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公寓又一直没有房子出来。
倒是四合院,改造之后住着挺舒服的。而且这个特殊时期,很多四合院腾退还给原主。
倒是有一部分在出售。
常宁点头,“如果你发动所有人脉,应该还是不难找到房子的。”
顾家的人脉比从国外回来的常安还是好太多了。常安基本只能依靠合作的政府部门的人帮忙找。
顾家在军区大院的人脉、顾老爷子生前老战友的圈子、顾家亲友的圈子,这可以延伸出一个很大的关系网。
而且又不是求他们办什么为难、有违原则的事。
就让他们的儿女、秘书这些人,留意下有没有产权明晰的四合院出手。
老北京这么多四合院!
这些人大多在位置上,相关消息比外头的人灵通。
于朵回到常宁那边,坐在自己房间给霍昭打电话。
那边接起来道:“我看到报纸上的头版头条,就知道你快打电话过来了。那最近我帮你们居中联系一下。下周日有空么?”
“下周日恐怕不行,常安哥的四合院弄好要进册呢。”
但于朵只有周日有空。
其他人好说,主要是将就她的时间。还好居中联系的人是霍昭。
他想了想道:“这个事倒也没有那么十万火急。政策出台,到真正执行还是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的。我今天打听了一下,有一批比较干练的干部会调往税务部门。他们把这个部门重新支撑起来,再从其他地方调兵遣将。另外,小商贩的营业执照目前也还停留在登记阶段。据说要十二月份才正式开始下发。今年应该不至于就全部要落实到位。”
“我也觉得应该是这么个情况。如今的行政效率,可做不到说风就是雨。”
目前都还不断的在给那十年挨整的人平反呢。
工作组的平反工作也得有个轻重缓急的展开。X奇同志的追悼会都是5月份才开过。
这才九月,那十年全国那么多人都挨了整。肯定是陆陆续续的平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调查、取证也需要时间。
这么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税务部门应该都是比较早重建完毕的了。因为国库需要税收!
于朵继续道:“那据你看,沿途的治安什么时候能搞好?”
霍昭沉默了一下。
这要是沿途太太平平的,车队就只承担一个运输任务了。
那还会有那么多商家选择他们的车队么?火车可以日夜不停,比大卡车的运输效率可要高一些。而且,价格也更实惠。
但国家既然要收税,整顿沿途治安自然就会被提上日程。
这一年半,车队自然是趁着这个治安混乱,国家暴力机关无暇顾及的特殊时期赚得盆满钵满的。
但《税法》出台,他们也是得抓紧成立公司、申办营业执照。
他们的生意做得更是大,肯定早就被盯上了。想偷税漏税是绝无可能的。
现在于朵为代表的商家又要约他们谈减少运费和保险费的事。
这么三管齐下,车队哪可能还有之前的暴利?
以后,于朵、顾朝暮这样自身是大股东的商人,收入可能打个六折。
但霍家的生意,经营税和个人所得税少个四成,赚的保险费估计还要少一成。那就直接打对折了!
同理,
朱丹、钟言这样的车队经营者,也要直接打个对折。
治安再好起来,托他们运货的商家也会减少。
于朵之前估计,朱丹、钟言这样拥有几辆大卡车的,估计年入百万左右。
那由霍先生出面经营的整个霍家,年入怕是朱丹他们的几倍啊。
这么一想,于朵也觉得用收税来缩小贫富差距,其实也挺好的。
面对霍家,她都忍不住有些仇富啊。
霍昭静默了一阵道:“总还有个一两年吧。从想办到真的推行,需要过程的。这其中,估计还会有阻力和困难,还未必能一劳永逸。”
以后肯定利润率是要下降的,但利润肯定还是能有。
没利润,那肯定就没人干了。不过,是得早做打算了!
霍昭想了想,“那约九月的第三个周日吧。”
“好的,给你添麻烦了。”
于朵提到治安问题,也是提醒霍昭。国家肯定会着手整顿治安的。
让他不要再对这一行的期待值太高,省得到时候谈判很不愿意让步。
于朵挂了电话,又给二姐、辛家都打过去。
就说她出面,商家都抱团,一起去和霍先生谈一谈收税之后,减少费用的事。
请他们代为传播一下。
二姐自然是满口答应,并说会去联系认识的商家。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大家就都知道了。
这个事,事关各人切身利益,都关注得很。就算不去通知,估计也有人会问。
如今于朵肯牵头,他们一定会来的。
辛家是辛明宇在管着电器行。
他在家接到于朵电话也是连连叹气。
对他来说,不但是要开始交税了、利润减少。他自己开的那个电器行,交了税直接就没利润了。
他本来就只赚3%。
不过是仗着房租便宜,人力成本低。另外,他是先拿货、卖了再给钱。
因为电器本身贵,所以3%的利润才能运转得还不错。
如今彻底不行了。
于朵忍不住笑,“这回国家重拳出击啊,没那么好的事给咱们了。”
辛明宇道:“对我私下开的店,交税近乎灭顶之灾。你没事啊,你已经不用补货了。”
于朵的店面已经是最开始是四倍大小。本钱他估计已经直奔20万了。
而且,如今她有压货款的资格。每次进货应该还不只20万。
所以,她完全不用补货了。
他得想想怎么应对才是。不然明年真的开始收税了,他难道倒贴啊?
那个店他开了八个月,加起来也挣了有5000左右。
另外,分红分了几千。
辛晴全都拿去见世面、富养自己了。但他是存起来了的。
这加起来有一千多了。
重头来过,倒不是不行。但收营业税之后,那利润可就微薄得多了。
个人所得税的股息税,如果不分红倒是不用给。初期哪来的分红?只能不管填入成本。
但以后要把钱拿出来用,终究还是得给的。
看来生意最好做的时间,竟然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这两年。
明年肯定税法就要兑现了。
所以,前头两年没用交税算是他们第一批毛着胆子下海的人的红利?
听他这么说,于朵点头,“于我心有戚戚焉。这两年虽然真的是担惊受怕,但利润是真的比较大。我刚说的事别忘了啊。”
“两周后的周日上午是吧,我会到的。”
双方沟通的地方,就定在了常宁四合院的第二进。地方大、能坐下不少人,双方牵头的人都熟悉那里。
常宁也乐意借出来给他们用。
电话挂断,辛明宇准备进去继续看他的专业书。
他如今真的是吃奶的劲儿都用出来了。在响应主席的号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结果没一会儿又有电话找他。
看他出来,辛奶奶提醒道:“是林家老大,口气不是很好的样子。”
辛明宇出来坐在沙发上接电话,“林大哥,你找我有事?”
“小宇,你知不知道于朵的电器行要在南京开分店了?”
辛明宇一愣,然后实话实说,“我不知道。”
奶奶说林老大语气不好,确实是很不好。这分明就是来质问他的。
不过他确实是不知道。
没想到于朵去南京不只是为了考察她在南京新开的旅行社,原来电器行也开分店了。
不过也差不多是时候了。她北京的电器行的生意已经基本稳下来了。
虽然的独占鳌头,但要再扩大市场份额也是不容易。那就只能向外发展了。
南京,是常家替她打通的地方上的关系,还是顾朝暮出力了?
反正贸然去外地,强龙南亚地头蛇。
当地的同行,是可以借着人脉广、地方熟,给个下马威的。
除非她在那边有关系,或者说可以给那边带来一定的好处,譬如说解决就业岗位?
那除了走通了关系,她多半还在南京当地招聘了。
自从把生意交给表嫂看着,辛明宇就没有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