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被阳光照到的部分泛着她们理想中的木纹色……是了,怪不得阿恬说下午照会更好看一些,日光足的情况下, 才会让人觉得温馨吧?
不过, 相比青森小馆本馆,旁边还散发着木头香味的户外烧烤操作间新鲜得都要滴水了。
“这是新建的吧?”二次到访的黄筱云最有发言权, 她跑过去里里外外看了好几遍,还拉开储物柜看了看,兴奋道,“天呢阿恬,上次火锅,这次就吃烧烤吧!这样的环境,露天烧烤什么的不能更赞了!”
阿恬本来就打算拿这几人当口味的试验品,闻言自然点头:“特别为了这次聚会才新建的户外烧烤间,就等你们来了。”
姑娘们听后心里暖烘烘的,秋日的冷风一点也不可怕了呢!
体验大自然的风情,还是在这么优美环境的森林中,只有相熟的好朋友,没有可怖的人流不用担心宿醉过后的工作,不用想着明日要怎样怎样。
这样畅快的烤肉局,别说吃,光是想想就觉得生活变得极致美好了起来。
“还得是阿恬,为了我们竟然搞了个基建,真牛。”张雅沁佩服的竖起大拇指。
眼看着工程不是个短时间就能完工的,想来大热天的阿恬也没必要赶工,所以刚刚卜阿恬说的那些话,张雅沁明白,有玩笑的成分在,自然也有几分真心在里面。
“你早说啊阿恬,今天中午吃太多了,早知道就不吃那么多了!”宋晓一满脸懊悔。
旁边的周茗频频点头,她可是连带着早餐都吃了不少,晚上吃烧烤,她可能一口都吃不下去了。
美味要搭配适当的饥饿感和饮食节奏才能让人心情舒畅,破坏了哪一步,那都是令人非常扫兴的。
“没事,今天先做准备工作。”阿恬心说哪里那么容易就吃上了,需要准备的材料里面,有些要新鲜的才好吃。
不然接下来她安排集体运动式为了什么呢?
说着,阿恬走进小馆,一行人跟在她身后,终于进入青森小馆内。
照片她们已经看过许多次了,本体比她们视觉化想象的还要生活化一些。
有一些陈旧木头的味道,还有一些日光晒在木头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还有一阵如有若无的甜甜的香气。
吧台后面的操作台略显杂乱,但却很干净,看得久了,大家才恍然知觉,是一种无名的亲切感。
古朴、安逸、静谧,像乡下的老家,像还未开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像向往的桃源生活。
旅途的兴奋和疲惫,仿佛在这一刻一齐沉淀了下来,虚浮的情绪依托落到了地上,实打实的‘悲喜’才从脚下开始滋生。
几个姑娘参观的时候,阿恬已经在发工具了。
“不会吧……”周茗拿到手里左看看右看看,发现是一个鱼篓似的东西,“阿恬,不是烧烤吗?”
“秋末,赶个尾巴,去抓点好货来。”阿恬一边发一边讲。
“哇哇,不是吧?我们要去抓螃蟹小龙虾了吗?!”黄筱云石知道这森林里有溪水的,她第一个想到那里,“是在那片溪水抓吗?”
阿恬点点头:“要再往下游走一点,到相对缓慢的地方下笼。这个时节,龙虾螃蟹还有一些鱼类,都很肥硕,烧烤、香辣还是清蒸,都是不错的。”
宋晓一和张雅沁还有清心寡欲的师太也挺激动,毕竟原生态的还没抓过,之前玩的都是人工养殖的给她们消遣。
“这是肉骨头。”发完了捕捞工具,阿恬又从后面提了一小桶饵-料过来。
“那正好,今天晚上就不吃了,咱们多抓一点,留着肚子明天中午吃烧烤,吃到晚上,再和宵夜连起来!”张雅沁憧憬着明日的好饭局。
阿恬看了眼她,来了句:“今天下网最早明天才能收,而且,明天中午也未必能吃上。”
几个意思?
被打破计划的几个姑娘又纳闷了。
然而阿恬只是带着她们开始往林子深处走,对于烧烤的话题,并没有再过多的说什么。
秋日已沉,冬日不落叶的常绿乔木松木等蒙上了一层铁灰色,而落叶的树木则像是绽放生命最后的色彩,金灿灿黄色和棕色,令人艳羡的橘色,将整片青森层林尽染了个透彻。
“就只差一场雨了。”阿恬抬头看着这些高耸的树木,开始感慨。
“什么只差一场雨?”方静玉问。
“这些还挂在枝头的枯叶,只差最后一场雨。这场雨过后,基本就要落得差不多了。”阿恬对她说。
“这么神奇的吗?”方静玉叶仰头去看,看已经偏西的金橘色日光,透过稀疏的叶片照射在森林中,仿若赐予它们最后的礼物,“就一场雨?”
阿恬点点头:“城市不明显,青森这边,四季还是挺分明的。”
她说完,就继续带头往前走。
一边走,一边教黄筱云和宋晓一辨别方向。
明日她可能要忙活一整天,收笼的任务很可能要交给她们了。
捕捉水鲜的地方果然和上次露营的地方不一样,黄大花看着比之前还要宽敞一些的溪面还有平缓的水流,努力记忆来的路上阿恬教给她的辨别方向和记路的方法。
宋晓一嘴里还在念叨,久居城市的人们忽然被填塞了一大堆野外知识,饶是女强人,一时之间也够她消化一阵。
其他几人就没有类似烦恼,溪水与秋日树林组成的景色令她们眼前似乎产生了滤镜,身体忽然就变得轻盈了,轻飘飘的仿佛要随着潺潺的流水声飞到树冠处俯视整片大地。
沁人心脾的风一直在吹,虽然没到醉氧那么夸张,可嗅觉和视觉仿佛都有了肺的作用,灵窍都觉得通透了。
橘子色的日光被空气中的水汽温柔的加工过,丁达尔效应应然而生,通往天空的金色阶梯自脚下伸展开,一步一步,踩着金色透明的阶梯来到云端,被古老而沉淀的生命赐福。
太美了。
是令人安宁与祥和的美丽。
欢欣雀跃的情绪饱满,但并不激动。兴奋,但却不是肾上腺素突然激增造成的虚假繁荣。
“饵-料放进去之后,再放几块石头,这样防止被冲走。”东道主完全没有察觉到姑娘们被震撼到的自觉,已经开始下笼了。
她双眼放光,仿佛看见无数螃蟹龙虾在网里对她张牙舞爪的情景,忍不住吞了下口水。
宁静祥和的气氛被打破,大家看着忽然干劲满满的阿恬,喉间滚动的阿恬,头顶全部冒起了问号。
这么美的景色你只能想到吃?人干事否?!
想归想,几个姑娘到底还记着自己是来干嘛地,纷纷和阿恬学着开始向水里走去。
溪水已经开始凉了,虽然表面一层还有些温度,但再深点的地方已经有些刺骨。
好在她们现在来了,再晚点,哪怕能欣赏到青森的风景,这溪水和水鲜怕是要与她们无缘了。
“我再去中间的位置下点。”阿恬下了两个,见大家都下来,而且都不肯再往深处走,于是自己开始行动。
至少两边都要放置吧?中间也不能放过,她特意选了溪面最宽的一个段,算是下游相对比较缓的地方了。
“哟,这不是阿恬嘛。”熟悉的声音突然冒了出来。
除阿恬之外的姑娘们吓了一大跳,随着日落,林子里愈发的暗了,突然出现人声,还真怪吓人了。
于是姑娘们纷纷往岸边退了几步,看向声音发出的对岸,发现是一位束发的老者,下巴的白胡子长得垂到了胸口。
衣服好像是纱制的灰色,但总觉得隐隐还飘着一些蓝银,看得不是十分真切。
“吕伯伯!”阿恬惊喜,淌着大水花跑到对岸,“您来的正好。”
“嗯嗯,我明白。”吕冰一看这架势哪还能不明白,笑眯眯的看着阿恬,“又要弄什么好吃的?想吃水鲜?”
“对!”阿恬使劲点头,“赶着个尾巴抓点膏肥蟹美的螃蟹虾子,当然要是有肥妹的鱼鲜和贝壳就更好了。”
索要的太过明目张胆,吕冰没好气的敲了下她的脑袋:“怎么,上次吃馋了?”
“为了给烧烤增菜呢!再说,什么时节吃什么时令,正合时宜的美味为什么不享用?”想着水鲜的丰收,阿恬竟然还有点小骄傲,“到时候再加上香辣蟹,香辣虾,烤鱼和酒蒸贝壳,鲜嫩的羊肉和牛肉,再搭配上梅子醉……”
阿恬说着说着便没了声音,说起梅子醉,也不知道不驯和其他的酒还有没有,回去得看看库存,没有还要找秦家酒坊定一批送过来。
说者无意,然而一旁的吕冰胡子都快被他薅秃了。
“小阿恬,烧烤什么时候开始?”吕冰问道。
“最快也要明日晚上了……”阿恬又想到了什么,“对了,吕伯伯,您能不能通知禾畟祂们?就说阿恬的露天烧烤明日晚上就要开始了,他们要是能早来帮帮忙那最好了。”
这是她之前就答应过的,之前还想着怎么才能通知到,或者那些人能够不请自来,现在多了吕冰这一层保障,那再好不过。
“哦嚯嚯,交给老头子我了。”吕冰不知怎地有一瞬间的悻悻,不过很快就不甚在意了,他对阿恬保证,“放心吧,我今晚就和他们说,我还纳闷禾畟和示土还有那个外地来的怎么赖在青森就不走了。”
“嗯嗯,那谢谢吕伯伯。”阿恬高兴应道。
又聊了两句闲天儿,吕冰才离开。看那速度,应该是去通知其他人或者干别的事情去了。
阿恬美滋滋的淌水回来,被姑娘们围住。
“那个老爷子是谁啊?”周茗问。
哦豁,谁啊……
阿恬一时语塞,绝了,她也不太能完全断定这老爷子的身份。
“跟我奶奶一样,来青森养老的老人。”于是阿恬只能这样鬼扯,“他比较社恐,所以住的比我深一些,偶尔会来青森小馆吃个饭什么的。”
谁会住这个林子了啊!
张雅沁刚想反问,结果想到阿恬,她又闭上了嘴。
是啊,卜阿恬尚且能在青森落脚,老人家比年轻人的需求还要少,凭什么人家就不能住?
其他人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顺理成章的将逻辑给捋通顺了,倒是省去了阿恬继续解释的麻烦。
下好了水笼,阿恬带着大家往回走,一边强化黄筱云和宋晓一记路的方法,一边叮嘱她们,明天一定要早来帮忙。
民以食为天,姑娘们纷纷点头说要把闹表打开。
而且从村子里到这里的溪边也要一些距离,所以更得提前,不然很容易什么都抓不到。
没有经验的几个人完全没多想,既然费了这么大劲来到了这里,费了这么大劲下了水笼,没有点收获都对不起自己。
“哦对了。”走着走着,阿恬突然想起个事儿来,“明天来的时候,找小卖部借个三轮车来。”
“干什么用?”方静玉问。
“你们可能得骑着三轮来收水鲜。”阿恬提醒道。
几个姑娘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宋晓一没忍住:“这路三轮车骑起来我们可能没习惯会比较慢,手提回来不行吗?”
阿恬意味深长的看着她们:“前提是,你们得提得动才行。”
第58章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阿恬就起来了。
她合计了下时间, 就算姑娘们六点起床,洗漱吃早餐再过来最早也要八点,何况她也不指望那帮人能六点起来。
主力也不是她们, 阿恬早早起床, 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去青森捡木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