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在这期间,美元的汇率开始逐渐企稳,全世界各国的股市也开始平静下来。
虽然这两个月美股已经跌去了近一半的市值,从巅峰期的五十多万亿美元,跌到了现在的不到三十万亿,但起码目前已经稳定了。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些都只是暂时的。资本不是没了反应,只是选择观望而已。
之后会是什么情况,还得看接下来京城这边最终双方能谈出个什么结果。让人很不满意的是,哪怕华夏此时在世界的声望已经达到了当代的顶峰,但华夏的股市似乎依然不太给力。
涨是涨了一些,但也不过就在3800点左右浮动,冲击四千点都失败了,多少显得有些不符合东大气质。
很揪心,不过好在大家也习惯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在华夏已经不止是一句宣传语,毕竟早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谁家好人会真把全副身家都投入到这项事业之中,对吧?
通过故事一夜暴富的,大多数都是故事。如果真有人当真了,往往就会出现事故。
此刻,西林数理研究院乔泽的办公室里,也正在讨论这个问题。
包括苏沐橙在内没人知道许多在京城谈判的内容,其实乔泽在他的办公室内,通过他那台加了密的电脑也能了解一些,虽然那只是个大概。
虽然乔泽并不太关心这方面的东西,但偶尔休息脑子的时候,又恰好没人的时候也会跟豆豆讨论两句。
“嗯?金融中心?”
“对呀,对面说可以把世界金融中心的位置拱手相让呢。当然讨论时候原话可不是这么说的,但意思嘛,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要金融中心做什么?单靠钱能凭空换出物资?还是能换出生产能力?十四亿人的大国全去搞金融?”
“爸爸说的对!所以我的建议也是华夏只需要保持自身优势就够了,世界制造业以及智造业中心,不需要庞大的资本涌入去推高通胀,需要的是把控资源的议价权以及工业品出口的定价权。
简单来说,趁着这个机会,让想要靠金融市场圈一把钱就跑的投机者破产,同时让正经做实业的企业能赚到钱,才能让利益最大化。
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扩展各类智造业岗位,优化各项产业以及就业结构。着重培养技术含量更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链。不需要的落后产能可以向全球扩散,但最新的产业技术需要牢牢把持。”
豆豆一口气蹦出了一堆的对话气泡。
乔泽点了点头,这方面他跟豆豆的观点一致。
如果把未来发展的重点放在金融上,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确来钱很快。事实上对面已经在之前打了烊。
印钞嘛,大家都会。
但毫无疑问,一旦走向这条路,不可避免的就会走向产业空心化的道路。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把钱丢股市里,或者买一堆的债券就能赚的比辛辛苦苦搞工厂搞制造多几倍,谁特么还愿意继续加产能,做实业?
搞企业可是很累的,需要重资产投入不说,还要养一堆的管理人员、工程师、工人,要管理供应链,上下游任何一点冲击,都可能影响产能,影响利润。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还要一直投入研发,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良品率才能让产品长盛不衰……
更别提现阶段搞生产还有诸多限制。环保法规、安全措施、技术壁垒、设备淘汰更新……
要知道哪怕是英特尔这样曾经在半导体市场上风光无二的企业,其利润率巅峰时期也不过25%,现在仅剩下6%左右。
而大型资管公司,如贝莱德、先锋集团这些,靠着管理费跟投资收益,利润率就能轻松保持在20%-30%之间,众所周知两者的投入不可同日而语。
前者随便一条生产线都牵扯到数亿美元的投入,后者理论上租个房子,上几台电脑,再搭几根速度够快的光纤就足够了。
当然,如果真能把控资源的议价权以及工业品出口的定价权,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457章 没借口出门了
如果用豆豆最系统化的思维模式大概就是,掌控了这两项权力,必然会刺激华夏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道理很简单,这样做完全能让企业主留够足够的利润率。
而且豆豆觉得这很厚道。
你看,以前就因为西大的大船比别人多,飞机也比别人多,就到处推销他家的债券。大家买了他的债券之后,能有啥用?
换了以前科技不发达的时候,债券真的不还了,还能用来擦擦屁股。现在都是电子化作业了,电子凭证甚至没法用来当草纸。
但华夏就不一样了,咱不兜售债券这些虚的东西,你多进口些咱家的工业制品就行了。小到指甲刀、圆珠笔,大到飞机啊、轮船啊、火箭啊什么的……
这些可都是能极大丰富人物质生活的好东西,比债券可划得来多了。
当然生产这些东西很辛苦,所以各位资源很富有的家人们,把你家资源便宜些卖给我,这半点不过分吧?
反正你们自己留着也没什么大用。
现代社会的一切生产经营都跟电离不开关系,众所周知华夏是世界第一产电大国。华夏的高压供电系统更是全球最领先的供电系统,没有之一。
这些基础性设施可不是一天能建成的,所以前期投入了这么多,拥有一点小小的定价权,这简直太合理了。
所以大家如果都把市场打开,走自由化竞争的路线,别动不动瞎收税,简直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至于本土的制造业怎么办?多简单啊,低端的留着自己生产,高端的转移到华夏就好了。而且本土搞金融也是能赚钱的……
在华夏能赚一笔,在自家还能赚一笔,双赢。
没错,乔泽跟豆豆在经过缜密分析后认为保持现状挺好的。
毕竟这两种智能体都极为理性,喜欢用数据说话。
其实如果真的以完全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就会发现一些极为反常识的现象。
比如人民币的购买力。
所有人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良性的通货膨胀是根本不可避免的。
甚至有人煞有其事的算出,2025年的一万块大概只相当于三十年前的两百来块。
有道理吗?必然是有的。毕竟这种对比,肯定是要拿出数据说话的。比如那时吃饱一顿饭只需要几分钱。
但如果换个维度来对比呢?
比如三十年前买一台在现在看来完全就是垃圾的电脑就需要一万多,三十年一台一、两千的电脑就能吊打当时一万,甚至几十万的电脑。
不止是电脑。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离开的东西都是如此。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小汽车……
放到三十年前,一个人如果存款只有两百多块,这些东西根本想都不敢想。但在2025卡上有一万块的块,上面所有东西几乎都能买到。
哪怕小汽车,二手市场上一万块左右的这玩意儿不要太多。这些大概都是三十年前根本没人敢想的。
所以任何事情,只要考虑更多的维度,都能得出一些反直觉且匪夷所思的结论。
但同样如果换个方向思考,就大概能找到原因了。比如从三十年前活到现在的华夏人,大概谁也不会选择再回去过三十年前的日子。
但如果放到了西边,同样的普通人大概率希望能回到三十年前。因为之前那个时候,是真能实现一人工作,轻松养活一个四口之家。
这其实已经说明了许多东西。
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整体,那么产生的资源或者说财富是有一个值的。某个地方的生活品质提高,大概率另一些地方生活品质就会下降。
本来可以不那么明显。但如果再加上三十年时间资本的积累速度,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自然就会加速某个层级的生活品质下降速度。
巧的是金融产业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无疑会加速这种两极分化。
对于两个极度理性的智慧个体而言,这些都能从冷冰冰的数据中获得答案。自然就有了相同的看法。
当然这些只是乔泽跟豆豆在办公室里很随意的探讨,并不涉及到更具体的决策。至于两人探讨的内容是否会记录,然后被递交到有资格做决策的人那里做参考,乔泽并不关心。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他甚至都很少去思考跟研究具体的数学或者物理问题。转而开始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或者说思想实验。
比如现实的流动性。
光速的变化可能意味着物理定律本身具有流动性,而不是恒定的。这就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即现实可能并非固化的存在,而是一种流动的、动态的现象或者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
假设在某些宇宙区域中,比如地球附近,某个物理常数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导致物质的状态、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方式都发生变化。
这种情况下,现实本身是否还是一个静态的存在,还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类对对于物质和实体的理解是否也需要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
甚至以此可以引申出许多问题。比如现在大家所有经历的世界跟五千年前比起来,有哪些具现的不同。
什么是哲学?
最明显的特征大概就是很长一段时间,都并不会能有一个定论。
只能依靠长久的思考,通过分析和辩论的方式,质疑假设、提出问题,并尝试找到具备一致性和逻辑性的种种可能,也许其中一种就能窥破真相。
说得更简单些,大概就是暂时进入了一种更务虚的状态之中。
比如光速为什么会在逐渐变慢?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之前宇宙中的真空是真的真空?没有任何物质那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谓的真空开始充斥着一些暂时还无法探寻的物质。
这就直接导致光的传播在这一未知介质中变慢?随着的推移,这种未知介质会堆积的越来越多,所以光速也一直变慢。
未来直到这种介质在宇宙空间处于恒定状态,光速也将稳定下来。这种介质也许就是暗物质,又或者其他某种以不明形态存在的能量。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至于如何验证——暂时的科技手段还达不到。
哪怕是粒子对撞机也不是万能的,毕竟从原理上来说,这种所谓的大科学设备,虽然听起来很高端,但实际能力还停留在最基础的大力出奇迹这一最简单的构思。
无非就是把粒子撞碎,撞得更碎,再通过无数的精密传感器来感知微观世界可能存在的一切。这显然太过缺乏想象力。
想要研究那些暂时还看不到的物质需要借助一些更加奇思妙想的方法,至于是何种方法,乔泽觉得还需要长时间的思考。
当然这种思考不一定能有结果。
因为目前发现的种种,甚至已让乔泽怀疑如果宇宙中真有所谓暗物质的话,又或者真空真的在一直被某种不知名物质填充的话,这种物质不一定是由粒子组成的,而是一种全新的、尚未发现的物理现象或形态。
听起来很烧脑,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现代科技发展不过几百年,尤其是对于宇宙的认识不过百余年,现在构建的一切哪些是对的,哪些又是错的,还真说不好。
只能等着未来通过更先进的科技手段观察到更多的现象后,然后再来倒推一切可能。而且乔泽觉得起码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数学工具已经足够用一段时间了。
对于乔泽来说,利用这些时间思考一些关乎哲学的问题,设计一、两个能够逻辑自洽的思想实验,其实是件很有意义且颇为有趣的事情。
时间就在西林的平静跟全世界的关注中缓缓过去,正式步入公元2026年1月。
是的,哪怕是西方最重视的平安夜跟圣诞节,都没能让那些重要代表们暂停磋商跟谈判,而是选择留在华夏,努力的推进着一致意见的达成。
只能说大家都很难。
毕竟对于西方人而言,圣诞节就好像华夏的春节那般重要,是团圆、休息跟庆祝的日子。
同理在许多的宣传中,西方文明更重视家庭的交流以及更有温情,肯定是不会让员工在这种节假日加班的。
所以只能说这些被选中并被派到华夏的大佬们是真的很敬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特殊情况下,节假日加加班并不是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