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回来,没多久荣国府就有人来传话了,老太太想女儿了,也想问问外孙的喜事,贾敏就把连环画也带去了荣国府,拿出来的时候,没有明说,但是拿出连环画,说起自己孙子的时候,脸上满满的自得。
老太太十分理解,她也止不住的夸了几句:“是个有福气的孩子。”一边说着,她一边仔细看着这本翻动起来会动的连环画,她活到这个年纪还是头一回见,她也不禁夸了林烨的巧思:“这玩意儿好,看起来也不难,之前就没想到可以这样做。”
贾敏颔首赞同:“是啊,之前都没想到。”
老太太:“烨哥儿文曲星,总是能想到别人没想到的。”
贾敏被说的心花怒放,但嘴上还是要谦虚的:“母亲你可别折煞他了,这不算什么。”
你来我往关心了几句,老太太又问:“你去见了烨哥儿,烨哥儿任期满了,有什么打算没有?”
贾敏顿时警觉,问孩子的事,她知无不言,但问这个,贾敏心里下意识的就产生些警惕,她面上如常的笑了笑,心里却有些悲哀:“这事我也想知道,他呀,神神秘秘的,我也管不了他,要是能管,我肯定想让他回来。”
老太太眉眼一动,叹了口气:“回来好,琏儿如今在北边吃苦,我也盼着他回来呢,他这么一去,就可怜了凤哥儿,里里外外全靠她了。”
贾敏沉默了一会儿,她这是什么意思,是真的觉得凤姐辛苦,还是别的?
她离开这段时间,荣国府的中馈换人了吗?
她问:“幸好凤姐能干,换做一般人,这么年轻可做不到这些,这都是母亲你眼光好,才给琏儿娶了位这么好的媳妇。”
老太太被夸的眼睛弯弯:“这也是他们两个缘分。”
她问起林烨,倒是没有想让他做什么的意思,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借势的可能。
元春在宫里一直没有传出好消息,她今年二十三岁了,老太太不得不着急。
女儿她不肯开口求公主,这一点老太太是赞同的,想着以后关键时刻才好劳动她帮忙,这样就用了太可惜了,但现在孙女这样,老太太也想着有没有机会让外孙帮忙。
谁叫外孙在皇上面前得脸呢?
他要是能在皇上面前说一句他表姐的好话,或许皇上就会想起元春的好了。
况且元春在宫里,她的靠山越多,背景越硬,旁人越是不敢欺负她,老太太在荣国府不出门,都听说了那个丽嫔得宠,她现在还传出了喜讯,怀了龙胎,她一传出喜讯,皇上的赏赐就流水似的送到了她的宫殿,大家都猜测,等她生下龙子,就会晋升为妃,到时候元春的日子岂不是更不好过了?
要是可能,老太太很希望元春也能传出喜讯,不管如何,孩子就是她的保障,但皇上不去元春那里,喜讯从何而来?
但现在看来,烨哥儿还没有那么快回京城,他在外地,提起元春太刻意了,而且她估摸着女儿会拒绝,索性就没开口。
从老太太那里离开之后,贾敏又去两个嫂嫂那里略微坐了坐,给小辈们都送了从霖海府带回来的礼物。
林家不缺钱,儿子又是个能挣钱的,加上她丰厚的陪嫁一直在钱生钱,她的库房一直在增加,她给娘家送东西也一贯大方,只是如今贾敏对家里母亲和兄弟失望,手里没以前松了,但给小辈送东西依旧大方,所以这些小辈都很喜欢这个姑奶奶。
王熙凤每次收到都喜笑颜开,不仅他们夫妻有一份,两个孩子又各有一份,这些东西都是送到她手里,看着姑奶奶送的这些好东西,很难不高兴。
来到二房的时候,贾敏看到了今年叶姨娘生的儿子,他已经取了名,叫贾琢,比安安要大几个月,看到他就知道,叶姨娘把他养的很好,贾敏看到他,就不免想到了安安。
王氏显然不想让叶氏和她生的儿子露脸,只露了一面,就有人说孩子饿了要回去吃奶了。
贾敏猜测,要不是她说想要看看这个没见过的侄儿,王氏都不会让叶氏出来。
贾敏有些出神,但王氏还在那边拉着宝玉的胳膊变着法的夸他:“宝玉,你最近不是做了一首诗被夫子说好吗,让你姑奶奶也品鉴品鉴……”
贾敏迅速回神,脸上露出笑容,侧耳倾听,听宝玉背完了,她点了点头:“宝玉作诗果真有灵气,姑母等你蟾宫折桂的那一日。”
贾宝玉得到美人姑母的夸赞,本来是高兴的,但她后面又紧接着说了这一句,脸上的笑容就有些坚持不住了,怎么一个两个的都要他科举呢?作甚要去做那汲汲营营的事儿?
他脸上的不自然对面的贾敏看到了,旁边当木头的贾探春、贾环和李纨母子也看到了,只有紧挨着贾宝玉的王二太太没看见,她脸上笑容真切,得了贾敏这一句夸,对她来说比三伏天喝了一盏冰酪还痛快。
贾敏的视线看向探春,她跟自己女儿差不多大,虽然是庶出,也是一个好姑娘,只是她的未来要被她姐姐影响,以后前程怎么样还不好说。
贾环还小,贾敏听说他天赋平平,但就算是这样,她这个二嫂还要想法子阻他读书。
至于她一直挂在嘴边的宝玉,贾敏知道他确实有读书天赋,只是他还是不定性,今年他已经十二岁了,未来真的能如她所言有大出息吗?
他不能和自己儿子的情况对比,儿子那般有天赋又自律的人是少数,但跟其他认真读书的读书人相比,宝玉也是过于松懈了,贾敏才回来,就听人说了宝玉和他那薛家的表哥时常出去和人交际吃饭的事。
不是说不让他和人交际,但他这个年纪正是认真读书的时候,而且他那表哥是什么样的人,难道母亲和王氏不知道吗?怎么还放任他和宝玉走的这么近,就不怕以后连累了宝玉?京城可不比金陵,王公贵族遍地,要是再闹出事来,王家还能保的住他吗?
贾敏的视线放到了稳重坐着的贾兰身上,从小见大,还在襁褓的贾琢未来不定,贾兰却已经露头了,二房的未来,或许要靠贾兰这个长孙。
回林府前,贾敏去了荣庆堂和母亲告辞,提了一嘴宝玉她怎么也不管管,结果一问才知道,母亲她居然不知道有薛蟠的存在,她以为宝玉出去是和其他门户差不多的人家的子弟往来,看到她变了颜色,贾敏沉默的看着母亲头上的银霜,发了一会儿呆,然后又低下了头。
母亲她到底年纪大了,虽然荣国府还在她的掌控之中,但她的掌控力度不比从前了。
而母亲她变了颜色,应该也是认识到了这点,脸色才会这么难看。
果然没几日,贾敏就听说宝玉身边的丫鬟之前是一个叫袭人的当大头,如今又多了一个晴雯。
*
贾琏正在发脾气。
他以为他已经历练出来了,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他能稳得住,但如今他觉得还是高估自己了。
这是隔壁宁国府的事,但这是丑事!
传出去了,别人不一定会区分荣国府还是宁国府,只会说这是贾家人。
而且两家的关系本来就紧密,想要完全撕开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的话珍大哥能听吗?自己是他弟弟,他还是贾家的族长。
找大老爷出面有没有作用?
应该是不行的,那换成老太太?
世界上这么多女人,他怎么就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
而且这个儿媳妇的身份还不简单,以前贾琏只是觉得她一个正五品营缮司郎中养女身份低了些,以后蓉哥儿可是贾家下一任的族长,秦家清寒,怎么珍大哥就看中了他家?
后来她过了门,贾琏看到人,看着她的姿态礼仪,再看看她那些陪嫁,他就觉得有些不对。
这是清寒人家能养出来的女儿吗?他们府里的三春都没有这般气派吧?
而且经过仔细观察,贾琏还发现老太太对她的态度不一般,贾琏觉得她是知道内情的。
这也不难猜,谁叫贾珍大哥上了义忠郡王的船呢?
而以前宁国府就是先太子的心腹。
而这位秦大人,他以前也是太子的人,不过因为他官位不高,又是工部的人,没有被牵连进去,或许也是这样,所以那个孩子才会成为了他的养女。
这是贾琏的猜测,他不知道其中细节,具体的经过只有当初的经手人才知道,但结果在这里,不管秦可卿是怎么成为秦大人养女的,是不是她身份有哪里不对,但只要她真的有皇家的血脉,那就是大事!
珍大哥有此恶念有没有想过后果,除非他真的有本事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或者是权势大到能让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两个宁国府能做到哪一个?
也不知道他如今得手了没有,还有没有挽救的余地。
贾琏想到头疼,都没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
他是个读书人。
他要顾惜名声。
他不想被连累。
终于,在看到街上一个当父亲的打儿子的场面时,贾琏想起了在道观里出家的贾敬,他一直不回家,贾琏一时都没想起他来,他也是读圣贤书出身,还考中了进士,他要是知道了应当不会坐视不管,他要出手管教,也是天经地义!
所以他让心腹回了一趟京城,但这样做,贾琏觉得还是不够保险,他年纪大了,又出家已久,他要是真的不管呢?
只是自己还能做什么?
然后他的视线就看到了迎春。
宁国府这事要是传出去了,对下面没有成亲的弟妹影响不小,看来要早点给他定亲了,那要定给谁?
她今年十四岁了,必须要在今年定下来了。
要是今年能定,三媒六聘的流程走下来,十六七岁出门,正正好。
第93章 提醒/不该有的有了/不想试探人心
贾敏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只知道贾珍这个大侄儿去了道观一趟,然后下山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腿摔断了, 并且还说梦到了祖宗,要子孙去做一场法事,长房贾敬出家,族长断了腿, 剩下的就是贾蓉了,于是夫妻两个包袱款款,说走就走,没几日就动身去了金陵。
贾敏:“……”
好端端的, 怎么就要回金陵做法事了?
这里是不是有什么内情?
她问了下老太太, 老太太态度却有些微妙, 也不说这样合不合理, 也不说这样奇不奇怪, 问了, 她只说了一句:“路途遥远,蓉哥儿夫妻两个都是没出过远门的,我就怕他们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
确实有这个可能, 但说出来总觉得有哪里奇怪, 金陵是他们的祖籍。
是最近贾家出了些什么事吗?
不是贾敏说自己娘家的坏话,这些下人的规矩是松散了些, 而且府中也没大管, 要是不拘着, 这些嘴上没把门的人会让贾家成为整个京城的谈资, 所以她要得知娘家的消息很容易, 最近京城话题的中心没有贾家的份。
她问尤氏, 尤氏一脸茫然。
贾敏还去看了贾珍,贾珍躺在床上,腿上夹着木板,病恹恹的躺在床上,略微说了几句话就端茶送客了。
贾敏也就不问了,暂且把这事压到了心底。
除了贾敏感觉有些不对之外,荣国府内只有管家的王熙凤和李纨察觉到了些问题,因为有些下人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隔壁宁国府也有这样的问题。
能悄无声息做到这地步的,只有老太太,所以她们都守口如瓶,当做什么都没发现。
贾琏派回京城的心腹回到北地,贾琏听了他的转述,心里松了一口气,这样的事,他连写信都不敢露出一星半点,就怕意外传出,那样不黑也是黑了。
这样的安排也好,他也不管贾珍到底得手没有,现在他们必须是清白的,就算他还有心思,两边分开的时间久了,再多的心思也会淡下来,要是她生了蓉哥儿的孩子,那就更稳了,想必走到这一步,她应该也知道怎么对自己才好。
贾琏想到这里,突然神色一动。
蓉哥儿回到了金陵啊,他没忘记金陵有幕后人的爪牙,而蓉哥儿对此一无所知,加上他本身就是个纨绔的性子,有心算无心之下,太容易被算计了。
要不要将计就计?
蓉哥儿是珍大哥的独苗苗,万一真的出了事,珍大哥又没有其他子嗣的话,到时候宁国府给贾蔷?
不不不,应该蓉哥儿祖父会有安排,应该不至于走到这地步,但就怕他被算计。
贾琏想了想,还是决定要提醒一二,贾琏对当未来贾家的族长没有多少欲望,他知道贾家族人是什么样,也去过金陵,知道那边的族人是什么样,不给荣宁二府拖后腿就很好了,当了族长后,想要称职,就得要为了这些人劳心劳力,要是没管好,就会成为他的污点,况且他想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已经要拼尽全力,他没有那么多的心力再去管这么多族人。
要是蓉哥儿有了惧意或许还是好事,能让他转转性子就更好了,贾琏当了父母官这么久,心态跟之前已经有了改变,虽然贾蓉只比他小几岁,但这是他的子侄辈,贾琏也把他当做子侄,想要他有个好前程,不提上进读书考个功名,只要懂事理,会来事,有祖宗打下的底子在,他以后就能把族长这个位子好好接住。
他下定了主意,心里也轻松了一些,又想到了自己后院的女人。
他本来就不是个会克制自己的,以前读书的时候要科举,他忍了,上任之后没有人能管他了,他着实放浪形骸了一段时间,但他也珍惜自己的官位,没去招惹那些犯忌讳的人,这就导致他后院貌美丫鬟的数量比较多,其中有些还是寡妇出身,这也不打紧,双方你情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