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回见她竟然这么容易就答应了,心里莫名就涌上一股不知名的情绪,只觉得胸口,满满的,涨涨的。
她怎么就能这么好呢?怎么就能什么都不要就答应教他了呢?
莫名的,赵回眼里就有些发热,声线颤巍巍的连忙说了声:“谢谢。”
“干、干嘛?你、别这样。”沈玉袖见他一副快哭了的样子,有些无措起来。
从小到大,她也没少哭过,被二哥惹的,被大姐气的,闯祸被爹娘揍的,还有被那群小伙伴群殴的,每每她都是哭的声泪俱下、涕泗横流,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委屈了,像赵回这样说着说着话,忽然就带了哭腔,她还从来没有过,也没见过。
而且以前她就算当时哭的再伤心,过后心里也是痛快的,可现在看到赵回这样,她明明不想哭,心里却酸胀难受的比任何受欺负的时候都厉害。
赵回一见她被自己搞得有些手足无措,有些不好意思的赶紧抹把眼:“我没事,我就是太高兴了,那,那什么,我先走了,以后再来找你学拼音。”
说完,赵回努力对她扯出一抹笑,就赶紧转身走了。
从来没人在乎过他的情绪,他怕再被沈玉袖问下去会真哭出来。
沈玉袖张嘴想要叫他,却又不知道说什么,最后也就任他走了。
反正她也不太会安慰人,他既然要走就走吧。
这次事情过后,赵回不自在了好几天,才又一次踏上方家的门,准备开始卖地瓜干。当然他也没有秤,而是跟那个曾经做小买卖家的孩子借的称,提前分为二斤、一斤称好,当然,他每次用称的时候也会给那孩子两块地瓜干当使用费。
就这样,赵回跟老鼠搬家一样,慢腾腾的在黑市卖起了自己的地瓜干。
他也不跟人换东西,就卖钱。
谁给他钱,他就卖给谁,有时候卖的贵,有时候卖的便宜。还别说,这地瓜干在黑市还挺畅销的,每次他只要去立马就有人买。
但这时候人们都太缺吃的了,几次后赵回就被有心人盯上了,这天他刚转到黑市那边,人还没到黑市巷子,身后一个人忽然就抢过他手里的地瓜干跑了。
赵回被抢的一愣,随后就大喊着追了出去:“还给我,把地瓜干还给我。”
赵回喊得撕心裂肺,这可是他辛苦大半年才好不容易得来的啊,那人咋就敢抢?
他被抢的地方离黑市并不远,此时那黑市巷子口正占了几个男人在说话,其中有个穿个老棉袄的男人听到这边的动静回头一看,不敢相信的嘿了一声,一挥手立刻跟身边几个男人一起追了出去。
第56章 无处可去
赵回正追着呢,忽然就见身边几个男人嗖嗖的超过自己追了出去,脑子都有些懵,等到他再追过去时,那抢他地瓜干的人已经被几人摁在了地上,那穿着老棉袄的男人见他跑来,捡起地上的地瓜干就冷着个脸等他过来。
“小子,你这样不行,还有多少地瓜干不如都卖给我,你这跟耗子搬家似的,要是再被人抢了,可不一定还有好运气找回来。”等他走到跟前,老棉袄男人语气淡淡的把那袋子地瓜干塞到他怀里,脸上连点笑意也没有。
赵回有些害怕的看着这个男人,却没有回应。
他认识这人,在黑市里他听别人管这人叫老大来着。
老棉袄男人,也就是这里的黑市老大吴老黑,见眼前的小子看着自己的眼神有些惊惧,不由牙疼的啧了一声,对他挥挥手。
“走吧。”
赵回见他竟然让自己走还有些楞,迟疑挪了两下脚,见这男人是真的不在意自己,甚至已经扭头开始往那个抢他东西的人那里去,这才确信这人竟然真的就把东西还给了自己。
赵回恍恍惚惚的抱着地瓜干在街上走了好久,不知怎么的,那黑市老大的话忽然就在耳边响了起来:“小子,你这样不行啊……”
是的,赵回也知道自己这样是不行的。
其实第二次来卖地瓜干的时候,他就隐约察觉有人在背后跟着了,只是他机灵躲了过去。因为躲过去了,他就一直抱着侥幸的心态,觉得或许那跟着他的人只是恰巧路过,也或许会看在自己是个孩子的份上不会对他动手,可经过刚才这事,赵回心里的那点侥幸是彻底没了。
那些人想抢东西,根本就不会管你是不是孩子。
要不,就直接把地瓜干卖给那个黑市老大?那人看起来不像是会贪他这点东西的人。
赵回这样想着,抱着地瓜干的手不自觉的紧了紧。
其实,如果今天没有碰到吴老黑,赵回想的是如果出了事,他就不卖地瓜干了,就直接把那些地瓜干放在方家,吃不了的全送给方家。
可如今他遇上了,也听到了吴老黑的话,就想要把地瓜干换成钱,因为,他想上学,上学得要钱,他需要钱。
就这样,赵回在街上徘徊了很久,最后一咬牙,扭头再次回到黑市找上了吴老黑。
吴老黑原本以为赵回早就被吓走了,没想到他还能去而复返,当下兑现了承诺,就按黑市的价格收下了地瓜干。
直到拿着钱出了黑市,赵回整个人都还是抖的。
在去找吴老黑之前,他设想过万一这人说话不算话怎么办?可结果人家说话算话的很,根本就没打算仗着是大人就糊弄他。
赵回见吴老黑是真给了钱,就只留了几十斤地瓜干吃用,剩下的全都一点点的倒腾给了吴老黑,甚至他都没有再称重,就想着这人给点钱就行,反正比他自己卖省事。
而吴老黑确实也很靠谱,每次都是让人称了重才给钱,真是半点便宜也不占他的。
就这样,赵回所有的地瓜干,一共卖了十二块三毛三。
手里第一次有这么多钱,赵回每天走路都有些发飘,天天提心吊胆的总怕丢了。
可这是钱,不是粮食,他不放心交给任何人。
到最后,赵回在镇上收破烂的地方寻了个铁盒子,小心翼翼的把所有家当放进去,趁着家里没人的时候,把铁盒子藏到了家里屋檐上的一个窟窿里,然后用土塞住。
他的爹娘弟弟他知道,房子漏了都懒的拿茅草修一修,这地方他们根本就不会注意。
把钱藏好后,赵回就开始复习以前沈玉袖教他的算术,毕竟沈玉袖每天都要上学,没那么多时间天天教他拼音。他就趁着沈玉袖上学的时间,自己天天复习学过的,一直复习到滚瓜烂熟,下一次再趁着沈玉袖星期天休息的时候去请教新的知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天也渐渐冷了下来。天还暖和的时候赵回还不觉得有什么,等天一冷下来就有些受不了了。
他身上的棉衣已经好几年了,简单的防风可以,御寒那是根本不顶用的,偏偏家里爹娘赚的工分不够也没分多少柴火,家里只能烧一个炕。
而因为他今年一点吃的也没带回来,爹娘如今更是对他没有个好脸色,一见他往炕边凑,就撵他去找吃的找喝的。
赵回实在有些受不了自己这对父母,索性一到白天就出门,不到晚上睡觉不回来了。
可不能在家里呆,他又不知道该找个什么地方取暖,方家是他最想去的地方,可他也知道,那是人家的家,他偶尔去行,天天呆在人家家里是不行的。
无法之下,赵回就开始东家待一天,西家待一天,但现在每家每户都不容易,他天天往人家家里跑,人家还以为他是来混饭吃的,时间长了都没个好脸色,就连他的亲爷爷、叔伯家也是如此。
慢慢的,赵回也就不再往那些人家里去了,可大街上又实在是太冷,最后他不知不觉还是走到了方家。
走进院子,赵回隔着玻璃窗看着在屋子里编篓筐的方有顺,想要进去,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最终揣着两只袖子,悄无声息的蹲在了门口。
方有顺编完一个篓子,收好尾,刚要把篓子放到仓屋,顺便再弄点棉槐条子进屋继续编制,却不料一开门差点被蹲在门口的赵回给绊倒。
“你啥时候来的?咋不进屋呢?”方有顺看着门口脸都冻紫了的赵回,很是意外。
赵回没料到他会忽然出来,局促的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看了眼他手里的篓子,连忙接过来,问:“爷爷,要放哪啊?我给您放去。”
“仓屋里。”见他这么主动,方有顺笑着指了指仓屋的方向。
他今冬编的篓子筐子啥的全都在那边呢。
赵回闻言连忙拿着篓子往那边走,方有顺看着他单薄的背影无奈的笑笑,也跟着走了过去,抱起一捆今天刚弄来的棉槐条子,赵回放下篓子,见状又连忙抢过棉槐条子抱着往屋里走。
进屋后,他也不用人吩咐,直接把棉槐条子放在屋子正中的地上,蹲下来就开始分粗细。
这些活,这些日子他过来的时候常常见方有顺做,知道该怎么做。
第57章 闭上你的嘴
相处大半年,方有顺早已习惯了赵回每次上来就主动帮忙干活,对他做这些,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意外,径直走到地上的凳子旁坐下,与他一起开始分粗细。
现在天已经很冷了,因为沈玉穗还太小,方妍怕会天天来回跑冻着孩子,就不太带着孩子来方家做活了,是以今年沈玉袖两兄妹一上学,这家里就只剩方有顺和方姥姥在家,家里就显得格外的冷清。
“爷爷,我……,白天的时候能不能来您家啊?”干着干着活,赵回忽然低着头轻轻的问出声。
方有顺听得一愣,微微抬眼看向他,就见他眼里憋着泪,有些无措的解释:“我吃自己的野菜地瓜干,不吃您家的饭,我、我就白天在这里呆一呆,晚上回家,您、您要是有活可以尽管让我做,行不行?”
只是白天呆一呆?
方有顺听得一脸诧异,但一会儿后像是明白了什么,微一沉吟后,问他:“你要是不嫌累,不如给我干活吧,我虽给不了你工钱,但可以管你吃,教你编篓子、筐子,我还会做扫地笤帚、炊帚、蒸馒头的大锅盖,这些都能教给你,怎么样?”
赵回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是想要个白天能躲风寒的地方,竟然还能碰到这种好事,当时都愣住了。
要知道,现在一门手艺就能养活一家人,想学手艺不花点钱,不请人说情是连门都没有的,而眼前这老人,竟然说只要帮着干点活,就能教他手艺,这让他怎么不意外?
见赵回久久不出声,方有顺疑惑的问:“怎么?不愿意吗?”
“不不,我、我愿意的,愿意,”赵回被问的回过神,连连摆着手,双膝弯下扑通一声跪倒地上就开始磕头:“谢谢爷爷,我、我、我一定会好好给您干活的,一定会好好干的。”
方有顺没想到他会忽然跪下,叹了口气把人拉起来:“你这是干啥呢,起来,快起来,以后好好干活就行了。”
“哎,哎,我会的。”赵回被拉起来,激动的擦一把眼里冒出来的晶莹泪花,赶紧低头帮着方有顺继续挑拣棉槐条子。
他知道,自己这是占人便宜了,可他真的好高兴、好高兴。
方有顺见状,笑笑也没在说什么,只低头开始跟他说起这些棉槐条子粗细的用处。
方姥姥坐在炕上一边纳着鞋底,一边看眼正笑呵呵教着赵回的方有顺,轻轻叹息一声。
其实这老头子原本是想把手艺教给外孙们的,但玉文那孩子脑子不太开窍,手也拙,学了两天就脸红脖子粗的不想学了。玉林那小子倒是灵透,但坐不住,再加上又要上学,对这个也不感兴趣,也不学。玉袖那妮子倒是想学,可这老头子觉得冬天这东西太凉,怕冻着她,只说了大体的做法,是说啥也不让她上手的。
虽然说,是这老头子主动不让玉袖那孩子学的,但其实她能看得出来,这老头子是有点失望的,失望他的手艺没人学,如今赵回想学,倒是正好圆了这老头子的念想了。
赵回终于找到了个容身之处,还能学个手艺,天天高兴的不行,每天天一亮就离开家,天黑透了才回家,直把赵家夫妻憋屈的不行。
就觉得这儿子是白养了。
在赵回忙起来的同时,人们开始猫冬,方家也又热闹了起来。
不为别的,只因为家家户户粮食分的都不多,而方家的地瓜却大丰收。
今年方家不缺吃的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就不约而同的打起了借地瓜的主意,反正明年等种上地瓜再还就是了。
从沈敬贵把地瓜产量泄露出去的时候,方有顺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是以当这些人来借地瓜的时候,他也很痛快的借了,但也不多借,就每家两三斤,而且都让沈玉袖或沈玉林记了下来,到时候这些人是要还粮食还是还别的都可以。
当然也有人说他吝啬,竟然只肯借这么一点儿,对此方有顺则只是一笑。
都是乡里乡亲,你来借,我给你,这就是人情。要是这都还能说三道四,那说明那人也不是多需要这东西,不借也罢。
更何况,那么多人家呢,每家两三斤加起来也不少,要是再多,他自家不就不够吃的了吗?他还没那么高尚的情怀,为了借给别人家让自家老小挨饿。
与方家不同的是,沈玉灵家此时也开始陷入吃不饱的情况。
倒不是她家没粮食了,而是只有几百斤的粮食,沈四婶却要计划着够全家吃一年,这是一件很紧张的事情,是以这个冬天除了要天天上护坝工程的沈老四,沈四婶带着孩子们也就是喝个汤饱而已。
可这汤水,一泡尿就能没了,顶不了多长时间,肚子就能饿的咕咕叫。
沈玉灵傍晚又一次捂着饿的生疼的肚子回家,忍不住有气无力的跟正在做饭的沈四婶说:“娘,咱能把粥煮的稠一点吗?我每次回家都饿的快走不动路了。”
“那你在学校的时候别乱动啊,省点力气就不饿了。”沈四婶一边烧火,一边理所当然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