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站在这家公司的老板角度,虽然乍一看,整个部门养的都是“小祖宗”,但他们也是一帮招财猫,还是用心工作的招财猫,招来一批又一批的金主,公司的名声很快就打开了,几年之内就在业内站稳了脚跟。
就因为这份工作,叶沐和叶之鸣父女交流的时间也变多了,叶之鸣别提多高兴了,有时候还感叹说,感觉女儿终于长大了,知道和爸爸亲了。
叶之鸣还夸奖道,说叶沐才上班这么短时间,就交到陈煦这样的朋友,先不说进不进圈子,起码敲门砖是有了。
叶沐狐疑地问:“爸,你当初给我找这份工作,是不是早就知道里面什么情况?”
叶之鸣说:“那当然,不打听清楚了,能随便找吗?第一份工作的质量会对你造成一生的影响。实话告诉你吧,我当初托萧固的时候,他也问了我诉求是什么,我跟他提了一嘴,他就跟下面人打招呼了。不过你要知道,把你弄进去容易,要学出来,还得靠自己的本事,我也就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叶沐“啧”了声:“这是帮我吗,还不是通过我帮你拉拢画廊的生意吗?”
叶之鸣笑道:“这也不冲突啊。你想想,没事逛画廊的都是些什么人,会买艺术品的又是什么人?如果让你去大街上发传单,你能挖掘出几个客户?做生意,首先就要找对方向,走对路,进对圈子。”
也是,忙着讨生活的普通人,是不可能一出手就五位数、六位数,将它们变成画挂在墙上,但凡有这么多钱,也会花在更实际的地方,听得见响儿的地方。
叶之鸣又问叶沐,进去一段时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叶沐想了想,说:“心态吧。我以前觉得,打工就是讨生活。一说打工,就感觉是给别人干活,是被资本家压榨剩余价值,扣工资就会郁闷受挫,觉得自己白干了。打工、打工,说着好像是自己打工作,其实是被工作打,想起来就丧。但现在么,我会想,我不仅是为了讨生活而工作,也是为了提升自我,为了破除固有的圈子,为了去外面的世界多学学,多看看。反正不管成败,我都会成长的,只希望正向的成长更多一些,这么想就舒服多了。”
听到这话,叶之鸣不由得笑眯了眼笑,甚至可以说是志得意满,觉得自己这件事办得很漂亮,简直就是“教育家”。
叶之鸣得意一番之后,又开始给叶沐上课,说有时候心态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当你把所有事都做足了以后,你还能改变的就只剩下心态了。
而心态,会影响一个人的面貌、气质,和给人的感觉。同样气场的人会互相感应到彼此,一个人若是焦虑,就只能吸引同样焦虑的人,一个人若是充满自信,做事游刃有余,也会让人另眼相看,觉得他不简单,会更愿意结交,并将机会交给他。
尤其是到了他这个年纪,面相也会因为心态而改变,常年焦虑的人,一定是低气压的,看上去愁眉苦脸的,大家都想躲着走。但反过来,会吸引很多人的靠近,人脉越来越多,一个带一个,那么遇到问题,也会有更多的贵人愿意出手帮忙。
简单来说就是,眼里只有钱,只盯着存款数字,很难生大财,可如果能把眼界放开,将所有看似与钱无关的东西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循环,这就已经具备了“财源滚滚”的基础,这才是生财之道。
……
因为叶沐和陈煦成了朋友,连带和陈煦关系好的刘冉,对叶沐也多照顾了几分。
按照陈煦的话说,刘冉的“金钱级别”比她高了一层,但刘冉半点不矫情,从不以金钱来衡量人,这绝对是有大格局的。
可以想见,将来刘冉将来会更优秀,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他们这个小圈子里,第一个往上进阶的人。
叶沐一向随遇而安,并没有因为刘冉的“级别”更高就伏低做小,她估计这样的人,刘冉也见得多了,肯定能识别出接近她的人都是什么动机。
叶沐再一想,自己好像也没什么动机,就是观察和学习,也没打算要强行推销自家艺术品的意思。所以叶沐只是提了一下家里是做什么的,就不再多说。
后来有一次,刘冉说想去爱马仕,陈煦就拉着叶沐一起。
刘冉进门不到五分钟,就看中了两款镯子,加起来一百多万,但其实刘冉更想买的是二百来万的那款。
不过刘冉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让Sa先将相对便宜的两款包起来。
Sa大概也很少见到刘冉这样的客户,来爱马仕就只是买两款镯子,而且全程不问配货比和有没有包。
客户们的套路Sa见得也多了,大家心知肚明,先豪爽的选一堆小配货,种类要齐全些,建立起Sa的好感,再提自己真正想买的包。
当然,有人会觉得这些Sa被惯出毛病了,但你看,买卖之间就是一种博弈。
只是到了刘冉这里,博弈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刘冉拿到镯子,满意地笑了,遂起身就要走。
Sa明显一愣,跟着暗示说,店里有几个爆款包,可以到小屋里看。
刘冉半点兴趣都没有,只说:“我不用了。”
然后,刘冉又看向陈煦和叶沐,问:“你们要么?”
叶沐还没反应过来,陈煦就说话了:“那就看看吧。”
结果不到十分钟,陈煦就拿下一个经典色Lindy,一个稀缺色康康。
叶沐算了下自己的小金库以及消费能力,最后选了一个比较实用的菜篮子,也是难得一见的颜色。
其实扣掉配货比,菜篮子并不算贵,起码在一线奢侈品包中,它的价格相对亲民。
叶沐多一分钱都没花,事后想起来,觉得自己捡了个便宜,便私下问陈煦,要不要表示什么,回馈一下刘冉——她对这种一来一往的学问还有点陌生,只能摸索前进。
怕只怕,刘冉是故意放水给,就是为了测试她是不是白占便宜的人。有时候只要进一次奢侈品店,每个人的价值观如何,就能一目了然。
陈煦听后笑道:“放心吧,这点小事刘冉根本不会往心里去。在她的观念里,她买的镯子才是主角,这几个包是镯子的配货。瞧瞧人家这格局,总之以后多相处,你就知道了。”
再后来,叶沐将这件事跟沈韵提了一嘴。
沈韵就问叶沐,部门里有没有互相送小礼物的习惯?
叶沐说没有,但刘冉的农历生日要到了。
沈韵便笑道:“那正好,我这里有个小玩意,包装好了,拿去送给她。反正在金钱上,咱们跟人家比不了,也就不用打肿脸充胖子,非要送个多贵的东西,还指望能十倍百倍的从人家手里挣回来。这样你心里也不会有那么大压力。”
而沈韵所谓的“小玩意”,是一张巴掌大的水墨小画,画风简洁,不过几笔,就将一束兰花描绘出来。
最主要的是,这幅小画出自名家之手。
据沈韵说,这位名家是她结交的一位前辈,关系不算很近,但他为人处世颇有一套,每年都会画一些这样的小画,不多,只送朋友和有眼缘的人,就用此来结缘。
刚好前段时间,沈韵得了一张,那位名家还说,如果她遇到朋友,也可以转送出去。
沈韵便借花献佛,将兰花小画拿了出来,精心包好,交给叶沐。
说实话,叶沐心里是忐忑的,毕竟她对刘冉的了解,仅限于隔天买一个包,以及进了爱马仕就只买镯子。如果刘冉就只会看奢侈品,不欣赏这些传统艺术品,又该如何,会不会看不上眼呢?
叶沐将这曾担忧告诉沈韵,沈韵只说:“咱们知道这副画的价值,只是用它来结缘,至于对方是否看得懂,那不在咱们的考虑之内。你送出去,是表达你的心意,如果她看不懂,却还能领会到你的心意,那这个人就值得交。反过来,如果她就是个用金钱价值来衡量心意的人,这样你也能对她有进一步了解,以后就知道该怎么相处了。总之就是,她给你定了个价值,你也给她定一个,各取所需。”
叶沐后来转念再一想,也是,如果对方就是个明码实价的人,那么无论她送什么,可能都会被挑眼。
送贵了,她舍不得,送便宜了,对方看不上,那还真不如不送。
……
转眼,到了刘冉的农历生日。
陈煦直接送了个五位数的包,还是刘冉有过的款式,只是不同颜色。
刘冉很高兴。
其他同事也都有表示,有的关系远,就送的便宜些,有的关系近,就送的贵些。
一场送礼活动下来,还真是看尽人生百态。
至于大家都送了什么,叶沐是在几天之后才知道大概——因为刘冉没有当面拆开,也是不希望引起矛盾。
私下里,刘冉对于收到的礼物没有过多评价,依然维持着和叶沐、陈煦比较近的关系,但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刘冉会主动叫叶沐一起。
之前叶沐要么就是点单人份外卖,要么就是去附近餐厅,而陈煦会和刘冉一起吃。
现在么,刘冉会点更丰盛的饭菜,还会问叶沐的口味。
后来还是不经意间,刘冉提了句:“对了小沐,我记得你说过,你家是经营画廊和艺术品的?”
叶沐点头:“是啊,艺术品鉴定资格证我刚考到,业务还不熟悉,但我爸妈都很精通。”
叶沐又简单介绍了叶之鸣和沈韵的职业背景。
刘冉接着问,叶沐是怎么进来的公司,托了谁。
叶沐没提“萧固”,说:“我只知道姓萧,是我爸的一个客户。”
刘冉便没再多问,但看样子心里已经全盘有数。
又过了半个月,刘冉突然提到,说有个朋友过生日,他的口味比较西方,有什么价格在二十万左右,可以恰到好处的装逼,却能彰显品味的礼物送出去?
听到数字,叶沐小小地吸一口气,面上却很镇定,还学着叶之鸣的语气说:“有倒是有,不过艺术品的类别比较多,你要送的东西有没有具体的范围?哦,还要看他生日是在什么时候。有的比较难找的,需要多一点时间。”
刘冉说,油画就行。
叶沐转头和叶之鸣一说,叶之鸣立刻重视起来,倒不是说二十万的购买力有多强悍,而是做这行的都是走长线钓大鱼,第一次购买彼此都是试探,一旦双方的信任关系建立起来,以后常来常往,那就是二百万,甚至两千万的回报。
叶沐说,连她自己都感到很意外很惊喜,没想到竟打误撞地拉到第一个客户。
叶之鸣却不认为这是误打误撞,而是叶沐凭本事吸引了刘冉的注意,如果叶沐斤斤计较,在意蝇头小利,刘冉肯定看得出来的,多半也不会托她去找。
其实严格说起来,投资艺术品或多或少有点当冤大头的意思,这就要看这个冤大头当得值不值,舒不舒服,长期回报率的空间有多少。
刘冉托叶沐去找,就知道这中间要让叶沐家赚点差价,但贪心的人,就会多赚差价,拿出的实际价值,距离二十万会更远一些。乍一看,是中间商机灵,可仔细一想,就是让刘冉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送礼物还被坑、添堵,那就不会有下次了。
不到一星期,叶之鸣就找来了画作,还让叶沐请刘冉到画廊里来鉴赏。
刘冉便带了懂行的且喜欢收藏的朋友一起去,结果大家相谈甚欢,不仅刘冉当场将画定下,连她带去的朋友也买下一幅藏品。
叶沐将全程都看在眼里,还因此认识了刘冉的朋友。
她也看到了刘冉和朋友的装束,虽然都是名牌,但穿戴很低调,也就懂奢侈品的人看得懂,放在大众眼中,恐怕只会觉得这身衣服质量好,面料好,版型好,却估计不出实际价格。
就因为这件事,叶沐又学到一课——能让刘冉如此费心去琢磨生日礼物的朋友,无论男女,八成不缺包和表,刘冉也很难送,送包怕一模一样,送表,二十万可能只是入门,但又不能直接送钱,更不可能送晚礼服、西装这些,余下的也就只能送珠宝首饰和艺术品了。
……
如此时间一晃,叶沐已经在起飞广告上了小半年的班,各方面都提升不小,在画廊里接待客户,也能独当一面了。
直到某一天,叶沐从校方拿到了毕业证,忽然就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觉得大学生活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好像自己已经混迹社会多年,再也想不起那个在学校里满口小黄书和恋爱哲学的傻丫头了。
沈韵说,这就是成长。
叶沐深以为然,别的不说,就说恋爱好了,她都单身这么久了,竟然也没觉得不适应,即便看着同部门的帅哥富二代,也能心如止水,看来真得是练出来了。
作者有话说:
圈子文化在北京这边还挺明显的,没在外地生活过,但我想各地应该都有类似的东西。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精英共赢,垃圾扎堆。
比如有时候看一个人靠不靠谱,可以看他介绍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如果那个朋友不咋地,连带介绍人也会受到影响。再比如最近这几天热搜上的事件,九个里面五个有案底(好像是?)这就是垃圾扎堆。
芟秋篇是成长篇,除了言情线,还会有女鹅的自身成长和蜕变,思维方式和接触人群和学校截然不同。
至于言情线,我这两天还要想想,沈之越和萧固谁先推进。
大家有建议可以留言哈,笔芯~
第44章
叶沐工作以来最大的感触就是, 她是在一群“关系户”的夹缝中生存。
在这个新环境里,她变得很低调,除了工作交流之外,很少聊自己的私事或生活里的事。环境的改变, 会另一个人变得“识时务”, 变得话少, 尽管这非常不像她的性格。
她有时候回想起来, 自己在大学时期畅谈恋爱高论的时光,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 这里的同事也不会知道她小小年纪已经谈过三场恋爱,而且满肚子小黄书的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