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回到李洪云在山里的住所。
林北把防护面罩递给李洪云,意外瞥见角落里放着一小摞晒干的菌菇,指着菌菇问:“你这里有晒干的松茸吗?”
“有啊。”李洪云经常在山里活动,夏天每天都能发现菌菇,他随手摘了菌菇,放屋顶上晾晒,想起来就把晒干的菌菇收屋里。
“我跟你买些松茸。”林北不认识松茸,邓蓉蓉提过一次,王秋石又提过一次,他猜松茸应该很珍贵。
李洪云把防护面罩放桌子上,翻找出一个尿素袋,给林北装了一大半:“这里面有松茸,也有鸡枞菌,还有其他菌菇,我懒得挑,我给你多装些,你自己回去挑。”
林北被李洪云塞了十来斤晒干的菌菇,他有点儿懵。算了,到时候让王秋石给菌菇分类,给王秋石留两斤,给王晓冬两斤,让王秋石心心念念的松茸一定是好东西,多给王晓冬一些,给王晓冬补身体,剩下的菌菇,他和熟识的人分了。
林北在心里把菌菇分完了,问:“这些多少钱?”
李洪云没卖过菌菇,他也不清楚自己该收多少,就随口道:“你给我20吧。”
林北虽然头一回买菌菇,但也能猜到李洪云要少了,他自己估摸着给了李洪云60块钱。
林北把尿素袋递给了胡翔,跟李洪云聊合作的事,希望李洪云把他的蜜全卖给自己。
李洪云没有固定的客户源,对于是否把蜜全卖给林北,他的态度是卖也可以,不卖也可以。
林北看出了李洪云对蜜蜂多了一根筋,对其他事少了一根筋,又特别执着想结婚。他思忖道:“阿杜不是要给你介绍对象嘛,如果你和姑娘相对眼了,估计夏天就能结婚,我九月份找你拿蜜,我请你和你对象到淮市游玩,等到了十一月份,你回来割二茬蜜,我们一道儿回来。”
李洪云有点儿犹豫。
“你和姑娘相亲,告诉姑娘九月份你带姑娘到南方耍,不论在姑娘父母那里,还是在姑娘那里,都是加分的。”阿杜戳了戳李洪云。他就是女方亲哥,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这个条件摆出来多么加分。
李洪云以前一门心思修蜂箱,没想过结婚的事。现在他修好了一个蜂箱,起了结婚的心思,他找媒人给他介绍对象,别人一听说他28岁了,第一反应就是他有什么隐疾,要不然不可能这么老了,连个对象都没有,他跟女方父母解释原因,女方父母觉得他说的理由过于荒谬,更加坚信他有隐疾,李洪云真是百口莫言。
也不知谁那么大嘴巴,把他有隐疾的事传了出去,他的名声也随之坏了,已经没有媒人说给说媒了。
阿杜一说南方老板带他到南方旅游是加分项,李洪云飞快确定了跟林北合作的事,生怕他答应晚了,林北就跑了。
林北四人下了山,乘坐大巴车到镇上。
林北到镇(正攵)(广付)找人给他和李洪云当中间人,他和李洪云签下了合同。
天快黑了,林北带旅游团住镇上招待所,给阿杜、李洪云也开了间房。
第二天,林北离开之前,跟阿杜透露他六月份还会再来,到时候包了他的枇杷。
阿杜开心的嘴巴快咧到耳朵后面,目送旅游大巴离开,李洪云在阿杜耳边念叨什么时候安排他和女方见面。
阿杜翻白眼,我要不是了解你在除了蜜蜂的事上缺一根筋,少点脑子,我也要以为你有隐疾了。
整天跟蜜蜂打交道,缺根筋也好,以后至少不会有花花肠子,阿杜这样安慰自己。
“你后天到我三孃家。”阿杜说。
“为什么是到你三孃家,不到你家?”李洪云狐疑地盯着阿杜,这家伙不会在敷衍自己吧。
阿杜:“……”
谁家哥哥会这么缺心眼,拉着男方到自己家,让妹妹跟男方相亲啊!
“你自己想。”阿杜已经不想理他了。
李洪云追上阿杜,一路追问阿杜一路。
这边阿杜快被李洪云烦死了,那边旅游大巴已经离开石棉县了。
接近中午,旅游大巴到了汉源。
林北带旅游团住上次住的招待所。
安排好旅游团,林北借招待所的电话打回厂里。
桑超英、黄益民都不在,张帅接的电话,林北让张帅告诉两位老板他到汉源了,便挂了电话。
旅游团在汉源歇息了一天,去山里吃枇杷。
九襄有枇杷,清溪也有枇杷,这次林北带旅游团到清溪找枇杷园吃枇杷。
西南人知道怎么吃枇杷,但是林北和林北从淮市带来的人不会吃枇杷,观察冯援朝等人剥了皮,吃果肉,吐掉一个核,他们有样学样吃枇杷。
枇杷酸酸甜甜,汁水还多,是林北没有吃过的味道,没控制住,一下子吃多了。
几乎没人不贪嘴,都吃多了。
旅游团在清溪镇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旅游团坐大巴回到汉源。
林北再一次安排好旅游团,独自到运输公司找任智。
任智见到林北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昨天就听说旅游团回汉源了,他还在想林北什么时候找他呢。只是他没想到林北来看他,还给他带了一网兜枇杷。
任智带林北回办公室,打趣道:“我人在汉源,缺你这一网兜枇杷?”
林北把枇杷放桌子上:“你不缺,南方人民缺。”
上次吃枇杷,还是去年,任智没跟林北瞎客气,打开网兜,挑了一个最大的枇杷,剥了皮开吃,抽空问:“你打算运枇杷回南方?”
“没这个打算。”林北解释道,“枇杷太软了,熟的又快,还经不住放,还在路上,就能坏掉一大半。”林北见到枇杷,又吃了枇杷,彻底打消了运鲜枇杷回淮市的念头。
任智糊涂了,既然林北不打算运枇杷回去卖,那他上面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想运枇杷罐头、枇杷膏回去卖。”林北说。
任智了然了,问:“那你找我有什么事?”
“找你聊聊天。”林北。
“你找到给你生产枇杷罐头、枇杷膏的厂子了?”任智问。
林北点头:“我在石棉县待了十几天,考察了他那里的枇杷园和罐头厂,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跟枇杷园和罐头厂合作。我马上回淮市,跟我两个合伙人商量一下,六月份回西南,就跟他们签合同。”
任智也不吃枇杷了,倒水洗了手,坐到林北对面,跟林北说:“我们汉源就有枇杷,你跑到石棉县找人合作生产枇杷罐头和枇杷膏,要多出多少运费,你这么做生意,不亏吗?”
“我们旅游团成员到泸定县有点高原反应,我带团回石棉县休整,意外认识了罐头厂厂长,和他投缘,便两人默认了合作的事。”林北确实默认了和申道忠合作,就不知道申道忠有没有默认和他合作。
“我俩不投缘?”任智挑眉。
“投缘,所以我回到汉源,就拎着枇杷来找你了。”林北说。
知道林北板上钉钉要和石棉县的罐头厂合作,任智有些泄气,却忍不住向林北打听:“你打算向罐头厂订购多少瓶枇杷罐头、枇杷膏?”
“50万起步吧,具体多少,等我回淮市,跟我的两个合作伙伴商量后,才能确定。”林北不在意说。
任智倒抽一口凉气,他现在有点懊悔,林北上次跟他说不做鲜果生意,他就该问一句,问林北打算做什么生意。
林北似乎没察觉到任智的懊恼,又和任智聊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离开前,任智问他什么时候走,林北说:“听说过几天,有个地方樱桃可以吃了,我打算吃了樱桃就走。”
任智若有所思点头,起身送林北离开。
从运输公司离开,林北回到了招待所,喊上胡翔,两人在县城走走停停,打听哪里卖果苗。
林北打听到两个地址,下午林北让许树开大巴,带他去看果苗。
林北看不懂果苗,分辨不出哪家卖的果苗好,他没当即订果苗,打算这几天找一个懂果苗的人带他过来买果苗。
林北坐大巴车回到招待所,他刚下大巴车,就看见冯援朝站在墙角处,朝他招手,林北朝冯援朝走过去。
“老板,你离开没多久,有两个中年男人过来找我们打听你在石棉县见了谁,胡翔嘴快,说你在石棉县经常去见申道忠厂长,有一次还跟申厂长喝了一夜酒。”冯援朝嘀咕,“胡翔平时嘴挺紧的,这次怎么这么大嘴巴。”他觉得这件事透着古怪,又想不出哪里古怪。
林北:“……”
他下午没让胡翔跟着他,特意交代胡翔如果有人问他在石棉县的行程,让胡翔据实回答。
林北打断冯援朝的思考,说:“我打算每年12月份收一次腊货,我的意思是我在你们这里办一个腊货收购站,每年10月份开门做生意,做到12月份,平常你们只需要守在收购站回答老乡的问题。你们姐弟仨可以商量一下谁替我看守收购站,谁跟我回淮市,还是你们姐弟仨打算一起留下替我看守收购站。
当然,我不会让你们一直守着收购站,如果职工宿舍楼建好,你们每年可以来淮市游玩三四个月。”
冯援朝哪有心思思考胡翔的反常行为,他着急忙慌找大姐、二姐商量这件事。
林北的想法没有实现前,他不希望除了胡翔以外,有第三个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第200章 200
林北从角落里走出来, 站在电线杆旁跟同伴说话的胡翔瞥见老板,把烟头撂地上,踩了踩, 拨开众人, 跑去找林北。
林北的目光落胡翔耳朵上, 胡翔摸了摸耳朵上别的烟,嘿嘿笑道:“下午有人找我们聊天, 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两根香烟。”
林北从兜里掏出一包烟, 丢给他。
胡翔伸出双手接住香烟, 心里十分美说:“谢谢老板。”
林北让胡翔继续跟人聊天去吧,他回到房间整理他在西南所见所闻。
第二天早晨, 旅游团排队洗漱, 林北把脸盆放柜台上,给牦牛肉干厂打去了一通电话。
厂长孙文川接到来自汉源县人民(正攵)(广付)招待所的电话, 他正纳闷谁会在汉源给他打的电话,就听见一道好似在哪里听过的声音:“孙厂长, 我是淮市的林北。”
孙文川只和林北见过一面, 中间又过去的好几个月,不怪他忘了林北的声音。听到林北自报家门,孙文山立刻想起了林北是谁。
他热络地问林北:“老林, 你怎么跑汉源去了?”听这语气,好似他跟林北认识很久了。
“跑这里旅游来了。”林北说。
孙文川随口说:“你来西南旅游,怎么不来牛埠,我好尽地主之谊。”
“牛埠有什么好玩的?”林北笑着问。
“有很多好玩的, 说不过来, 如果你来,我就带你去玩儿。”和生意人聊天, 如果他如实说牛埠没啥好玩的,这句话说出口,把天聊死了不说,还得罪人,孙文川肯定不会这么聊。
林北似乎没有发觉到孙文川在说场面话,他认真回答:“我这个月要回去一趟,六月份再来西南办事,回南方之前,到牛埠一趟。”
“……好,咱俩就这么说定了。”孙文川硬着头皮接话。
“我这边还有事,先挂了。”林北目的达成,没有留恋挂了电话。
留下孙文川对着电话满心纠结,他实在想不通他像往常一样跟生意人客套,怎么就接了一个带人旅游的活。
孙文川又想到林北凭一己之力盘活了牦牛肉干厂,打破了何汉斯的计划。何汉斯吞了牛埠肉干厂的美梦破碎,更加紧密联合其他肉干厂疯狂针对牛埠肉干厂。这些人为了抢占市场,简直不要脸至极,以更低的价格抢占市场不说,还用到脏手段往牛埠牦牛肉干厂身上泼脏水,导致好多百姓被误导不敢买牛埠生产的牦牛肉干,牦牛肉干厂的处境更加艰难。
孙文川在考虑要不要彻底放弃本土市场,到外省开辟市场。开弓没有回头箭,倘若失败了,员工将面临集体没工作的局面,孙文川自认自己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他在犹豫,迟迟下不了决定。林北的这通电话让孙文川下了决定,孙文川决定到外省开辟市场,如果不成功,让林北给他托底。
至于怎么说服林北给他托底,他得仔细想想。
孙文川开始期待林北到来,并且他忙碌起来,计划在林北到来之前,找几个值得游玩的地方。
这边林北挂了电话,端脸盆到水房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