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邓作为大使馆的翻译站在杨锐身边,再将他的英文翻译成瑞典文,以免有人理解错误。
另一方面,瑞典人的骄傲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总是更喜欢听瑞典语,而非英语、德语或者法语,即使他们听得懂,也是如此。
杨锐让黄茂将pneta。这台机器叫做pneta链,甚至不需要一条dna链,一部分dna链,我们就能将它无穷无尽的扩展。”
见众人有些迷茫了,杨锐立即转换方式,道:“简单来说,pcR仪的最低要求,就是一个细胞。所以,它的好处就非常明显了,罪犯在犯罪现场的任何一点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线索。”
“你是把这些毛和细胞,放在倍数很高的显微镜下吗?”有警察扬声问了一句,能知道倍数一词,说明他是了解一些实验的。
杨锐温言温语的道:“pcR的原理与显微镜略有不同,但是,我们最后得到的确实是图像,也可以这样理解。”
他的解释明显是有纰漏的,黄茂一急,就用中文道:“杨主任,不能说是与显微镜类似吧。”
“我哪里说与显微镜类似了,我是说与显微镜略有不同,我们最后得到的就是图像不是?”杨锐认真的纠正黄茂。
黄茂愣了愣,道:“pcR仪和显微镜也不止是略有不同吧。”
“从外行的角度来看,用略有不同来形容足够了。”杨锐不再说中文,继续用英语道:“抱歉,我的助手想向大家讲述更详细和清晰的原理,我否决了,我认为我们掌握好搜集证据的方法就可以了,pcR仪的使用最好由专人负责,以免在法庭上吃亏。”
杨锐这么一说,局长大人深以为然,道:“说的对,我们要守规矩,一切按照书本上的做。另外,关于证据的搜集,还有取证,也要依据杨锐先生提供的手册来进行。”
华锐实验室早就编制了pcR的使用守则,特别是采样的准则,并尝试在香港等地区的警局推广,杨锐深知都不用翻译,直接拿英文版的过来就可以了。
警察们有的点头,有的还有不服气的喊道:“就算用这个什么pcR,为什么一定要请这家公司。”
对方用的是瑞典语,等小邓翻译给杨锐,他已经继续说了起来:“这是独有技术吗?来自中国的独有技术,要指导我们怎么破案?我可不敢将这样的证据递到法庭上去,法官也不会通过它为证据的。”
“皮克尔。”局长舍伍德站了出来,看着说话的警官,道:“你最好收起你那一套,然后乖乖的做好你自己的事。”
他的用词严厉,目光一转,又是对众人道:“马尔勒的案件,现在受到了各方的格外关注,我们现在要做的,先是确定嫌疑犯,然后再决定如何起诉。如果需要的话,我相信杨锐先生,能够向法官解释的清楚,什么是pcR仪。如果不能,那也是愚蠢法官的决定,而不是由我们来决定是否相信一种新技术我们要利用一切技术,明白吗?不是像个德国人一样,见到任何新技术都先批评一番。“
他对德国人的歧视,引来了一阵笑声。
皮克尔道:“既然明知道要向法庭解释,我们为什么不找一位瑞典教授来操作这些机器。”
杨锐听着同步翻译,迅道:“因为我们能提供更好的pcR仪。”
“更好的pcR仪?比瑞典的还好吗?”皮克尔笑问。
杨锐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委婉的道:“pcR仪是我明的,而且专利期并未结束,所以,现在全世界的pcR都是我销售的。我现在拿出来的是尚未投放市场的第二代pcR仪,更小更便携,度更快,都是你们需要的功能。”
不用他说明白,大家都理解了杨锐的意思,全世界的pcR仪都从我这里出来,这一款是非卖品。
事实上,杨锐现在拿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二代pcR,但他要叫做二代,其他人也是没有办法。
舍伍德不等皮克尔说话,先是站了出来,道:“讨论到此结束,我们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pcR仪的功能,与此同时,我们要为接下来暴露出来的线索做准备……”
舍伍德直接安排起了工作,杨锐向黄茂示意两下,就操作了起来。
pcR仪用起来其实很简单,去掉有点嗦的前序步骤,基本可以总结为:打开机器,塞入原料,得到结论。
这么三个步骤要是熟练了的话,一天能够进行的实验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后世的科研实验室里,有的研究生研究了三年,有两年时间都是在跑pcR,跑到后面,动作快的像是实验室界的博尔特,与一组dna生关系的时间只要几秒钟。
黄茂被杨锐从北大挖到华锐实验室以后,也是实验室里的领头羊,他的小牛气质经过这么几年的培养,海量的资源砸下来,已是萃于巅峰状态,根本不用杨锐帮忙,就将机器运作了起来。
涂宪拿着棉签,开始采取警察叔叔和警察阿姨们的上皮组织。就是将小棉签在牙龈的位置捣一捣,有人体自然脱落的细胞组织将棉签涂满。
加上各种浪费时间的操作,pcR仪也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彻底脱离人了,和操作微波炉的难度相似。
杨锐看看基本完成了,就道:“明天这个时候,就能看到结果了,我们会有人留在这里,以备咨询。”
杨锐自己并没有直接留下来,他觉得这样或许更好交流。
一群警察看着嘟嘟嘟的像是在煮水的pcR仪,总觉得高科技感不够,有人就怀疑的问道:“这样就可以了吗?”
他的意思,大约是电影里的科幻节目,可不是这样演的。
杨锐耸耸肩,道:“这样就可以了,我们给机器上添加了封条和锁具,明天再揭秘,相信我,这会是你们用过的最有用的机器。”
“比咖啡机还有用?”
“唔,仅次于咖啡机吧。”杨锐跟着开了个玩笑,难得瑞典人肯开玩笑。
第1310章 帅气
第二天。
杨锐再来到斯德哥尔摩警察局的时候,二楼的办公区,足足聚集了两倍的警察。
一些挂着高阶肩章的警察,也出现在了里面,他们与舍伍德站在一起,轻松的聊着天。
而在靠门边的位置,则是几名记者手持照相机,正在寻找角度。
杨锐对此有些意外,但并不奇怪。
虽然不知道是记者们引来了警局高层,还是警局高层引来了记者,但是,只要有鲜肉的味道,无论是来了狼来了狈,还是狼狈齐至,都不奇怪。
杨锐的黄色皮肤,不用介绍,就给记者们认了出来,他们人数不多,但还是堵住了去路,问道:“杨锐先生,听说您要采用高科技挑战马尔勒案,是这样吗?”
记者不多就不会有七嘴八舌的吵杂情况,但是,较少的记者意味着问题更难回答了。
杨锐抬头看向舍伍德,舍伍德局长微微点头,也不知道他是点头致意,还是同意杨锐回答问题。
杨锐也不考虑那么多了,先道:“不能说是挑战,我们只是想给警察提供更多的办案工具,让他们在侦查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选择。PCR仪是一种工具,挑战马尔勒案的依旧是斯德哥尔摩警方,我们只是后勤人员。”
这个答案称得上是谦逊了,听得懂英文的警察都是默默点头,态度也变的好了些。
如果杨锐大包大揽的说要代替警察们的工作,他们自然是不会高兴的。
“杨锐先生,有人说马尔勒案是两个凶手完成的,你对这一点怎么看?”有记者一副搏版面的模样,带着都市奇谈来问问题。
杨锐淡然道:“我们只是工具,我们的PCR仪会尽可能的给出尽量多的讯息,至于从这些信息中,如何解读出答案,那是警察们的工作。”
杨锐今天的思路很清晰,他就是来推广PCR仪的,并不是想和警察打擂台。
事实上,他的想法正好与之相反,他希望有更多的警察和警察局使用PCR,也就是使用DNA鉴定技术,另一方面,杨锐也不想PCR被社会认为是单纯的刑侦技术,那就太侮辱PCR的价值了,就好像说X光是单纯的医用设备一样无稽。
“杨锐先生,你对于今天的测试结果,有多少信心?”记者们发现不能从杨锐这里挖掘出猛料来,才恋恋不舍的回到正题。
杨锐道:“我有百分百的信心。”
“为什么?”记者总算抓住一个话题了,连忙追问。
杨锐耸耸肩,道:“用DNA做比较,准确性是非常高的,通过PCR仪的扩增,测试失败的几率非常小。”
停下来,杨锐觉得说的不尽清楚,又道:“我这样来描述一下,可能更容易理解。如果警察用DNA来判断凶手,全世界60亿人里面,都不会出现两个人的DNA相同,不仅如此,从几率来判断,人类最近几千年的历史中,诞生的所有人类的DNA,都不会全然相同的,所以,以这样的准确性来做判断依据,我有百分百的信心。”
“不会出现人为操作的失误吗?”有专业的记者一针见血的道:“人为操作的失误,如何避免?”
杨锐笑笑,看向记者,道:“我是科学家,在科学的范畴内,尽可能的达成目标,你的要求,也许可以请上帝去裁决。”
众人发出轻轻的笑容。
那记者只当没听到,且道:“您的意思,就是还会出现人为失误了?”
若是以正常的问答形式,杨锐此时或许的应该回答一个“当然”,再细做解释。
但是,身在异国他乡,杨锐变的更加敏感起来,他多想了一步,若是被记者断章取义的报道了PCR会怎样?
首先遭遇的,就是法庭的质疑了。
不像是后世,在86年的当下,还没有哪个国家承认DNA证据,换言之,以DNA定罪,本身就需要经过争执的。
杨锐不能在公开场合留下这样一个把柄。
至少,他不能以PCR的发明人,以知名基因学专家的身份,留下这样一个把柄。
想到此处,杨锐毫不犹豫的摆摆手,道:“我们今天讨论的不是人为失误的问题,而是来看测试结果的,我们先完成此项工作如何?”
他看似向下面的人询问,眼睛是看向局长舍伍德的。
警察局长也是很政治化的人物了,他注意到了杨锐的闪躲回答,立即想到了相应的结果,转瞬道:“我们现在来看看测试结果,如果测试结果符合我们的期待,斯德哥尔摩警方就可能采取此项技术,用于马尔勒案的侦破,各位,请让一让。”
办公室里的人让开了一条道,让杨锐和舍伍德走进了放置PCR的房间。
“介绍一下吧。”杨锐向黄茂和涂宪点点头。
“怎么介绍?”黄茂和涂宪都有些怯场。
“就说说你们这两天做了什么。”杨锐说着转过身来,面对镜头微笑。
涂宪和黄茂推让片刻,涂宪站了出来,用英语道:“昨天,我们采集了警官们的DNA,另外,得到了一束带有皮囊的头发,之后,我们的测试是判断头发的主人是谁。”
参加了测试的警察们露出微笑,还有人举起手来。
在媒体面前,瑞典人也变的活泼了一些。
但也就仅此而已。
“现在,请警官们将答案交给舍伍德局长,我们接着会揭晓我们的答案。”涂宪说完,按照杨锐提前布置的那样,一束头发的照片,以及多名参与测试的警官的照片,贴在了面前的白板上,就像是后世欧美的罪案剧那样。
记者们很快发现这种方式极为直观,纷纷拍照。
带队的警察也将写好了名字的信封交给了舍伍德。
舍伍德并没有立即拆开看,先道:“杨锐先生,请放出你们比较图吧。”
“涂宪。”杨锐喊了一声。
涂宪咳嗽一声,从PCR仪下方,拿出两卷纸,道:“PCR仪的原理,其实是扩展DNA,我们现在做出了DNA的图像,大家可以看到,有两个DNA的图像是一致的……”
他一边说,一边将两卷图纸打开来,挂在旁边的另一面白板上。
特别打印出来的两张图纸,都是全彩的,色彩斑斓的区块,在一条线上凹凸凹凸,形成了一条奇特的图形。
“这是A图纸。”涂宪指了一下,又展开另一个,道:“这是B图纸。大家可以看到,A图和B图是一致的……”
“其他图呢?让我们看看不一致的。”记者中有人喊了出来。
涂宪看了眼杨锐,得到受益,将其他几张图纸全部展了开来。
不用他特别说明,大家都意识到其他图纸是不尽相同的。
“做的还挺精美的。”有一名女记者给予了表扬。
涂宪闷闷的,道:“这是机器自动生成的。”
“涂宪,念一下你们确认的头发的主人。”杨锐提醒了一声。
涂宪“哦”的一声,低头核对一下,道:“我们确认头发的主人是,阿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