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她差点忘了,有过奇特经历的不仅仅他们,还有高守文与盛淮佑,并且,相比起阅读一本书,他们的遭遇更加玄异,使人不敢置信。
还有他,他的存在,他的本身……也是……
“夫君。”她软腰倚入盛隆和的怀抱,娇柔唤他,喃喃道,“虽然我自小出入道观,见过师祖师叔们修炼,可是,这等奇事,我还是第一次听闻、得见……”
“我……感觉好奇妙,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有更多奇特的人和事出现……”
盛隆和抚摸着她的背,温柔道:“出现又如何?只要不像施不空那般,自恃探得天机而害人性命,实现自己的野心,就与我们无关。”
“就算又出现了一个施不空,也不怕,他能成事,是因为父皇糊涂,我不是父皇,不会让妖道有可乘之机,敢来献法,就要做好被祭天的准备。”
“纱儿不是害怕这个。”觅瑜乖软道,“纱儿想的是……这么多人有奇遇,是不是、是不是说明,比起留恋红尘,求仙问道更适合我们?”
盛隆和湛湛笑了。
“纱儿这话,可让我有点担心。”他抬起她小巧玲珑的下巴,含笑与她对视,“你不想留恋红尘,莫不是准备学习东存真人,潜心修道,斩断情丝?”
第200章
觅瑜乖软莞尔:“夫君又在胡吣了, 东存真人何时说过,潜心修道需斩断情丝?反倒留下赠言,期待亲朋功德圆满, 于清源乡再会。”
盛隆和笑道:“经书有云, 纯净无瑕之地, 是为清源妙道之乡,外有花草芬芳,内得心静神宁。不知在纱儿看来,什么样的地方, 可以称得上清源乡?”
觅瑜听着他的问话,一边心里想,他这样随口一说, 便是引经据典, 头头是道, 竟还叫做不曾读过几本道家经籍?一边曼声笑着,柔婉回答。
“夫君所在之处, 便是纱儿心之所向,是纱儿的清源乡。”
盛隆和浮起澄亮的笑意,眸间掠过流光溢彩的云海。
他凑近她,徐徐在她唇上印下一吻, 温热的吐息纠缠进她的心田。
“既如此,纱儿还想着求仙问道, 脱离这红尘, 离开我的身边吗?”
觅瑜软着腰承受,竭力给他最好的体验, 轻喘着,细声回应:“所以纱儿说, 同夫君一起求仙问道……”
他搂紧她纤柔的腰肢,手掌在她的身上摸索:“欲求仙道,先尽人道。若是连人道都修不好,又何谈仙道?”
“遑论道有先后,譬如王道在民道先,人道在仙道后,这中间的轻重缓急,纱儿可分得清楚?”
她晕红着双颊,滚烫着娇躯,发出一声嘤咛:“纱儿若分得清楚,便不需要求仙问道,而是……”
剩余的话语,她没有再说出来,全部淹没进了惊促的细喘里。
细喘逐渐变成啜泣,又再度化为低吟。
春色融融,绽放花蕊,烟霞笼海,潮起潮落。
青云消散时,觅瑜的额头已是出了一层薄薄的香汗,清眸盈水,丹唇染玉,华丽的裙摆铺展在地,像一朵盛放的芙蓉花,看着煞是动人。
她用绣帕捂着唇,羞赧而娇媚地抬起眸,看向盛隆和。
盛隆和一笑,拉着她的手,让她起身,坐回到他的怀抱里。
“这滚滚红尘世间,便是最大的道场。”他贴着她的脸颊,亲吻着她的耳畔,充满温柔和郑重地开口,“我会陪着你一起修行,直到永远。”
觅瑜心中柔软无比:“这是夫君给纱儿的承诺吗?”
“是。”他道,话语简短而有力,“绝不违背。”
她感到甜蜜和动容地笑了:“夫君……”
他含笑与她对视,吻上她的唇。
……
二月底,琼州传来捷报,叛将李燕吉在领兵过黄土林时,遭崖州守将段祯玄射杀,一箭穿胸而过,当场命丧黄泉,部署溃不成军。
圣上闻讯大喜,命人速带反贼首级归京,并一一厚赏有功者。
御书房。
盛隆和评价道:“黄土林地处琼崖交界,因多有瘴疠,自古鲜有行军,没想到李燕吉选了这样一条路线,被段祯玄堵个正着。”
“想来,这便是神妙真人所说的,自有上天相助吧。”
闻言,建元帝笑容微减,淡淡道:“此事并非李燕吉鬼迷心窍,而是他的参谋不愿同流合污,一心引他走瘴疠之地,希望能磨损他的军队。”
“遇上段祯玄倒是个意外,送来的折子里写着,崖州这段时日闹绿林山匪,段祯玄本是带人前去剿匪,不想两军相逢,说来也是时运。”
“时也,运也,命也,便是天意。”盛隆和道,“真人还是说中了。”
建元帝再度淡淡应了一声:“是啊,说中了……天意,天助……”
盛隆和将君王的神情尽收眼底,不动声色地敛眸,转移话题。
东宫。
“你的安排成功了?”觅瑜欢喜道,“这是不是说明,人力胜过了天意?”
“且胜一招吧。”盛隆和微微笑着,搂着她凭案而坐,“接下来,就看会不会有陨石落下了。”
她莞尔道:“不管落不落下,终究是你棋高一着,纱儿恭喜夫君。”
他轻笑道:“纱儿莫要这般吹捧我,若是将我吹捧得飘飘然,后续有什么疏忽差错,功亏一篑,可就不好了。你在看什么书?”
她将手里的书展开,给他看:“是夫君先前送的《药王经》残卷,这上面有许多珍贵的记载,让我受益良多,时不时会拿出来,仔细研读一番。”
“你觉得有用就好,不枉费我特意向师父要来。”盛隆和道,“对了,我献给父皇的那些藏书,再过一段时日,想是也能拿回来了。”
“是吗?”觅瑜高兴道,“那太好了,虽然师祖在私下里和我说,这些书能拿回来最好,拿不回便罢,可我瞧师祖的模样,还是有些心疼的。”
“夫君如果能要回藏书,再上清白观时,一定会受到师祖的热诚以待。”
“不敢。”他笑着道,“本就是我拿了观里的藏书,送回去是理所应当的,只要你的师叔不把我赶下山,让我与你遥遥相望,我便已经心满意足。”
她抿着嘴,娇俏笑道:“夫君不怕,若你当真被师叔赶下了山,纱儿也会下山相陪,与你一起跪在风雪中,恳求师叔放我们入观。”
盛隆和明朗笑着,抽走她手里的书,低头吻上她。
一晌温存。
他离开她的唇,看着两人间拉出的几丝水意,再度吻了吻她,用唇瓣轻柔擦拭,摩挲着,印下独属于他的痕迹。
觅瑜本以为他会继续同她缠绵,不想他却在这时说起了正事。
他道:“收到琼州的捷报之后,父皇大喜过望,精神眼看着好了起来。太医说,父皇这是心病去了,往后只要少思少虑,不大忧大怒,便不会再犯。”
她愣了一下,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迟疑道:“这……是好事。”
“嗯,是好事。”他附和着,“母后也不用再去侍疾,照顾父皇。”
她又是一愣,终于明白了一点他的心思,询问道:“夫君的意思是,从明日开始,我可以正常入宫,向母后请安了?”
他摇摇头:“母后虽然不用再照顾父皇,但她自己却病倒了,体虚无力,太医说,母后是因为累着了,才会如此,需要好好休养。”
“父皇对此甚是自责,下旨停了嫔妃命妇的请安和拜见,一切闲杂人等与繁乱琐事,皆不得打扰母后,务必要让长春殿保持清静。”
他抚摸着她的脸庞,意有所指地开口:“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日,纱儿还是不用去给母后请安,知道吗?”
她怔怔瞧着他:“母后的病……”
他微笑道:“太医说了,只要好生将养,便无妨。”
察觉他的暗示,觅瑜这才松了口气,点点头,乖巧道:“嗯,纱儿知道了。”
盛隆和笑着又亲了亲她:“明白就好,这两个月委屈纱儿了,还请你再忍耐一些日子,很快,一切就会结束。”
“来,今日春光甚佳,我带你去庭院里走走,散散心——”
……
三月初,李燕吉的首级到了长安。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道琼州布政使的请罪折子。
“自从李燕吉起兵,岳自杰的请罪折子送来了三道,每一道都是诚惶诚恐,忠心竭力,以证清白,朕已经看腻了,只有这次的一道,还算有点意思。”
建元帝将奏折递给盛隆和,示意他看。
盛隆和接过看了一眼,露出惊讶的神色:“天降陨石?”
“不错,是在夜里落下来的,像一团火球砸进白坪山,砸出了一个大坑,好在没有波及附近的百姓。”建元帝道。
“说来也巧,白坪山是出琼州的要道,当时朕和阁臣们都推测,李燕吉会走这一条道,没想到他选了黄土林,直接一命归西。”
“不过现在来看,就算他不选黄土林,走了白坪山,恐怕也难得幸理,说不定就会撞上这块天降的陨石,全军覆没。”
他的神色有些微妙,看向盛隆和,询问:“太子对此有何想法?”
盛隆和淡淡一笑,回答:“李燕吉一事,已经尘埃落定,天降陨石也好,不降也罢,都无甚关碍。不过,这倒提醒了儿臣一件事。”
建元帝问道:“什么事?”
盛隆和道:“神妙真人的卦言。”
他抬首看向上座的君王,微笑着道:“当初,真人卜出大吉卦,道琼州一事,自有上天相助,请父皇静候佳音。”
“现在想来,也许真人指的并非是段祯玄,而是天降陨石。”
建元帝一愣,有些犹疑道:“会是如此吗?”
盛隆和不置可否:“儿臣只是觉得,从常理推断,李燕吉应当会走白坪山,届时自有陨石来消灭他的野心,天意之说确凿无疑。”
“虽然在实际上,他选了黄土林,可是谁又能说,他采纳参谋建议,遇上剿匪的段祯玄,不是天意呢?儿臣在这里恭喜父皇。”
建元帝素来喜欢听臣下吹捧,然而,见一向持重的太子主动出言恭贺,他却罕见的没有露出多少高兴之色。
盛隆和见状,提议道:“父皇若是对此感到困惑,不妨召来真人一问,李燕吉既已伏诛,陨石也落了下来,想来应当不存在什么不能泄露的天机。”
建元帝若有所思,缓缓点了点头,道:“太子此言甚是。”
和上次一样,圣上召神妙真人前来,当着太子的面,垂问详情。
神妙真人听罢,先是一惊,继而沉吟,片刻后展颜道:“恭喜圣上,贺喜圣上,这天降的陨石,正是先前推算得出的大吉兆啊!”
第201章
往常, 被神妙真人一番恭维,建元帝即使不大喜过望,也会浮现出不少舒心之色, 今日却一反常态地维持了冷静, 询问道:“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