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去县城的时候,好好问问,首都总比县城更好了,年轻人嘛就该去大城市闯荡一番。
“对了,差点忘记一大事。”
李安乐赶紧跑去找着李安财。“哥,嫂子介绍信写了没,明天买火车票。”
“写了,你不说我都给忘记了。”
“我现在就去拿。”
“哥,我开车送你去吧。”
正好见见这个嫂子,这家伙还没见过人呢,这天天忙的,车子很快就到了地方,离着不远的高家寨。
“前边左拐到了,到了。”
这是一个大院子,还真不小,半砖瓦的房子,算的上好房子了。
“素素。”
“谁啊。”
“我安财。”
“嫂子,素素在家不?”
“在呢,素素,安财找你来了。”
高素素个头不矮,跟着李安财站一块,李安乐都分不清楚谁高谁矮了。
“嫂子。”
“你是安乐吧?”
“是我,嫂子。”
李安乐笑着说道。“嫂子,咱们第一次见,没啥东西,一点见面礼。”
“啊?”
高素素有些愣神,啥时候小叔子给嫂子见面礼的。
“这个我不能要。”
“哥。”
“收着吧,这是安乐特意买的,从港岛带回来的,挺不容易的。”
“那谢谢你了,安乐。”
“对了,我这里也有东西送你。”
李安财不傻,掏出电子表和收音机,这东西好啊。“这么小巧收音机,这不是下地都能听了。”
“那可不。”
“还有这个电子表,晚上能亮的。”
这可是好东西,高素素都没见过,怕是不便宜,李安财笑笑。“安乐送的。”
“你咋能啥都收啊。”
“安乐帮了我们那么多忙。”
“谁让他是我弟呢。”
李安财嘚瑟,少不了被高素素拍几下,这人瞎说啥。“你放心吧,我都记着呢,咱们去首都就是给安乐守着基地,不让别人打他的主意。”
“记着就成。”
“介绍信呢,明天买火车票,这就两天就去首都。”
“嗯,我东西都收拾差不多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这才回去,路上李安乐把自己想要带爷爷奶奶去一趟首都想法说给李安财听。“哥,你回头配合一下。”
“放心吧。”
谁知道刚到家,李大虎就过来了,说是郭书记要见自己。
“郭书记,是人工降雨的事不成?”
第442章 人工降雨惊动省里和李安乐带着一大家子去首都养猪
“我就随口一说,这事找我干嘛,我对这个也不太懂,再说知道的都说了啊。”李安乐无奈可不得不去一趟,毕竟郭书记过去可没少照顾自己。
“爸,那我先去一趟公社。”
“去吧,路上慢点。”
“好好说话,郭书记对咱家挺够意思的。”
“晓得了。”
李安乐开着他的蛤蟆车,突突来到了里山公社大院。
“我说李大顾问,你这可是又给我们出个大难题。”
“啊,刘哥,你这话我可就不懂了。”
李安乐有些疑惑,感情是人工降雨的事被来公社开会几个大队书记晓得,这还了得这不还在郭书记办公室闹腾。“这可不关我的事了,怎么就这么巧呢。”
“赶上了呗。”
刘丰乐苦笑。“这个人工降雨的事,靠谱吗?”
“刘哥,这不是靠不靠谱的事,问题这玩意太费钱了,再有技术上是有些难度,怕是这事郭书记不好决定,甚至地区都不定能拿主意。”李安乐虽然说的委婉,可刘丰乐还是听出来,这事不是一个公社,一个县,甚至地区能决定的。
“那等会,你说说清楚。”
“这几个大队长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似的。”
“谁想到就这么巧呢。”
李安乐哭笑不得这事赶的太巧了吧,来到办公室,李安乐还没说话就给围住了,这一打量还倒是熟人,别人就不说了,王大炮一把拉住李安乐。
“安乐,快跟叔说说,咋把雨从天下弄下来?”
啥玩意算了叔就叔吧,长一辈不亏,问题这后面一句话啥意思,什么叫把雨从天上弄下来,这种事你问我,还不如去问庙里的神仙呢。
一时间,李安乐都不知道咋说了,有点被问懵逼了。
“王叔,这雨我可弄不下来,我又不是大神会求雨。”李安乐哭笑不得说道。
“安乐,咱俩啥关系,还瞒着你王叔呢。”王大炮拍了拍李安乐肩膀。
“没,王叔,不是我瞒着啥,实在是我真不晓得。”李安乐无奈,这还不是叫王爷爷呢。
李安乐无语了,真当自己神仙,我要是龙王早一口口水喷你脸上了。
“你写的那东西,我都看到了。”
王大炮说道。“你这娃子性格,我还不晓得,你不懂会写。”
好家伙,这事闹的,李安乐一脸无语,平时扮猪吃老虎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次自己没扮猪吃老虎,真是猪,唉,不对,真不晓得。
“王叔,这事我真是听说,具体的怎么降雨,我真不晓得,没骗你。”李安乐苦着脸,无奈说道,那意思别指望我这事。
可李安乐口苦婆心说了一顿话,可愣是没人相信,你说咋整连带着郭书记看着眼神都带着点怀疑,李安乐彻底无奈了。“郭书记,这事要不你联系下县里,看地区有没有这个技术?”
“对对对,郭书记,你联系县里,要是有的,赶紧让他们过来,你看看,外边可不就有安乐说的云彩。”王大炮几个着急忙慌,要知道现在干旱是一天比一天严重,他们那边可没有水库,现在挑水都没的地方挑水,别说浇灌田地了,现在吃水都有一点苦难了,打水需要气力比过去多一倍呢。
郭怀义一想也是,先问问县里,县里高书记接到电话有些懵逼,人工增雨,这个自己好像听说,只是县里肯定没有这方面技术。“我问问地区。”
地区简书记得到消息立马找人来问,得到答案是他们这边只是知道这个事,人工增雨,技术肯定没有,甚至一些详细情况都不晓得。
“怕是只能省里有这方面的技术吧。”
没过二小时,这事就闹到省里了,省里这些天工作重心都放在抗旱上,这猛地一听说人工增雨,别说万书记,其他干部也是精神一震立马找到气象方面的专家询问。
别说,还真有这方面技术,只是好多年没人搞了,现在根本不知道怎么弄,再有设备啥的,价格挺高,多少年没保养怕是都得搞新的设备和材料。
“科大这边有没有这方面专家?”
“尽快联系一下。”
“尽快拿出一份个东西来,成本别忘了。”
这事,万书记想了想还是给首都也打个电话,因为这次干旱不光光皖省,涉及好几个省呢,华东和华北都出现旱情。
“现有的一些资料都不齐全,我们需要首都支援。”
五十年代末国家开始研究防雹降雨实验,只是没搞几年遇到了一些挫折,现在一个资料不足,一个经费问题,最关键还是人才,现在人才储备几乎没有。
二十年前参与实验的一些人,现在都不一定找齐全了,资料方面也有缺陷,几乎全是二十年前的资料,而且还缺失缺少。
省里一时间没有好的办法只能给地区先回复。
地区又给县里和公社回复了省里的决定,李安乐听完总算松了一口气,本想这事跟着自己没关系了。
“省里的意思,请你写个详细报告。”
“啊?”
李安乐懵逼。“郭书记,我交给你的这份就很详细了,我知道的都写上了。”
“你再想想有啥遗漏没有,不急。”
“行吧。”
还能说啥,李安乐看着郭怀义等人期待眼神,只能硬着头皮点头,真是,自己就不该提那一嘴,这时候李安乐想起上一世跟着他爸去看人工降雨的时候,自己好奇心上来提的几个问题。
“防雹火箭弹系统好像是从八十年代中后期才成为主要防雹主要作业工具。”
李安乐嘀咕怕是现阶段还是最初实验型号的火箭弹啊。这尼玛不定还要飞机喷洒增雨的剂呢,要是这样的话,成本可就够吓人的了。
“唉,真是麻烦了。”
光顾着嘴上得意,这下好了,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李安乐叹了口气,写吧,刚想起的一点东西也写上,后世增雨火箭弹的一些构造,李安乐记得不太清楚了。
只是知道中间放着碘化银,下面一段是火箭发动机,最上面一段什么来着,自动回收里边还有小降落伞来着。“这个怎么写呢,模糊点吧。”
李安乐琢磨一晚上,总算重新整理一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