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话里话外都是想要参与到新的空间站修建计划里的意思,哪怕这个空间站不是属于NASA的。”
“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来我们美利坚的,现在反过来有人想要主动的去启明星科技的话,这绝对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苗头。”
格兰芬很是郁闷的透露了一个新消息。
虽然科技是无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有。
不过总有一些科学家对于科学技术的追求是比较高尚的,不想计较那么多的。
或者说人家没有办法计较那么多。
就比如一些物理学家,如果需要使用到一些大型的设备的话,那么就只能做出一些妥协的。
比如大型的粒子加速机和对撞机之类的东西,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实力去修建的。
这个时候你如果正好是研究这方面的内容,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到有这种设备的实验机构,要不然想要出成绩就很难了。
同样的,负责跟空间站相关的一些技术研究的专家,如果是想要修建空间站的话,那么就要做一些妥协。
很显然,NASA里头,也是有一些技术专家为了能够参与到大型空间站的修建和运营之中去,是愿意做出一些妥协的。
这种妥协不是格兰芬希望看到的。
“我们不是已经大量的科学家参与到国际空间站项目之中了吗?”
“怎么还会有人不满意呢?”
约翰不是纯粹搞技术的人,肯定是理解不了一些技术专家的想法的。
反倒是格兰芬这个NASA的局长跟这类人接触的比较多。
“国际空间站已经建设完成了,没有要继续扩大的计划。”
“除了一些日常的维护,没有太多的修建任务了,这肯定是不能满足一些人的需求的。”
“如今启明星科技那么高调的搞出那么大型的空间站修建计划,规模似乎比国际空间站都不遑多让。”
“这让好多技术专家都跃跃欲试的想要参与其中。”
“到时候,我们对启明星科技的各种措施就成为一个笑话了。”
想到自己局里面的专家都要加入到启明星科技的空间站团队之中,格兰芬就是一阵烦躁。
这是丢了面子又丢了里子啊。
不过相对NASA这边的烦躁和郁闷来说,欧洲航天局那边的情况就有点不同了。
“约瑟夫,启明星科技突然对外公布要组建自己的空间站,从曹阳发布的图片来看,似乎项目很是庞大。”
“并且刚刚启明星科技的官微也转发了曹阳的微博,还说它们的空间站将使用全新一代的氮化镓太阳能帆板和高强度碳纤维材料等全球领先的技术。”
“建成后的空间站将是全球有史以来最大的空间站,内部空间是国际空间站的两倍,最多可以同时容纳超过30人的科研团队在里面长期生活。”
“这个计划如果真的实现了,将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突破啊。”
欧洲航天局是有参与到美利坚和北极熊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的。
但是它们只是起到一些微不足道的辅助作用,真正掌握话语权的是美利坚和北极熊。
并且国际空间站最多只能容纳13人在里面生活,大多数时候也不会按照13人的配置去使用。
这么一来,欧洲航天局想要多安排几个自己的科学家上去做试验都是很困难的。
针对这个局面,韦尔纳一直都是不大满意的。
欧洲航天局的成员国也是挺不满意的。
不过却是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现在启明星科技搞出来一个更加宏伟的空间站计划,如果欧洲航天局能够参与其中的话,那个意义就很不一样了。
并且从目前对方公布的情况来看,使用了这些全新技术之后,启明星科技的空间站的修建成本有望大幅度的下降。
哪怕欧洲航天局只是出跟之前修建国际空间站一样多的资金,估计也能享受到多很多的福利。
这也是韦尔纳会觉得有点心动的重要原因。
“启明星科技确实是一家非常伟大的企业,不管是它们首先提出来的星链卫星系统还是现在的空间站修建,都是非常值得大家佩服的。”
“特别是现在它们面对美利坚的打压,居然还能有实力去硬抗,让人很是佩服啊。”
欧洲航天局这边,显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很喜欢美利坚的。
甚至说的夸张一点,不少欧洲人其实是对美利坚有意见的。
当然了,这些意见更多的是他们内部的意见,一旦涉及到对付其他竞争对手的时候,他们立马就联合在一起了。
“你觉得我们有没有必要跟启明星科技那边沟通,参与到他们的空间站计划之中呢?”
你现在不花钱,以后就不可能有话语权。
这是必然的事情。
与其到时候求人合作,倒不如一开始就考虑好这方面的问题。
“空间站项目耗资巨大,哪怕是启明星科技有可回收利用火箭,也有更加轻便的设计,最终耗费的资金也是非常巨大的。”
“关键是这种项目最终大概率是没有办法盈利的,所以我觉得启明星那边应该是不会抗拒有其他的机构加入到这个项目当中。”
“但是我觉得美利坚那边不会看着我们加入到这个项目里头的。”
约瑟夫作为欧洲航天局技术中心主任,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人员,也是要考虑许多站位问题的。
甚至在欧洲航天局内部都有许多事情是需要互相妥协的。
所以他看问题也是看的比较透彻,知道欧洲航天局参与华夏企业的空间站项目,绝对不是欧洲航天局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情。
韦尔纳显然也是能够听懂约瑟夫话里的含义。
不过他肯定是不甘心就这么放弃这个项目的。
“我们先跟启明星科技那边沟通一下,了解一下空间站的具体规划,然后再试探一下对方合作的意愿。”
“如果对方没有任何合作意愿,那就没啥好说的了。”
“但是如果他们愿意合作的话,我觉得还是要试一试的。”
“这是欧洲航天局在空间探索技术方面实现技术发展的重要机会。”
“要是错过了这一次的机会,以后想要找到更加合适的就很难了。”
空间站这种项目,可不是每年都有,甚至很多年都不会有一个。
哪怕是有,也不一定是适合欧洲航天局。
反正韦尔纳是知道欧洲航天局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单独去搞空间站的。
那么剩下的选择就不多了。
美利坚、北极熊和华夏,也就这么几个是有实力搞空间站的。
“嗯,先了解一下情况也是可以的。”
“我们现在跟对方在星链项目上有密切的合作,空间站项目哪怕是晚一点再加入进去也是可以的。”
伴随着约瑟夫和韦尔纳的这个对话,欧洲航天局很快就行动了起来。
同样是在行动的还有北极熊联合火箭航天公司。
这些年的国际空间站,很多火箭运输项目都是交给它们来做的。
现在启明星科技搞出来一个新的空间站项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跟国际空间站在竞争啊。
这对联合火箭航天公司来说,肯定也是有影响的。
“格罗京,我觉得启明星科技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啊。”
“美利坚现在对我们的态度是越来越差了,大家的分歧也是越来越多了。”
“这对我们的一些项目的发展也造成了影响。”
“可是启明星科技那边刚刚被美利坚给针对了,人家却是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的样子,直接就把空间站这么一个巨大的项目给搞了出来。”
德米特利专门去研究了一下启明星科技那边对外公布的空间站相关资料。
虽然这些信息不是很全面,但是从目前公布的内容里头,他却是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单单是一个氮化镓太阳能帆板,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创新。
这种技术对于空间站来说太有意义了,对于卫星技术的发展也非常有意义。
毕竟太阳能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对于太空中的设备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最关键的是通过这么一个技术创新,不仅发电效率大幅度的提升了,还实现了体积小型化。
在地面上,体积小型化的意义虽然很大,但是绝对没有在太空中大。
按照北极熊现在的水平,发射一公斤的货物到地球同步轨道,需要的成本要超过1万美元。
虽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成本在快速的下降。
但是不管怎么下降,肯定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
如今人家启明星科技不仅通过可回收火箭把发射成本降低了下来,还把空间站的体积和重量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自然就更低了。
“启明星科技的东西虽然很有借鉴意义,但是我们学不来啊。”
“不管是氮化镓功率元器件还是高端碳纤维,人家都是自己集团内部生产的,成本自然是很低的。”
“但是我们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生产类似的产品,要使用的话就只能找华夏企业购买。”
“这个成本差距一下就上来了。”
格罗京的心情很复杂。
国际空间站项目从1998年开始发展至今,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建设任务。
不过后续每年的维护费用其实是非常高的,大概要20亿美元一年。
虽然这些成本大部分都是美利坚那边承担了,但是也意味着话语权被美利坚拿走了。
当初的北极熊也是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站的,现在却是沦落到了替人打工的局面。
格罗京肯定是对这个情况不满意的。
“那倒确实如此,南山集团的下属企业,技术进步实在是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