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柴在杨柳胡同遇到了可意儿,可意儿穿了一身绣了无数只花蝴蝶的衫子,手里拿了柄新买的扇子,正和一个小姑娘逗闷子,小姑娘脸蛋红扑扑的,不时用帕子捂着嘴偷笑,看那打扮,像是哪位红姑娘的丫鬟。
可意儿一抬眼看到了小柴,就对那姑娘说道:“我家的家奴来了,我要走了。”
小姑娘依依不舍,可意儿只好捏捏她的玉手,小姑娘慌忙抽出手来,把自己的帕子塞进他手里,然后一阵风似的跑了。
可意儿把那帕子凑到鼻端闻了闻,对小柴说道:“奴儿,差事办得如何了?”
小柴心里有气,把他从玉郎阁买出来的是大饼,从大饼手里买下他的是沈姑娘,轮得到你这个小闲帮“奴儿、奴儿”的叫吗?
“爷的事轮不着你过问。”小柴冷冷地说道。
可意儿也不生气,用手指挑着那方帕子,帕子就像是长在他手上,滴溜溜地转了一个圈儿,小柴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手功夫,倒是小看他了。
“你猜刚刚那姑娘是谁?”可意儿笑嘻嘻地问道。
“你爱说就说,不爱说就别说,爷没求着你。”小柴说道。
“得,算我拿热脸贴你冷屁股了,那小姑娘是玉卿姑娘的丫鬟,你知道玉卿姑娘是谁吗?”可意儿又问。
“卿卿坊的?”小柴终于有了兴趣。
可意儿把帕子抛向空中,帕子在空中转了一个圈儿就稳稳落在他的手指上,可意儿道:“你说的没错,玉卿姑娘是卿卿坊的,可她还有一个身份,算了,我就不考你了,想来以你在你家里的地位,你也不会知道。”
最后这两句话,把小柴气得想揍人了,他在家里什么地位用得着别人管吗?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小柴低吼。
可意儿白他一眼,说道:“你二哥有个亲信叫陈世宏的,你认识吗?”
“陈世宏?我当然认识。”小柴说道。
“玉卿姑娘是陈世宏的远房表妹,她家乡遭灾,父母双亡,原本想来京城投奔陈家,可是半路上被人牙子拐了,对了,人家是真的被拐了,和你的情况不一样。”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小柴不想理他,翻翻眼皮示意他少废话。
“玉卿姑娘被人牙子卖进了卿卿坊,本来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陈表哥了,没想到两个人不但遇到了,而且还好上了。陈表哥想把玉卿姑娘赎出来,可是玉卿姑娘却不肯,于是两人就这样了,陈表哥隔三差五就会来找玉卿姑娘。”
这个时候,小柴已经隐隐地感觉到了,一定是陈世宏对玉卿姑娘说了什么。
他沉着脸说道:“陈世宏好大的胆子啊。”
“别,你可别多想,陈世宏什么也没有对玉卿姑娘说,这都是那丫鬟说的,她说玉卿姑娘还有一个相好,是杨家的一位管事,以前陈世宏和那位管事偶尔遇上,两人还能哥俩好地喝一杯,可是昨天陈世宏又遇到了那位管事,却连玉卿姑娘的屋门都没进,直接走了。玉卿姑娘见情郎走了,就让丫鬟去追,丫鬟追上他苦苦相问,陈世宏被问得急了,就说让那丫鬟转告玉卿姑娘,这阵子先不要接待杨家的人。”
可意儿说到这儿,笑眯眯地看着小柴,道:“我这人没读过几天书,比不上你们这些世家公子,你给我说说看,你们家和杨家之间究竟怎么了?”
小柴用脚趾头也能想到,还能怎么了,肯定是对上了!
萧家和杨家原本也并不友好,可是这些年来,定国公府行事低调,几个哥哥在朝堂上要么是好好先生,要么就当木头桩子,遇事决不出头,更不会明晃晃地和杨家对上。
这在以前,决不会发生。
可是现在,却发生了。
小柴想起自从他回到京城以后发生的这些事,他觉得他必须要回府问问清楚。
他头都没回,在胡同口找到阿小,两人一起往定国公府跑。
可是他们来到定国公府,定国公不见他,世子萧祎也不在家,其他几个哥哥同样不在。
小柴好不容易才找到阿马,他问阿马:“我哥他们在忙什么,是不是要和杨家干架?”
阿马吓了一跳,问道:“六少爷这是听哪个不要命的嚼根子,没有的事。”
“那几个飞鱼卫呢?”小柴追问。
“飞鱼卫?他们啊,病好了,当然走了。”阿马笑着说道。
小柴瞪着阿马,恶狠狠地道:“你们合起伙来瞒着我一个人!”
阿马不理他,转身走了。
小柴气得要骂娘了,在这府里,他果真是最没有地位的那一个,就连阿马,算了,从小到大,阿马的地位就比他高。
几个哥哥见到阿马全都客客气气,可是看到他,一个比一个凶神恶煞。
正在这时,已经走了的阿马又回来了,他对小柴道:“这些日子六少爷要么就留在府里哪里也别去,要么就去杨柳胡同跟着沈姑娘,这大街上您还是别逛了,老奴可不想给您送赎金。”
小柴怔了怔,这是要让他选啊。
他当然不会留在府里。
“我去杨柳胡同!”
话一出口,不知从哪里跳出两个恶奴,把他反剪着手捆起来,用个大口袋一罩,塞进已经准备好的轿子里,抬着去了杨柳胡同。
阿小在后面一边哭一边追,他也明白了,定国公府遇上大事了,不能让六少爷抛头露面了。
第467章 燕北的箭
江婆子在后院的墙头下捡到一个会动的大口袋,口袋里装着的当然是萧六少爷柴韫。
小柴从口袋里爬出来,讨好地看着江婆子:“江妈妈,我会烧火,我到灶间帮您烧火吧。”
江婆子阴沉着脸,这小子是抽风了吧?
“饭菜都是从外面买回来的,灶上只是烧烧热水,不用专门找人来烧火。”
江婆子拒绝得很委婉,不愧是老江湖,若是大饼和可意儿一定会冷嘲热讽几句。
小柴很感激,他诚恳地对江婆子说道:“其实我是被家里人扔到这儿的,他们不要我了,我没有地方可去,江妈妈,您要收留我啊,否则我就……”
说到这里,小柴哭了。
大丈夫有泪不轻弹,六少爷泪到用时方恨少!
泪虽不多,但是哭得好看,梨花带雨,分外妖娆。
可惜他面对的是江婆子。
江婆子冷哼一声,递给他一把刷子,冷冷道:“去给火儿洗澡。”
这就是把他留下了?
小柴大喜。
江婆子虽然霸道,可若是没有沈彤的授意,她决不会擅做主张,也就是说,这其实是沈彤点过头的?
沈彤知道他会回来?
小柴甩甩头,不让自己去想这些有的没的,兴高采烈去给火儿洗澡。
片刻后,马棚里传来一声惨叫……
楼上,沈彤和燕北郡王正要出门,惨叫声传进来,燕北郡王问道:“是谁?”
“可能是小柴吧。”沈彤说道。
“他不是跑了吗?”燕北郡王和小柴只有几面之缘,并不熟悉。
沈彤笑道:“现在可以肯定了,娘一定是用先帝要协萧家去为她做事了,而且这件事还是和杨家有关系。萧家担心小柴到处乱跑会被杨家绑走反来要协他们,于是索性把他送到我们这里来了。”
燕北郡王想了想,然后哈哈大笑:“小柴既是你的伙计,又是七哥的哥哥,他们认为姐姐一定会护他周全,当然能保护他的人还有很多,可是他一定都不想去,宁可来咱们这里。”
沈彤点头,拍拍他的脑袋,道:“越来越聪明了。”
燕北郡王笑眯了眼睛,若是定国公世子萧祎知道那个威胁他的女人竟然就是沈彤的娘,他脸上的神情一定会很好看。
这是担心拿先帝做人质还不够,再加上自家亲弟弟吗?
傍晚时分,消息传来,护国公世子杨锦程遇刺,所幸伤得不重。
杨锦程是在回京的路上碰刺的。
自从杨锦轩死后,杨锦庭就失踪了。
外人都认为杨家是担心被杨勤报复,悄悄把杨锦庭藏起来了,可是杨家自己清楚,杨锦庭是真的失踪了。
前天,有消息传来,在昌平境内,有个农妇在悬崖下救了一个人,那人昏迷不醒已有多日,农妇倒也热心,卖了陪嫁镯子给他看病买药,后来实在没有银子了,就把那人身上的东西拿到当铺典当,恰好有衙门里的小吏在场,看到农妇当的是个圆牌子。农妇走后,小吏从朝奉手中要过来圆牌一看,见上面有个杨字。他猛然想起前几日他曾陪着县太爷接待过杨家派来的人,那人是来寻找杨家一位小公子的。
小吏回到县衙,就把这件事说了,县太爷立刻让人去打听那农妇是哪个村子的,可惜当铺里的人也并不知晓,县太爷四处寻找不果,又不想放弃这个大功劳,索性亲自带了那枚牌子来到京城,求见护国公杨敏。
一个小小的县令自是见不到杨敏的,但是那枚牌子却令他见到了杨锦程。
杨锦程亲自带人跟着县令去了昌平,没想到就在半路上,乱箭齐飞,县令当场死去箭下,杨锦程带的二十几名亲随死的死伤的伤,杨锦程躲在一名亲随身下才侥幸捡回一命,不过他的手臂上也中了一箭。
杨锦程逃回京城,猜到这一切定然是个局。
那枚牌子是真的,县令也是真的,但是那名农妇和她救下一个人的事,就是假的了。
自从杨锦庭失踪之后,陆陆续续也有过几次假消息,但是那些要么是认错了人,要么就是想要骗钱的,像这种以行刺为目的做局的,杨锦程还是第一次遇到。
他请兵部的营造师傅来看过那枝羽箭,羽箭上没有字,也没有编号,但是那位师傅在这一行已有四十年,他一眼就认出来,这箭不是关内的,也不是鞑子的,这是燕北军用过的!
为什么说是用过?那是因为这种箭以前是兵部专为燕北军打造的。
众所周知,太祖皇帝的几位皇子之中,燕王虽然不是最得宠的,但是他战功赫赫,太祖皇帝同样给予他很多特权,其中就有开矿和打造兵器。
燕北军使用的就是燕王自己的兵器场打造的箭,这种箭与寻常羽箭不同,世称燕王箭。
燕王死后,杨勤接管了燕北军,他处处不甘落后于人,燕王有的,他也想有。
可惜就像前面说的,太祖皇帝可以信任自己的亲儿子,太皇太后却难以信任自己的亲侄子。她不但收回了燕北矿山管制权,更不让杨勤私自打制兵器。
因此,燕北军用的兵器连同羽箭都由兵部统一打制。
最初的几年,兵部打制的依旧是燕王箭,后来财政紧张,军费更是越来越少,而燕王羽箭造价过高,兵部便提出打制普通羽箭。
杨勤当然反对,兵部做出让步,在秦王箭的基础上稍微降低了一点成本,打造出不逊于秦王羽箭的一种箭,也就是射在杨锦程手臂上的这种箭。
可惜杨勤不肯善罢甘休,一年之后,他又以种种借口,令兵部不得不重新打造燕王羽箭,因为,一直到现在,燕北军使用的都是燕王羽箭。
亦就是说,这种箭只在燕北军中使用过一年,兵部也只为杨勤有燕北军打造过这种箭。
虽然杨勤对这种箭嗤之以鼻,燕北军也早就不再使用,但是谁能保证燕北军的兵器库里就没有余下的呢?
换句话说,如果有人还有这种箭,那么这箭就一定是从燕北军的兵器库里得来的。
如果没有杨勤的命令,有谁能从燕北军兵器库里拿出来呢?
这支箭来自燕北,来自燕北军,来自杨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