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师?
林渊也笑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花卫明愣了愣。
其他文人也面面相觑。
林渊的声音顿了顿便继续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他盯着花卫明,无奈的摇头:“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喜欢文言文是么?
喜欢跟我拽古话是么?
那先请韩愈大佬跟你们沟通一下。
林渊目光扫过花卫明身后的文人们:“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现场再次寂静。
林渊的声音却愈发的洪亮,响彻了全场:“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何为师?
我年龄小?
不配当老师?
最后一段林渊掷地有声,几乎是一字一顿的喝道:“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懵了!
花卫明懵了!
文人们懵了!
几个评委也懵了!
能出现在诗词大会的人,且不说是否沽名钓誉,至少才学是绝对过关的,所以大家一听就能感受到羡鱼这番话,确切说是这篇文章的力量!
怎么可能!
这是出口成章!
这段话就是一篇文章!
而且是质量和内涵都极为深刻的文章!
典型的文言文创作手法,结合当下的情景,完美回答了花卫明的问题,甚至让花卫明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无贵!
无贱!
无长!
无少!
谁学问高谁就是老师,足够担任评委,你应该虚心求指教,格局别这么小!
……
屏幕前!
观众也懵了!
羡鱼的火力太恐怖了!
他用一首诗自喻大鹏鸟,狠狠震慑现场文人不说,现在又直接甩出一段文言文形式的话,文采飞扬的同时还辩的全场文人再次鸦雀无声!
“啊啊啊啊!”
“这不比诗词大会精彩!?”
“还办什么诗词大会,鱼爹怼死他们!”
“刚刚那番话,直接可以作为文章拿出去发布了,说的太好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谁牛谁就能当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和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如出一辙!”
“他们怎么反驳!”
“反驳羡鱼就是反驳孔子!”
“之前羡鱼那首诗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孔子都知道后生可畏,你们怎么就敢轻人年少,宣父就是咱们蓝星古代某个皇帝追赠孔子的称呼,赵洲好像还是信奉的儒家,现在直接被老祖宗教育了!”
“舌战群儒啊!”
“楚狂附体了这是?”
“舌战群儒这四个字太贴切了,可不就是舌战群儒嘛,这次攻击羡鱼不够资格当评委老师,就是赵洲和花卫明带头!”
蓝星没有三国。
蓝星没有司马老贼。
蓝星更没有“诸葛匹夫”。
蓝星之前并没有“舌战群儒”的说法。
而这一天的这一刻,“舌战群儒”有了一个对应的场景以及清晰的释义!
观众都看嗨了!
大家甚至忘了这是一场诗词大会,光看羡鱼和这群文人互怼,就已经激动坏了!
这一次。
弹幕中甚至没有夹杂着不和谐的声音,哪怕是同样认为羡鱼没资格当评委的人,也难免讪讪。
今天的羡鱼太凶了!
以前羡鱼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公子,但今天的羡鱼却有了几分说不出的霸道与张狂!
用粉丝的话来说:
羡鱼此刻仿佛楚狂附体!
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羡鱼的好基友楚狂,才是嚣张和霸道乃至狂傲的代名词!
……
依然是这个现场。
童书文的身体在颤抖!
旁边。
副导演的声线都变了:“导演,咱们收视率已经翻了一倍,各州观众都来看诗词大会了!”
不是每个人都对诗词大会感兴趣。
哪怕这是文坛多年难得一见的盛会,仍然有很多人不感冒,甚至有些人听到诗词就打瞌睡。
然而。
随着花卫明发难,诗词大会出现了惊天变故,很多原本不感兴趣的人,也被吸引了进来!
短短几分钟!
羡鱼和文人们争锋相对的消息,网上已经传疯了,很多人更是直接言简意赅的表示,羡鱼正在诗词大会上舌战群儒!
童书文闻言哭笑不得。
他已经说不清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了,这明明是诗词大会,却变成了一个撕逼节目?
……
花卫明的脸色阴晴不定起来。
林渊道:“不知道这篇《师说》,诸位是否满意?”
好家伙!
名气都起好了!
文人们几乎可以预见,如果这篇名为《师说》的文章火起来,那他们将被钉在耻辱柱上!
这是文人无法接受的!
他们最重视的还是个人名声!
就连一直没有作声的赵洲年轻代第一才子舒子文都忍不住了!
他直接出列,盯着羡鱼道:“精彩的辩论,但首先你得是一个达者,牙尖嘴利不是本事,不要用诡辩掩盖自己不尊长辈的事实,走下评委席,我们正面切磋!”
他很聪明。
直接把此事的性质,定义为“辩论”。
如果只是辩论的话,那输赢就代表不了什么了。
微微沉吟了一下。
林渊好奇的看着舒子文:“你是谁?”
老天可以作证,林渊是真的不认识舒子文。
他觉得很神奇,现场这么多文人,大多都是一看就上了年纪的,甚至还有花卫明这种头发都开始泛白的,怎么还有个人几乎跟自己一般年纪?
这人是不是走错片场了?
然而他这样的话,落到舒子文的耳朵里,却是刺耳之级,直接让舒子文破防了,这对他而言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我是谁?
你不知道我是谁!?
舒子文完全认定林渊是故意的,他几乎想要吐血,愤怒的喊道:“赵洲,舒子文!”
……
屏幕前。
观众们乐翻了!
“之前好多人狂吹舒子文,说他是小羡鱼来着,结果鱼爹好像压根就没在意过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