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人以及外人,都以为他是身子不好才不能好好读书。
而只有郑先生自己知道,就算他身体康健,他也不是读书的那块料。
不过有了体弱这个借口,他的平庸,反倒不被人注意。
郑先生却不甘心。
他加倍刻苦的学习,聪明人过目成诵,那他就读十遍、百遍。
再加上家学渊源,郑家的读书氛围、教育资源等,还是影响到了郑先生。
十六岁考中秀才,十九岁考中举人。
郑先生拼尽了全力,他很清楚,举人应该就是他的极限了。
但家人和外人不知道啊。
他们只会觉得,郑先生只是被身体拖累了。
二十二岁那年,郑先生不死心的参加了乡试。
结果,第一天就昏倒了,被人抬出了贡院,险些没有救过来。
郑家上下都被吓坏了,就是郑先生自己也认了命。
索性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到老家,修身养性,教书育人。
其实,就是万氏这个娘子,也是郑家精细挑选的。
门第不高,万氏的祖父还是农户,直到她父亲科举入仕,才算改变了万家的门户;
母亲是个好生养的,一人就生了四子一女。
万氏是长女,懂事起就帮着母亲照顾四个弟弟。
性子强,能支撑门户,还会照顾人。
郑先生的母亲,就是看中了万氏这一点,才不顾门第,为郑先生聘了万氏。
郑先生:……
最初他是委屈的,大嫂是国公府的小姐,二嫂是尚书府的千金。
就是庶出的三兄,也娶了伯府的女儿。
唯有他,明明是嫡幼子,却只能娶个从四品国子监祭酒家的女儿。
万氏祖母、母亲都是农家女,半点世家的规矩都不懂!
万氏虽然能干,可、可——
不过,万氏过门后,对他无微不至,就连喂药喂饭,也都是亲力亲为,从假手于奴婢、仆妇。
万氏对自己,也是发自内心的倾慕、尊敬。
她不会嫌弃自己不如父兄,也不会嫌弃自己只能靠着家族过日子,连个正经前程都没有。
人心,是被一点点焐热的。
再加上,万氏的八字,或许是真的旺夫。
郑先生娶了万氏的第二年,郑先生顺利中举,发榜的当天,万氏产下长子。
双喜临门啊。
那一天,绝对是郑先生这一辈子的高光时刻。
所有人都羡慕他,都称赞他。
跟随丈夫回到老家后,万氏又生下了代表着祥瑞的龙凤胎。
郑先生觉得,他这一生也不算太差。
若是能再教出一个惊才绝艳的学生,他也就圆满了。
赵青云是个好苗子,就算没有郑先生的提携,他应该也能平步青云。
郑先生对于赵青云的天分之高,又是欣喜,又是失落,还有隐隐的嫉妒。
而这个季小四,终于让郑先生体会到了身为师长的快乐……
第152章 男主极品亲娘(四十)
季小四有心求教,郑先生想要得到“为人师长”的快乐,两人一拍即合。
在郑晚君的目瞪口呆中,在其他人(尤其是季家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季小四成了郑先生的亲传弟子。
季小四还有去上工,但从书铺回来后,他不再找赵青云求教,而是去郑家接受郑先生的严苛教育。
一天十二个时辰,季小四做工(兼吃饭)六个时辰,读书(兼挨骂挨手板)四个时辰,每天只睡是个两个时辰。
但,季小四还是坚持了下来。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季小四跟着郑先生学了三、百、千,开始读四书。
他够聪明,更加刻苦,仿佛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拼了命的努力。
郑先生愈发有成就感。
他开始觉得,季小四该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读书。
而不是去书铺浪费生命。
可是季家那群人,都是无赖、吸血鬼。
若是被他们知道郑先生看重季小四,他们会拼了命的赖上郑家。
虽然郑先生不怕,可他也嫌麻烦。
再者,季家到底是季小四的家人,若是季小四不管不顾,或是太过决绝,对他将来也不利。
“投鼠忌器啊!”
郑先生默默的叹息着。
就在郑先生想着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时候,季家出事了!
“季大郎似乎得罪了人,他去外地进货的时候,路过双头山,结果被双头山的土匪给绑了。”
双头山是附近最有名的悍匪。
打家劫舍,绑票勒索,几乎是无恶不作。
不过,双头山的大当家还算有些聪明,他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不伤害贫苦百姓,也不敢针对高门大户。
他们只劫掠中间的那部分人——过往客商,或是“为富不仁”的奸商。
而且吧,他们只图财,不害命。
被绑票的人,只要乖乖缴纳赎金,他们就会把人票安然放回来。
也正是大当家的这份“规矩”,双龙山虽然恶名在外,却没有激起民愤,就是官府,也只是象征性的围剿了几次。
并没有大规模的发动官兵去剿匪。
只要官府不认真,双头山的山匪就剿不干净。
十几年了,双头山的悍匪依然存在。
“双头山不是‘劫富济贫’的好汉嘛,他们只绑那些真正的有钱人啊。”
而季大郎,只是个开了个小铺子的小商人,根本就不够双头山的“人票”标准啊。
“要不说他是得罪了人呢。啧啧,双头山的人发了话,要季家拿一百两银子赎人。”
“一百两?我的天,季家能有这么多钱?”
“……赎金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谁带着银子去赎人。”
季大郎可是疑似得罪了人啊。
如果双头山不讲规矩,收了赎金还要撕票,不说季大郎危险,就是去送赎金的人,也要跟着完蛋啊。
季家可不是只有一个季大郎,儿子多了,各自娶妻生子,也就都有了私心。
熟悉季家的老邻居们,觉得一百两银子的赎金,季家想办法凑一凑,还是可以凑齐的。
关键是季家愿不愿意凑。
凑够了,又由谁去双头山赎人!
老邻居们没有猜错,季家确实可以凑够一百两。
而季老头儿也强势的表示,要拿钱赎人。
一来,季大郎是长子啊,季老头儿最是看重。
二来,季大郎的儿子,读书颇有些天分,书院的先生都夸他好。
季老头儿自己是个市井混混,仿佛不要脸面一般。
事实上,他骨子里也想儿孙出息,家里能够出个当大官儿的人。
季家大房,那就是季老头儿的心肝宝贝。
所以,其他房头的人都心疼银子,不愿意出钱,季老头儿却瞪着三角眼,将所有的儿子、儿媳妇都震慑住了。
这老泼皮,可是浑了几十年啊。
真惹急了他,这人什么缺德事儿都能做得出来。
其他的几个儿子、儿媳妇都怂了,纷纷表示愿意凑钱。
钱,凑够了!
但,谁去送?
季老头儿肯定不去,他确实看重长子,可他更惜命。
季大郎的几个儿子,也不能去,孩子还小呢。
季二郎、季四郎、季五郎也都找了不同的借口,打死不去双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