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此,我们的态度可以强硬起来,非但不接受韦尔提出的额外条件,还要反过来向韦尔提出我们的条件。”
“这可是玩大了……”张令伟苦笑着嘟哝道,接着又问道,“那么,唐总,你觉得我们应当向韦尔提出什么条件呢?”
“按照我们的标准来提供全套机床。”唐子风不假思索地说道。
“我们的标准……,呃,还是你们的标准?”廖通一愕之下,狐疑地问道。
唐子风说:“当然是你们的标准,是你们浦飞公司对于机床的内部标准,包括机床的架构、编程方式、夹具标准、刀具标准等等,韦尔财团提供的机床,必须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否则你们不予接受。”
“可是,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标准啊。”廖通脱口而出。
段如飞嘿嘿笑道:“廖秘书,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可以替你们制订这样一套标准。按照这套标准,未来浦飞使用的机床和国内市场上的机床会有更强的通用性,别人想卡你们脖子的时候,也要掂量掂量了。”
张令伟和廖通再度无语。唐子风说得好听,说这是浦飞的标准,可落到最后,不还是商用机床集团的标准吗?
但是,说实在话,唐子风的这个建议,还是很让张令伟心动的。
韦尔财团实质上是一家机床掮客,它从欧美的各家机床企业那里采购机床,提供给飞机制造商,赚取垄断利润。由于机床来自于不同的企业,设计上千差万别,很难统一。这种不统一,给用户带来的麻烦是很多的。配件不通用也就罢了,数据格式和接口不一致,就会给生产组织增加无数的工作量。
浦飞的技术部门也曾提出过意见,说能否控制一下机床的来源。如果机床不是来自于几十家不同的生产商,而是来自于少数几家,系统集成的压力就会大幅度减小,生产效率就能够提高。
但是,韦尔财团会接受吗?这个财团原本就是由各家机床企业联合建立的,各家股东单位都要求把自己的机床放进去,韦尔财团能让谁退出呢?
唐子风的建议,是由浦飞公司制订一个统一的标准,好吧,其实是请商机集团帮忙做出来的。在进行机床采购的时候,浦飞公司直接要求生产商要按照标准提供,不管这台机床来自于哪家企业,交到浦飞手上的时候,都必须符合统一标准的。
这不就是浦飞做梦都想实现的事情吗?
搁在过去,唐子风敢提这个建议,张令伟也不敢接受。他们与韦尔财团合作的时候,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家说啥就是啥,啥时候有他们提要求的机会了,更别说是提出这种强人所难的要求。
但现在,唐子风捅破了窗户纸,指出不管浦飞如何妥协,都无法换来韦尔财团的善意。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直接展现出一种强势,就赌韦尔财团敢不敢掀桌子。
假设韦尔财团不在乎中国市场,那么浦飞此举就会让双方的合作直接破裂。但如果真是这样,浦飞就算不提这样的要求,又岂敢和韦尔合作呢?人家既然不在乎你,那么坑一把就走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浦飞做的让步越多,风险就越大。
反之,假设韦尔财政是在乎中国市场的,浦飞的这个要求,他们就不得不考虑。浦飞的理由是很充分的:我们不相信你们的承诺,所以必须要留出后手。这个后手,就是一旦你们不给我们提供机床,我们可以随时在中国国内找到替代,因为我们的机床标准是中国国内的。
同样,如果我们买了你们的机床,而你们却食言了,不肯为我们解决适航证问题,我们也会立即停止从你们这里的采购,用国产机床来取代你们的机床。
放在从前,浦飞这样说话,就是不信任合作伙伴,人家是可以表示生气的。但现在不同啊,你们各自的国家都在违约,我们凭啥相信你们?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想明白了这些,张令伟轻轻地点了点头。其实,唐子风说的这个方案,在浦飞公司内部也是讨论过的,相比其他方案,具有更强的合理性。他看着唐子风,说道:
“这样一来,我们可就把宝都押在商机集团能够为我们提供全套设备的基础上了。如果商机集团拿不出全套替代设备,而我们又和韦尔财团彻底谈崩了,那我们就可抓瞎了。”
唐子风笑笑,说道:“事在人为,我们会尽快安排技术人员到浦飞去了解所需设备的具体要求。不过,要我们研制这么大的一套设备,你们是不是应当预支一下研究经费啊?”
“唐总估计需要多少经费?”张令伟问。
唐子风竖起两个手指头,笑而不语。
“2000万?”廖通问道。
唐子风撇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廖秘书,咱们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好不好?你们需要的全套设备加起来有好几百种,其中大多数都是高精度以及超大、超重的机床。每一种设备的研制经费,也不会少于2000万,你们总共拿出2000万来,我给你们开发一套造玩具飞机的设备还差不多。”
“这……”廖通有些窘,他讷讷地问道:“不是2000万,难道是2亿?”
“别想了,是20亿,而且这是第一期的投入。”唐子风说,“你们应当知道,韦尔财团能够拿捏住你们,靠的绝对不是用区区2亿元就能够研发出来的技术,20亿人民币对于研制这样一整套机床来说,都是杯水车薪。要把整套设备研制出来,达到国外同等水平,最保守的估计也得投入100个亿。”
第571章 不愧是唐总的亲传
张令伟和廖通离开了。
唐子风提出的预支20亿元研制经费的要求,他们并没有答应,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公司给他们的授权,甚至也超出了国家给浦飞公司的授权。张令伟表示,他需要回去向公司汇报此事,公司则需要向国家汇报此事,没有国家的许可,公司是不可能拿出这么大一批钱来作为研制经费的。
国家为大飞机项目投入的经费高达千亿,但每一笔钱都是有具体去处的。按照最早的设想,浦飞公司将全盘引进韦尔财团的设备,设备投资有二三百亿之多,但其中并没有用于自研设备的预算。
现在情况变了,浦飞公司需要请国内机床企业帮助研制一批设备,那么支出一些研制经费也是合情合理的,浦飞公司对此也有心理准备。
可准备归准备,唐子风一张嘴就要20亿,这就远远超出浦飞公司的心理预期了。
张令伟是个懂行的人,他知道唐子风报出这个数字是有道理的。要研制出制造大飞机的全套设备,别说20亿,就算投入100亿也不算多。但是,他哪有这个权力答应唐子风的要求呢?
“唐总,这件事,咱们该怎么做?”
段如飞把张令伟一行送下楼,看着他们坐车离开,这才回到唐子风的办公室,向唐子风请示道。这么会工夫,唐子风已经把公司的另外几位高管也叫过来了,大家就在唐子风的办公室里开起了集团办公会。
“大飞机设备,咱们是肯定要拿下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咱们不可能拱手让给外国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詹克勤说。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西方卡浦飞的脖子的可能性很大。美国要保波音,欧洲要保空客,他们都把浦飞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在设备上刁难一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是在过去,西方厂商和浦飞签了合同,就不太可能违约了。但现在,这种事就不好说了,咱们必须要未雨绸缪。”高管陈波分析道。
总会计师舒欣说:“道理的确是这样一个道理,可刚才唐总不是说了吗,浦飞公司拿不出研制经费来。如果咱们要研制这套设备,就需要自己先垫钱,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仅如此,还涉及到我们的研发能力分配问题。”总工程师于晓惠说,“大飞机机床的问题,前些天唐总就让我们技术部研究过了。有一部分机床的技术,是我们有技术储备的,要进行研制的难度不大。但还有一些机床,属于大飞机的专用机床,我们要进行研制,需要投入很多人力,这会影响到我们其他的项目。”
“的确如此。”詹克勤说,“咱们原先的打算,是搞逐步替代的策略,每年研制几种机床,替代浦飞从国外进口的机床。但现在的情况,却是需要齐头并进,用几年时间搞出一套完整的设备,这可就冲乱了我们的计划了。毕竟,我们也不是只为浦飞一家服务的,我们手头还有一大堆国家重点项目呢。”
“要不,我们还是等等,看浦飞那边向国家请示的结果如何。如果国家支持搞设备自研,那么自然就会有更多的经费支持,我们也就可以放心地投入更多资源去搞了。”陈波献计道。
唐子风摇摇头,说道:“国家的态度,其实也是要看我们能不能做到。经费的问题只是一方面,晓惠刚才提到的研究力量不足的问题,可能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如果我们把这些困难如实上报,国家也就不会坚持要搞设备自研了。但这样一来,大飞机被别人卡脖子的风险,就大大地增强了。”
“而且我们也会错失一个进军飞机制造设备的好机会,这也是很可惜的。”詹克勤说。
“是啊,趁现在这个时机,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声称要进入这个市场,国外同行也没话说。过了这个机会,咱们如果公开声称要去抢人家的饭碗,人家就该不乐意了。”唐子风说。
看到众人都皱起了眉毛,唐子风笑呵呵地转头看向段如飞,说道:“小段,这里数你和晓惠最年轻,商机集团的未来是要压在你们肩膀上的。你说说看,对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
听唐子风这样说,大家都把目光对准了段如飞,眼神里颇有一些鼓励之色。段如飞毕业于名校,在公司里滚打了十几年,刚刚被唐子风提拔起来担任总经理助理,是最有可能成为唐子风的接班人的。
詹克勤等人年龄都已经比较大了,知道自己不可能接替唐子风的职务,因此对段如飞并没有什么嫉妒之意,更多的是有一些前辈对晚辈的提携之心。
段如飞看看众人,腼腆地笑笑,说道:“既然唐总点了我的名,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吧。我年纪轻,经验少,如果哪个地方说错了,还请大家多指教。
“刚才唐总和浦飞的张总会谈,我是一直在旁边做记录的。刚才送张总他们离开,上楼的时候我琢磨了一下,觉得不管浦飞方面能不能答应给我们20亿的研制经费,我们都应当尽快地展开对大飞机机床的研制工作。
“时不我待,这件事关系到的一是我们国家大飞机产业的发展,二是我们国家机床产业的发展,于公于私,我们都不能等待。”
“我赞成小段的这个观点。”詹克勤说,“于公,咱们干机床的,就是要对国家的制造业负责,大飞机是咱们国家面临21世纪的战略性产业,这不仅仅是浦飞一家的事情,而是整个国家的事情,咱们不能隔岸观火。于私,大飞机机床是一个年产值几千亿元的大领域,咱们要想把商机集团做大做强,就不能不进入这个领域。”
陈波说:“这一点,我想应当是咱们大家的共识了。现在的问题是,经费、人手都存在困难,咱们该怎么办?小段,你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吧。”
段如飞笑笑,说道:“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用唐总过去的办法,那就是搞人民战争。大飞机机床是一块大肥肉,咱们商机一家吃不下,可以让国内其他企业一块来吃。咱们充其量做一个负责分肉的人,谁有资格吃,能吃多少,用什么办法吃,由咱们说了算。”
“哈哈,小段真不愧是唐总的亲传,把唐总的精髓都学到了。”詹克勤哈哈笑着评论道。
“有气魄,唐总没白疼你。”舒欣也向段如飞翘了个大拇指,同时调侃地说道。
唐子风点点头,说道:“小段说的,的确正合我意。我刚才也是在思考这个问题,觉得如果由咱们商机集团全盘接下来,压力太大,风险也太大。
“大飞机机床的确是一块肥肉,但也正因为它是肥肉,咱们要想独家吃下去,是不太可能的。在关于韦尔财团的问题上,会有各种博弈。国家不会把几千亿的设备都交给咱们,咱们如果在前期投入太大,未来收不回投资,反而拖累了集团的发展。
“人民战争这个方案的好处,就在于分散了压力,也分散了风险。让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风险大家担,利润大家分,只要肉还在锅里,谁多吃一口,谁少吃一口,其实也是无所谓的。”
“但是,这样一来,机床的技术标准就难以统一了。”于晓惠插话道。她是搞技术的,当然最关心这个问题。
早在几个月前,唐子风就让她关注过大飞机机床的事情。她依据系统化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大飞机机床的总体设计思路。唐子风向张令伟说,浦飞即便是答应从韦尔财团采购机床,也要对方答应满足我方提出的机床标准,其实就是源于于晓惠的这套设计。
现在,段如飞提出搞人民战争,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大飞机机床的研制,于晓惠就难免要担心机床标准问题了。
“这一点,我们可以坚持的。”唐子风说,“我会说服浦飞,让它们接受我们提出的机床标准。未来,不管是韦尔的设备,还是咱们国内企业提交的设备,必须满足这个标准,浦飞才会接收,不满足标准的,一概出局。”
“这个方案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其他企业不愿意参与怎么办?”陈波说,“咱们光说了大飞机机床是一块肥肉,可这块肥肉也是那么容易吃到嘴里去的,它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一来,机床的研发需要高额投入,万一研发失败怎么办?二来,刚才唐总也说了,浦飞采购机床是要进行博弈的,如果到时候他们把主要的订单都给了韦尔,那么国内这些参与研发机床的企业,可就收不回投资了。”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而且,可能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唐子风说,“咱们把研发任务分解出去,该怎么向别人承诺回报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段如飞微笑着说道,“咱们没必要向别人承诺回报,我们应当告诉他们,这就是一项风险投资,敢赌的就进来,不敢赌的就请便了。”
第572章 这是什么情况
《浦飞开展全球设备招标,国产机床能否登堂入室》
《航空专用机床,一场万亿级别的盛宴》
《进入机床业的最后一张门票:大飞机机床》
《圆百年航空梦,从机床做起》
……
媒体永远都是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新兴的自媒体就更别提了,各种标题之煽情,让一向吃这碗饭的包娜娜都自叹弗如。
出于培养新人的考虑,唐子风把推进大飞机机床研发的事情,交给了段如飞和于晓惠二人。于晓惠的任务,是与浦飞公司的工程师们合作,制订大飞机机床的技术标准,并负责机床招标中的技术把关。段如飞的任务,则是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有志于此的企业或个人,承接某种机床的研制工作。
要办事,首先要造势,这是段如飞从唐子风那里学来的经验。他联系了多年来一直为公司提供公关服务的深蓝焦点公司,让他们组织一批稿件,在媒体上炒作大飞机机床的概念。
让段如飞和包娜娜都没有想到的是,深蓝焦点公司刚刚投放出去几篇稿子,网络上就掀起了一个讨论大飞机机床的热潮。无数大V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航空专家和机床专家,对大飞机机床的话题侃侃而谈,而他们的发言,又被许多自媒体拿去洗稿融梗,变成一篇篇10万+的热文,登上了各家社交网络平台的热搜榜。
“这是什么情况?”段如飞目瞪口呆。
“这里面很多都是胡说八道啊!”于晓惠不能忍了,有些文章写得也太玄了,什么100米之内只能有1微米的偏差,什么一个刀头价值800万人民币,这都是哪跟哪的事情啊?
“至少能够证明一点,那就是袁爷爷让大家吃得太饱了,大家的精力无处发泄啊。”
这是唐子风的评论,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带着笑意,显然是对此十分满意的。
最早做出响应的,是地方政府。关于大飞机机床的话题成为网络热点之后,便有不少于十个地级市派出了够份量的官员来到浦飞公司,商谈有关在当地建立大飞机机床研发制造基地的问题,还提交了有关建设“机床谷”、“航空湾”之类的策划报告。
这些官员们声称,只要浦飞公司同意,他们愿意拿出少至几千万,多至几亿的资金,支持企业在他们当地建立大飞机机床公司或者研究中心,三年免租金,五年免所得税等等,条件可谓是一个比一个更优越。
这些年,地区间的产业竞争也陷入了内卷,各地为了争夺优质产业项目,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早些年,国内资本短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十分困难,哪里会在乎投资商投的是什么产业。但凡有人愿意来投资,地方官员就会把他们当作祖宗一样地供着。
随着国内资本日益丰盈,加之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也不断好转,地方官员对于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就越来越重视了。一个地方的产业用地是有限的,如果引进一些占地面积大,而产值却不高的企业,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就是一种损失了。
此外,要提高一个地方在国内的地位,也需要有高精尖产业作为“城市名片”。你这个城市里的企业都是做五金、塑料、服装的,人家就把你当成了第三世界。反之,你说你有多少家集成电路企业,多少家航空航天企业,人家就得高看你一眼。
正因为如此,当“大飞机机床”这个概念被网络炒起来之后,各地的地方官员就闻风而动了。造大飞机机床能不能盈利,这并不是官员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他们甚至可以接受这个产业在几年内连续亏损,大不了财政拿点钱出来补贴一下,这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算得了什么?
其实,地方政府的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错误,培育一个高技术产业所能够带来的收益,不是光凭几家企业的盈亏就能够体现出来的。一个高技术产业会产生技术的外溢,惠及当地的其他产业。还有,一个城市拥有一些知名的高技术企业,也会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带来的隐性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大飞机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产业,一向被认为体现了工业的最高水平。当初国家布局大飞机项目的时候,许多城市便争得不可开交,都希望能够分到一杯羹。现在大飞机项目已经尘埃落定,那些没抢到大飞机项目的城市,觉得自己如果能够争取到一个为大飞机提供生产装备的项目,也同样显得高大上。这就是各地竞相出手的原因了。
相比不差钱的地方政府,诸多机床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就显得比较谨慎了,同时也显得更加纠结。
正如唐子风他们分析过的,大飞机机床是一块肥肉,但却是一块充满着风险的肥肉。大飞机机床的利润之高,让每家企业都垂涎欲滴,但要想拿下某个型号的机床,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