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皇帝和太皇太后住进来之后,只觉哪哪都逼仄,哪哪都简陋,哪哪都不好。
祖孙二人难得想法一致,他们全都认为,这是齐王在虐待他们,在羞辱他们。
可是又能如何呢?
除了后宫,他们已经没有地方可以发号施令了。
祖孙二人又气又恼,病情又加重了。
皇帝过得不好,跟随他们一起来金陵的官员、世家、商贾和百姓们,就过得更不好了。
原先在金陵有宅子或者有亲戚的,相对要好一些,他们很快便安顿下来,开始走亲访友,连络感情。
可是大多数人,却是两眼一抹黑。
那时他们只是知道跟着皇帝才是最安全的,可是到了金陵才知道,这里的确安全了,可是他们的生活节奏也乱了。
没有地方住,就只能租房或者买房。
金陵是六朝古都,真正的大城,可也无法一下子满足这么多人的需要。
且,几乎一夜之间,金陵便寸土寸金,房价飞涨。
再说,金陵本就是繁华锦绣之地,这里的房价本就不便宜
原先五百两能买下的小院,现在涨到了一千两,而且当你真的拿着一千两要买房时,却发现根本买不到了,昨天问过价的房子,当天就被别人买走了。
两进三进的宅子,价格更高,若是再带个小花园,有个小亭子,再加座假山,好吧,至少也要上万两,
普通百姓没有地方住就自己去想办法,可是皇亲国戚以及勋贵们却不会,他们递了牌子,说是来探病,其实是来找皇帝和太皇太后要说法的。
我们跟着你们来的,你们就要对我们负责。
哭声,吵闹声,时不时地从行宫里传出来。
齐王听说以后,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反正那些人不敢来找他闹。
齐王摆明不管了,那些人的胆子就更大了。
这个时候,闵家的人冲在了最前面。
别人还不敢闹得太过分,可闵家不一样,他们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人。
太皇太后躺在病榻上,耳边传来两个娘家弟媳的哭声,那一刻,太皇太后以为她就要死了。
她只好自掏腰包,这才把两位弟媳打发走了。
她们刚走,昭王进驻晋阳的消息便传到了她的耳中。
“你说谁?何苒?她姓何?”
在此之前,太皇太后和皇帝的注意力都在晋王身上,他们知道武东明反了,也知道民间弄出来一个小昭王,可是再多的消息,他们就不知道了。
而齐王,也不会和他们谈这些。
现在,在齐王眼里,他们这对祖孙,就是混吃等死的存在。
因此,直到此时,太皇太后才知道,这天下反贼当中,混进了一个姓何的女子。
太皇太后生平最不愿意听到的姓氏,就是这个何字。
“何苒?这名字怎么有些耳熟啊?”毕竟上了年纪,又病了多日,太皇太后的记忆力也大不如前,
“这个何苒据说是镇国长公主的传人,以前还是那惊鸿楼的大当家呢,您曾经宣她进宫,不过后来您有事,就没见她。”太监说道。
太皇太后猛的坐直了身子,是那个何苒啊,她竟然造反了?
“惊鸿楼?金陵有没有惊鸿楼,去,快去,把惊鸿楼烧了,烧死那个贱人!”
太皇太后用力拍打着床榻,撕心裂肺。
何苒造反了,何苒只是一个小姑娘,她懂什么?
是何惊鸿,何惊鸿没有死,她躲在后面指挥着这一切。
不到半个时辰,太皇太后下令烧毁惊鸿楼的消息便传到了齐王耳中。
如今,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小皇帝,他们身边都有齐王的人。
且,这是公开的。
齐王光明正大把人安排过来,这对世间最尊贵的祖孙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连个不字也不敢说。
齐王冷哼:“她要烧惊鸿楼,好啊,那就烧吧。”
传旨太监捧着懿旨来到惊鸿楼,这是太皇太后的命令,惊鸿楼今天必须烧。
围观百姓议论纷纷,谁不知道惊鸿楼里有太祖御赐的牌匾啊,当时刚挂出来时,连金陵的父母官都要三跪九叩地行过大礼。
现在皇帝来了,这才没几天,就要把惊鸿楼烧了。
惊鸿楼的大掌柜没有接旨,而是一挥手,几名壮健后生从里面抬出一道金匾。
有人惊呼:“这是太祖御赐的金匾啊,这是也是要一起烧了吗?”
忽然,一名老者从人群里冲了出来,跪在金匾前面捶胸顿足,号啕大哭,之乎者也说了一大堆。
传旨太监汗如雨下,他认出来了,这位不是别人,以前任礼部尚书高大人,他老人家就是金陵人,早在十年前便乞骸骨回乡养老了。
高大人带头一哭,四周顿时哭声四起,很多穿着直裰的读书人纷纷跪倒,陪着高大人一起哭。
哭什么呢?
哭太祖驾崩得太早了,没把太皇太后一起带走,太皇太后被关了这么多年,刚刚获得自由,就要烧了太祖的御赐牌匾,这让身为太祖子孙的皇帝和齐王如何处之,这让黎民百姓如何处之?
这是什么?这是不忠,是不贞,是不慈。
跟着传旨太监一起来的羽林军们也已头大如斗,但还是硬着头皮驱散百姓,高大人和那些书生们也被驱散了,到一边哭去了。
惊鸿楼的大掌柜没有再说什么,带着楼中的伙计全部退了出来,只留下太祖金匾还放在那里。
惊鸿楼四周被泼了油,几支火把扔过去,眨眼之间,便燃起熊熊大火。
震天的哭声中,在金陵挺立了几十年的惊鸿楼化为灰烬。
第203章 蠢了一辈子
号啕大哭的不仅是高老大人和那些读书人,还有普通百姓,他们从记事起,金陵城里便有惊鸿楼。
惊鸿楼是他们的童年、少年、青年,现在他们带着小孙子出来逛街时,会指着那座古朴秀雅的建筑,对小孙子说:那是惊鸿楼,祖父小时候,也跟着祖父的祖父来过这里。
可现在,惊鸿楼没有了,他们不关心什么太祖金匾,他们在意的是这座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没有了,就像他们那已经逝去的青春,一去不复返。
惊鸿楼老了,没了,他们也老了,他们也要没了。
同样大哭的不仅是金陵城的原住民,还有一些是跟着皇帝迁都来的。
但凡能长途跋涉从京城来到金陵的,多多少少都有些家底,他们在京城时,有大宅子大铺子,有锦绣前程,有不错的人际圈子,他们知道在哪个酒楼宴客更有派头,他们也知道哪家的点心最合口味,哪家的大夫医术最好,家里有事要找谁帮忙。
可是到了金陵,他们才感受到什么是人离乡贱。
他们甚至还没有买到合适的宅子,一家人还住在客栈里。
也有一些人是卖了京城的铺子过来的,那时他们以为,天子脚下,只要有钱,就什么都不愁了。
可是现在他们手里有钱,可却买不到铺子,在京城里关系不错的人家,现在都不知道去了何处,他们两眼一抹黑,好不容易看到了惊鸿楼,惊喜地对家人说:“呀,金陵也有惊鸿楼啊,里面的老板说不定是京城人,找他们帮忙,不知道能不能买到合适的铺子。”
可还没来得及进去攀关系,惊鸿楼就被烧了。
被烧掉的何止是惊鸿楼,还有他们那刚刚燃起的希望。
他们后悔了,听人讲晋王现在也还没有打进京城,如果他们留在京城,是不是也不会有危险,他们还像以前一样安居乐业?
哭声越来越大,哭声里有惊恐,有惋惜,有愤怒,有悲凉,还有无尽的失望。
对生活的失望,对朝廷的失望,对当权者的失望。
齐王坐在一家酒楼的二楼雅间里,透过打开的窗户,远远地看着那熊熊大火,一名亲随低声说道:“听说真定惊鸿楼只是停业一个月,便引来无数学子齐聚,惊动了衙门,后来还以惊鸿楼为题开了诗会。”
齐王冷笑一声:“查到了吗?金陵的惊鸿楼和何苒有没有关系?”
亲随说道:“属下查过,当年何惊鸿失踪之后,她手下的人便分崩离析了,有一部分人南下,接管了南边的惊鸿楼,从此南北惊鸿楼没有往来,何苒接手的是北方惊鸿楼,南边这些和她没有关系。”
齐王点点头,这和他之前打听到的是一样的,何苒的手,伸不过长江。
“何苒只是何苒而已,她不是何惊鸿,这么简单的事,偏偏有人就是不明白,惊弓之鸟,不过如此。”
别人可能不知道太祖为何会嫌弃太皇太后闵氏,可齐王却早就查过了。
闵氏愚蠢,竟然派了她的弟弟去杀何惊鸿,何惊鸿连根头发也没少,她的弟弟却被割了脑袋。
就是这件事,令太祖对她那本就不多的夫妻情分也消磨殆尽。
“蠢啊,能蠢一辈子,也真是不容易。”齐王感慨。
次日,成筐的折子经齐王之手送到了小皇帝面前,不过,齐王没有来,他还有很多政务要去处理。
看到这么多的折子,小皇帝怔住,自从齐王摄政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折子了。
“小冬,齐王是什么意思?”小皇帝忐忑,求助地看向身边的小太监元小冬。
元小冬是大太监元英的干儿子,也是小皇帝身边的第一大红人。
元小冬擅长口技,他能学各种鸟叫声,小皇帝很喜欢他。
听到皇帝问自己,元小冬笑着说道:“陛下别急,奴婢先看看这些折子上面写的是什么?”
“你快看,看完告诉朕。”小皇帝焦急,可他却没有勇气去看折子上的内容。
他担心那些人让自己禅位给齐王,是的,他做过几次噩梦,梦里那些大臣们对着齐王山呼万岁。
元小冬已经打开了一份折子:“咦,折子是弹劾,弹劾……”
元小冬迟疑着不敢说下去,小皇帝却是心中一喜,元小冬既然说是弹劾,那肯定不是弹劾自己,皇帝只能规劝,哪能弹劾。
“说,朕恕尔无罪。”小皇子挺直背脊,有了底气。
“弹劾的是太皇太后。”元小冬说道。
小皇帝吃了一惊,神情却更加坦然:“呈上来,给朕看看。”
一份折子看完,两份折子看完,整整一筐折子全都看完了,小皇帝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