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早早的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给全府上下都做了新衣裳, 林烨收到的比她自己的还多, 对于她来说,给夫君准备不同的衣裳再看着他穿上, 是她独有的乐趣。
她还重新装扮了一番府邸, 让林府看上去格外有过年的喜庆。
她还准备了许多红封, 准备过年的时候送给小辈或者属下。
钱家的年礼也送了, 钱大石是长辈。
钱鹏夫妻也回去了, 不得不说, 他们夫妻两回去让崔玥松了一口气,因为表嫂的态度很殷勤,不是说这样的殷勤是错的,只是对方太紧张太有压力,崔玥看着也累。
对方的态度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卑微了,可能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底气不足吧。
她的相公是个白身,而崔玥的相公是从三品,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天与地,而且崔玥她嫁的还是弟弟。
虽然崔玥说过让她放松一些,但她没有办法做到。
崔玥希望回去过年后她再回来态度能更自然一些。
林烨在年前,收到了贾琏的来信,说他妹妹迎春已经回去了京城,她会在荣国府过最后一个年,等到明年,就会跟她的嫁妆一起送到他那里,然后再从他那里出嫁。
虽然他在信里面没有明说,但他的字里行间有一股喜气,这股喜气不单单是荣国府有喜事,还有就是他有不小的希望要升职了。
过完年,就是他去北地的第三年,这几年为了政绩,贾琏别说贪点钱了,差点自掏腰包。
虽然惯例该收的是要收,但反手他又给用回去了,修桥铺路,引导百姓们开荒种地,还要训练人手把“穷山恶水出刁民”,由民转匪的人抓拿归案,情节轻微的,继续当民,情节严重的,那就要罚了,因为人手缺乏,这些人不管犯下了什么罪,都是罚劳役区别是年限和卖苦力的地点。
情节最严重的,就是去矿上。
情节一般的,修路开荒。
他运气也好,这几年没有闹灾,所以他所在的县比起之前,明显好转了,有些之前活不下去想尽各种办法逃走的陆陆续续回来。
而且相比较起南方的文风鼎盛,北方在科举方面是弱了一些的,他所在的县本来就是个下县,他刚去的时候都不敢信,他们县连个进士都没有出过,只出过一个举人,那个举人还去世了,也就是说现在本地功名最高的就是秀才。
贾琏考中举人是有运气的成分,但没有实力的话,这个运气轮不到他。
所以他在当地还是很有名望的,虽然他是个举人出身的县令,但本地哪有什么大户能瞧不起他?
加上他出身高,他上面也没有谁会不长眼的刁难他。
另外贾琏在信里提了一嘴,那就是他府上的那个唐姨娘已经因病去世了。他在信里面为他儿子说了几句可惜。
林烨知道他的意思,虽然这个唐姨娘是个探子,但她还留下一个儿子养在王熙凤跟前,贾琏是有一些慈父之心的,所以唐姨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因病去世的姨娘。
贾琏已经弄清楚了,要说起来她也是一个可怜人,她之所以会成为探子,是因为她弟弟在别人的手上,所以她不得不听令于背后人的指使,现在这个弟弟是死是活,贾琏不知道,贾琏也没有自己动手去追寻真相的意思。
他不欠这对姐弟俩的。
他之所以没事,是他一早就对唐姨娘有防备心,所以才没有造成实际的损失,并不是说她没有害人之心。
林烨看着这封信笑了,他现在是七品,他如果能升迁,不知道会去哪里?
林烨觉得他多半不会离开北方,荣国府在北方有人脉。
如果他是皇上的话,就会把贾琏专门放到那些不太好管、又贫穷的地方让他去坐镇。
别看现在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小规模骚扰和劫掠时不时会出现,老国公虽然去了,但他在北地还有几分薄面,而且肯定还有一些铁杆会拥护他这个荣国府嫡脉。
这种地方对别人来说是危险的,但对贾琏来说,是个挑战,也是机遇。
所以贾琏要是想回京城或者来南方,多半要失望了。
林烨又联想到了贾宝玉,过完年没多久,贾宝玉就要去金陵参加院试了,不知道他能不能考中秀才。
虽然林烨不在京城,却也知道贾宝玉的心不在读书科举方面,他能不能考中,就要看他的运气了。
如果他中了,不知道薛家会如何自处?
薛宝钗过完年就十六岁了,她还没定亲。
随着她年纪越大,她的地位会越尴尬。
这方面也是贾家不厚道,给了他们希望,不然他们也该另做打算了。
所以如果贾宝玉中了秀才,对薛家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贾宝玉另有良缘,薛家就只能放弃这个打算了。
不过想要放弃,代价也不小,金玉良缘的名号有心人都知道,薛宝钗要是嫁不成贾宝玉,她在京城找不到什么好人家,只能找外地的。
崔玥知道贾琏来信后,想到了王熙凤这个表嫂,她现在不仅要抚养自己亲生的一子一女,还要抚养庶出的两个孩子,不禁心有戚戚,“他常年在外,苦了凤嫂子了。”
幸好她有本事,能把日子撑起来,不然这日子还不知道过成什么样。
想到这里,崔玥是有些庆幸的,庆幸林家长辈没有要她在跟前尽孝,而是让她跟着夫君来到任上。
林烨问:“你和金陵秦氏还有通信吗?”
崔玥:“有,她儿子满月我还送了礼,应该已经收到了,不知道她喜不喜欢。”因为那个猜想,崔玥对秦可卿态度挺好,因为她们很可能是表姐妹。
林烨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秦可卿生了这个儿子,只要这个孩子能养大,就算日后遭到清算,宁国府嫡支的血脉也不会断,从这方面来说,宁国府有了新的结局。
刚过完年,林烨收到了一封意外来信。
这封信来自周连云。
当初林烨中秀才后也去了广州一趟,周老太爷和林如海是故交,所以林烨上门拜访,和他小孙子周连云结识。
他比林烨大两岁,周老太爷一直希望他科举入仕,不过林烨回想了一下,好像一直没有关于他的报喜,他大哥倒是成为了秀才。
今年林烨二十二岁,他二十四岁了,如果至今连个童生都没考到,没有什么大变故让他开窍的话,他这辈子想要科举入仕……难了。
他是个活泼的性子,在一开始和林烨通信还算频繁,后来随着时间流逝,通信越来越少,到后面,他只在林烨中举、中状元等时候写一封信来贺喜,信上写的内容也没有之前活泼了。
不仅仅是分开时间太久生疏,也是因为林烨科举入仕的速度太快,他只能抬头仰望,不敢再说那么多,现在收到他的信,是有什么事?
林烨想到了周老太爷,周老爷早就调走了,不过还在沿海,周连运也跟着老太爷去了任上。
拆开信一看,林烨不由诧异。
周连云想要出海。
但是他家里人不同意,他知道林烨入股,和白家一起出海的事,因为当时这事是他祖父帮忙牵的线,所以就举了这个例子,说他们都能平安回来,他也能平安回来,他想要下次和林烨的人一起出海。
信里没有说家里的意见,只说了矛盾发生的经过,显然他家里还是不同意,他就想起来林烨这个外援。
林烨:“……”他有些哭笑不得,他当然不会同意让他上船,出海在这个时代是真的把命放在悬崖边上,他要是出事了,林烨哪里再找来一个孙子还给周家?
林烨觉得他之所以会写信给自己,是因为家里给他的压力太大了,他想逃离,加上他本来就对海外感兴趣,所以加重了他想出海的心思。
林烨虽然年纪比他小,但算辈分是他的叔叔辈,面对“侄儿”的任性,林烨给他祖父去了一封信。
他对海外感兴趣,他可以和他说说海外的经历,给他介绍一些出过海的“笔友”,但出海就算了,而且他还在信里提了提,不要把人逼得太紧。
他现在既然已经有了这个想法,要是家里还不警醒,说不好他一个冲动会做出点什么事来。
结果一语成谶,林烨开春后一边忙着春耕和修理河堤的事,一边等着金陵的消息,结果金陵的消息还没传来,周老太爷的人急急忙忙的来了。
周连运留下一封出海的信,带了些细软和两个贴身的小厮,不见了。
周老太爷希望这是小孙子给他开的玩笑,希望他是来了林烨这里,结果显而易见——
第127章 任性/挺直腰板/他中了!
开春林烨是忙碌的。
他有的时候也觉得庆幸, 虽然最好的地基本上都已经有主了,但还有许多荒山野岭可以开发,开出来养熟了, 也是一块可以丰收的好地,因为去年堆肥育种,丰收了一茬红薯和各种豆类瓜果,今年他招人开荒种地的时候多了许多带口音的山民在旁边围观, 林烨不会让人拦着,要不是太刻意了,他甚至想过让人在旁边专门给他们讲解。
南疆多山,山里到底有多少山民?
这个问题没有人知道一个确切数, 只能根据他们下山换盐、农具等的数量大致推算。
这些山民世代居住在山里, 过着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 只有一些山里无法获取的东西, 他们才会下山换取, 但要说山里完全没有吗?
走私一直没有断绝过, 所以不能完全依仗他们下山后采买的东西数量来推断。这些山民有的小规模聚居,有的大规模聚居,而这种大规模聚居的往往都有自己的部落、首领。
他们在开国的时候投降了, 开国皇帝接受了他们的投降, 所以名义上这些地方是属于大盛朝的管辖,但实际是不是大盛朝的管辖就不好说了, 当时开国皇帝给了他们这些首领一个官身, 让他们接受朝廷的管理, 但实际上他们有很大的自主权。
一个不好, 他们就会反, 所以很难高压处理, 他们反了,往山里一钻,汉人的大军要追进山里的代价太大了,朝廷轻易不会同意,所以大部分情况都是□□、慢慢同化。
封里县的县令,他叫默得,这是他的汉名,这个县没有城,就是一片山地里围绕着一块比较平坦的山谷聚居,他是这个地方的首领,等他去世了,由他上表,在他的儿子中选一个,他就会是下一任的县令。
县令下面还有许多官职,比如县丞、县尉、主簿、典史、教谕等等,这些官有的是朝廷委派的,朝廷不可能完全不派汉官,在汉官和部落摩擦最厉害的时候,每隔几年就有官员因为各种意外和疾病去世,被派到这里来的官员人人闻之色变,到现在好很多了,但有些关系和人脉的都不会到这里来。
光是来这里上任就是一道坎,来到这里后水土不服又是一道坎。
到现在,这些异族占据大多数的区域汉官也是一个人人嫌弃的去处,所以有些县他们的县丞甚至还是秀才,举人并没有占据多数。
不过一代一代下来,到现在已经颇见成效,下山登记造册的百姓越来越多,穿汉服、说汉话的人也越来越多,持续几代下去,他们就会融入到汉人这个大集体里。
这些山门在山里靠着打猎、采集、种植为生,越是靠近汉民的地方,种植技术越是精湛,现在他们愿意来学习,林烨只会敞开了怀抱等他们。
种地好啊,种地稳定,种地会产生交流,消除隔阂。
别看山民们在山里不用交税给朝廷,他们头上也有人,同样要交“保护费”,而且山里强压弱也是常态,一个寨子若是没有足够的武力支撑,根本没法长久存在。
春耕大家都很重视,哪怕南疆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季,个别地方可以一年三季,但没有人会因为种植的次数多就对春耕疏忽大意,天气是飘忽的,谁也不说不好接下来的天气能不能有所收获,所以只能把握住每一次能收获的机会。
在这种时候,周家来人,林烨是诧异的。
风尘仆仆来的周家人是周家的管事,他一身疲惫:“我们小少爷没有过来,那不知道林大人是否有收到他的来信?”
说着,他脸上浮现苦笑:“我们那边已经找遍了,小少爷都不在,亲戚家也问过了,也没有消息,我们老太爷想到或许他会来林大人这里,所以派我们一路找来。”
林烨摇头:“没有收到他的信,年前那一封信你们老太爷是知道的,我回了信后就没有其他周家的信过来。”
周家管事眉头皱的更深了。
林烨问:“你们去广州问过了吗?”
周家管事:“最先问的就是广州那边的故人,码头、港口都去找过了,没人见到小少爷。”
他要是出海,广州是首选。
那边近,待过的时间长,认识的人多,他还有认识的出海的商家,周家最先问的就是这些人。
所以他现在怀疑怀疑要么他隐姓埋名、换了装扮悄悄去了广州,要么已经出海,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在离家后的路上就出事了,还被毁尸灭迹,这种可能是他最不想发生的。。
“广州那边还在找。”
所以要是林烨这边没有消息,他们只能在广州继续找下去。
另外就是,如果最后查出来周连运是出海了的话,希望林烨的人以后出海能帮忙注意下,遇到他的话帮忙把人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