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物奖的全名是生物学与生理学奖,亦是同样的原因。
无论是学术还是常识中,都很难将生物学和生理学,或者医学区分开来的。
只有早期的博物学家,也就是达尔文时代的生物学家的名头,才略有不同,但到了现代,认识动植物多只是一种基本功而已,不管是动物学家还是植物学家,又或者微生物学家,归根结底,最终还是要研究到细胞乃至于基因层面,因为这是更容易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理解和分析生物的更快捷的途径。
杨锐坐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要说他不懂医学,观众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学术界首先要笑起来了。
许文石本来是想和杨锐争辩一下他的个人能力的,毕竟,杨锐才是刚过20岁的样子,就算是有能力跨界,也不应该跨多远。
他没想到,杨锐一下子就把北大的头衔给举了起来。
要说这种行为,其实是有些不好看的,奈何杨锐的年龄和北大的名头之间的差距,却只让人感觉到了光环加身。
许文石至今还没有资格拥有独立的实验室呢,对此也只能羡慕嫉妒恨的圆场道:“医药界的主流观点是赞同抗心律理论的,我说的话的意思是,就因为你不了解医药界,所以,你才会抗拒目前的主流观点……”
“主流观点并不代表正确观点。”杨锐挑挑眉毛,道:“学术难道也要搞个投票制吗?谁投的票多,谁就是真理?那我们还搞什么研究?”
“主流学者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你不能在没有了解之前,就哗众取宠的说别人是错的。”
“哪位主流学者的研究?”
“什么?”
“你可以说三位主流学者的名字,看我了解不了解他们的研究,这样是否能证明我没有哗众取宠?”杨锐是有绝对的自信的,若是谈冷门理论,他还可能不知道,但各时期的主流观点,他满脑子都是。
国内老师和学生经常用来骗影响因子的综述,其标准写法就是历史上的研究如何如何,目前的研究如何如何,主流的观点如何如何,我们的看法如何如何……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要写这样的一篇综述,实在不是太困难的事,因为资料太好查了,做的快一点,三天时间就能搞定一篇综述,其中大部分时间还是用于英文写作了。
许文石却有些不适应杨锐这样的说话方法,这是要在电视里播的辩论啊,怎么像是中学生吵架一样。
不过,许文石还是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他稍微想了一下,道:“yamaguchi。”
杨锐随口道:”TP-te间期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药源性的厂QT综合征的病人研究。”
“shah……”
杨锐不用他说完,就道:“TRIaD概念的提出,强调动作电位形态三角花作用,药物的反作用依赖,电不稳定性和离散在预测西女了市场方面的作用。”
1
提出三个名字,瞬间用掉了两个。
许文石的脸再次变成了酱色。
“saint。”王老院士咳嗽一声,代替许文石喊出了第三个名字。
杨锐的眼睛眯了一下,笑道:“细胞内钠钙交换,引起的细胞内钙超载,出发的心律失常,以及人和犬的心力衰竭模型……您这是送分题啊。”
几个人在紧张的气氛中一愣,都笑了出来。
王老院士也微微笑,道:“您做的钾离子通道的工作,比这些问题复杂的多的多,问三个问题没有用,问三十个也不一定有用。”
主持人周想就差用星星眼看杨锐了,装模作样的看向王老院士,道:“这么说,刚才的辩论,杨锐赢了?”
王老院士看向许文石,笑道:“辩论嘛,要对手承认才算。”
被一名学部委员盯着,许文石只好乖乖的道:“的确是我输了。”
“恭喜杨锐委员,先下一城。”周想立即拍手称赞,看的蒋同化直翻白眼。
杨锐只是微微一笑,就开口道:“接下来谁上?”
蒋同化与狄河颂互相看看,都有些不太乐意。
杨锐气势正浓,若是和许文石一样丢了脸,可就难看了。
别看京城电视台的覆盖面不广,可是北@京一地就占了中国学术界七八成的菁华,更不要说政治人物众多,学者好名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争取经费,获取权力吗?
蒋同化和狄河颂,都不想成为坏事传千里的注脚。
这个时候,蒋同化突然有些后悔了,杨锐年轻帅气,站在几个人里面,就像是鹤立鸡群一样,连主持人都感觉偏向他,另一方面,即使蒋同化等人辩论赢了杨锐,又能怎么样?
杨锐才20岁,辩论不过四名中老年学者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不见面的情况下,想法是一回事,但见了面,站到一起,感觉就不同了。
“狄研究员,您先请?”蒋同化装作谦让的样子,将狄河颂推上前台。
狄河颂也谦让,道:“蒋所长先吧,您说完了,我再查遗补缺。”
“还是您来吧。”
“您来好了。”
杨锐看着他们俩人谦让来谦让去的,却是一副并不在意的样子。
他的确是不怎么在意,他的目的,就是说明自己的论点,阻止京西制药总厂的生产,至少,让受害人数减少一些。
除此以外,事态与最初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反而是导演,看不得两人的谦让,咳嗽一声,站起来道:“狄研究员,您是二号嘉宾,要不然,您先说吧。”
摄像机的红灯灭了一下,狄河颂莫名的觉得轻松一些,也就点头说好了。
“砰砰”
演播间的门,此时却被敲了敲。
“看看是谁。”导演有些皱眉。
孙璇连忙跑去开门,却是一长串人走了进来。
“都在啊。”门外打头的是外联部的主任,他呵呵的笑两声,道:“我看你们暂停了,就赶紧敲门,这里有两位国外的记者,想旁听一下咱们搞的这个辩论,台长已经同意了,多一部摄像机不影响吧。”
导演心想,台长都同意了,影响我能怎么样。
他烦闷的点点头,道:“摆三号机位吧,不出声就行。”
“好,没问题了。”外联部的主任连忙招呼身后的老外过来架摄像机。
只见两组共四名老外,一组架起摄像机,一组架起粗管的照相机,然后兴致勃勃的问翻译认人。
955.第955章 记笔记
两组老外摆设备,耽搁了不少时间。
导演看着表,颇有些不满,转头向外联部的主任发泄道:“老魏,你给催一催嘛,我们这个节目是晚上要播的。”
“晚上播的怎么现在才录?”
“前天才决定的。台长说要弄个辩论会,我们就弄嘛。”导演一副怨气,他不敢拧着台长的意见做事,发几句牢骚却是自然的很。现在的单位领导,过年过节都得专门去老干部家听牢骚,阈值高的很。
老魏只当听不懂导演话里的话,起身向四名老外说了几句英语,又回答了他们几句话,才回过头来,笑道:“外国友人嘛,又是咱们的同行,您多担待些,让他们把设备摆好,一会就不打扰你了。”
“他们拍这个做什么?”
“大概是想了解一下咱们中国的电视产业的发展吧。”老魏不甚清楚的道:“也是朋友介绍过来的,都是美国正经的大媒体,拿摄像机的是美国广播公司的,大概和咱们的央视差不多的地位。”
孙璇听的斜了下眼,她是经常看内参的,知道美国光是电视网就有三个,美国广播公司只是其中之一,地位更是不能和央视相比,尤其是政治地位,两者是千差万别。
导演不知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啧啧了两声,道:“看在他们千里迢迢过来的份上,我再给五分钟,过时不候了。”
“好嘞。”老魏笑眯眯的答应了,又给前面支应了一声。
老外也乖乖的答应了一声,三两下的将摄像机给支好了,并且半比划半翻译的,调整了台上的光源。
演播厅里多的是熟悉摄影的人,好几位都注意到,老外将镜头主要对准了杨锐。
孙璇也发现了此点,但并不觉得奇怪。
在台上的六个人,除了周想作为主持人年轻貌美,剩下几位参加辩论的学者,上得了台面的就是杨锐了。
就是让孙璇选择,她也会把主要的镜头对准杨锐。
电视观众都是视觉动物,他们可不会因为你满腹经纶就觉得节目好看,如果是这样的话,电视台也不用精选帅气漂亮的演员和主持人了。
电视观众是嘴上说要内涵,实际上要外表的人,这是电视这个媒介所决定的。
孙璇自己编导节目的时候,也都是尽可能的挑选漂亮好看的……杨锐显然能够满足电视节目的一切要求,不拍他又拍谁。
“好了,开始吧。”导演等美国人安静下来以后,举起手,命令开机。
周想立即进入状态,道:“狄研究员,您请说吧。”
狄河颂清咳一声,道:“我本人对律博定没有研究,不过,我是赞成抗心律理论的,杨锐委员斥责目前的抗心律理论没有意义,我想问,什么样的抗心律理论是有意义的?心律不齐是医学实践中遇到的很复杂的问题,我们总归需要面对这个问题吧。”
“杨委员。”周想看向杨锐。
杨锐点点头,道:“我分两方面回答吧。首先,心律不齐的问题的确需要我们面对,怎么面对,我一会具体说。其次,心脏早搏不需要治疗,此点毋庸置疑。”
“咔咔咔咔咔咔咔……”
照相机快门的声音,瞬间在演播厅里响了起来。
所有人,包括杨锐在内,目光都落在了旁边的老外摄影师脸上。
这位是一口气按了不知道多少个快门出来,却是没想到演播厅里比预想的还要安静。
“停!”导演叫了一声,道:“刚才说的很好,杨委员,一会麻烦你再说一遍刚才的话。这位同志,你的照相机麻烦收起来吧。”
老外摄影师有些不甘心的握紧照相机,用英语道:“我就想再照几张照片,再照几张可以吗?”
“给你一分钟。”外联部的主任老魏也没问导演,直接就决定了。
老外摄影师立即举起照相机,面向杨锐“咔咔咔咔咔”的连照了好几个角度。
紧接着,就见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换了一卷胶卷,又是“咔咔咔咔咔”的连拍杨锐。
“杰克,时间到了。”老魏喊了一声。
“好的,好的,马上结束。”
这名摄影师举起照相机,再仔细的拍摄了杨锐几张照片,然后意犹未尽的看看里面的剩余胶片数,再不情不愿的给其他学者来了张大合照。
“我没问题了。”杰克收起了照相机,突然像是想起来似的,问杨锐道:“杨先生,您认为心脏早搏无需治疗,有证据吗?”
“有的。”杨锐点点头。
导演重重的咳嗽一声,喊道:“要采访结束了采访啊,行了,开始了开始了,各单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