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这么一说,梁传庆没有再反驳。
毕竟,人家站的高度更高啊。
“曹总,既然南山有信心搞好涡轮增压发动机,那么我们以后的F6车型就上涡轮增压。”
王福也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
曹阳已经把话说的那么透了,他没有理由还在坚持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
甚至他觉得今天来南山,实在是来的太是时候了。
今后比亚迪自己研究的发动机的方向,都需要更改了。
“曹总,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固然是可以满足F6的需求,但是现在各个车型,一般都是有两个排量的发动机供消费者选择。”
“这也是拉开不同配置的价格差异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这方面,您有什么想法不?”
既然定下了大方向,梁传庆自然就开始考虑一些更加具体的问题了。
“这个倒也好办,我们可以推出低功率版本的1.5T发动机和高功版的1.5T。”
“这是第一步的方向,将来如果还有其他车型需要推出来的话,可以考虑检讨2.0T和1.0T的版本。”
“只要有了成熟可靠的1.5T发动机,其他排量的研究起来就没有那么难了。”
梁传庆的疑问,曹阳立马就给出了回答。
后世已经有那么多的主机厂在使用的方案,他也没有什么好纠结的。
当然了,以后还可以再检讨混动版本之类的话,现在就不着急说了。
毕竟才2003年,混动的市场还远远没有到爆发的时候。
提前一步是天才,提前两步指不定人家就觉得你是疯子了。
“王总,既然已经谈到了下一步的发动机研究项目,那我也简单的把比亚迪对发动机的一些期望也跟大家共享一下。”
梁传庆的话说的还是挺客气的。
毕竟现在是自己这边主动的寻求合作。
而南山也是很给力的表示了同意。
他们自然不能一副甲方爸爸的态度了。
“梁总有什么要求,只管提。”
“我还是那句话,只要南山能够做到的,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如果南山现在还做不到的,我也会尽量创造条件去做到。”
南山发动机项目刚刚启动就有了一个搭载的车型,这对曹阳来说也是一个好事。
毕竟发动机的开发需要时间,主机厂验证你的发动机是否适合我的车型,也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不能在新车型阶段就进行同步检讨,后面需要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
南山现在的营业额已经到了100亿,如果没有大量的新零件,顶多冲到200亿就很难再快速的提升了。
但是一旦今年年底发动机项目正式的进入到量产,那么发动机+变速箱的动力配置,肯定会获得更多自主品牌车企的青睐。
到时候,营业额别说是200亿了,再翻一番,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曹阳有信心南山研究出来的发动机+变速箱,比任何一家自主品牌的都要好。
甚至就是跟国际汽车巨头相比,也就是在质量稳定性方面有点差距。
纸面上的参数,绝对是不差的。
如果再考虑到国际汽车巨头现在在华夏投入的发动机还不是自己最先进的产品,那么南山反超人家也是不奇怪的。
“其实我们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南山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不能低于现款雅阁2.4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参数。”
“在油耗方面,最好就是能够有10%以上的优势。”
“然后在成本方面,我们不跟雅阁上的进行对比,至少是不能比航天三菱对外出售的2.4L自然吸气发动机高。”
“至于在质量方面,也希望南山的发动机能确保在质保期内不出现明显的问题。”
梁传庆的要求,说的还不算特别的夸张。
除了油耗方面是今天额外提出来的,其他是原本比亚迪对自己内部的发动机项目的要求。
毕竟如果这些要求都做不到,那么自己研究发动机还有什么意义呢?
“没有问题!”
“这些都将作为我们发动机项目的必达目标,我会专门组建一个发动机研发团队,以专项研究的形式,来个大攻坚。”
曹阳的话让纪华和潘金兴都感到了一点意外。
大攻坚?
这可是自家老板之前从来没有提出过的说法。
看来接下来自家老板的工作重心就是发动机的研发了。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两个都没有说太多的话。
等到后面南山内部肯定还会有另外的会议,在那个会议上可以再开怀畅谈。
……
“王总,您觉得南山能够顺利的研发出我们需要的发动机不?”
“到时候是不是需要跟航天三菱也保持沟通,以防万一?”
在回公司的路上,梁传庆跟王福坐在同一辆车上,继续讨论着今天的事情。
发动机是一辆车上最重要的一个零部件总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说的不好听点,如果发动机是失败的,那么比亚迪的F6就是失败的。
“从南山过往的表现来看,他们还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连6AT这种技术门槛那么高的零件,他们都能突破,没理由搞不定发动机。”
“特别是他们在发动机领域,已经有包括ECU在内的十来点零件研究成功了。”
“现在只是再进一步的把整个发动机总成都给研究出来,并不是从零开始。”
“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南山的,不过我们该有的准备也是要做的。”
“航天三菱我们可以不在量产车上搭载,但是作为新车型推进过程中的一种检讨方案,是可以展开的。”
虽然大家是战略合作伙伴,但是王福显然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南山上面。
哪怕是他觉得南山有比较大的可能性研究成功。
“我也觉得这样子会稳妥一些,毕竟今年年底上市,已经是我们能够接受最大程度的推迟了。”
“如果南山能够顺利的交付发动机,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先用航天三菱的发动机顶一顶,也不是不能接受。”
梁传庆的这个说法,王福没有再去说什么,反倒是颇为感慨的说:“之前我一直都不大理解曹总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带着南山实现腾飞。”
“今天跟他这么一聊,我发现他比其他人都要厉害的一个特点了。”
王福从体制内出来创业,不到十年就起得了今天的成就,本身已经算是非常成功的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算是时代宠儿。
但是今天他却是在曹阳有些地方比自己强。
“王总,您指的是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个事情?”
梁传庆也是聪明人。
自然能够从今天的谈话之中找到重点。
“是啊,现在国内的自主品牌,有谁家是在搞涡轮增压发动机的?”
“就是那些东瀛系和高丽系的企业,也都还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道路上深耕,压根没有考虑要切换为涡轮增压。”
“如此超前的情况下,曹总能够结合华夏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和整个石油进口的情况作出将来市场会向涡轮增压转变的判断,我是非常佩服的。”
“之前我们想都没有想过的问题,甚至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不可能的事情。”
“从他的嘴里面分析出来,却是觉得非常有点道理。”
“仿佛将来华夏的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他都了然于胸。”
“这种能力,绝对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关键是他还有能力按照自己的预测去推动公司朝着这方面的发展。”
“南山的将来,非常值得人期待啊。”
王福这么一说,梁传庆也是深有体会。
不过,他立马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道:“王总,如今发动机和变速箱都从南山采购,他们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实力比我们都还要强。”
“要是将来他们自己去造车,岂不是可能比我们造的还要好?”
“到时候我们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供应,都会是一个大问题吧?”
第212章 造车这个话题,慢慢的浮现出来
主机厂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绝对的说法。
更多的时候,双方的合作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不过,整体来说,肯定是甲方会更加强势,更加有主动权。
但是在比亚迪跟南山的合作过程当中,局面又更加有所不同。
也就难怪梁传庆会有疑问。
“南山如果真的造车,确实有可能造的比我们好。”
王福没有因为这个话不中听,就不在那里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