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南风不尽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753 KB   上传时间:2024-08-14 11:14:48

  其次便是番薯、玉米、马铃薯等活人无数的粮食在清朝得到了大规模种植及普及,两个因素加起来,人口自然就增长了。说到粮食,我们现在能人人吃得饱,也要感谢一个人。】

  【要感谢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老!】

  【他毕生都在为了让“中国人一定能够靠自己养活自己”而努力。他经历过□□,看过饿殍遍野的惨状,自己也挨过饿,于是他立下坚定的志愿,他要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也做到了!

  他从三十四岁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到74岁时,他实现了超级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82岁,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84岁,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100公斤、88岁,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200公斤、90岁,培育出了耐盐碱、能够在盐碱地种植的水稻。他用一生的努力,让我们实现了以占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壮举。他去世前还在三亚的稻田里忙碌,因不慎在田里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而他在病危之际,没有留下别的遗言,只叮嘱弟子要继续杂交水稻的研究。】

  这时五叔爷已经拿着装油的搪瓷缸出来了,林菱连忙上去接,又嘱咐他以后过来一起吃饭,不要总是一个人煮点面条对付过去,五叔爷是她爷爷的哥哥,与她爷爷年纪相仿。五叔爷爷原本也参过军,一向身体非常健壮的,但因突然丧子,老伴悲伤过度脑出血也走了,接连打击使得他老得极快,看起来苍老得很,身体也不如爷爷好,林菱殷殷切切嘱咐许久,五叔爷却一个劲说政府和部队每个月都会来看望他,不用担心他。

  这让林菱稍微放下心,又再三让五叔爷答应晚上过来吃饭,才一步三回头地出了院子。

  五叔爷爷站在院子里,看着她慢慢走出去,神色却仿佛在透过她的背影,去看他那三个陆续背起行囊远赴边疆的孩子。

  林菱意识到这点后,不由长长叹了一口气,才和直播间接着刚刚的话题说下去:

  【袁老享年91岁,可是他突然走了,还是觉得老天不公,怎么不叫他再多活些年岁呢?我还记得当时新闻报道运送遗体的车特意驶向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让他最后再看看奉献了一生的杂交稻,还有农民拎着刚从稻田里拔下来的水稻来悼念他……哎。不说了,说多了伤心。大伙来还是来看看我家的小院吧。】

  话音未落,就见原本不算热闹的左下角突然留言多到滚动刷屏!

  【小猪佩刘:不看,详细说说杂交稻!】

  【实现一个长生不老的小目标:详细说说那个什么西方医学,再细细地说袁老的杂交稻!】

  【全民白月光:杂交稻在古代能够被研究出来吗?难吗?】

  【棣子,开门,是爹地:不看,继续说。】

  【明摄宗:请细谈杂交稻及西方医学。】

  【赵大黑胖子:我愿万金求购杂交稻种!】

  赵匡胤着急忙慌,说完话想点开右边盒子状的按钮继续送礼物,却发现系统提示:“新用户注册系统平台赠送的金币已用完,请继续观看直播,达到一定观看时长可领取大量金币。”

  随即,礼物栏弹出的小窗口上方,便多出了一条长得好似看不到尽头的任务条。

  赵匡胤:“……”

  大意了,先前不该如此挥霍的。

  他又仔细找了一遍,这仙迹没有其他能够获取所谓“金币”的法子了,而他时空的金银也无法传递给后人,只能老老实实做任务。

  【康师傅方便面好吃看得见:同求!】

  【嬛嬛朕能不能睡中间:你的院子昨晚直播时,已大致见过,虽灯火不明,却也辨清其中狭小老旧、陈设凌乱,无太多可取之处,实不必再多看,还是讲讲那杂交稻为要。】

  ……

  可恶,四大爷你嘴巴好毒!

  林菱:“……”

  这都是什么观众?

  她明明一心要做日常主播啊喂!

第18章 袁老千古2

  真是一群叛逆的观众老爷。

  林菱郁卒万分地踏进院子,正巧爷爷从厨房里擦着手出来了,正问呢:“妹妹啊,你不是要去镇上拿快递,吃过午饭爷爷骑电动车拉你去。还有,你要有空记得去山上看看你爸,你回来了,你带点金纸香烛去给他说一声,好叫他知道你回来了哦。”

  “好,爷爷,我知道。我看过黄历了,明天日子好,宜扫墓,我明天去看爸爸和奶奶。”林菱举着支架说,想了想又跟直播间的观众解释说,

  【袁爷爷的事迹我还能说出点一二三,但你们要问我杂交稻怎么种,我只知道什么三系杂交基本原理,找到一个雄性但不育的稻种、通过人工授粉来配制杂交一代。再具体就讲不出来了。回头我找找资料,看能不能私信给你们哈。

  那个找我买种子的赵大,我现在不带货哎,你买那个干啥?你不会是50万吧?还有,现代医学也是一门学问,不是专门学医的实在不懂,我也不敢乱讲。既然你们不想看院子,那我要跟我爷爷去拿快递,还是带你们看看乡村风光吧。】

  林菱将支架放在了院子中龙眼树下的石桌上,支起平板,快速点开一个袁爷爷的短视频,说了声:“既然你们那么感兴趣,就给你们看看可爱的袁爷爷,不过这些视频你们自己不是也能搜到吗?算了算了,就当混直播时长了,你们等等我哈。”

  她说完就一溜小跑跑去找准备去外头牵电动车的爷爷了,一边跑还一边喊道:“爷爷,我们不能骑电动车,我们要去找对街三堂婶婆借三轮车才行,我把我出租房那边的冰箱、家电之类都寄回来了,骑电动车咱们拿不了那么多呀!”

  林菱的声音远去了,诸朝众人只能望着眼前这古朴陈旧的农家小院,皆感到失落。

  而平板上的视频已经开始播放:

  画面中是个没有阳光的阴天,天空灰暗,街道两旁却人山人海,人们大多身穿黑衣,手里拉着巨大的黑色白字横幅,簇拥着一个缓缓往前移动的、漆黑的、底部装有四个轮子的铁盒子,铁盒子上还装饰着黄色白色及黑色的绢花。视频中有个男人的声音沉痛地说着:【本台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在长沙逝世……】

  随着这男人清晰的声音,嘈杂的背景声中还夹杂着无数人几乎哽咽的呐喊:

  袁爷爷,一路走好。

  视频镜头偏移到道路两旁,照在两边拥挤的人的脸上,有人怔怔落泪,有人低头抹泪,无数人追逐着那驶得越来越快的黑车,声嘶力竭地喊着走好,而诸朝的人也在震撼之余,终于看见了与林菱家截然不同的城市景观。

  宽阔平坦、纤尘不染的道路,街道上跑着无数那种铁盒子,两侧是高耸入云的楼房……历朝历代能够观看仙迹的人统统都呆住了,瞠目结舌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这就是后世吗?

  这或许不是人间,而是天庭吧!

  随后画面一转,出现了一个满脸皱纹、有些瘦小的老人脸庞,诸朝都没想到原来林菱口中的袁隆平竟是这个样子!他们还以为会是个风度翩翩的儒士学究,谁知……他脸上满是岁月的沟沟壑壑,黑黄的皮肤就像时常顶着风吹日晒在田间地头耕种的老农。

  【中国的粮食是不够吃的。】

  那老人带着口音,身着俭朴的条纹短衫,微微皱着眉头。

  【以前,我们要进口一部分,如果外国一卡你,不卖给你粮食。那就麻烦了,老百姓就要饿肚子了!】

  【我们国家耕地面积最少18亿亩地红线,但我们还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如果我们的海水稻能够研究成功,至少能够增加1亿亩耕地,这个什么概念呢?能够多养活1亿人口!】

  18亿亩?没等古人们震惊,画面又一次突转。

  那似乎是一个灵堂,那位方才还神采奕奕地说着海水稻能够多养活一亿人口的老人,已安静地躺在鲜花的簇拥之中,他身上盖着一面鲜红的、缀着五颗五角星的布,那似乎是一面旗帜?而这个画面又渐渐淡为底色,那老人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其上,就好像他还活着,他还没走远。

  【我做过一个梦。】

  老人眼含笑意。

  【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太阳晒起来,我和我的同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后来我又梦到了一次,田里有一颗大树,上面却不是树枝,尽是稻穗……】

  他的声音轻轻地落下,老人的音容笑貌也仿佛被风吹散了。

  最后,仙迹播放的画面中留下一句话,便渐渐熄灭了。

  【袁爷爷,我们想你了。】

  洪武八年,朱元璋也看得热泪盈眶,他本就是贫农出身,一眼便能看出那老者是个真正干农活的人,他日日泡在田地里,才能研究出那杂交稻,让后世那么多人都不再挨饿。

  “这是个圣人!”朱元璋拿袖子抹了抹泪,“咱若是能得袁老,咱也不必发愁了。”

  莫说十八亿亩,大明的黄册上记载的田亩数仅有三百八十余万亩!那后世万历鳖孙朝,张居正为他清出来七千余万亩田,已经让朱元璋心肝胆寒,若非群臣在场,他早就想破口大骂。

  但后世却又18亿亩,且听那袁老的意思,这数字是不容侵犯的底线,想来正经田亩数定然比这个数字还多。

  那么多的丁口、那么多的田地又有那样高产的稻种,怨不得他们能养活那么多人,又能供养其那么多的读书人。

  田亩、粮种与人口,三者缺一不可。

  朱元璋叹息:“粮食还是根本啊。”

  少年朱棣却神色认真地道:“爹,儿子愚见,这天灵灵地林林姑娘离咱们也不过几百年,袁老花了五十几年研究出来了这杂交稻,咱们比不上人家,那花上个一百年又如何?若真能做成,恐怕咱大明不止多一百年国祚呢。”

  “你个龟儿,总算说了点有用的话,可这事不好办,就是寻遍天下善农耕的老农,只怕他们也弄不明白何为杂交稻!”

  朱棣眼珠子一转,打仗必须得有粮,有粮才能养后世说的空军!这事必须得办!于是从身后一把将弟弟朱橚拽了出来:“爹,老五耐性好,还喜欢种花种草,他种什么活什么,还能够辨识百草,天灵灵地林林姑娘不是说了要去寻那什么不会生娃的稻种,这不就是老五的专长吗?不如就叫他来办!”

  朱元璋也想起来这儿子的确记性好又爱种花草,犹记得立春他带着标儿与这些龟儿们一起下地行籍田礼,这么多儿子里,就数他锄头挥得好!不由大手一挥:“有理,老五,这杂交稻就交给你了!你要专心致志、好好地研究出来,这可是关系天下生民的大事,别叫爹失望啊!”

  朱橚晴天霹雳:喵喵喵??

  康熙朝。

  本在纠结那“嬛嬛朕能不能睡中间”到底是不是老四的康熙听到杂交水稻精神一振,他本就是个极留心农耕的皇帝,紫禁城里的丰泽园便有他亲自种下的几亩稻田。而且就在康熙三十五年,他在例行巡视丰泽园时,意外发现了一抹提前成熟的稻谷,这稻谷不仅穗粒饱满,还在六月就成熟!他立刻命人将此稻种留种,去年再次种下,果然又在六月熟了。

  他从中优中选优,挑选了其中最好的再次留种,明年再种。

  如此年年播种收割,康熙用这“一穗相传”的笨法子不断选育、培育出了大量早熟又耐寒的新稻种,此稻种不仅成熟早,吃得来也是松软可口、香甜细嫩,尤其用来煮粥,汤汁柔滑却不散碎,如今不仅在宫中广泛耕种,在京郊万泉河畔也开垦了千亩稻田,他早已预备将此稻种往江南也推广过去,让天下人都能吃上这样好的“御稻”。

  如今仙迹提出的杂交水稻,也为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康熙自己种过稻子,他甚至知道稻米是雌雄同花、自花授粉的,可林姑娘说要人工授粉、三系杂交……稻米要如何才能人工授粉,三系又是哪三系?

  他不禁陷入了深深思索之中。

  贞观元年,李世民也跟左右众臣叹息道:“老百姓就像那水,既能让船安稳航行,也能掀起惊涛骇浪将船掀翻。而你做了有利于百姓的事,百姓也会记得你。那袁老如此造福百姓,百姓也始终惦念着他,即便他走了,人们也怀念他,正是这个道理。”

  民以食为天,李世民想了想,召来司农寺卿,嘱咐道:“卿可知稻可杂交?”

  司农寺卿惭愧地低下头:“臣只知吴地肥沃而物候适宜,稻米一岁再熟,却不知稻米可否与他物杂交,臣愚昧。”

  “哎,朕也是今日才知晓,卿不必自责。”李世民将其搀扶起来,道,“稻米杂交后产量颇高,只是难度颇大,以后司农寺便着手研究此事,路虽艰,行则必达,朕也不奢望立时能研究出来,只盼望朕有生之年能见到天下人都温饱无忧啊!”

  “臣遵旨。”司农寺卿连忙郑重应下,退下后却很是疑惑:大唐主食大多以麦造面,长安的老百姓乃至达官贵人家中的主食都以饼、面为主,饭粥次之。因此长安东市中有数不胜数的“麸行”与“卖麸人”,那便是长安的粮行、粮商。稻米则大多是南人食用,且稻饭昂贵,向来是招待贵客或高门世家才能食用,圣人怎的突然想起要问稻?还要将稻杂交?

  和谁杂交?如何杂交?不对,这稻米是如何耕种来着?出身世家从没有下过地的司农寺卿满脸苦恼地离去了。

  北宋,建隆年间。

  “官家,那街上呼啸而过的,难不成是后世的马车?”赵匡胤也正唏嘘,就听赵光义在旁神色恍惚地道,“若能得此不必畜力便可疾驰之车,何惧辽人骑兵?我们定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复!”

  赵匡胤自然知晓这道理,但他不提,便是察觉到这后世铁车定然造价不菲,钢铁本就难得,且还不知后世用什么拉车,竟瞧不出端倪,还能拉这么快!

  想来又是一个如杂交稻一般,他们大宋无法奢望的东西。

  但重视农桑、改良农具、培育良种,总归还是能做到的。赵匡胤心中有了决断,暗暗下定决心,要颁布劝农令!还要网罗天下善农者,为大宋增产增粮!

  见大哥不言语,赵光义也知道自己是痴心妄想,这仙迹虽能叫他们窥探天机,却似乎有意隔绝他们与那林小娘子,不愿两边有更深的联系,他们总归还是得靠自己治理国家,不可走捷径,这恐怕便是天意吧。

  但他却不知为何,总无法忘怀那黑铁盒车,心中仿佛总有一股飙车的冲动。

  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也命人将农家弟子、墨家弟子一并召来,开门见山地分别递给两家一副刻在木板上的图画。

  农家弟子低头一看,是一片农田,田里长着一棵棵“稻树”,满树皆是笤帚那么长的稻穗。农家弟子迷茫万分地抬头看了眼嬴政,试探着问道:“……陛下?”

  “朕欲得这能够禾下乘凉的杂交稻,这是天机所示!两千年后之人皆食此稻,人人不知饥馑,如此神物就交托给你们了。”

  农家弟子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口气又卡在喉咙头,涨得人满脸通红。

  而一旁的墨家弟子也没好到哪里去,他手中之画是一辆行驶在平整大道上的黑漆铁盒车,上面还贴心地注明,此车不必牲畜拉车而疾驰。

  墨家弟子十分干脆地一翻白眼,晕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