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和父母他们一起吃完饭后,李友桂就和罗霆说起了这个事情。
所有的来龙去脉,以及她的想法。
“罗哥他们也不能一辈子给我们打工,不然什么时候才买得起房子?娶得起老婆?没有钱怎么在城市里活下去?所以我想入他入一点股,以后有了分红好歹也能买得上一个小院子。”
“还有,厂子里要是缺工人,就可以由复员的同志们顶上,既解决了同志们的工作问题,厂里有他们我们也更放心。”
“要是同志们不愿意来厂里干活,我们厂的服装可以批发给他们去各地卖,不说一件赚几块钱吧,就赚一块钱一件,一天卖个两三件,一个月下来也总比上班强,比下地干活好。”
第472章 投钱
好。
简直不要太好。
李友桂以前就给过罗霆这个思路,复员的同志们可以到特区去发展,无论是创业还是打工,绝对都是比在家里下地干活强。
现在特区的工资是多少?!一个月不低于八十块,高的也有近两百块。
只要省吃俭用干上两年,建房子的钱就有了,连娶老婆都不是问题。
要是这笔钱不先建房子,买房买门面更好,罗霆已经从自己的妻子不断的买房产中感觉到了未来房子的价值。
不然,他妻子能这么热衷置房产吗?现在的房子是值钱,但是只是价值,钱生钱生的都是小钱。妻子这么有生意头脑,她所有的店每个月加起来都有近上万的收入,不比买房子来钱?!
罗霆一点也不傻,这说明以后房产价值一点也不会比做生意要低。
因此,李友桂只说了这三句话,罗霆连不用考虑了。
“给罗小龙和柳爱国入股一万块,另外我想找些战友给他们入一万块股,不用参与经营决策,只要分红。”
罗霆直接就替他两个兄弟做了决定,而且心里也打算替这么多年队伍那边相识的困难战友做个投资。他想过了,也不用大家伙拿那么多,一两百就足够了。
妻子赚钱的能力,罗霆实在太清楚了。
李友桂没意见:“如果你是替战友入股,那得登记好做好汇款工作。以后是按一年结,还是月结,季结,半年结?不过我觉得最好是月结,其次是季结。但是,厂子在三个月内快速的盈利比较难,所以我个人倾向于让他们季结。”
做为罗霆的妻子,做为对他的了解,以及这几年西省的动静,李友桂不用问也知道丈夫的想法,她也不会劝什么,只考虑那些人的生活费问题,所以她给丈夫提了这个建议。
罗霆哪里能没感觉到妻子的好心好意,她的善良大方这么多年来他不是都感受得到了吗?贤内助只怕也不过如此了吧。
所以,他感动得用力的点点头。
当天晚上,他们就去找了罗小龙和柳爱国,直接把办厂让他们入股拿分红的事情给说了。
罗小龙和柳爱国这会儿已经不是当年刚进京市的小伙子了,哪能不明白老大和大妹的好意?!
“老大,大妹,感谢的话我们就不多说了。现在我和爱国手里的钱也不多,估计也就五千的样子。大妹拉扯我们,我们知道,但是其他兄弟们也困难,不如把剩下的五千这个名额给钟明他们吧。我和爱国随便上哪里干活都不愁,他们比我们困难,身体又不便,让他们多赚些,以后娶老婆建房子更容易。”
罗小龙简直感动得不行,他和爱国是李友桂拉到京市来的,又给工作工资又给吃住,现在还给他们学习技术,好事情还是让给有困难的同志吧。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样子,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干劲,也充满了友善信任,这种思想和情怀,后世再也没有过了。
“那好,这事就由你们俩去说,最低投一百块,登记好签名按手印。等厂子谈下来了,我们再和大家伙签合同。”
这事再麻烦,李友桂也得去做,除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外,她自己两世都有绿色情结。
罗小龙和柳爱国高兴的应了,大妹是赚钱高手呢,她要做的生意就没有不成功的,兄弟们要是不干,那就真的是太傻了。
很快,两个人就去找了刘中华和钟明他们,这些兄弟全是龙子健介绍过来的,同一个队伍里的,自己人更了解自己人。
他们俩才把这个消息说完,刘中华和钟明他们就毫不犹豫的就说要投一份了。
而且,他们还马上就拿出了本本,写上自己的姓名和投的金额。
不到一天时间,五千块钱就凑齐了。投最少的也有一百块,最多的是五百。
投一百块的同志是身上真没多少钱了,当时就带了不到两百块过来,不用房租也要吃饭钱,尽管想多投点都没有办法,还得留下几十块钱当伙食费呢。
罗霆在第二天也马上给龙子健去了电话,他把这个消息十分详细的给龙子健说了,直接说明的是伤残复员同志优先,如果金额不够其他同志才可以加入,条条框框都说得非常的详细。
不仅如此,他还让龙子健在收钱的时候,一定要把对方的收款地址写清楚了,并且给他说是季结,三个月结一次分红。
龙子健这两年来算是对李友桂赚钱的能力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对于京市那几家炸鸡店和糕点店的收入也都知道了,不仅是他自己,上级领导也是有收到消息的。
李友桂这姑娘简直就是个送财童子啊。
要不是罗霆只给有困难有需要帮助的同志们投钱,龙子健自己都想入股一万块呢,然而他不能和困难的同志们争这份机会。
很快,龙子健就和上级领导把这个事情汇报了,上级领导们都非常的重视,马上就去挑选符合情况的同志。这时候,大家伙津贴都不多,就算有复员费和伤残费,多的也就能拿出两三百,大多数都只能拿出一百块而已。
毕竟,谁背后没有一大家子?!
最后,龙子健收到的钱远远超过了一万块,达到了两万块出头,一共有近二百名同志给投了钱。
信息由龙子健一一的登记和记录,并且给每个同志都确认了,然后再给李友桂打钱过去。
在李友桂南下的前一个晚上,王露就过来了,直接说她打算投两万块。但是这钱的来源,王露也给李友桂说了,她和她妈出一万块,她大哥大嫂出一万块。因为王大嫂十分信任李友桂,听说之后没放过这次机会,死活要投钱呢。
李友桂对王大嫂的印象是真不错的,她要加入她是没有意见的。自从她在京市搞服装批发后,王大嫂就不去羊城进货了,都是直接在她这里拿货的,批发价也只比别人便宜了五毛钱而已。
此时,除了李友桂和父母小弟侄女外,罗小龙他们四个同志也和她一起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李友桂和其他两个同志只坐到湘省,然后再转火车去羊城,罗小龙和另一个同志则继续护送李父李母他们回南市,到了南市后再坐火车赶到羊城和他们汇合。
第473章 成功
时间紧迫啊。
在她出发之前,她给包峰去了电话,告之了她大概到羊城的时间。
包峰给她的信息是,老板现在还在港城,估计和她是差不多前后脚到羊城。
在这种心情下,李友桂和同事们差不多三天后就在湘省下了车,然后马上赶着坐上了下一趟发去羊城的火车。
李父和李母也知道了女儿正在忙着办大事,一直不想让她送了,但是李友桂还是放心不下他们,折中了一下。
一行人匆匆忙忙的赶到羊城,到了招待所后马上给包峰去了电话,最近包峰是直接住在厂里的,所以找人容易得很。
包峰接到电话时,松了一口气,又有些激动:“友桂,我们老板昨天就回来了,我已经跟他提了,也把你今天到的事情给他说了。”
李友桂:“你老板现在方便吗?我可以马上过去。”
“他在,你快过来吧。”包峰对自家老板是十分了解的,而且因为一直和老板关系还算不错,所以能说得上话。
李友桂二话不说挂了电话就马上找了辆车子赶了过去,刚好这时候还早得很,也挺方便谈话的。
包峰在收到她正在赶过来的路上的信息时,马上就去找他那港城老板了。
港城老板姓陈,家族也是从大陆过去的,而且现在在这边还有不少的亲戚呢,包峰这几年一直在给他干活,陈老板也很看重他。
“阿峰啊,要是你接手厂子的话,我是十分愿意的,益谁都不如益自己人。至于你讲的价钱可以少点,等我见到你的合作伙伴再倾啦。”
一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陈老板相当的信任包峰,心里其实是很愿意转让给他的。
李友桂到的时候,很顺利的就见到了陈老板,而且大家都没有废话的意思,直奔了主题。
陈老板这会儿早经过包峰的介绍,对李友桂的情况有了很大的了解,见到了人之后,就知道包峰还是挺走运的,李友桂这个合作伙伴不错。
双方先谈了一下价格,主要是砍价,三十五万太高了,三十二万的话还行。
结果,陈老板没有接过话,而是问起了李友桂做的那些服装店和超市,炸鸡店生意的事情,他是相当的感兴趣啊。
这些事情也没什么好隐瞒,也不是不可说的,既然想知道,李友桂就说了。
特别是当她说到超市和炸鸡店请的员工都是伤残同志和复员同志时,陈老板就一脸敬佩了。
“如果你们接手了这个厂子,李小姐是不是也打算招些复员同志来厂里上班?!”陈老板就问,因为这像李友桂的作风。
李友桂:“如果厂里缺人,我会优先录用合格的复员同志入厂当员工,他们有着忠诚和勤劳的品格,为了国家贡献了青春和热血,我现在有能力了,为什么不能帮帮他们呢?”
这个问题没什么不可说也没什么要回避的,她很实诚的回复了陈老板的问题。
当然,李友桂也不知道陈老板这是什么意思,不管他是什么想法,她都不会欺骗他们。
然而,没想到,陈老板竟然冲着她笑了,还点点头。
“好,我这个厂子,三十万卖给你们了。我相信李小姐这样的人,永远是最值得信任的伙伴。”
“阿峰,你要好好的跟着李小姐干,她愿意帮助互不相识的人,就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陈老板早在包峰嘴里听说了李友桂夫妻俩在京市的事情后,其实心里就已经无比的愿意了。
顿时,包峰和李友桂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天哪,陈老板人真的是太好了,他们连价都还没砍呢,结果人家就主动少了那么多,本来俩人还想着能少个两三万就不错了呢。
“陈老板,太感谢你了。只要有你们这些爱国人士,我们国家会越来越好,将来赶英超美绝对不是问题。”
李友桂特别激动的站起来,高兴得朝陈老板鞠躬道。
包峰也高兴得见牙不见眼了,嘴里不住的不停连连的感谢。
足足少了五万呢,让他说再多感谢的话都可以。
“陈老板,我会让我爱人向上级领导汇报您的事迹的,希望您以后能多多到国内来办厂办公司,这里一定能让你赚到钱的。”
这次李友桂说的就是真心话了,而且也是在暗示他呢。
“好好好,一定一定。”陈老板觉得自己赚再多的钱,也没有这会儿这么高兴。
然后,双方谈妥了之后,就开始拟合同了,这个流程都要走三天。
李友桂这边就陆续收到了大家伙寄过来的汇款,再加上她自己的钱,一共就有二十二万了。
包峰因为没有筹到十万块,最后只投了八万,这还是东拼西凑,借遍了亲朋好友,才把钱给凑出来的。
一个星期之后,服装厂就归李友桂和包峰俩人所有了。李友桂这边出资占了大头,包峰第二,其他人都是散户,所以还是他们俩做主说了算。
陈老板也做好人做到底,带着他们去认识各个布料厂原料厂,甚至还承诺以后要是再想进好机器,他是可以帮忙的。
路子有了,厂子也有了,工人也有了。现在只差好的款式了,然而,款式李友桂最不缺了。
她马上设计了二十多款大衣风衣,女式西装,连衣裙,半身裙,件件洋气,款式不仅国内没有,连国外也是没有的。
而且,布料也是不缺的,这几天跟陈老板拜访布料厂她都找到了,正好可以用上。
设计有了,李友桂和包峰俩人又和跑了一趟各个原料厂家,剩下的就只能交给他了,因为李友桂马上要开学了,她得回京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