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辂入宫之后,为了掩饰身份有异,她一直与陆家有书信往来。皇城司理所当然截获过这些信件,只是他尊重沈辂,从来不曾拆阅过。所以,这些书信究竟是送给陆家的什么人,他其实一无所知。
人人都道沈辂是陆家女儿,可是他却清楚沈辂只是陆家养女。一旦他们为家中翻案,沈辂恢复身份,那么她并非陆家血脉的事情也将大白于天下,如此一来……
“我还觉得天气正好,你怎么热得出汗,可是衣服嫌厚了?”陆月寒疑惑地偏了偏头,额前的红宝石随之晃动,“如今天气转暖,你也该注意增减衣物才是。”
宋令璋从衣袖中抽出帕子拭了拭额上的冷汗,神色复杂地看向沈辂。
女为悦己者容!
他记得,陆家有一双兄妹,女儿早已经嫁人生子,儿子却至今还未娶妻。
“许是今日的衣服厚了些,明日我记得减些衣物就好了。”宋令璋状似无意地开口,“你已经去过陆家了?”
“是啊。”陆月寒语气轻快,“我已经看过了养兄的文章,春闱的主考官就定了钱尚书罢。”
宋令璋抿了抿唇,心下愈发苦涩。
是了,沈辂说过她会帮忙,她要按照陆家儿子的文章风格来挑选主考官。他原以为她这般大费周章是为了报陆家的救命之恩,可如果——她只是为了那一人呢?
“我知道了,我会安排的。”宋令璋不自觉握紧放在桌下的手,指节压抑着泛起青白的颜色。
即便如此,他又能如何呢?
即使他已经官居三品,即使他同沈辂曾有过婚约,即使他们青梅竹马相依为命,可是说到底——他身有残缺。只这一条,他就永远也比不上陆家子,哪怕对方是个连考春闱都需要沈辂插手帮忙的举子。
他是个太监。
从他入宫为宦的那一天起,他们的婚约就已经不再作数。他不可以再去肖想沈辂。
之前种种……不过是他自作多情罢了。
第24章 剖白
“希望他能在会试上有个好成绩罢。不然等到了殿试的时候, 哪怕会有我们帮忙,毕竟也不能做的太过明显。”陆月寒随意道,“不求他进士及第, 只要能考上二甲, 待到日后授官外放的时候我就能给他安排一个离家乡近的地方,这样也方便嫂子和他一起到任上。”
“……嫂子?”
“哦对了,我养兄前不久定亲了,定的是知根知底的冯家姑娘。”陆月寒眨了眨眼,“陆家还算懂得分寸,没有借着我的名号去抬自家的身价。我想着既然他们识趣, 那也不妨给他们行些方便。”
“……定亲?”
“你今天是怎么了呀!”陆月寒笑嗔道,“养兄早就到了成家的年纪了,从前是我养母怕他分心耽误学业,这才把婚事一拖再拖。如今他都已经在准备春闱了,自然要提前把婚事定下,等到考取功名之后成亲, 正好凑一个双喜临门呀。”
“……从前没有想到这一节,有些意外罢了。”
原以为自己与沈辂此生再无缘分,却不想竟能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宋令璋喜出望外之下, 脱口而出道:“等到你养兄大喜之日, 真该好生送他一份贺礼才是。”
“你今天怎么奇奇怪怪的?”陆月寒疑惑道。
看着对面青年张口结舌不知所措的模样, 陆月寒下意识抬手碰了碰自己的面
颊, 总不能——是她精心打扮过后容颜太盛, 才教宋令璋这般失态罢。
她知道自己容貌不差,但是宫中从来不乏年轻貌美的女子。宋令璋往来于内廷, 见过的美人数不胜数,纵然她自信自己梳妆易服之后能叫未婚夫耳目一新, 但若说到了目定魂摄的地步……那定然是因为宋令璋心悦于她,才会觉得她格外美貌。
少女羞涩地垂下眼。
“今天休沐,我想着左右无事,陪你在皇城司待一天也无妨。”陆月寒轻声道,“你觉得怎么样?”
“我……求之不得。”
少女飞快地抬眼看他,旋即又落下眼睫,抿着唇浅浅一笑。
*
用罢餐饭,宋令璋仍旧坐于案前批示公文。陆月寒难得半日偷闲,便从宋令璋的藏书中随意挑选了一册,依着之前所言坐在未婚夫的对面读书。
少女素手执卷,微垂着眼帘,神色恬淡而平和。宋令璋偶然一抬首,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美人展书图。
仿佛是察觉到了对面注视的目光,少女抬眸抿唇轻笑,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静如画,动成诗。
宋令璋几乎看得痴了。
沈辂之于他,是魂牵梦萦、是求之不得。他所期盼的未来、他所能想象到的美好,正是眼下这般情形——她陪在他的身边,笑语嫣然。
而他,想留住这样的美好。
她毕竟还是陪在他的身边不是么?她毕竟还没有心上人不是么?那么,如果他开口请求,沈辂……她会不会愿意给他一个承诺?
许是他注视的时间太久,对面的少女再次抬眼看过来,疑惑地偏了偏头。
“怎么了?”
落在少女眉心的红宝石轻轻一荡,霎时拨乱了他的心弦。宋令璋慌乱地垂下眼,随手便将面前的公文推了过去:“我想推安王入朝,你意下如何?”
“安王?”见宋令璋谈论起朝政,陆月寒也收敛心神,合上书册接过公文来一目十行地看过去,“你是想让他来搅乱政坛。”
“虽说先帝晏驾,太皇太后缠绵病榻,但是两党之争却愈演愈烈,连你我也被纠缠在其中难以脱身。”宋令璋眉头微微一皱,“倘若一直这般等下去,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为家中翻案。只有搅乱了这一池水,我们才有机会浑水摸鱼。”
“安王……也好,就推他入局罢。”陆月寒抬手将散落的发丝挽到耳后,“既然如此,我想内阁也可以动一动了。”
宋令璋微微颔首:“李陈两位大人,他们需得离开了。至于周首辅……”
“那是个老狐狸,他不动,我们没有必要去招惹。”陆月寒抿了抿唇,“他和我们两家素来无仇无怨,甚至还与我祖父是同科,勉强算是有那么一点香火情。这个人惯来是会明哲保身的,我想在翻案这件事情上,他不会是我们的妨碍。”
宋令璋垂眸想了一想:“他年岁也大了,教他安安稳稳在这个位置上致仕也好。”
青年收回公文,提笔写下批示。陆月寒看着对面人认真的神情,不自觉弯起了眉眼。
能这样看着他,真教人好生欢喜。
*
薄暮时分,女官合上了书册。
“该回宫了呢。”陆月寒遗憾地叹息一声,“君珩,你——我们一道回宫,可好?”
宋令璋顿时颇为意动。
“好。”
“明日没有大朝会,以往这种时候你都会在私宅休息罢。”陆月寒一边帮着宋令璋收拾桌案上的笔墨,一边随意与之闲谈,“我倒是还不曾……不知道你的宅邸在何处呢!”
好险!在君珩身边太过安逸,险些教她说出了真实的想法。
她当知晓宋令璋的宅邸坐落何处,她是不曾……去过。
那是她未婚夫的私宅,她怎么可能不好奇呢?可是即便心中再是好奇,她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家也不应该主动说出要去一个男子家宅的话来啊,这实在是……实在是太不知羞了!
莫说她不能提,哪怕是君珩提出来,正经人家的姑娘也绝不可以答应才是。从前往镇南侯府做客的时候倒还不妨,一则那时她年岁尚幼,二则宋沈两家是通家之好,但如今的宋府,却是宋令璋一人的私宅啊!
“在镇南侯府对面,就是……从前你说过很喜欢的那个宅院。”宋令璋试探着说出口,只觉得嗓音有些发哑。
他会买下那里,正是因为沈辂喜欢。他府上的一花一木一桌一椅,都是按照沈辂的喜好置办安排。他只是抱着不切实际的期待,期待着或许有一日沈辂能住进那座府邸,能再对他说一次她好喜欢。
——如此,便不枉他一番心意。
“是那里啊!”陆月寒只觉得两颊上有些发烫,急忙拾起书走到一旁的书柜处,背过身去权做遮掩。
她一直都知道宋令璋的私宅是哪一处宅院,她也记得年少时曾拉着令璋哥哥说好喜欢那个漂亮院子,但是……她从前从未想过,这二者之间会有什么关联。
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宋令璋才会买下那座府邸么?
这真是……真是……
她好想快一点嫁给他。
“镇南侯府的旧宅一直空着呢。”少女低着头,轻声说起另一个话题。
见陆月寒换了话题,宋令璋心下一凉,低声道:“是啊。”
沈辂不会听不懂他的暗示,所以……她是在拒绝罢。
这也是理所当然,他们之间早已是云泥之别,沈辂怎么可能会情愿下嫁于他?
没有关系,哪怕沈辂不愿意,但至少他们还是旧时玩伴,至少他们还保守着同一个秘密。哪怕沈辂之于他没有半分情思,仅仅是因为往日的情谊而待他有几分关心在意……只要她还在他的身边,他可以不去想那无望的未来。
他不知道沈辂还会情愿陪着他到几时,他只盼着这样的时光能久一点、再久一点,哪怕日后沈辂嫁予旁人,他至少还能回忆着过往熬过余下的漫长岁月。
这便足矣。
“先帝打着日后为我家翻案的幌子吊着我替他做事,当然不能一点好处都不许出来。”宋令璋定了定心神,缓缓解释道,“他倒是吝啬,虽然留着我家的府邸不许旁人住,但也始终不肯给了我。”
“虽是如此,但日后你我为家中翻了案,想要再收回来也容易。”陆月寒叹了一声,“而我家的宅子,眼下已经有旁人买下住了进去——日后怕是还得交涉一番才能买回来。”
她抬手摸了摸面颊,自觉热气已经褪下,这才从书柜处回转到桌案旁:“也不知住进去的是什么人,但愿只花些钱就能摆平此事。”
“我去打听过,那家主人是个致仕的老翰林,当年也是因为敬慕令祖的才学才特意买下的宅院。”宋令璋缓缓道,“想来只要打出沈家的名号,对方也不会占着宅子漫天要价——再者,他家儿孙尚在科考,长孙正好参加今科春闱。”
沈辂顿时会意:“那毕竟是我家旧宅,我也不想为了拿回自家宅邸再动什么手段——他们若是能识趣,那就最好不过了。”
第25章 科考
随着春闱将近, 两党相争愈发激烈。朝堂上的波诡云谲,连许云深都开始有所察觉。
“月寒……她是不是要做什么?”许云深低声问。
“她还能做什么?”任雪霁漫不经心地道,“如今朝堂上的党羽, 只是从保皇党和太后党转变为先皇党和太皇太后党, 她和宋令璋依然不是党魁,只是被裹挟其中。他们想彻底掌控朝堂,为此必须要有所动作。”
“可是我想,应当不仅仅是如此。”许云深迟疑道,“我觉得月寒是要做一件大事。”
“成亲当然是大事。”任雪霁嗤笑一声,“以之前朝堂上的形式, 她和宋令璋之间的事情若是让旁人知晓
,他们两个恐怕很难脱身。她急着清理朝堂,不就是为了早日出嫁么?为此不惜行驱虎吞狼之计,把安王也推入政局。”
“这都过去多久了?你怎么还在醋呀!”许云深笑着嗔她,“月寒和宋督公不是相处的很好么?”
任雪霁抿着唇,半晌方道:“我只是认为, 她有些操之过急了些。”
“月寒近来行事确实是急切了许多。”许云深叹了一声,“也是,她明年就到了双十之数, 难免心中焦急。”
她不懂朝政, 只是看着朝中政局一变再变。待到四月十五春闱结束之时, 李次辅罢官, 陈阁老丁忧。当日为先帝执笔遗诏的三位阁臣, 只余周首辅一人在朝。
*
“兄长这次名在二甲,也不枉我为他费的这一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