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真该死!我打包了饭菜上来,都忘了给向南吃了。”
“这都几点了?都两点半多了。”
齐文超抬起手腕,伸手点了点手表,有些无语地说道,
“向南有你这么个老师,也真是倒霉。”
“几位前辈,老师吃过午饭的。”
康正勇正拿着热水壶进来给大家的茶杯里添热水,连忙解释道,
“我们工作室一楼有厨房,今天就开始开伙了。”
“哦,那就好,那就好。”
孙福民连连点头,笑道,“工作虽然重要,但饭还是要准时吃的,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修复更多的文物嘛!”
“你们这儿还有厨房?”
齐文超没搭理孙福民,反倒饶有兴致地看着康正勇,问道,“谁做的饭,请了阿姨吗?”
“没有。”
康正勇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我们几个人自己做,老师说有时间他也做。”
“向南会做饭?”
几位老专家、收藏家一下子来了兴趣,几个人互相看了看,纷纷笑道,
“那今天晚上,我们可要留下来尝尝向南的水平了。”
“向南文物修复那么厉害,我估计啊,他做饭肯定也很厉害的。”
“小康啊,你让那个小天先去超市买菜,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买菜的钱我来付了!”
“那敢情好,我们今天晚上有口福了。”
“……”
一群人饶有兴致地说说笑笑,都对向南的厨艺充满了信心。
楚天遥倒是有点怀疑,她可从来没听说过向南会做饭,不放心的她便问了一句坐在那儿休息的向南:
“向南,你做饭水平怎么样啊?晚上我们可都要留下来吃饭的。”
向南正在玩水果连连看,听到楚天遥的问题后,抬头看了她一眼,笑了笑:
“还行。”
楚天遥心里顿时有底了,向南一向都很谦虚,他说还行,那肯定水平很不错。
“今晚真的有口福了。”
没过一会儿,覃小天就被指派出去买菜了,而画芯也已经被向南贴上纸墙了。
古书画修复之中,最难的,实际上还是全色接笔,这一步如果没有相当的水平,宁可让画面依旧保留残缺,也不能贸然上手接笔。
因为,一个接不好,那就是狗尾续貂。
一件文物被“狗尾续貂”,基本上就等于毁了。
事实上,文物因为修复不善而被毁的事情屡有发生。
为了让一座16世纪的木雕“圣乔治”重现往日风采,国外的一所教堂竟然雇佣了一位工艺美术老师来进行修复工作,修复后的“杰作”仿佛“美图秀秀”处理过一般,令人大跌眼镜。
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的前后对比图显示,原本威风凛凛的“圣乔治”摇身一变成了“粉嘟嘟”的“小鲜肉”,身上的战甲也被涂上了颜色亮丽的漆。?
当地的文化官员大为发火,称此次事件“令人惊恐”。
此外,该国有千年历史的马德雷拉古堡因为战争,再加上大自然风雨的侵蚀,如今仅剩断瓦颓垣,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
然而,最近马德雷拉的修复照出炉后,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嘲笑,修复工程用水泥直接加固在墙面上,不仅使得古意全失,根本就是破坏古迹,让网友大骂“到底对她(古堡)做了什么!”
文物修复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轻易上手,对文物进行修复的,一旦没有做好,那就是在毁坏历史文物,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向南在古书画全色接笔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自然不用担心自己会失手,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他将《江亭山色图》画芯上墙之后,便开始调制颜料,先是进行全色。
由于《江亭山色图》是墨画,底色也是较为单一的黄褐色,因此相对而言,便简单了许多。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古画的底色,多是白色,只有少量纸张和绢布本身带有一些浅颜色,大多是因为年代久远,才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黄色或者黄褐色。
颜料调制完毕之后,向南便拿着细羊毫毛笔,开始一点一点地给补缺的地方全色。
这一步并没有耗时太久,很快,向南就完成了整幅画芯的全色工作。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接笔了。
这一刻,不止是夏振宇和闫思远这些收藏家,就连孙福民、齐文超这几个老专家们都有些紧张了起来。
“向南不是擅长接笔宋代古画吗?”
楚天遥有些疑惑不解,转头问一边的孙福民,“怎么他连元明时期的古画也能接笔?”
楚天遥这么问是有根据的。
事实上,除了孙福民,这些老专家里,估计也只有她见过向南接笔的两幅古画了,一幅是国宝《千里江山图》,一幅则是湘楚博物馆馆藏的崔白的《双喜图》。
这两幅画,都是北宋时期的。
一个古书画文物修复师,或者说,一个古画接笔大师,往往只会对某一个时期或者某一种风格的画作进行深入地研究探索,深刻了解这一时代的社会、人文、经济背景。
更极端一些的,甚至只会专注于某一个画家,除了了解这位画家的作画风格、擅长的接笔、作画的习惯,甚至连他的生平、喜好等等都会研究透彻。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自己代入到他的角色里,用自己手中的笔,画出他的画。
这也是为什么说,一个优秀的接笔高手,往往也是优秀的临摹大师。
向南如今才二十二岁,能够对北宋时期的画作进行接笔,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可看现在这模样,似乎他还能接笔元明时期的古画?
他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看到楚天遥一脸迷惑地看着自己,孙福民心里也是纳闷,不过他当然不会说自己不知道,要不然,自己以后还怎么好意思说是向南的老师?
想了想,他露出一个蜜汁微笑,高深莫测地说道:
“我之前就说过,以后让你们吃惊的地方还多着呢。”
“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装什么13。”
刘其正朝他翻了个白眼,毫不留情地拆台道,“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幼稚!”
孙福民淡笑道:“向南是我学生。”
“是你学生你就了不起啊?”
刘其正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道,“他现在已经超过你了。”
“他还是我学生。”
“……”
“他只会是我学生。”
“……”
楚天遥看着这对老得白了头的“二货”,一脸无语。
闫思远和夏振宇等人对此熟视无睹,根本就懒得转过头来看,一双眼睛始终盯着向南那边,心里面也是震惊不已,更多的则是欣喜。
对于他们这些收藏家来说,文物修复师自然是能力越强越好,这样一来,自家收藏的那些珍贵文物,就不用一事烦二主了。
几个人对视一眼,纷纷在心里想道:
“看来,对于向南,以后还是要加大投资力度,再多多联络感情啊。”
朱远舟则是皱着眉头,他想的不只是这些,而是更多:
“我要不要把我那个不成器的孙子,留在魔都?他现在在家里,天天游手好闲的,跟一群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浪费时间,还不如让他跟在向南身边学点东西。”
“我也不指望他能学会文物修复,哪怕只是打磨一下他的性子,和向南交个朋友,那也很好啊!”
想了片刻,朱远舟顿时下了决心,
“行,那就这么决定了!”
可怜的“富三代”朱熙现在还不知道,他原本是想跟着爷爷来魔都玩一趟的,谁知道,他爷爷转眼就把他给卖了!
第370章 古书画修复中的无痕修复
一次在向南看起来很平常的古画修复,把一群老专家和收藏家们看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不过,他也没心思去理会这些,脑子里自动将外界的一切干扰因素排除在外,准备开始对《江亭山色图》进行接笔。
《江亭山色图》是墨色画,相对于之前他曾修复过的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设色画来说,自然要简单不少。
一切准备就绪后,向南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闭上了眼睛,脑海之中,开始回放之前通过“时光回溯之眼”,看到的倪瓒创作《江亭山色图》的整个过程。
在脑海之中,年逾古稀的倪瓒,正负手站在一间清爽洁净的书房里,书房的窗户大开,窗外的一侧,栽种着几株翠竹,远处是烟波浩渺的太湖之水。
极目远眺,在太湖对岸,几座矮山在水雾之中半遮半掩。
倪瓒半眯着眼,似乎是在欣赏窗外的太湖秋色,又仿佛是在回忆自己境况如天壤之别的前后半生。
他的前半生,因为有哥哥的照拂,家境殷富,衣食无忧,一生不仕,以诗文书画自娱,逍遥自在。
他的后半生,哥哥意外去世,母亲和老师相继逝世,而他的境况每日愈下,最终漂泊太湖,居无定所。
凄凉?还是孤单?
倪瓒不知道,他不是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只是“只傍清水不染尘”!
霍地,倪瓒缓缓地睁开了双眼,略显浑浊的眼睛里仿佛闪过了一丝光亮,他不再迟疑,伸手抓过搁在笔架上的毛笔,蘸了蘸陪伴了自己大半生的仆人刚刚研磨好了的墨汁,然后又挤出多余的墨汁,形成干笔,然后轻轻地落在了雪白的画绢之上……
……
整个作画的过程,向南翻来覆去地看,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甚至连倪瓒落笔的角度,手腕颤动的幅度以及毛笔蘸取墨汁的多少,他都看得仔仔细细。
倪瓒画中的“皴法”,是根据他个人的审美好尚而独创的一种方锐转折线条所构成,又称之为“折带皴”,他又擅长用干笔俭墨,因此整个画面显得更为“草草”,他的个性化的“笔墨”较之元代其他三家具有更多抽象美的因素。
而这幅《江亭山色图》,是倪瓒晚年时期的作品(1372年作,1374年逝世),因此,略显率略而古拙淡雅之味则更为浓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