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双流懒得理他,快步走了出去。
蒋修杰抓抓脑袋,老爹今天这是怎么了?
……
正如周铮猜测得那样,听说是沈姑娘的事,萧韧便让他进来了,这个时候,他已经坐在刚刚蒋双流坐过的椅子上了。
听完周铮的话,萧韧点点头:“李思南说得没有错,彤彤并非沈氏后人,她是沈太太不知从哪里抱来的孩子。”
周铮吃了一惊,在来清水巷之前,他想过很多种可能,但是当萧韧说出沈彤不是沈家人之后,周铮还是不可置信。
好一会儿,周铮才问道:“这是沈姑娘告诉你的?”
萧韧道:“她是从沈太太口中得知的真相,她很难过,已经很多天没有去上学了。”
是啊,这种事无论发生在谁身上,都会令人难过的,更何况沈彤除了母亲以外,没有任何亲人了。
现在,连母亲也没有了。
“那么父王那里,我就只能如实相告了。”周铮说道。
“彤彤已经不是沈家后人了,你若是不想让宜宁和她一起玩儿,就直接说,我会转告她的。”萧韧脸上没有笑容,一丝儿都没有。
“你胡说什么,我是那种人吗?再说,宜宁喜欢和沈姑娘在一起,也并非是因为她是沈家人。”
话一出口,周铮如醍醐灌顶,是啊,沈彤能够走到父王面前,能够陪在宜宁身边,从来就不是因为她的沈家遗孤,而是因为她是沈彤,能够在死士手中救下父王的沈彤,能够平息榆林暴动的沈彤。
在他们眼中,她先是沈彤,其次才是沈家后人。
“小七,你早就猜到我会来,是吗?”周铮问道。
萧韧摇头:“我又不是神仙,怎能猜到。”
周铮深深地看着他:“但是你一定猜到李思南会对父王说出这件事吧。”
萧韧继续摇头:“也没猜到。”
他没有说谎,他确实不知道沈彤接下来会如何去做,他甚至担心沈彤会引出死士,在众目睽睽之下揭穿身世。
现在看来,沈彤没有那样做,而是选择了最安全也最有效的方式。
她让芳菲把这件事情泄漏出去,李家小婢听到以后,肯定会告诉自家太太,这件事便顺利地传到李思南耳中。
沈太太黄氏离家的时候,李太太是知晓的,因此秦王问起时,李思南曾经亲口印证此事。
现在这件事反转了,一旦从别人口中传到秦王那里,秦王必会怪他当日做证之事,那还不如由他自己来告诉秦王。
萧韧暗笑,也不知彤彤怎么就相中了李思南,接连两次都是让李思南当证人。
不过细想一下倒也容易解释,李太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街坊邻里的事,就没有她不关心的,李思南是幕僚,前几年一直被一清道人压着,现在一清道人死了,他想方设法要在秦王面前引起注意,这件事上没有比他们一家子更合适的了。
第315章 不能说
别说萧韧,就连沈彤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进展得如此顺利。
萧韧猜得没有错,在此之前,沈彤的确想过要把屠卫的人引出来,由他们当众揭穿自己的身世。
考虑再三,她没有那样做,而是改为让芳菲放出消息。
抱着桔子,沈彤露出了微笑。
读书真的很重要,如果她没有读过书,一定想不出这种简单却实用的办法。
让自己的丫鬟,传给别人家的丫鬟……如果没有重生,她打死也想不到,这世上还有人闲到整日打听邻居家的事。
沈彤拿起那本令她茅塞顿开的书来,这是她在街边买的,书名叫《宅斗》……
于是次日,沈彤便和阿少一起去上学了。
她有日子没有来了,池先生还以为她终于死心了,不再读书了,没想到她又来了,池先生不由感慨,这世上的读书人若是都能有沈彤一半的努力就好了。
沈彤的确不是读书种子。
池先生不胜唏嘘,沈彤是个聪明伶俐又很有主见的小姑娘,为何这么出色的小姑娘,在读书这件事上就不行呢?
池先生想不通,沈彤自己也想不通。
曾经她比现在更加想不通。
沈家是仕林大家,黄家也是世代书香,即使她天姿有限,可也不会差得这么多吧。
不过现在的她已经不再纠结了。
她不是沈家人,和黄家也没有关系,所以她读书不好,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普天之下,读书人只是少数而已。
而她恰恰就在大多数人之中。
可是阿少却毫无疑问是少数的读书人。
沈彤和阿少是在同一天开始跟着池先生读书的,可是现在阿少已经能写出令池先生不住点头的文章了,而沈彤还在认字的阶段。
来到西安快一年了,阿少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病殃殃的孩子了。他白净清秀,彬彬有礼,无论是谁见了他,决不会相信一年之前,他还是混迹街头的乞儿。
阿少更像是某个世家的小公子。
下了课,沈彤便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回家,回去的路上,沈彤问阿少:“你想不想考秀才?”
阿少微笑:“池先生说我的年纪还小,过几年再下场也不迟,但是他会找一套县试的题目拿给我做的,让我知道自己的书读到何种程度了。”
沈彤原本是想说,若是你想考才也是可以的,可是没想到,阿少不但要考,而且现在就能考,只不过因为年龄太小才要等上几年的。
人和人是真的不一样。
此时此刻,蒋双流也在感慨人和人是真的不一样。
他出城来到自家的庄子,在庄子里终于见到了蒋老爷子。
在此之前,蒋双流已经有些日子没有见到蒋老爷子了。
每次他来庄子,蒋老爷子都没有见他,他把带来的东西放下,就被老管家打发出去了。
没想到今天却见得这么容易。
蒋双流硬着头皮,把蓝师傅的事情说了一遍,按照和萧韧商量过的,他说道:“我本来是想将此事禀报给王爷的,可是萧七少却说这事他知我知,还让我来问问您的意思,您看此事要不要告知王爷。”
说到这里,蒋双流赫然发现,蒋老爷子的脸色不对。
“父亲,您怎么了?”蒋双流急忙问道。
蒋老爷子目光呆滞,一张遍布皱纹的脸如同纸一样白。
“真的找到了后晋小皇帝?”
不知是不是错觉,蒋双流感觉父亲的声音在颤抖。
“是,蓝师傅正是后晋小皇帝,只是他逃亡已久,早已没有了复国之心,加之后晋的那些人一心想让他做傀儡,他不想再受他们控制,这些年来,他带着仆从在西安隐居,早已不把自己当成是皇帝了。”
蒋双流告诉蒋老爷子的,也是萧韧告诉他的。
他知道的也仅限于此,至于欣妩和赤蛇之血的事,萧韧并不知晓,当然也不会告诉给他。
即使如此,蒋双流发现,父亲还是被震惊到了。
“父亲,谁也不会想到,后晋小皇帝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当年您千真万确是带回了后晋小皇帝的尸身,您的功劳也是千真万确的。”
蒋双流以为,父亲是因为得知自己当年逼死的只是两个小皇帝中的一个,这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毕竟,蒋家的功劳,都是因为抓捕后晋小皇帝才得来的。
蒋老爷子目光迷离,竟似是在魂游太虚,蒋双流吓了一跳,担心这件事的变故太大,父亲会受不了。
“父亲,您没事吧,父亲?”蒋双流连叫了几声,蒋老爷子才缓过神来。
他看着蒋双流,一双苍老的眸子忽然又有了光辉:“不要告诉王爷,听七少的,这件事情只有他知你知,任何人都不要说,包括修杰,也不要告诉他。把这事烂在肚子里,直到那位蓝师傅死了,就把他曾经的身份一起带进黄土之中。”
“父亲,为什么啊,难道您担心王爷会上书朝廷,把咱们家的功劳一笔抹去吗?”
蒋双流说完就后悔了,恨不能给自己一巴掌,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蒋老爷子却像是没有听懂他这番话背后的含义,蒋老爷子摇摇头:“七少之所以要把此事告诉你,是想借助你在西安附近的兵力,而恰恰七少的兵力主要也在西安,只要你答应不把此事告知秦王,你就会义无反顾与他共同保守这个秘密,有了你和他的兵力支持,不但能够保住蓝师傅,就是后晋小皇帝也能保下来吧。”
蓝师傅是蓝师傅,他已经不再是后晋小皇帝了。
“因此,你就答应七少吧,把这件事瞒下来,听着,若是让王爷知晓此事,他一定能猜到,我们蒋家早就知道这件事了,不能说,一定不能说。”
这是蒋老爷子心里的结,多少年了,为了守护这个秘密,他早早地卸甲归田,不问世事,如今萧七少把这件事揭露开来,而且还找到了幸存的那个后晋小皇帝,蒋家若是不帮他瞒下此事,那就是傻子了。
这件事当然不能说,说了就是欺君之罪。
萧韧之所以把蒋双流拉进来,就是看准了蒋家会保守这个秘密。
当年蒋老爷子带回后晋小皇帝的尸身回来请功的时候,可没有说出还有一个小皇帝逃走的事,直到太祖皇帝山陵崩,也不知道这件事的真相。
第316章 不同的待遇
周铮如实禀告了秦王。
“父王,沈姑娘似是并未想要隐瞒此事,只是她忽逢巨变,一时半刻还没有缓过来,听说这几天也没有去上学。”
“上学?她在上学吗?”秦王问道。
“她是池先生的学生,就是以前在军中的那位池先生。”周铮解释道。
秦王颔首,他对池先生有印象,有一次王府年宴,还曾经给池先生送过请帖。
“嗯,好学上进,难得难得”,秦王对身边服侍的内侍说道,“送套上好的笔墨纸砚给她吧。”
内侍应诺,周铮也告辞,和内侍一前一后走出秦王的书房。
从这里到存放笔墨纸砚的库房还要穿过三道月洞门,内侍向周铮揖了揖,便去办事了。
他走了约末百步,内侍眼珠一转,手中拂尘一甩,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三公子,可是还有事要吩咐奴婢?”
能给秦王贴身服侍的内侍,个个都有武功,之前假钟陵县主行刺时死去的那个,还有眼前的这位,不仅身负武功,而且还是高手。
周铮跟在他身后,早就算准他会查觉,只是这内侍心窍玲珑,直到走出百余步,离开书房渐远,这才转过身来说话而已。
周铮笑道:“公公真是耳聪目明,我自知瞒不过公公,可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被公公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