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乐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3-08-13 13:20:14

  柳絮哼道:“姐,你就是性子太软了,小羊儿他嬷嬷也忒混了点儿,家里穷得油腥没半点,却把个小孙子惯得跟少爷似的,这以后怎么办,她倒是不想了。”

  李氏忙喝止她,“你这个闺女,瞎说什么呢,人家有数。扬扬嬷嬷最是个会打算的。”

  柳絮上前抱着娘的肩头,讨好道:“娘,我可羡慕我大嫂二嫂了,能摊上你这么个又能干又和气不挑剔的婆婆。”

  那边大舅妈陈氏笑道:“这话倒是很对,我每回回娘家,我爹娘都说呢,不怕你们笑话,我嫂子都羡慕我呢。”说着就笑起来。

  一屋子人也笑,笑声朗朗,让人听着很舒服。

  早春鲜嫩的韭菜,自家的鸡蛋,小菜,这是秀瑶穿来后吃的第一顿像样的饭菜,那暄腾的细面卷子,吃得她泪眼朦胧的。从前为了减肥,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现在想想,真是造孽哦,想吃都没了。

  饭后秦扬又困顿了,柳氏就抱着他跟爹娘嫂子的在炕上说话,秀瑶听了一会儿就对柳絮道:“小姨,你还织布吗?”

  柳家的女儿不像秦家那样摔打着养,基本都不干重活的,在家里就是绣花、织布、做针线活儿。

  柳氏

  喜欢绣花,柳絮喜欢织布,秀瑶前世就对手工织布充满了好奇,所以想去仔细地看看。

  柳絮点点头,“织啊,不过你们来了,我也休息两天。”见秀瑶想去看,就拉着她的小手,“走,我们去瞧瞧。”然后又对柳起的媳妇道:“桂花,你也来看看吧,让你爷爷嬷嬷们跟你二姑说说话。”

  陈桂花是大舅妈娘家的本家侄女,比柳絮大。

  陈氏见状,忙对公婆和柳氏道:“爹娘,你们和大业娘说说话,我去磨坊看看,给帮衬帮衬,前头李家庄的三百斤明天就来拉呢。”

  李氏道:“让他们兄弟忙活去吧,你也歇歇,跟大业娘娘说说话,不急着忙去。”她又对柳絮道:“丫头,去把你二嫂也叫来,让她也歇歇。”

  柳絮笑道:“叫什么叫啊,你还不知道我二嫂那个人,有活儿存不住,非得一口气干完了,方才她就说了,推完那点就过来的。”

  说着她领着秀瑶和桂花就走了。

  秀瑶心里禁不住羡慕起来,外公一家可真和谐啊,公婆体谅儿媳,儿媳孝敬公婆,其乐融融的,可不像老秦家,张氏整天算计,媳妇一个赛一个的精明。

  哎,娘怎么就嫁去那户人家了呢,她也不管科不科学,一通胡思乱想,柳絮问她什么她也没注意,随口就道:“小姨,姥爷姥娘怎么把我娘嫁给老秦家啊。”

  这话一出口她自己都给自己吓一跳,还真是——够大逆不道啊,没有爹娘哪里有她啊。

  陈桂花抿嘴直乐,柳絮也笑起来,“我也问呢,你姥爷和姥娘说当时看你爹人本分憨厚能干,笑呵呵的很和气不像是会打老婆的,总比那些油嘴滑舌的好。”

  秀瑶想也是,爹的脾气可真是没的说,对娘也好,除了事关嬷嬷,基本是言听计从的。

  “要是所有婆婆都跟姥娘这样就好了。”秀瑶孩子气地道。

  柳絮和陈桂花笑起来,柳絮看了陈桂花一样,对秀瑶道:“都想呢,不说别人,就说你嫂子,她自己说实话,只怕婆婆也没她婆婆的婆婆好。”

  这绕口令说的,秀瑶咧嘴笑,陈桂花也不像个藏着掖着的人,看起来很爽快,笑道:“小姑这话可真对,别说俺婆婆了,就说我自己,以后也做不到这样的。”

  她婆婆就是她本家姑,这样说了,她姑只会夸她会说话,不会责怪她什么的。

  秀瑶跟着小姨去她房间的时候,柳霞和柳芸还在做针线活儿。

  柳霞是个文文气气的姑娘,就要出嫁了,在做自己的嫁妆针线,老柳家虽然不是很穷,却也不是什么很富裕人家,姑娘的婆家基本都是

  门当户对的,针线活儿都是必须的那种,不会去做什么花里胡哨的,自然数量也不会很多,闺女一个人做也差不多。

  秀瑶跟她们问了好就去看墙边那架织布机,一边东摸西摸问些自己不懂的问题,柳絮都一一给她解答。

  秀瑶看小姨让桂花示范织布的架势,她好奇道:“小姨,这布一匹你多少天织好啊?”

  她看那些织好的布在织布机下面卷着,上面是没织的经线,头上是一大卷未织的线。

  柳絮道:“差不多十来天吧。”

  陈桂花笑道:“你小姨织布可是一绝了,那手脚麻利的,看得人眼花缭乱,你都看不见梭子飞。这么一大卷布总共要有十五六丈呢。”

  秀瑶惊讶地啊了一声,“一匹布这么长?”

  柳絮帮着陈桂花摆弄了一下,又给她指点怎么才能织得又快又好又密,她对秀瑶道:“你们家没有织布机,这布一匹不一样的,长的四丈八左右,短的就是两丈的也有,看你要干什么用。”

  作者有话要说:我自己都觉得我自己写的好平淡,哎……

☆、生钱之道

  秀瑶又赶紧请教,柳絮看她这么点就这么好学,极是耐心地给她讲了讲,秀瑶这才恍然大悟,从前逛博物馆,对这些真是好奇至极,只是看着觉得挺简单的,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门道在里面呢。

  这时代的一匹布和现代一百米一匹的自然不是一个概念,而且门幅也不像现代那样一米到一米四五或者两米的都有,而是受人的双手间距限制,一般在一尺多到两尺之间,不会很宽。

  从前在博物馆看到的所谓四幅、六幅、八幅裙面等,估计也就是这个意思,布匹的门幅太窄,制衣服的时候只能一幅幅拼凑起来,要做床单背面的话,就更要如此了。

  秀瑶若有所思,又问一匹布通常来说能赚多少钱,柳絮笑道:“小丫头这么小,倒是有当家的意思呢,怎么你想学,小姨教你,等你大一点就可以织布了。”

  秀瑶笑了笑,没有多说,通过小姨的介绍,她看织布也不错,一匹布如果好的话,能纯赚个百八十文呢,一天什么都不干平均来说能织个两三米的话,五六天也能一匹,比绣鞋垫还好呢。

  如果秦家有织布机,那娘就能织布了吧。

  秀瑶知道母亲是会织布的,村里有人需要织布了还找她帮过忙呢。

  “小姨,那我娘怎么不织布啊,我看比绣鞋垫还赚钱呢。”绣鞋垫也够累的,黑灯瞎火的,嬷嬷还不舍得给点灯。

  而且如果织布的话,她还能帮忙呢,她大学的时候还专门研究过纺织机等许多手工机器的发展,毕业也帮教授做过此类课题,所以她对这些古代机械了解还是挺多的。也知道如何将家用织布机稍微改进下,是可以提高纺纱织布速度的。

  柳絮笑道:“你娘倒是会织布,可也得你嬷嬷同意啊,织布哪里是那么简单的活儿?你家里棉花多不多?地除了吃饭还有多少富余?

  另外这布也不是那么容易织的,你得种棉花吧,轧棉花弹棉花吧,还得搓花眼子、纺线、拐线吧,弄好了你还得浆线,晾线,再打筒子,缠穗子,这些就够你忙活许久的了。上机一次,准备时间就要很久。”

  陈桂花接着道:“这还不算呢,之后你还得跑趟儿啊,穿缯啊、整经啊,那活儿可多了。你小姨一机布织好了,等再跑趟儿什么的四五个人一天弄不好呢。”

  秀瑶听得直咋舌,看来做什么都不简单,否则织布能发家致富,嬷嬷那么精明的人怎么会不干呢。而且据说古代织机很普遍,除非是特别穷的人家,几乎是三五家就有一架的,也不见他们都靠这个发财了。哎,看来自己想法太简单了。

  她瞥眼去看正在防线的柳

  芸,只见她一手摇纺车,一手捏着一根棉花条前后的□着,伴随着嗡嗡嗡之声那棉线就缠在穗子上了。

  她又问道:“三姐姐,你一天能纺多少纱线啊。”

  柳芸笑道:“那可没数呢,平日里也要做别的,如果什么都不做,得闲了整天纺线也能有个五两不到吧,不过见天地纺也累着呢。一般也就是纺个三两多就腰酸背痛了。”

  秀瑶知道古代是十六两一斤,那也就是能纺个三分之一斤不到,果然做什么都不容易啊!  秀瑶从前看过不少农家院摆着的就是这种纺线车子,都是只有一根线的,她好奇道:“三姐姐,能不能同时纺两根或者三根四根棉花?”

  柳芸一愣,笑道:“我倒是听嬷嬷说有人这么纺过,不过那也是好巧手吧,俺们村里我看的都是纺一根的,没有纺三四根线的。”

  秀瑶想也是,又不是开工厂,很少人会做到那个程度吧。她看了看那纺车,稍微改进一下倒是可以支持纺几个锭子的,而且在中国古代,三锭纺车是常见的,尤其是纺麻线的水力大纺车还有三十几个锭子的呢,为什么棉线的却没?可能普通人做不到同时纺三四根线?不是只要把手摇式改成脚踏式就好吗?

  她笑嘻嘻地道:“三姐姐,你教我纺线试试呗。”

  见她愿意学,柳絮就让柳芸教教她,在农家,如果家里有纺织机的,女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了,毕竟也可以帮帮大人的忙。

  秀瑶在柳芸的小草墩上坐下,然后学着她的样子摆好姿势,小时候她见过外婆纺线的,只是记忆太遥远,有些不清楚了。

  柳芸将花眼子塞给她左手里,从顶端扯出一点纤维压在线轴上,那边柳絮手把手地教她摇纺车把手,告诉她纺线的窍门,如何用力,如何左右手配合等等。

  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刚转了两圈,就听见小姨提醒她“左手松点,别太紧,啊……”线断了,柳芸忙教她接线,然后继续纺线。手重了轻了,摇得快了慢了,线粗了细了,断了……

  一通忙活,过了一会儿,秀瑶慢慢地找到了感觉,柳芸惊道:“小姑,咱们瑶瑶真厉害,这么一会儿就学会了,想当初我学了好半天才能自己纺,都好几天了还纺不匀和呢。”

  三人凝目看着秀瑶,见她小小人儿坐在那里,纺线纺得竟然有模有样,一点都不像个六七岁的小丫头。

  秀瑶也暗喜自己对这身体的支配程度是非常契合的,一点违和都没有,她是成人领悟力强,而原本瑶瑶的身体也柔软轻灵,算是心灵手巧一类的,手脑配合默契,所以她学起来挺快的。

  秀瑶看着

  锭子上洁白的线慢慢地越来越多,心里很是欢喜,看来在农场工作还是有好处的,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的。

  陈桂花见她会了,对柳絮道:“瑶瑶这么小,可真能干,不过这会儿来了是客人,还是别干活了,好好休息吧,再玩会儿也该睡了。”

  柳絮笑道:“可不正是呢,这丫头在家里一天到晚也没得闲,她嬷嬷整天就怕她吃白食。”说着就让秀瑶不要做了,秀瑶顺从地放开纺车,起身抻抻胳膊,她身形小,有点够不着把手,这一会儿就肩膀酸酸的。那些整日纺线的,想必就更累了。

  她又说要去前面看磨坊,柳絮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脑袋,“你这个丫头,真是张罗命,要是你三姐来了,巴不得什么都不干就吃吃喝喝呢。”

  前面除了磨坊还有牲口棚,为了推磨方便,老柳家养了两头驴,为了赚钱几乎是日夜不停地劳作着。

  “小姨,咱家只养驴,那种地怎么办啊?也跟我们家一样租官家的牛吗?”驴干活可不如牛力气大。

  柳絮道:“跟你几个姥爷家合伙呢,咱家没有牛但是有农具,平日里牲口草咱们也送,种庄稼的时候就一起用牲口。”

  这倒是个好法子,要是家家户户自己养牛的话,的确没有那么多吃的。

  哎,谁让这里没有玉米地瓜这样的高产粗粮呢,只靠小麦、高粱、谷子、黍子、豆子之类的,的确不够养牲口的。既然吃都不够,为什么又养猪,两头猪这一年也吃好多呢,难道就是为了存圈肥?

  二舅妈刚好赶着驴推完磨,小儿子柳飞帮她卸磨,又牵了驴去喂上。

  另外一边,大舅和二舅还在忙活,那驴蒙着眼转圈,大碾子就吱呀吱呀的响,将碾盘上的小麦碾碎,大舅就一边用黍子苗的小笤帚扫着一边拿小木耙子扒拉。

  二舅则在一边过筛罗。

  秀瑶知道这是要根据人家要求的面粉粗细不同,来确定罗的粗细,如果想要出面粉精细白,就要用细罗,这样出的面粉就少,如果要想面粉多,就要粗罗,而且要多压几遍。

  一般来说第二遍的面粉最好,第三遍就开始发黑,第四遍以后那就是掺杂了麸皮的粗面了,真是又粗又黑的。

  农家一般最好的细面留着过年祭祖以及重大的红白喜事场合用,平日里吃的基本都是粗面。

  老秦家吃的就是最粗的,而秀瑶晚上在外公家吃的细面卷子就是第二等的,也就是第一遍磨出来的面粉。

  秀瑶工作的生态农场里也是有石磨面粉的,不过为了省力气也都电动了,那里石碾子都是摆设了,专门为了参观的,真

  正用的就是电动石磨,跟小时候见过的磨豆腐的差不多,稍微大点就是了。

  “小姨,村里都有碾屋,也有碾子,他们还会花钱来推磨吗?”秀瑶有点好奇,按说那么穷,既然有免费的碾子用,干嘛还花钱啊?

  老秦家平日里都是捞洗了麦子就去村里的碾屋推磨的,没有驴就用人,又累又麻烦,半天也就是推个百八十斤的,吃不了多少日子。当然,有些时候嬷嬷都是让拉到姥娘家里来蹭磨推的,根本不给钱。

  大表哥柳起听见了,哈哈笑道:“又不用花钱,有粮食就成。”

  柳絮解释道:“愿意给钱的就给钱,没钱的就用粮食顶了,反正咱家粮食也要的。村里就算有碾子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去推的,你没有牲口就不行,一个男劳力这么个推法一个上午也累个死,还磨不了多少麦子。而且这么大个村子,上千户人家,就那么一两座碾屋子,排号也排个好几天呢。哪里有来咱家方便,把麦子一放,我们就给他磨得利利索索的,麸子是麸子,面粉是面粉,想要细面就细面,想要粗面就粗面。”

  秀瑶弯腰看了看,地上的大笸箩里果然是三种面呢,不过也有人家就要一种的。

  她用手捏了捏,就算是最细的,也比现代吃的要粗得多,不过引用绿色健康食品的理念,那这种又非常受现代人追捧了。

  所以当年她们的农村石磨面粉打出了很响亮的牌子。

  不过她又有个疑惑,“大舅,推磨也没有什么秘密的东西,那别人会不会跟咱们抢生意啊。”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平淡,可为了写这章还是查了好多资料,木办法,大桃花就喜欢这种东西,亲们原谅吧,过了前面十万字,后面会快点,自我抽打哈哈。

☆、母女心思(加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