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来说,22+是底线,一般都是双第三的配置,或者是第一第五的配置。
第二第五也不是没有过,但比较少,因为积分相同时会看分站赛的排名、世界积分排名,就这样慢慢筛选下去。
三个项目里,让人意外的是,冰舞那边其实大多时候会是26+的门槛。
平昌周期就有三次都这样。
原因也简单,冰舞吃得是时间的积累,Jr与Sr的水平差距非常大,哪怕是顶尖的Jr都不行。
同时,冰舞也非常非常讲究天赋,不单单是运动员个人的,还有这个组合默契的。
后者就是玄之又玄只能用天命来形容的了。
所以冰舞的层级固定,一直以来都格外得明显。
也使得每次的GPF入场券的积分门槛,随之固定了下来——第一梯队就那么两三组,第二梯队也就那么三四组,余下的甚至还能再按照梯队去分。
打破梯队向上,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比赛规则细碎不好分辨,没有跳跃的刺激,冰舞的赛场成绩又大多被ISU操纵,每个梯队的排名几乎不怎么更改。
这个项目就变得让人很难理解。
秦芷贺舒扬这次是第二第三的成绩进入的GPF,同时这个GP第二也是他们特别好的一场记录。
那会儿冰迷都在夸,说冰舞选站有点讲究的。
顺便感慨宋茗茗古意怎么落后了这么多。
但也有人觉得,秦贺二人运气很好,去年狗屎运两次第三堪堪进入门槛,今年又是拿了个第二。
冰舞第二的含金量,在这个项目的过往历史中,跟丛澜拿第一是相当的。
因为冰舞的成绩很差,没有过什么突破。
今年Jr一组进了JGPF,喜欢冰舞的冰迷们欢呼雀跃老泪纵横,哭着喊着“前途有望”。
进大奖赛总决赛,它不单单意味着一张门票、一次比赛,而是一个曾经难以被跨越的高度,被攻克了。
秦芷贺舒扬去年GPF第六,没有人埋怨,没有人嫌弃,说你们怎么这么差劲。
大家都明白他们能在这里,就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象征了。
而且去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冬奥组的强将们要么退役要么修整,那会儿两人也确实占了这个光。
还有着新规则的实行,出现的混乱,等等各种原因。
两组第三的成绩,勉勉强强凑了前六擦边。
他俩之后还有组合也是这个积分,若不是其他因素没超过秦贺,去GPF的就不是他们了。
今年他俩没在COC,先拿了第三再拿了第二,这个配置差不多够,主要还是两人抢到了一站第二。
并不是每年都是仨第一带上仨第二,去比GPF的。
去年就不是嘛。
再者,秦芷贺舒扬有了第二,也就等于“仨第二”的三组,达不成这个条件了。
这就是打破梯队向上的突破。
故而,势必会有第二第三这样的积分组合进入名单争夺战里。
在第三站结束,第四站即将开始那会儿,冰迷们对冰舞的预测不亦乐乎。
从参赛选手的以往成绩、今年表现、赛场环境、老天有眼等等各种角度,打分、幻想、玄学,以求给秦芷贺舒扬两人续上幸运值。
好在今年不是26+之年,24的成绩也足够了。
另外三个项目里,出现意外的情况反而会比较多。
女单就算3A和四周跳储备都有,选站失误、赛场发挥不佳,撞上了另外有人爆种,都很有可能被压下排名,从而丧失GPF名额。
不仅刺激,还充满未知。
女单这里最低的积分是24,也就是第二第三的两站排名。
丹尾千佳也是美国站与法国站的第三第二,本来可以靠世界排名压过同样成绩的慕清晖,但她在比完法国站后就宣布这个赛季要去养伤,后续至少两个月不参加比赛。
甚至可能会错过她的全日。
而在美国站得到第一的女单,第二个GP赛前伤退弃权。
否则靠着一站第一外加另一个甚至可以是前四的成绩,基本能锁定GPF的名额。
NHK举办之前,大家都在说,墨仙与这里的一个女单有名额的争抢利害关系。
就是因为,NHK参赛女单选手中有一个人之前拿了第二,若是能在这站拿到前三,她就很可能赢了墨仙得到六人名额。
当然,慕清晖COC里的第三,跟墨仙其实也是有着竞争关系的。
但她不会威胁到墨仙,因为她最好也就是个第二,这样一来两人的积分是一样的。
那会儿有人算到这点,就很难受,一方面觉得两个妹妹都很好,一方面又想着要是积分一样了得取舍该怎么办。
有疯子在那里发癫,觉得丛澜应该让让慕清晖,她要是放弃了第一只拿第二第三照样能进GPF,相反,慕清晖也可以拿了第一稳进。
这人振振有词,说丛澜最后出场,她想控分很简单的,只要看看前面的成绩是什么就行了。
这种说辞一露面,就被竞体粉给围攻了——不单单是冰面,其他项目路过的也来踩一脚。
看足球的更直接:咋的你们花滑还有赌球呢?
六站GP第一中,伤退的那位之外,丛澜和西妮娅·库里科娃分别拿到了两个,桑莹则是最后一个金牌。
桑莹一个加拿大站第一,俄罗斯站第二,就已经站上了GPF的赛场舞台。
其余拿到过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女单们,两站成绩大多是第二+第四,或者第二+第五,要么是两个第三。
比如跟墨仙利害关系的那位,就被NHK的短节目冰面给坑到了,自由滑也没有太大的优势,最后成绩是第五。
也就是第二+第五,积分22,落败。
所以当时看到NHK的冰面质量出现问题,有些冰迷的心里就有点复杂。
男单与女单是差不多的情况。
双人那边更甚,第六的积分是26(两个第二)。
但双人组合里,不是仨第一和仨第二的分层,而是有组合拿到了第一第三和第一第二这样的积分。
趁着GPF还没正式开始,又在扒拉参赛选手的冰迷们,发现今年的竞争强度,似乎并没有随着AI对技术正确的强调,而减弱。
不过,她们普遍认为:还是GP第一最管用。
有个第一的话,容错率最高能到下一站的第四呢!
·
总决赛人多,一共比三天,还是照旧先比Jr的。
郝静柏她们就自己住了个套间,丛澜这边的Sr们后到,也是自己住的。
这样的话方便安排,还不会因为训练时间打扰到对方。
丛澜:“场地去了吗?怎么样啊?”
她打了个哈欠,虽然大巴车上睡了一路,但还是很疲惫很困。
郝静柏:“去过啦!冰面很好!”
冼初然:“但没首钢好。”
汪凌:“你仿佛在说废话。”
许欣可默默看着没有说话。
汪凌看向了在放行李的墨仙,有点羡慕:“哎你都可以参加成年组了哎!”
去年还一起比JGPF呢,今年她就到GPF去了。
墨仙:“年纪大是这样的。”
丛澜要素察觉,缓缓看来:“嗯?”
墨仙看天看地就是不看她。
汪凌:“那我明年年纪大了也要来!”
她明年可以升组的!升组就能比GP啦!
冼初然:“澜神以前好像十四岁就比GP了哎?”
丛澜点头:“对啊,我那会儿还可以双线作战,除了世锦赛不能跨组,别的都行。你们不是比过成年组的赛事了吗?”
国内赛很宽裕,这方面是放开了的,13岁要是想比成年组也没问题。
冼初然遗憾:“比了,但GP不行。”
现在规则缩紧,不允许JGP和GP一起比了。
但就算可以,也没名额给这群孩子去比GP,现在Sr的人数都挺多的,特别是女单。
双人冰舞那里运作一下倒是还行。
丛澜:“早晚能比。”
14岁女单现在顶尖的一批都有四周跳了,质量不输给Sr这群人的。
对女单来说,年岁小就是本钱,未发育出技术比发育后要轻松许多。
若是允许Jr比GP,可能现在会有更多人无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尽全力透支运动生涯,来拼一个更多的GP成绩。
有些女单14岁还四周跳,下一赛季就不见踪影了,这群人的粉丝们就很不喜欢这个被补上的规定。
她们还拿丛澜当年说事,认为就应该继续开放GP的14岁限制。
可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就在探讨三周跳对运动员的伤害性,只不过现在换成了四周跳罢了,而四周跳的伤害远胜三周跳。
透支未来的健康,太多教练敢这样做了。
不然,平昌周期怎么会有那么多昙花一现的四周跳女单?赛场都没上,就在俱乐部对外的视频里发跳跃落冰,而后再无踪影。
能在赛场待一年再伤退的,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速成四周跳”,这一批女单就是部分教练谋求私利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