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安好_分节阅读_第431节
小说作者:非10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4-09-23 20:49:57

  旋即,见得下角处磕头的小人儿,气得吹起的花白胡子才又落回原位。

  那小人儿画得甚是传神,磕起头来十分卖力,褚太傅越看越顺眼,干脆让老仆拿了剪刀来,亲自将那小人儿方方正正地剪了下来。

  “明日一早,找个工匠,给我好好裱起来……”

  老仆接过那还没有巴掌大的“画”,讶然问:“这如何裱得?纵然裱得,又作何用呢?”

  这么小点,总不能是给哪窝搬家的老鼠,拿去做乔迁贺礼吧?

  “让你去裱你便去,哪儿来这么多话。”褚太傅瞪他一眼,又忙道:“快快找个匣子装起来,休要弄脏了。”

  老仆应声“是”,是该找个匣子,弄脏虽不至于,但若飞出去弄丢了,倒还怪难找的。

  老仆寻匣子去了,太傅继而拆开第二封信,此乃王长史所写。

  太傅展信,见得那恭恭敬敬的问候之辞,即心情颇好地轻哼了一声,果然是个人都比他那破学生懂事,而不是专程只写个“哈”字来气他。

  但很快,太傅就不这样想了……

第346章 大云寺出事了

  王长史此一封信,褚太傅起初读来,颇算得上顺眼,可读着读着就不是那回事了。

  褚太傅花白的眉毛越皱越紧——夸他的学生就夸他的学生,怎么夸着夸着就偏到乔央身上去了?

  这是他教出来的学生,和那个破钓鱼的有什么关系!

  褚太傅越看越烦,心中酸味翻江倒海,草草一目三行,略至信的末尾,总算是提到了他,噢,但是是这么提的【如有机会,劳太傅代学生问乔祭酒好】!

  “烦人!”

  褚太傅以最朴素的言辞表达此刻的心情。

  他欲将这烦人的来信烧了干净,然而举到灯烛上方,却又收回——烧信不当紧,万一把屋子点着了就不妙了。

  如今甚是惜命的老太傅,拿起方才剪小人儿磕头图的剪刀,不服不满地把信纸剪得稀烂。

  刚折返回来的老仆,见得自家老郎主面前的那一堆碎纸,讶然问:“……都要裱起来?”

  老太傅哼了一声:“裱什么裱!拿去烧了!”

  面对如此之大的情绪起伏,老仆却习以为常,上前将那些碎纸收起之际,却听自家老太傅又毫无预兆地“嘿”地一笑。

  褚太傅往椅背靠去,怒气忽而消了七分,大度道:“不知者无错……”

  虽然被认作是旁人的学生,可他的学生最好,此一点却是有目共睹。

  夏夜里,半开着窗,窗外送来丝丝清凉,太傅转头看向窗棂外,见廊角下挂着的那盏花灯暗着,立即道:“花灯怎不见亮着?快快让人点上……”

  老仆连忙带人点灯去了。

  那是一盏兔子花灯,同这座清雅简朴的居院格格不入,但老郎主却很是珍视,自上元节夜挂上去开始,便不曾让人摘下来过。

  只是老郎主近来都宿在礼部,这盏兔灯和点灯的仆从便也消极怠工了。

  老太傅隔着窗,瞧见那盏灯被重新点亮,散发出温柔烛光,这才觉得安稳满意。

  他这盏灯,要一直留到他的学生回来为止,有灯就有盼头,就像从前那样。

  青色的兔灯随风轻轻晃着,灯火也随之摇曳,如调皮的孩童手中持一支青青荷叶,在水中拍打涤荡,荡啊荡,便将水面荡出一层层波澜,夜色也如水面,被这盏小小兔灯的光芒缓缓荡开,直至迎来第一缕天光。

  由身在江都的潘公公使人送出的奏请密函,很快抵达了京师,被呈至天子手中。

  次日当晚,姚翼自大理寺折返,换下官服后,即去了母亲处请安。

  姚家老夫人的居院里,此刻很热闹,二房夫妇带着姚夏兄妹二人都在陪着老夫人说话。

  下人都守在外头,只一个贴身嬷嬷在旁侧给老夫人摇着大蒲扇,老夫人听着孙女的请求,笑着叹气摇头:“阿夏,你不如先问问你母亲答应不答应……”

  自常岁宁接任了江都刺史一职后,姚夏便在家里呆不住了,隔三差五便央着要去扬州找堂姊。

  今日,又逢姚冉有家书送回,这份心情便更是压制不住,此刻复又提起此事来。

  同走进来的姚翼福身行礼罢,姚夏便走到母亲曾氏跟前,晃着母亲的手:“母亲,您就让我去吧……”

  曾氏拍了拍女儿的手:“阿夏,你得知道,现如今江都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

  “阿娘,女儿不怕苦的!”

  曾氏叹息道:“阿娘的意思是,如今江都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常刺史哪里又方便再养着你这么个只会吃饭的闲人啊。”

  姚夏脸色一苦,竟觉无法反驳。

  毕竟,她会的是真不多,吃的是真不少。

  “阿爹阿娘……”姚归闻言忍不住道:“不如儿子去扬州求学吧?”

  他可是听说了,常刺史在江都命百人誊抄世家藏书……且昨日圣人已经准允了常刺史此举!

  他若能去江都求学,便有机会接触到那些书籍,不单能见到常刺史和冉妹,说不定还能学有所成呢。

  姚老夫人玩笑般的话打破了少年的异想天开:“阿归这想法不错,不如顺道将你大伯的脑袋也一并带上,那就更为省事了,倒免得来日让人来砍了……”

  “都休要闹了,谁也不准去。”姚家二老爷难得拿正色说道:“这位常刺史行事张扬,必然已招圣人猜忌。而咱们姚家同别家本就不同,你们大伯在朝为官,与这常刺史之间原先便有些传闻在……若再将你们千里迢迢送去江都,一旦叫人知晓,那当真是要说不清了。”

  姚归和姚夏闻言互看一眼,隐约知晓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时都如蔫鸡一般不说话了。

  姚翼落座下去,叹气道:“有那两个在外头,我已经足够头疼了,你们二人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吧。”

  “那两个”?

  哪两个?

  姚家众人反应了一下,几乎下一刻便齐齐恍然。

  姚夏看着自家大伯,合着大伯不单算上了堂姊,还将常姐姐也算上了……大伯这份给人当外室阿爹之心,竟仍未死。

  姚家二老爷对此很是发愁,得,他这厢刚想着和那行事吓人的常刺史撇清关系呢,大哥倒好,立马又给拉回来了。

  大哥这份想做人野生阿爹的瘾,怎就这么大呢?

  对上家人们复杂的视线,姚翼意识到失言,尽量正色道:“总之都不准再去了。”

  剩下这两只羊羔子们,无论如何得看紧了,就在圈里,哪儿都不许去了。

  姚老夫人拿出姚冉的家书,让嬷嬷交给姚翼。

  姚翼读罢,看着其上有力的字迹,不禁感慨道:“冉儿变了许多……”

  这种改变是由内至外的,从信上措辞与笔迹之上,皆能够显现出来。

  姚翼也时常收到女儿的单独来信,他从那一封封信中似乎可以看到,一只原本被禁锢在笼中、孱弱多伤的雀鸟,一点点褪去了伤羽,延展了骨骼,长出了新的血肉,羽翼逐渐变得丰满。

  而在近来的书信中,姚翼又可感受到,这只雀鸟有了眺望更远之处的目光与决心,它想飞得更高,乃至有了勃发的野心。

  姚翼对此既感到震惊,又有复杂的欣慰,更多的却是为人父母的忐忑不安。

  同时他又清楚的知晓,女儿这份野心的启蒙之师,必然是最令他提心吊胆的另一只领头的羊羔。

  那只羊羔从不给他写信,只在冉儿的信中与他“对话”过一回,让冉儿代为问候了他一句。

  姚翼一直在密切关注着江都的动向,将常岁宁在江都的每一个举动都看在眼中。

  她胆大妄为地要了江都刺史之位,如今又先斩后奏地抄留了世家藏书……是,圣人皆准允了,甚至是力排众议的准允,但准允不代表认可,只是迫于时局的“不得不”。

  这些猜忌与不满,会在看不到的地方累积,待到造就了这份“不得不”的危机消失时,她便必有危机临头……

  她在江都所做的一切,渐渐都指向了一个地方官员最忌讳的字眼——集权。

  她先是自行选拔招募人才,借此避开了朝廷耳目的分权与掣肘;又设法令富商捐银、望族捐书,非但以此稳固了江都的局面,更顺势同这些江都的“土地主”们绑在了一起,让对方不得不为她所用。

  现如今又以如此手段留下了江都的藏书,那些藏书固然本就属于江都,可从前它们分散于各大族家中,但眼下,却全部集于她一人之手……

  论起藏书数目,她自然远远比不得朝廷的藏书阁,尤其是朝廷收没了中原藏书之后——

  可朝廷对藏书的使用会有着严苛的限制,将它们真正分给天下读书人,这是个过于嘹亮理想的口号,想实现它,尚且需要一个注定漫长的过程。

  可她手中的藏书不同,那是可面向天下读书人最直观、最有希望触碰到的一座藏书阁。

  而这座藏书阁唯一的主人,叫做常岁宁。

  这些藏书是无数文人眼中的圣物,而她将是唯一的分配者。

  兵权,财政,藏书,而今全在她手中,短短时日,她已是绝对名副其实的江都之主了。

  她的动作迅速而总能屡屡扼中要处命脉,别说那些只能在朝堂上以言辞讨伐反对她几句的官员了,便是心中已有预料的他,一时都未能反应得过来。

  他甚至觉得……她这些集权的手段太过熟练了!

  可这些手段,都是谁教她的?

  近日,姚翼时常于辗转反侧的深夜时分突然坐起来,拧眉思索此事。

  根据他的直觉判断,他疑心常岁宁背后有能人在暗中指点教唆……

  可姚冉的来信却频频表明,一切皆是常岁宁自己拿的主意,甚至她的属官与门客,也时常因为她的大胆和出人意料之举而感到惶恐茫然……

  但姚翼仍近乎坚信地认为,常岁宁背后定有深藏不露之人,只是隐藏在暗处未曾现身……否则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根本无法用常理解释。

  他身为大理寺卿,较之常人要更加敏锐,且他此前暗中寻人之时,也算详细地知晓了常岁宁从小到大的经历……那样深锁深闺之中,不与外人相通的经历,单凭她一己之力,怎么可能造就得出如今这深谙权术的江都刺史?

  既不是她身边的佐官与门客,也不是常阔的作风……那究竟是何人在暗中引导她?

  姚翼拿不准极有可能存在的“那人”究竟抱有怎样的心思,暗暗决定必须要将“那人”找出来。

  回到居院之后,他给常岁宁和姚冉各写了一封信,给常岁宁的那封,意在试探与提醒;给姚冉的那封,则是再三交待让女儿多加留意此事,凡是发现蛛丝马迹,立即来信告知他。

  ……

  次日,肖旻率凯旋大军入城之时,京中百姓夹道相迎。

  再一日,李献率五万兵力离京,前去支援洞庭,讨伐剿杀以道州反贼卞春梁为首的乱军。

  李献策马出城时,一路尚可见得官道两侧残存的鲜花,那是昨日肖旻入城时,百姓们赶来相迎时留下的。

  而今日他出征之日,却全无昨日的热闹景象,亦无官员相送,姨母只称军情如火,令他速速行军……此刻所有人,应当都在早朝之上庆贺凯旋之师,为肖旻一行论功行赏。

  李献握紧了缰绳,策马踏过那些残花,疾驰而去。

  此次,他必会提着卞春梁的首级归京——

  他要向姨母、向所有人证明,他韩国公李献,才是真正能助大盛力挽危局之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3页  当前第4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1/7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安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