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周桂生还告诉她,商小军给杜娟开了一个店子,虽然只是一个卖吃食的小店,但她现在也是一个小老板了。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不得不说,比起以前,杜娟的日子的确好过了许多。
至少她有了自己的生活,再也不会天天被人压榨了。
每次听到有关于杜娟的消息,杜燕琴都很失望。
在她的预想里,商小军对杜娟的热情不会超过一个星期,之后那人就会和以前一样,喝酒、打架,带着一帮子兄弟去歌舞厅里玩。
可是两个月都快过去了,她并没有看到那一幕。
商小军不打架了,人好像也开始变得正经了,他跟周桂生那伙人划清了关系,另外开了店子,还去南城那边弄钱了。
现在那一伙人出去吃饭聚餐,连歌舞厅都不去了。
就好像,商小军那个二混子从良了一样。
以前没见到杜娟,只是听说,杜燕琴还能麻痹自己。
现在,被她亲口询问,杜燕琴一下子就破防了,嫉妒得整个人都在发抖。
“杜娟,你这个傻子,你过得好又怎么样?你知不知道,我跟他是有婚约的,只是我看不上他,不愿意跟他好才轮上了你。
所以,你得意什么,无非就是捡了个我不要的。”
杜燕琴此时已经开始口无遮拦,她就是想赢,不管怎么样都想给对方添堵。
可是这些话在杜娟看来,无聊透顶。
她笑道:“我怎么听说要退婚的是商家,而不是你杜家呢?而且杜燕琴,有一件事情我觉得很有必要跟你纠正一下。
日子过得好不好主要在于自己,与跟谁过关系不大。
只要自己有信心,有能力。
即便是走错了路,也可以回头。
就算找错了人,也能离婚。
所以,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好,大部分都来自我本人的选择与努力,跟别的人没有多大关系。
就好比你,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你自己的选择。”
自己的选择……
听到这句话,杜燕琴顿住了,那双眼睛一下子就失去了神彩。
所以,自己选择周桂生是错误的吗?
不,不可能。
她的选择没有错,她只是,只是不小心失败了。
看着不远处光鲜得如同大小姐一般的杜娟,再想想狼狈不堪的自己,杜燕琴仍然没能明白所谓的选择到底是何意义。
她的内心已经被妒忌、不甘、自以为是等狭隘与负面情绪占据,理解不了更深层一点的意义。
杜燕琴被带走了,不哭不闹的,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刚好这会商小军也出来了。
看着那个远去的背影,商小军问:“她骂你了?”
杜娟摇头。
此时的杜燕琴,即便是骂杜娟也不在意了。
两人慢慢往大厅那边准备回去。
杜娟问:“刘警官跟你说啥了?”
还把自己支走专程说悄悄话,杜娟挺好奇的。
商小军:“能说啥,让我以后别打架,好好跟你过日子呗。”
“就这个?”
商小军笑,“不然呢?”
杜娟:“这样的话没必要把我支走啊。”
商小军:“他是怕你多想。”
商小军并不愿意说,刘警官当然不单单只说了那几句,他还问了运输队的群架事件,商小军有没有在暗中参与。
商小军摇头,他没参与啊,只是听人说那边出事了过去看了下热闹。
刘警官不信,就盯着商小军看,想观察他的神情,弄得商小军表情都怪异起来,他摸了摸脸问:“我脸上有东西?”
刘警官:“没有。”
商小军:“刘警官,我很清楚自己长得好,可你一个大男人,别这样看着我行吗?怪吓人的。”
刘警官:“……”
他将视线移到了桌面,深吸了一口气道:“商小军,我处理跟你小子有关的案件不下十件了,还是很了解你的。以前你要死要活我懒得管,但是现在,都结婚,你那些心思得收一收,好好带着媳妇过日子吧。
那个龚斌,你也清楚他是什么人吧!
好在这次没有出人命,不然哪有没那么容易能结案……”
第114章 记者上门
周桂生自首,杜燕琴被抓之后,下毒案差不多就尘埃落定了。
至于那几人的刑期,还得等半个月后开庭审理了才能知晓。
因为当时运输队打群架的事件上过报纸,这件案子被广泛关注,一些媒体对相关人物做了后继的跟踪报道,连着杜娟跟商小军这个案子也被挖出来了。
所以,没过几天,杜娟就在自家院门口见到了一个记者。
这天,杜娟因为孕反没去店里,早上带着商蓉去附近的市场买菜,回来的时候就见到有个小年轻脖子上挂着相机,手里拿着笔跟本子,一会敲门,一会趴在门缝上往里面看,行踪可疑。
突然间见到这么一个人,杜娟还挺警惕的,远远地就问,“你是谁啊?干什么的?”
小年轻正愁没人打听,见到有人过来了还挺高兴的,可定眼一看,站在远处的是一位穿着红粉色裙子,出水芙蓉一般的年轻姑娘,他话没说出来,脸先红了。
杜娟:“……”
更加警惕了,抬高了声音又问了一句,“你到底是干什么的?再不吭声我叫人了。”
说着看了看周围,真准备叫了。
小年轻一看,赶紧摆手,“诶,别别别。同志,我不是坏人,我是记者,手上有个报道,想过来采访一下住在这里一个叫杜娟的。”
采访自己的?
杜娟诧异了,打量了一下穿着白衬衣跟黑西裤,鼻梁上架着一个黑框眼镜,看起来文绉绉的小年轻。
“你的证件呢?拿出来给我看看。”
小年轻赶紧摸了出来,靠近杜娟后双手递了过去。
杜娟接过,见他红着脸盯着自己,抿唇道:“你走远一些。”
小年轻赶紧后退了两步,可还是忍不住偷偷去看。
刚刚远远地他就觉得惊艳,如今凑近,那白里透红的肤,水润润的大眼睛,简直了啊。
怎么会了这么漂亮的姑娘,比电影里那些明星都要好看。
她是住在这里的吗?
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小年轻越想心跳越快,他感觉自己恋爱了。
只是这个念头一起,一盆名为理智的冷水又瞬间将他心中的那棵幼苗浇灭。
他有些不可置信地指着杜娟问:“你,你不会就是杜娟吧?”
杜娟此时也确认,眼前这个模样二十出头的小年轻的确是个记者。
不过看他这个冒失的样子,应该是刚毕业出来,才参加工作不久。
杜娟点头,“对,我就是杜娟。”
小年轻一听,脸慢慢变白了。
原来眼前这位不是漂亮姑娘,而是漂亮小媳妇啊。
那个叫商小军的走了什么神来大运,居然能娶到这么漂亮的媳妇,他快要羡慕哭了啊。
两人在外面聊了一会,等到杜娟将他请到院里倒了茶水,这人过来的目的也弄清楚了。
小年轻名叫程逸,是晚报社的实习记者。
他负责的是晚报每个星期天才会发行的加页版面,社会与生活。
因为先前运输队的群体斗殴事件被上面当成了典型,几家报社都挺重视的,大家都想等案子定下来了做一个专版。
而这个程逸呢,他就感觉全都报道运输队事件竞争太大了,重复式的内容也没有亮点。得知运输队案件的主犯还参与了另一桩案件,就想剑走偏锋,把这件事情弄出来报道一下,引起大家的兴趣,促进销量。
如今小地方的电视还没有普及,报纸仍然是市面上最主流的媒体之一。
将自己跟商小军的事情拿出来上报纸……
也不是不行。
虽然现在案子已经明了,她跟商小军都是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但因为之前那些误会,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情不了解。
特别是商小军,大家对他的偏见还很深。
如果报纸能帮他们澄清,当然也是好的。
不过……
杜娟:“你想采访,要报道,可是可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程逸捧着茶杯,“杜娟同志,你有什么条件尽管提。”
条件尽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