为唐集中本人以及多名科研组成员服务的,他不能让给杨锐的。

  何况,研究方向也是不同的。

  无论是辅酶Q10,或者植物提取法,或者茄尼醇的精制,那与唐集中的蛋白质研究的关系都不大,杨锐最近的这篇综述亦是如此。

  想来想去,唐集中不禁暗道:难道只能让他兼职了?就怕兼职也不愿意。

  虽然带着这种疑惑,唐集中仍然决定试一试。

  第二天一早,唐集中就打电话叫来了杨锐,而且直接将他约在了自己的实验室。

  就实验室的行政等级来说,国内第一序列的应当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第二序列是省级重点实验室,第三序列是部门或校级实验室,比如省农业厅这样。

  对于比第三序列还低级的实验室,基本就只是实验室而已,已经很难称得上有所研究,而就第一序列实验室而言,它是上不封顶的,有强有弱,强悍的有院士有长江学者,弱的甚至只有副教授。

  不过,80年代初刚刚开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此时能通过申请的,放在30年以后,也都是第一序列中的第一序列。

  唐集中的实验室申请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不过,就目前的设备来说,要通过还有难度。

  倒是北大出于支持他的考虑,今年帮忙弄到了较多的经费,算是得到了一些实惠。

  杨锐在实验室转了一圈,默默与自己的实验室对比,发现还是有所不足。

  以个人资金建设实验室,对于社会人来说,至少也得是福布斯上榜富豪的水平才够,杨锐现在的钱是不少,和国家投入相比,还是太微不足道了。

  即使唐集中的实验室只是一般水平,他也尤有不足。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杨锐念叨了一句。

  在实验室里的两名研究生好奇的目光下,唐集中问:“这个实验室,你觉得怎么样?”

  “好是挺好,但我在捷利康有了实验室的工作……”杨锐再次简略解释了一遍,他也不知道唐集中为什么喊自己来实验室,按道理来说,唐集中是没有理由再要求他加入研究组了。

  以杨锐目前的状况,还能拿出有诱惑力条件的,要么是大级人物,名下资金充沛,甚至拥有多个实验室,要么就是普通的教授,对杨锐不做限制。

  唐集中思考过后,却是颇有自信的道:“你看这样如何,我在实验室里,给你留一个独立的位置,你平时帮同学们做一些实验,自己也可以用实验室的设备,我还可以替你向学校申请实验材料。你的论文也可以由你独立署名,不过,我希望你能添上我的研究组的名字。最后,我不干涉你在捷利康的工作。”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允许杨锐在唐集中的实验组内兼职,除了名头挂实验组的以外,只需要杨锐帮忙辅导和训练其他学生。

  同时,杨锐还可以通过唐集中的研究组,向政府和学校申请经费,这一点尤其难得,因为无论是杨锐还是捷利康,都没有办法从国家获得经费。

  唐集中的提案,与杨锐当年给予魏振学的差不多,都是相对独立的关系。不过,杨锐是学生但有实验室,魏振学是研究员但缺钱,唐集中却是又有钱又有地位,能如此提案,的确是难能可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2页  当前第2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7/10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神级学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