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着,抱着只兔子就走了,走到半路又回来,还给兔子揣了一件他的小衣服包着,呜呜咽咽的出门了。
【宿主真是冷酷无情,现在穆铁心中,只有他爸爸穆克比您稍微讨厌一点,您是他最讨厌的人了!】系统要有手,肯定在擦汗,因为它觉得苏湘玉这么干,真是不怕死啊。
叶向东回来的特别晚,来的时候苏湘玉和穆铁已经睡下了,苏湘玉又换了一套睡衣,上面满是些小玩偶的图画,看着就让人想摸两把,这个女人,总在买衣服,但是只要他想要把枪,就永远是没钱,没钱,就是不给他买.枪。
穆铁的小兔子还在他怀里紧紧的搂着呢,离苏湘玉那个坏女人远远的。
叶向东进了门,换了衣服,拿了本苏湘玉给他找来的杂志就准备上炕看了。
对于一个求书若渴的男人,苏湘玉的老夫子旧书网简直就是他的宝藏!
不过,毕竟昨天被吸阳气吸的有点太爽,叶向东就想跟苏湘玉交流一下:“我今天神清气爽,感觉自己不论记忆力还是反应都特别敏锐。”
苏湘玉嗯了一声,睁开眼睛看着叶向东呢:“所以呢?”
两只内包的,薄薄的双眼皮,是真好看啊,叶向东心说。
“所以,我觉得你在撒谎。”叶向东又说:“说不定跟你这种小仙女发生关系,对我会很有好处!”
不过,就在苏湘玉以为他还想再爽一把的时候,没想到叶向东居然说:“三个月一次吧,虽然我今天感觉自己神清气爽,思维敏捷,但是美帝小仙女,咱们哪怕发生了关系,就如我幺舅一看见女人就走不动路,我在这方面跟他孑然相反,我是不会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在这种事情上的,我今天怎么想,都觉得自己太可耻了一点,因为我想那种事情,居然想了一整天,工作耽误了好多。”
想她吸阳气的样子,感觉,皮肤,以及作为第三次,自己的感受,一天他妈啥都没干成!
苏湘玉活了三次,见识过的渣男实在太多,就一开始,也觉得叶向东渣的可以,居然会想到骗婚这种无耻的方法来娶她。
何况第一世他还是个通缉犯。
但她现在怎么觉得,他好像有一颗金子一样纯粹,没有任何杂质得心呢?
第60章 请吃饭
今天,在许还山的动员下,侯勇就开始教许还山如何烧砖了。(小说 .)
两人就在戈壁滩上烧砖,许还山当然是要看侯勇的技术,然后记录下来。
中午午休的时候,两人也是一人一瓶啤酒,就坐在戈壁滩上喝。
苏湘玉今天把自己的几个姐妹都叫上,就准备听听许还山还有什么至理名言。
“我那个对象喜欢出风头,但是又没什么脑子,本来是冯明媚把她送到工农兵大学的,她自己呢,除了哭就没什么真本事,但是据说她家在申城有好些房产,不过她那个后爸吧,贼得很,总不跟她妈交底细,我就经常夸她漂亮,然后再暗示她没脑子,然后一直告诉她,只要有我,那些房子全是她的,她不就乖乖听我的话啦?”许还山跟侯勇吹牛说。
苏湘玉家里确实房产多,那都是苏耀自己攒的,将来死了之后,会全部缝在内裤里留给苏湘玉。
真是想不到,就现在,看起来那么柔弱,天真的苏湘秀,就在操心她的房产了?
果然别人的孩子养不得,苏耀养了苏湘秀母女十几年,她们心里有的只是他的房子。
几个姑娘听完,当然只有呸呸呸,这个许还山,简直恶心到家了。
“湘玉,这家伙是来挖人的,我听说上面要在咱们这附近盖个粮食储备仓库,这个许还山,据说就是负责修建的负责人之一。”朱小洁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连忙跟苏湘玉说。
这就对了,前阵子乌书记就很跟苏湘玉说过,国家储备粮的仓库要建在额尔县,让她盯着这笔大生意,她还在想,项目负责人会是谁呢。
却没想到,许还山是盯着这笔生意来的。
果然这些贪吃的家伙像猫一样,是闻着腥味跑的。
现在唯一让苏湘玉心情好的事情,就是韩慎的就离开。
她立刻把给韩慎建的房子分给了几对正在排队等分房的知青们。
再说韩慎,其实他离开农场,并不是意味着他就离开了额尔县,事实上,他是坐飞机回的北京,在学校里汇报了一下工作,跟叶老见了个面,就又准备返回额尔县了。
但是,叶老的反应让韩慎,可以说,正应了他名字里那个慎字。
“回去之后一定跟向东说,梅君一五一十电话里都跟我说了,赶紧把湘玉带回来,我要见她,咱东北人没什么讲究,我也不是爱显摆的人,但这会我必须给他们热热闹闹办个婚礼。”叶老说。
位置高的人,最近日子过的都不太舒服,况且叶老还在首都的实权岗位上,日子过的那叫一个难。
一个还没见过面的儿媳妇让他乐成这样,苏湘玉是三头六臂会法术吗?
可怜韩慎,本来是完全不想关注苏湘玉的,但是,就又给她勾的,不得不关注她,真难啊!
这次回边城,首都和首府的领导协调,直接就给他派了一台越野车,然后,还在县委给了他办公室,留下梅君和小张,他就开始在县委办公了。
因为,储备粮库的总设计师,建筑方面的负责人正是韩慎。
毕竟师从林会音,国家要修建这么大的,重要的建筑,有关方面肯定得请建筑界的大牛来参与设计,而韩慎,恰恰就是建筑界的大牛,毕竟真正的大牛们已经被大家打到在地,并且踏上一万只无产阶级得脚了。
事情一确定,韩慎就立刻开着越野车,又回到了县委。
当然,在农场里混的如鱼得水的许还山,连着吃了几天的酸拌汤,也跑到县委,来看韩慎了。
许还山和韩慎俩认识,其实也和一个女人有关。
那还是韩慎24岁的时候,是在江西,当时许还山就在江西插队。
而韩慎是下去调研,讲政策的教授。
要说许还山这人看人看的准就在这里。
他一眼就看出来韩慎是必成大器的那种人,而当时呢,正好他劳动的大队有个女同志长的挺漂亮的,韩慎想追,于是许还山就各种给韩慎制造机会,让他追到了手。
据韩慎说,那个女人的身体构造跟别人不同,一碰就怀孕,总之,韩慎在江西呆了三个月,带那女的打过四次胎。
当然,那个女同志后来通过韩慎的关系到了首府,上了工农兵大学,现在也在很好的部门工作,许还山和韩慎也就成铁哥们了。
“怎么样,老大,工程你帮咱们揽下来了吗?”许还山一进门就觉得韩慎无比的亲切。
韩慎却对他兴趣缺缺,反而是问了一句:“我走了之后,农场里啥反应,有人想我吗?”
他这种人会有人想?
但是许还山是什么人啊,最会溜须拍马的人,所以他说:“想,大家都特别想你,想的直哭,尤其有个孩子叫穆铁,天天在念叨你。”
这谎撒的一点营养都没有,但韩慎就算是信了。
“那别人了,比如那个小场长苏湘玉,想我没?”韩慎终于忍不住问。
对了,苏湘玉。
其实本来无冤无仇,苏湘秀还让许还山尽量多照顾苏湘玉一点,但是,现在的苏湘玉,可是许还山业务上的对手。
毕竟粮库需要砖,而韩慎要用砖,可能选他的,也可能选苏湘玉的。
“不说想您了,您走之后她就把您的房子送给别人了。”许管山说。
“那我的马桶岂不是也给别人用了?”韩慎大吃一惊,问说。
许还山说:“你走那天,据说大家排队上厕所,都抽了一把水。”
韩慎差点没给气疯。
他在农场住了整整两个月,就是只兔子也能养出感情了,苏湘玉居然对他的离开就如此无情?
真想再去趟农场,看看苏湘玉会不会吃惊,高兴,或者生气。
但是人都站起来了,韩慎又坐下了。
人家事他大外甥的媳妇,他又没疯,跑到农场像什么话?
“工程就咱们一起干,你也赶紧筹备砖厂,咱们一起把这个项目的钱赚了。”韩慎皱着眉头说。
本来韩慎还想让苏湘玉和许还山竞争一下砖头生意,毕竟一家人,他要用砖,优先考虑苏湘玉,但现在,既然她把他的马桶送人,那砖头生意就给许还山,她苏湘玉就眼红去吧。
许还山吃到定心丸,于是回去给自己招兵买马去了。
而韩慎呢,听说《大众报》的总编梅信德也在朝阳农场,因为是老朋友,当然得去看看老朋友。
再说梅总编,来了也有一周了,作为一个老记者,该看的看了,该拍照的也拍照了,当然,也就该回首都了。
但是在走之前,他找到苏湘玉,明确的说,其实她现在搞的这些东西,是可以让一个小集体致富,但是,《大众报》是什么,就跟《人民日报》一样,它是一个非常严肃,并且具有威信的媒体。
而他作为主编,发的都是头版头条,他还有大批意义更重要的新闻要发,这种小事,不值得上大版面。
至于苏湘玉的小农场,到时候可以在将来,看版面空的时候,给她在后面来个豆腐块。
这不是开玩笑吗?
确实,国内天天都有大事发生,整个七十年代,公路修到四通八达,铁路贯穿南北,全国人民狠干苦干,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养鸡和给猪配种,跟这些东西比起来简直小到不堪一提。
但是,不论在任何时候,衣食住行才是于普通老百姓最重要的事情吧?
这不,苏湘玉还想再跟梅总编多聊两句呢,许还山一溜烟的又来了:“梅主编,您今天还没吃药吧,来来来,我给您送水来了。您怎么那么不小心身体呢?是不是血压又高了,赶紧回宿舍躺回儿吧。”
那献媚的样子,简直跟大太监李莲英似的。
梅总编也看的出来,苏湘玉很不高兴,于是说:“这样吧,要不咱们就不聊了,我血压有点高,头晕,去躺一会。”
“这样吧,您晚上到我家,咱们吃顿饭,再慢慢聊。”苏湘玉于是说。
“你居然还会做饭?”梅主任的眼睛顿时亮了。
苏湘玉笑了笑:“特别拿手贵州菜!”
这个梅主编是个吃货,而且也是贵州人,得,看来苏湘玉又得献祭一回自己的厨艺,来给这个心里只有大事,没有小事的主编,让他改变主意了。
许还山当然早就知道梅主编的心思,所以对于苏湘玉上不了报纸,那是十拿九稳。
他现在还有件特别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骗走小穆铁。
今天他专门跑到化工厂的外头,就跟穆铁说,自己差不多已经替他办好证明,让孩子准备准备,跟他走了。
说能把穆铁送出国,当然是骗人的。
要真的能送出去人,他这种人自己不早就走了?
但是,首府有个领导一直没孩子,想领.养一个脑瓜子好,长的帅气的小男孩,许还山是投其所好,就想把穆铁给送过去。
当然,表面上他一直在给穆铁承诺,说的还是要让他出国的那一套。
要说穆铁这么招人稀罕,没办法,除了长的帅气,就是他实在太聪明了,谁不想要个聪明孩子呀。
穆铁当然准备好了,不但把自己的几件小衣服都洗干净了叠整齐,还把自行车也擦的干干净净放好,替苏湘玉把台阶,厕所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还给小黑兔子留了很多萝卜,这就准备要跟着许还山跑路了。
不过他刚准备出门了,听连一阵车响声,抬头一看,苏湘玉已经在停车了。
“娘,您回来啦!”穆铁出了门,红着眼睛说。
这个懒懒的干娘,穆铁把她在心里是和妈妈放在一个位置的,要走了,很想多看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