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里的壮劳力受了伤,那家里的苦活累活就得女人老人来做了。
到最后,就为了一盏点灯吗?
越是贫瘠的地方,就越是容不得浪漫和幻想的生存。
遥望青藏高原蓝天最久的人,不是来自包邮区的文青们,而是千年来为生活而困苦不堪的农奴们。
从西乡开发区到南湖市,区区百余里的山路,最终却有三十一个村子,徘徊于冒险与未来之间。
他们不敢贸然答应牛安的要求,又不愿意放弃难得的机会。
进一步,还是退一步,都是攸关生死的大抉择。
最终,这支队伍就亦步亦趋的来到了南湖市供电局。
供电局的领导一出门就傻了,拽住韩立诚就问:“派你们出去是惹事的吗?就不知道在外面处理清楚了再回来吗?”
韩立诚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唉”,“唉”的叹了几口气,只是重复道:“一世英名啊,一世英名啊。”
韩立诚是供电局的老人了,虽然是工人,但人家只要不犯天条,屁股下的位置就稳如泰山。
领导没有办法,就找软柿子汤材道:“你来说,你来说,你们这是给我闹了什么事?”
“这里是……”汤材同样是有口难言,期期艾艾了半天,道:“这里是从西乡开发区到咱们南湖市电厂的三十一个村子的村民,他们……都想给本村通电。”
“开玩笑,谁想通电就通电,还要我们供电局做什么规划,不要统筹安排了?全局计划要不要搞了?”领导像是听到了什么荒谬的故事似的,简直都要叫起来了。
事实上,在供电局的领导们看来,这的确是一件荒谬的故事,就像他说的,如今保障城市用电都让供电局精疲力尽了,哪里有精神做到有求必应。
就南湖市的现状来说,市辖区内的乡镇供电情况还好一些,县辖区的乡镇都无法做到每天24小时供电,用一首歌来唱的话:打雷要停电,嘞哦;下雨要停电,嘞哦;天冷会停电,嘞哎呀;天热也停电……
要说供电局不做事是有些冤枉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和物资的限制如此,他们能同步扩容就很难得了。
领导狠狠地瞪了汤材一眼,道:“把人给我劝走,不许影响局里正常的工作。”
“这位领导,我们不影响你们正常的工作。”李村长从人群中走了出来,道:“我们来提意见的。”
“你说吧。”面对人民群众,领导同志向来是小心翼翼的。
李村长先打量了一番对方,才道:“您怎么称呼,能做决定吗?”
“我是康有仁,你们叫我老康就行了。能做点决定。”
“康领导,我是李家村的村长。”李村长说话的时候有些紧张,但在周围人的鼓励下,很快抬头道:“我们坚持要给村里通电,才派人上工。”
“什么意思?”康有仁完全没抓住李村长的脑洞。
“就是说……就是说,你们不给我们通电,我们就不给你们拉电线。”李村长想这个问题想的太久了,以至于一下子就将谜底给揭开了。
康有仁勃然道:“你们还能翻了天不成?你们不给拉电线,我们就拉不了了?等一下,刚才谁说是从哪拉到哪里的电线?”
康有仁是问向汤材的。
韩立诚咳嗽一声,道:“从电厂到西江开发区的输电线。”
“这条线不是还没确定?”康有仁再次皱眉。
“这个,应该叫群众呼声吧。”牛安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站出来了,笑的挺乐呵的。
康有仁嫌弃的皱皱眉,道:“你又是哪位?”
“我是华锐制药厂的牛安。”
“你们这是想做什么?”康有仁的表情严肃。
“我们想帮你们组织人手,建设输电线。”牛安说着声音降低了一些,道:“让你们自己组织,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康有仁在三十多人的包围中,紧紧皱眉,过了一会,道先:“老韩,你跟我来。”
两人回到办公楼,看着众人并没有跟进来,康有仁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老韩,究竟怎么一回事,派你去,不是让你搞这些麻烦事的。”康有仁进到走廊里,声音就大了起来。
“由不得我。”韩立诚顿了顿,道:“还不止这些人呢。”
“什么意思?”康有仁一下子站住了。
“西乡开发区要把沿线的群众都发动起来,加快施工,现在一路过来的这些人……”韩立诚不知道如何形容,摇摇头道:“总之,过两天还有一批人过来。”
“什么人?”
“第二批走线路的人。”韩立诚嘴角抽动了两下,没有被后面的人群赶上,他还真的是累坏了。
康有仁的眼睛却有些发直,不管西乡开发区是什么省里的重点,供电局本来都是稳坐钓鱼台的,像是输电线这样的工程,不是说搞就能搞的,提前一年两年做规划实属正常。
可就眼前的状况来说,还真不好说了。
“有人组织?”康有仁傻傻的问了一句。
韩立诚险些笑出来,好险收住了,说:“不是杨锐,就是杨峰,或者杨山。”
“杨锐,然后呢?”韩立诚没记住名字。
“杨锐,杨锐他爸,要不就是杨锐他爷。”韩立诚将自己最近几天搜集来的全部情报,就此一股脑的放了出来。
……
各位读者大大,请加我的微*信*公*众*号。在上面我能发些有趣的文章,搞些回馈读者的活动也方便,未来还会有好玩的内容。
……
第1139章 纸老虎
杨锐和老爹杨峰到南湖市供电局的时候,已是三天后了。
坐落在南湖市中心的供电局,是最早起高楼的国家单位,八层高的建筑方方正正,占地极广,比毗邻的邮政局和供销社还要气派些。
杨峰望着森严的门禁,默默的掏出一根烟点上,烟雾缭绕中,顿时有了神游户外的感觉。
杨锐也给自己点了一根烟,假模假样的吸着过嘴烟,并且向后退上两步,免得被自己老爹毒害。
“同志,请不要在这里吸烟,烟头也不要丢地上。”供电局的警卫从门岗中走了出来,穿过一条马路,警告起了杨锐和杨峰。
别说杨锐有些呆,杨峰都被这爱岗敬业的好警卫给震慑了,问:“我在路这边吸烟,碍着你们什么了?”
“影响不好,你们盲流一样的站这里,要是有领导来我们供电局参观,头一转就看到你们了。来,麻烦让一让,我们的人把这里打扫了。”警卫说着,还真有人从供电所小跑着过来,一根扫把一块簸箕,三两下将杨峰脚下的烟头烟灰给弄干净了。
杨锐这才惊觉,这供电局周围,竟然干净的像是后世的商业中心一样。
以市中心的人流量,以及卫生保持的质量来说,这还真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你们够厉害的,这得养多少人搞卫生?”杨锐将剩下一半的烟熄灭了,并在警卫期待的眼神中将之丢进了垃圾桶。
“我们有个卫生队的。”警卫略有些骄傲的道:“三十多个人,把附近这片的卫生都给包圆了。”
“厉害。”杨锐确实佩服,三十多人的人力成本得多少?别说私企受不了,普通国企都受不了,有些工厂的小车间,一个车间也就三十多号人。
安排这么多人,只是为了提升供电局所处地区的环境卫生,还不是自己家院子里的,杨锐能说什么,只能用厉害来形容了。
警卫得意了几秒钟,就再次驱赶了起来,道:“你们没事就别在这里逗留了,啊,要抽烟,都过到桥那边去,这边还有电,都不让抽烟。”
说着,他指指后面的大牌子,上面用粗糙的红漆刷着字:有电危险,禁止吸烟。
杨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自言自语道:“以后有电的人家,还不能用明火了。
“单位大,规矩深。”杨峰哼哼的说了一声,掏出自己的证件,道:“我是西乡开发区的……”
“西乡开发区?”警卫像是被蜜蜂蜇了似的,一下子就站远了两步:“又来一批?”
对方一副头痛的模样,看的杨峰和杨锐莫名其妙。
“西乡开发区的人来了。”警卫向后面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就快跑过了马路,将小侧门也用大黑锁给锁了起来。
“看来牛安他们过来,是发挥了作用的。”杨锐想到一群人商量的损招,突然笑了出来。
杨峰亦是点点头,道:“恶人自有恶人磨,老爷子想的主意,是挺好用的。”
杨锐嘴角提起,道:“您这么形容,可别让爷爷听到了。”
“听到了能怎么样。”杨峰说的有些心虚,还向后瞄了一眼。
转过头来,供电局门口,竟尔聚集了十几名警卫的样子,全都是如临大敌的架势。
“没用。”杨峰嗤之以鼻,道:“条条再强,没有块块支持都是纸老虎。”
他在乡里做了这么多年,太熟悉空气中弥漫的味道了。
西乡开发区与科工委,西乡开发区和供电所之间的关系,都是典型的“条块矛盾”。
西乡开发区理论上管理着西乡开发区境内的所有的政府机关和单位,也就是所谓的块块,但在实际运行中,如供电所这样的单位,却是只受它的垂直上级管理,也就是所谓的条条。
条块矛盾通俗的说,就是我这一块里有条奇怪的东西,它不听我的。
像是供电所这样的有钱有权的单位,就更加的桀骜不驯了,正如西堡肉联厂与西堡镇的关系一样,都是典型的客大欺店。
用直接的行政权力是很难解决店大欺客的问题的,西堡镇几十年来,只能捧着西堡肉联厂的臭脚,也是如此。
大部分情况,普通的乡镇或者区级单位,都得捧着供电所供电局这样的单位,用电量高的时候,地级单位也得进省会去捧高阶供电所们的臭脚。
从好的角度来理解,这实在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工业用电量根本跟不上电力扩容的步伐。
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矛盾了,全社会的工业用电量放开了需要100,而电力部门最多只能提供80,甚至只能提供70,那就意味着起码有20%的工业用电量是无法满足的。
此等情况下,你不去捧供电部门的臭脚,你就没有电用。
省府和供电局之间,又是非典型的条块矛盾。
要说省府作为块块,是直接管辖供电局这个条条的。
但在80年代,如供电局这样的专业技术性极强的部门,却是领导们轻易不愿意碰的管理得在有手下的时候才能进行管理,而今的供电局,某些岗位就只有一两个人扛大梁,等闲管理不得。
于是,省府的命令,在供电局这样的技术单位,总是要打折扣。
省府自然是想要把西乡开发区做起来的,千万美元级的投资,多少位省委大佬都是关心备至的,但是,供电局就没那么迫切了,至少在新建备用线路上面,没有那么的积极。
他们已经依照省府的指示,在过去一年里,新建了一条输电线路到西乡开发区,直接解决了全区用电的严重问题,按照供电系统的认识,这已经堪称难能可贵了。
杨锐再要求备用线路,不免被看做是吹毛求疵。
最重要的是,备用线路发挥的效能低,拉线路的成本却比第一次还要高。
供电所拉第一条线,还能指望收电费回本,拉第二条线的意义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