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身要滑走的时候,还做了一个半蹲泄力的姿势,想要看看被影响到的冰面范围到底有多大。
慕清晖站定在教练跟前,抽了卫生纸擤鼻涕。
她的蓝色考斯滕混着银色与粉色,就像是星云一样。
手套的指尖有着细线缝合的痕迹,她随手把纸巾扔到用胶带贴在挡板上的垃圾袋里,这是自带的,等走的时候会撕下一起带走。
丁教练伸出手:“加油。”
慕清晖:“嗯!”
她握手,而后弯腰下蹲,双手抓住挡板的顶端。
听见广播里别扭地念着自己的名字“清晖·慕”时,她稍一用力,就背对着滑向了场中。
褚晓彤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向冰迷们解释过,为什么她们每天都在训练,比赛时却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
她说,每个人都会写字,你买了好看的笔和好看的纸,预备写出来好看的字,但在落笔以前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写出来什么样的东西。
脑子里幻想再多,也无法得知究竟会写成怎样的痕迹。
就这一方面来说,花滑跟生活没有两样。
因为她们也不知道,下一刻自己会有什么表现。
唯一能做的就是训练,竞技技巧、心态调整、快速适应,各方面的能力都要锻炼到。
慕清晖不清楚自己即将要写的“字”会怎么样,但她明白,换不了“纸张”,就只能尽全力调整己身,在最快的时间内适应“纸张”。
这个赛场比COC差多了。
但她此时明白,不是所有的比赛都是COC。
·
于谨斜着脑袋,去看不远处那个显示屏,上面是前场比赛的转播。
短节目真的很快,在等分不用被为难的时候,一眨眼场上就开始了新的节目。
他听到观众都很给面子,每个选手结束后都有盛大的掌声。
但也不太一样。
单诗兰叶琳娜等人的,掌声动静就会更大更热烈一点。
慕清晖也是这样。
直到丛澜转身收拾东西往场外走,于谨瞥了一眼前面十个人的排名,单诗兰在第二,慕清晖在第三。
这一站没有会3A的,所以短节目的竞争真的不算激烈。
AI按下运动员们炫“技”暂停键以前,3A也不是热门的跳跃。
只不过运动员和冰迷们,对这个跳跃都有着别样的情感罢了。
·
孙娅然:“观众朋友们,这里是2019/2020赛季……”
丛澜露面后全场就突兀沸腾起来,等分的人都要听不到广播里的声音了。
直播间掐掉了现场的声响,孙娅然一边念着比赛的水词儿,一边示意加背景音,不要全部消除。
漫山遍野的“啊啊啊”分明是对王者的欢迎,怎么能全部屏蔽呢?
得让直播间的人也感受一下现在的热闹啊!
于谨早就习惯了,他根本没想跟丛澜说话。
说了也压根听不到。
《朱鹮》第二次面世,白色考斯滕站在冰场边缘,挡住了一个品牌的logo,却也让人注意到了这个logo。
随后,不知道多少人在搜这个牌子是什么。
丛澜看了看地上,她确实好久没滑这么差劲的冰了。
她甚至怀疑制冰机械都已经被停了。
冬奥会上,短道的冰转成花滑的,是在表面重新铺一层温水来“升温”,使得新的表面温度没有那么低。
转换冰面温度不是几十分钟就能做到的,起码,下午比赛的时候这群人就在搞了。
毕竟现在常温也是零下。
茱迪扭头看了看四周,她觉得有点热了。
或者说,冰面周围的空调似乎过于有效了。
连她们国内自己的技术也是冰面单独控温、观众席再给二十多的保暖温度,挡板外可真不会这么暖和。
以前的赛事也是,靠近冰面的前排观众席特别冷,夏天都得裹棉袄。
后来给观众席吹空调了,就很暖和,但前排还是冷,所以冰迷会提醒去现场的人带厚衣服。
再之后,新的制冰技术确保了冰面的超高质量,同时也捎带着改善了观众席的整体观看舒适度,再不用裹这么严实了。
COC的回顾纪录片里,这种黑科技还专门介绍了一番呢!
所以,看直播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镜头扫过观众席时那么多人脱了厚外套,是因为场内温度升高了。
这不是很正常吗?
怎么,你家看比赛还那么冷啊?
——来自兔子冰迷。
自家太给力,让她们错失了发现赛场幺蛾子的第一时间。
而丛澜也太牵引众人的心神了,大家没心思想别的,一心都在她身上。
看她绕场,看她回到于谨跟前,看冰面全部属于她,看她在广播的声音里去往正中心的位置。
再在孙娅然的“蝉联冬奥女单金牌、共三枚冬奥金牌”的简单介绍中,静静地等着《朱鹮》的腾飞。
·
日本原本也有朱鹮。
这种珍贵的鸟儿差点成为日本国鸟,它们曾经出现在这个地方的农村田间,后来被捕杀、环境破坏,余下100只的时候他们觉得还挺多的无所谓。
直到只剩下了5只蛋。
错误的保护理念和根本不合理的方式,使得孵蛋计划失败,2003年10月,日本最后那只朱鹮“阿金”撞墙自杀而死。
自此,日本无一只朱鹮。
相反,中国陕西境内的朱鹮,在一次次的保护中从7只发展到了现在的族群,成为了学者们心血的结晶,宣告了我们救助理念的科学。
丛澜的《朱鹮》在这里上演,对一部分日本人来说,像是挑衅和讽刺。
·
水墨丹青,朱鹮这种鸟儿美得就像是中国传统国画。
诗词、水墨画,世人以为是古代人的幻想,实则从“日照香炉生紫烟”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都是写实派的经历描述。
一如朱鹮的“无霞天际抹红霞”。
丛澜的sp吸引了很大一批人去朱鹮的栖息地观赏,陕西下雪的那日,许多人拍到了雪中朱鹮起飞的场景。
成群的朱鹮展翅飞翔,就像是水墨画活了起来。
鸟类爱好者们有许多漂亮的摄影照,也纷纷被冰迷们翻了出来。
有人觉得困扰,有人感到开心。
朱鹮再次走入大众视野,掀起旅游赏景风潮,这就是“丛澜效应”。
与之相关的,还有从这个节目引申出来的“环保”。
国际上这两年一直在讲环保、野生动物,在说中国的崛起造成的伤害,在……
丛澜的《朱鹮》让人们知道,全世界濒危物种都被我们救起来了,你们在抹黑的那些东西,里面究竟有多少是假的?
外网上对中国的国家印象太糟糕了,真真假假各种污水。
无心插柳,一首《朱鹮》,让部分人发觉原来他们以前刷到的信息里,有这么多都是假的。
朱鹮太美了,它本身是美的,它的濒危也为这份美增添了一份庆幸后怕,使得“美”不仅仅是美。
卓铮:“丛澜这次的表现好像有点世界上最后一只朱鹮的感觉在。”
COC上也有。
但不同的是,那是她在讲故事。
这次,好像是一只颤巍巍的朱鹮,拼尽全力,在寻找出路。
她的控制力是首屈一指的,无人匹敌,哪怕在这样稀烂的冰面上,都能做到自然流畅。
但也不是COC那么怡然自得。
少数几个地方,动作似乎有点超出她的预料似的,捻转之后画了一个超大的半圆,才俯身继续下面的动作。
赛场的临时改编,也常见。
观众们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于谨紧张地盯着她。
慕清晖的连跳第二跳落冰后半跪滑出了,本来她做得很好,但不知道怎么,滑出一下,冰刀就卡了,也让这个动作有了扣分点。
这是观众们看到的。
于谨知道为什么,丁教练也知道为什么。
编排路线上跳跃在短边落冰,有时候会靠近挡板,不一定是紧挨着,也可能距离一米、不到一米,这种距离已经很近了。
沐修竹早先也有这个毛病,后来被训练和编舞给纠正了过来,现在偶尔也会出现。
慕清晖的刀再第二跳之后陷进了更软的冰里。
丛澜也不喜欢这样的冰,但不喜欢不代表丧失控制力。
她一直在调整自己的路线,有时候还要改编排,刚才就是为了避开一个隐隐出现的水坑,新改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