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大门紧闭,夏至
敲了许多次,都听见里面门房活动的动静了,但就是不开门。
🔒 第143章 屯粮
“将门打开,我家姑娘回来了。”
夏至改了口,“我家夫人,可是你们的九少夫人。”
自然是没有人应的。
沈笑语:“他们好不容易寻到一个,可以下我脸面的机会,自然不会让我白白入这门。”
如今可没得谢虞维护她了。
夏至还是在门口提醒道:“再闹下去,兵马司的人来,可要仔细这声传遍了乌衣巷,谢家将新妇赶出家门?”
门‘吱呀’一声。
门房终于是开了一条缝。
“九少夫人,并非我等不让你进大门,这已经过了宵禁的时间了,谢家自然也要遵循兵马司的规矩,将这门给关了。”
“少夫人要归家,可直接走偏门。”
倒也没想让沈笑语见官,就是逼迫她走偏门。
夏至:“你如今门都开了,为何偏偏不许我家姑娘进?”
夏至还想理论,沈笑语打断。
“是不可违背禁令,夏至我们走。”
“姑娘,若是今日被他们拿捏,日后他们这些当家奴的,会更加欺辱姑娘。”
沈笑语:“走吧。”
沈笑语未曾有任何的留恋,走下这九层的台阶,回头时门‘吱呀’一声又关了,为防止沈笑语反悔,还刻意的落锁。
夏至:“说是公卿之家,怎可如此行事?”
“自是有人唆使的。”
谢家的老祖宗就等着沈笑语出了错,上面的人有这个打算,下面的人自然也听着。
不过这么不高明的手段,肯定是他们自作主张罢了。
夏至替沈笑语委屈,“姑
娘,我们当真走侧门吗?”
当妾的侧室,才走后门。
沈笑语笑道:“走吧,回沈家。小满还等着呢。”
夏至怒极而笑。
“是,姑娘有家,才不需要在这谢家委曲求全。”
倒是给了沈笑语在外奔走的理由,无需去与谢家人盘旋。
沈家对门的宅邸还是如以前一样,黑黑的,只有门口两个灯笼亮着。
沈家门房是沈家军的老人。
早前还在一个大户人家做事,随着沈笑语归了沈家,这才回来的。
他半睡半醒之间,听到有人敲门,揉着眼睛打着哈欠来开门。
他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县主?”
“这还未到三日省亲的时候,姑娘怎么就回来了?”
沈笑语:“想母亲了便回来看看。”
“县主莫要吓坏了夫人。”
新妇回家,礼俗不和,可是个吓人的事。
门房见身后没有行囊,松口气,瞧来不是被休弃的。
“夫人早已经歇下,可要帮着姑娘叫醒?”
“让母亲好生歇着,明日一早,便可见到母亲。”
这婚事到底祝福的人少。
门房只道:“这处是县主的家,县主想回来便回来。”
沈笑语的院子里还未曾熄灯。
沈笑语出嫁后,小满还是住在厢房里。
不过只有她一个人住着,还是冷清了许多。
夏至敲门。
小满还以为是白玲珑出了什么事。
“夫人有什么事?”
小满打开门,见到的是夏至。
“你怎么回来了,不是约了明日去谢家见姑娘?可是姑娘那处出了
什么意外?”
小满披上衣裳,便要往外面走。
刚走出来,发觉沈笑语站在屋檐下,正在的看着她。
小满惊讶:“姑娘!”
小满进了屋子侍奉,“姑娘今日匆匆回来,可是有什么着急事?”
“早前听到夏至说姑娘要我去见您,我便提着一颗心,去了一趟谢家,但他们不许我进去……”
“我还想着寻个什么理由,明日再去一次。”
谢家尚敢拦着沈笑语不许进,对于沈笑语手底下的人,只会更加为难。
沈笑语的桌子上摆着一串,谢家的钥匙。
“谢家的奴仆自然得敲打一番,但不是现在。”
谢夫人倒也给了沈笑语这个权力。
沈笑语吩咐小满,“将沈家各大商行和铺子的账本,以及信物拿出来。”
小满:“还请姑娘挪步,这账本实在是太多,各地的商行记录的事情也多,我梳理后,囤满了半个书架子。”
小满做事仔细,原本一小箱子的账本,在做细后竟然多了许多倍。
沈笑语挪步,翻找了蜀地的商行的账本。
挑灯夜看,找不出什么错处。
经营得甚好。
小满不解:“姑娘今日匆匆回来,是要查账的?”
夏至怪小满逾矩,“姑娘做事,何时需要你来问缘由了?”
小满闭上了嘴。
沈笑语又拿了七八本账本对照,寻到一个细微之处。
只要是沈家的商行,都无一例外,有一些的置业支出。
在每年每月,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的月份,都是照旧
。
小满解释:“姑娘,这置业是各家商行,自从七年前便在做的事情,每年的用量虽然不大,但积少成多。”
“之前未曾告知姑娘,是想着这毕竟是各地商行的惯例,也未有卖出,便没有多考量。”
小满垂着眉眼,“小满自作主张,还请姑娘责罚。”
“无碍,并非你的错。”
“每家商行,都有屯粮。”
沈笑语又随即抽出了几个账本,账本在经营上都无问题,喜爱囤粮食,本就是每家商行都会做的惯例。
毕竟若是遇到哪年灾荒,商行可以此牟利。
沈笑语指着账本上,关于置业宅院的银两开支,“可曾查过购置的这些地产,如今的使用情况?”
小满:“这几处宅院都较为偏僻,我也曾去过几处,见院外都有人打理,屋中囤放了一些货品,便未曾多疑。”
“什么货?”沈笑语追问。
“表面上看来,是各大商行的囤货,若说异常之处……”
“这些商行的粮食,每年采购都远比支出多,且良田所产的粮食,除了赋税所出,从未进行过售卖。”
仔细看,竟还有大量的良田。
这些良田产量都够日常使用了,商行本无需再从外购粮。
小满:“这七八年来,也有粮食涨价的时候,但独独没有出售过。”
这显然是与行商之道背离。
被沈笑语点拨,小满也猜到了个大概。
“姑娘,可要处理了这些存粮?若是被有心之人知晓,恐是惹出祸事。”
“账面再做干净一些。”
日后这些粮草,说不定还能派上用途。
🔒 第144章 镖局
商行一直在为蜀地的兵患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