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要先保障生活。
吴大妈想想现在回来那么多知青,有一些成天在街上跟二流子似的晃荡。
而且之前管得比较严的一些事,现在也在渐渐放开了。
尤其是对回城找不到工作的知青,有些人偷偷干点小买卖,也没怎么过问了。
行吧,于凌那样子看起来也不像是能干多坏的事的。
“你要提醒她,不要跟一些在街上胡混的知青混在一起。”
于朵点头,“放心吧,吴大妈。上次来咱们大院围炉煮茶的,都是好同志。”
都是想着自食其力的,当然是好同志。
吴大妈尽到了提醒的义务,点点头,“又要去学英语了?快去吧,我昨天还跟我孙子说让他跟于家小姑好好学习呢。都有你这个好学的劲头就好了。”
于朵苦笑,“这不是之前谋划的工作落空了么。得早打主意啊!”
周大妈道:“于朵说得没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咱们这样的家庭,都没什么家底。经不起一次大病的冲击。”
吴大妈道:“你这是去医院给儿媳妇送饭,又看到什么人间疾苦了吧?”
“那可不,医院里得了重病没钱医治只能拉回家去,美其名曰寿终正寝的老人好惨啊!”
于朵听她们几个大妈就这个话题聊上了,便自行离开。
要想不落到那份上,只有多多挣钱啊。
这样以后才能不给儿女添麻烦。不用见识久病床前无孝子!
于朵下午继续誊抄翻译稿。
这回70分钟就搞定了,后面又通读了一遍查缺补漏。
高老师拿过去看了看。
因为这是要定价的三千字,她也比较仔细。
她的医药费尤其是手术费,可全着落在这个翻译事业上了。
看过她确认无误,“嗯,做得不错。”
说完递出一张写着地址、邮编的纸条还有一些零钱,“你去买个信封、贴张邮票帮我寄出去。接下来咱们师徒等着对方的回复就好。”
于朵点头,“好的,我这就去邮局。”
现在去还能赶得上今天寄出。
她现在也非常看重这份誊抄工的收入。
“嗯,我十号下午要去一趟医院。咱们的英语课还得停一下午。”
于朵道:“好的,到时候我还是去借周老师家的三轮车。”
不是装货的,是偏小的、装人的。
之前高老师一个月得去两回,就是于朵骑着三轮车载她去的。
高老师道:“这回我们得走远点。我托人联系了一个故友,人家帮我联系到协和医院的骨科大夫。做手术还是去那里更放心些。”
“好!我后天下午早点过来。”
之前两人都是就近去的厂医院。但论起医术,自然是协和医院的医生更好。
不过,去协和得花不少钱吧?
高老师道:“一月份不是刚发了工资么。我就看看,诊费应该是够了的。”
钱不够的话,就先不拿药嘛。
于朵想起大杂院里,她走时还在感慨‘黄金有价药无价’的几个大妈,心头有些感慨。
不过,今天还有事呢。
她把稿子、零钱还有带地址、邮编的纸条一起收进挎包,便向高老师告辞了。
出去就快步朝为厂里服务的邮局走去。
晨兴机械厂上万名职工,还有各自的家属。这一片自然是什么机构都有分支的。
邮局、银行这些统统都有。
于朵去到邮局,一看还不到四点。还赶得及!
她赶紧买了信封和邮票,然后把邮编、地址誊抄上去,把信投进了邮筒。
然后又把地址、邮编抄了一遍在自己的小记事本上。
这样就省得掉了没出找去。
办好这件事正打算离开,遇上个熟人。
“于朵——”对方显然没料到会遇上她,挺惊讶的。
“黄师母——”是黄师傅的爱人。
黄师母来领包裹的,于朵等了等她一起走。直接把包裹扛自己肩膀上,送她回家。
“唉,辛苦你了。”
“没事儿,有事弟子服其劳。也不算重!”
黄师母道:“你现在有什么下一步的打算么?”
“我哥答应让我去读高中了,还把父母留给我的100元也给了我。”
黄师母脱口道:“你哥怎么舍得?之前不都说没钱了么。”
“之前钱被借给他小舅子应急了,如今邱老爹一个月还10块。另外我二姐不是回来了么,我俩一起跟他闹。说他不给就要找领导反映情况。他就妥协给我们了。”
黄师母点头,“嗯,这也是一条好路子。你的脑袋瓜子,还是很有希望考上大学的。”
“嗯,幸好离开学校还不算久。初中的知识应该都还捡得起来。”
于朵直接把黄师母送到了家门口,谢绝了进去坐坐的邀请。
“我得回去做晚饭了。”
“哦,那我就不留你了。”
于朵往家走,路上遇到放学的于鹏和娜娜。
他们都在一个学校里,于鹏负责接送娜娜。
送进教室他再自己去上课,下课也到教室门口去接。
幼儿园特地多留了一堂课,就是方便这个点才有时间的家长。
也幸亏还有于鹏,不然于朵每天又得多一个活儿。
他俩和大杂院的其他小朋友一起走着。大家都是在厂子的附属学校上学。
于凌晚一些也回来,不然要错过饭点。
她骑着二八大杠,然后两个竹筐摞在一起绑在一边。
鸡蛋没有卖完,差不多还有30多个,约摸三斤多。
她今天卖掉了360个,赚了七块二。
照这个速度,这二十天能挣140左右。
真是想想都吓人!
这剩下的就准备和明天送来的一起卖了。
于凌直接把车推进家门。
她是用谷草把鸡蛋盖着的,但框子得卸下来。鸡蛋也要捡到不易被碰撞的地方。
不然框子就挂在自行车上,万一于承两口子要用车不方便。
两个空的框子要放许多,搁柜子上都成。
但如果有鸡蛋,碰撞一下就容易裂口。
她正把鸡蛋往外捡,过来找于朵给穿针的杨大妈就从旁边路过,预备回自己家去。
看到鸡蛋,久经风雨的杨大妈就懂了。知道了她早出晚归干什么去了。
甚至连于凌男人的职业也猜了个七七八八。
也是,总要想办法求存啊!
杨大妈正好想买鸡蛋。
她过年想用面粉、蛋液裹了生鸡块下锅炸了坐酥鸡。
这样想吃的时候放几
块到汤里,再加上条粉、素菜蛮好的。
酥半只鸡能吃好几回呢。
但是吧,鸡蛋供应又不太够。拿三四个蛋做了这个,其他地方就不够了。
于是小声问道:“于凌啊,你这卖么?”
于凌道:“卖啊。我卖给外人一块钱一斤。杨大妈你要,九毛五。”
杨大妈也知道黑市是要贵一点,不然人家倒爷吃什么?
“不过我只要半斤就够了。”有五个就能补充她的所需了。
于凌道:“那也行,收你四毛七。”
“行,我回去拿个东西来装。”
杨大妈回去拿了个小蒸笼盖子,里头放上米再过来。
鸡蛋放在米里面,可以多存放些时日。
而且也正好遮掩一下。
于凌挑了五个大的,秤尾翘得高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