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了这么多年,也够本了,你的身世一定不能轻易告诉旁人,哪怕……”兰嬷嬷想说连燕王也不要告诉,可若是连燕王也不能说,那闻姝就当真要一个人背负这样巨大的责任,不仅仅是灵兰族圣女之责,还有杀母之仇,闻姝瘦弱的肩膀,如何承担的起呢?
兰嬷嬷也舍不得独留闻姝承担这两项看起来难以完成的重任。
只是她的时候到了。
若是燕王能替她分担一二,是不是就不会让她这么痛苦了,因此兰嬷嬷咽下了后半句话,让闻姝自己决定能不能告诉燕王。
兰嬷嬷不想闻姝哭伤了眼睛,便说:“姑娘,我饿了。”
听到这话,闻姝立马止住了哭声,抽噎着问:“嬷嬷,您、您想吃什么?我现在就让人去做。”
兰嬷嬷:“把眼泪擦擦,我想吃你做的粽子。”
“可是粽子要很久。”闻姝犹豫不决,她生怕自己去做粽子,回来兰嬷嬷就走了。
“没事的,我想吃了。”兰嬷嬷慈爱地望着她。
闻姝胡乱擦了眼泪,从地上站了起来,“那您想吃什么口味的?我现在、我现在就去做。”
兰嬷嬷:“蜜枣的吧,吃点甜的。”
“好,嬷嬷您一定要等我回来,”闻姝紧紧地握了一下兰嬷嬷的手,“您不可以骗我。”
兰嬷嬷:“嗯,去吧,我等你。”
闻姝这才依依不舍地看着兰嬷嬷后退出了屋子。
屋外,沈翊侯在檐下,闻姝看着他的背影鼻尖又酸了,一下子知道太多事,她没办法接受,可现在又并非说这些的好时机,她连发泄也不得,满腔心思几乎要将她憋死了。
“怎么样?”沈翊回眸,瞧见哭红了鼻尖的闻姝,上前几步,抬手蹭掉她眼尾的泪珠。
“嬷嬷说想吃我做的粽子,我现在去做,你在这里陪着嬷嬷好不好?要是有万一就来喊我。”闻姝哭是因为知道兰嬷嬷真的时日无多了,一直在交代后事,她实在舍不得。
沈翊见她站都要站不稳,不免心疼,“你能做吗?”
“我可以,”闻姝点头,泪水从脸颊淌过,“我很快就好的。”
“好,我在这里守着嬷嬷,你去做粽子。”沈翊抱了抱她,温柔宽慰:“姝儿,我在这里,别怕。”
闻姝在他胸前的衣裳上蹭了眼泪,“四哥,我知道。”
感受到沈翊温暖的怀抱,她又有些后怕,要是旁人知道她的身世,她和四哥就都完了。
如果一开始她就知道自己的身世,是绝不敢嫁给四哥的,她就像是一个隐藏的祸患,她不能拖累四哥。
可时过境迁,两心相悦,即便拖累她也舍不得离开四哥。
前路泥泞,遍布荆棘,闻姝只能咬牙撑过去。
闻姝才走,兰夏进去没一会,便出来喊沈翊:“王爷,兰清想见您。”
沈翊收回远眺的视线,略微颔首,“我进去。”
门一开一合,屋内传开兰嬷嬷单薄的喘息声,时不时带着一些咳嗽,胸前的血好似止住了,又好似没止住,但伤痛是源源不断的。
“兰嬷嬷,”沈翊走到她跟前,“您有事尽管吩咐。”
特意支开闻姝来想见他,定然有些话想单独和沈翊说。
兰嬷嬷的手搭在被子上,偏头看着身形高大的男人,站在床前连窗户上透进来的光都被遮得严严实实,若是他愿意,足以护住闻姝。
“姝儿是灵兰族圣女,应当和你说了吧?”闻姝也是个傻姑娘,全心全意地信任着沈翊,什么都和沈翊说。
沈翊点头,“是。”
兰嬷嬷:“关于姝儿的身世,你应当探查过,你知道多少?”
“我知道的不多,”沈翊也没有隐瞒,“我只知道她的生父并非永平侯,生母似乎和楚国皇室有点关联。”
“你——”兰嬷嬷惊愕地看着他,“你查到这么多?”
“只要有心,总能察觉蛛丝马迹,”沈翊面色坦荡,“很早之前我就猜到姝儿应当不是永平侯的女儿,成亲时永平侯一力反对,他自己也漏了口风。”
“后来知道她是灵兰族圣女,我便着意查了点,并非介怀,只是想拥有更多的消息,才能更好的保护她。”
人人都告诉他,闻姝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他不怕死,却怕闻姝死,想要保护闻姝,总得弄清楚其中发生了什么才行,所以他一直在悄悄地派人探查。
他在楚国皇室有眼线,灵兰族人不常见,但只要往姓氏上查,也有收获,楚国皇室出现过一个“兰贵妃”之事,即便被楚兴帝特意抹去,还是被他的人发现了一些线索。
他得知闻姝的生母曾是楚兴帝的“兰贵妃”后,在书房静坐了半个时辰,心中蔓延开巨大的庆幸,庆幸成亲之前他不知道,闻姝不知道,顺安帝更不知道。
闻姝的身世一旦公开,他们的姻缘,就是天下都要阻拦的“孽缘”。
但如今两人已经成亲,即便是“孽缘”,即便是与天下人为敌,他也不可能松手。
他和闻姝都没有做错什么,身世不过是前人赋予的,为何要禁锢他们?
这不公平。
沈翊很早就知道这个世道不公平,他也没有奢求过公平,可得知闻姝的身世后,他还是觉得不公平。
姝儿一心都在大周,为难民建设善兰堂,收留无家可归的女子,开办私塾……要是将来有一日她的身世曝光,大周百姓忘记她的一切善意,叫嚣着杀了楚国公主,这是何其悲哀之事!
所以他一定要往上爬,他要坐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才能护得闻姝一线生机。
兰嬷嬷沉默了好一会,忽然如释重负般地轻笑了下,“那我没什么好说的了。”
沈翊已经知道闻姝的身世还能这般呵护备至,兰嬷嬷当真没有什么可挂怀的。
“从前我很怕她会步她娘亲的后尘,”兰嬷嬷信赖地望着沈翊,“如今将她交给你,我很放心。”
沈翊胸腔像是被灌入了一壶热茶,血液都在沸腾,四肢百骸具是暖意,能得到自幼照料闻姝的兰嬷嬷这般赞誉,再没有更满足的了。
沈翊知道兰嬷嬷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闻姝,他利落掀起袍子,屈膝跪了下去,对着兰嬷嬷磕了三个头,“兰嬷嬷,我知您爱姝儿,我亦爱她。”
“十年前在锡州我被魏家人追杀时,是姝儿恰巧救了我,我这条命是她的,即便背叛我自己,也不可能背叛她。”
说起来,沈翊的救命之恩也有兰嬷嬷一笔,因为那救命的药丸是兰嬷嬷给闻姝的。
兰嬷嬷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件事,肉眼可见的惊讶,“锡州?姝儿从未和我说过这件事。”
“我没和她说,她不知道这件事,我和您说,是想让您放心,”沈翊抬起手,语气郑重地对天发誓:“我沈翊此生唯爱闻姝,定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如有违背,我母亲便下阿鼻地狱。”
谁不知道沈翊的心结是早早去世的母亲,他能用母亲许下毒誓,可见心诚,无需质疑。
兰嬷嬷眼里泛着泪花,连连点头,“好孩子,快起来,我相信你。”
“有你这话,我死而无憾了。”兰嬷嬷看着挺拔俊逸的沈翊,心里感叹,这或许就是缘分吧。
命运的齿轮早在多年以前就转动了。
兰嬷嬷连番说话,精神不济,和沈翊说完之后又昏睡了一会,兰夏一直在屋内守着,已近深夜,但王府无人歇息,哪怕是已经忙完一天的丫鬟婆子,也都严阵以待地候着。
粽子容易做,可是难熟,光是煮就要煮一两个时辰,闻姝趁着煮粽子的时候又做了些别的点心,明知道兰嬷嬷可能吃不下,她还是怀着一点希冀。
一边做点心,眼泪却一边掉,擦了也擦不尽,泪水混入了点心,这是她做过最难的一次点心。
把点心送上蒸笼,粽子还没熟,闻姝就回了兰嬷嬷院子,已经是次日了,可沈翊仍旧侯在兰嬷嬷屋外,还有竹秋星霜等丫鬟,没有人去睡觉。
闻姝走到沈翊跟前,“兰嬷嬷怎么样了?”
“在睡着,兰夏在里边。”沈翊握住她的手,“怎么这样凉,竹秋,去取王妃的披风来。”
闻姝摇摇头,“不碍事,我进去看看兰嬷嬷。”
两人一同轻手轻脚进了屋,兰夏在床榻边守着,瞧见两人起身道:“还在睡着,只是呼吸越来越弱了。”
他隔一会就要伸手到兰嬷嬷鼻端探一下呼吸,人人都知道兰嬷嬷无力回天,等待阎王降临的时刻是最煎熬的。
闻姝走到兰嬷嬷床前,给她掖了掖被角,“我守着嬷嬷。”
沈翊和兰夏没说什么,也没走,只在往外站了站,这个夜晚,谁都没有困倦之意。
快天明了,粽子终于煮好,月露端了来,许是兰嬷嬷嗅到香气醒转过来。
沈翊扶着兰嬷嬷坐起来,闻姝把才煮好的粽子剥掉绿色的粽叶,将粽子切小块,喂给兰嬷嬷。
兰嬷嬷第一口吃的就是蜜枣,笑弯了眼,“真甜。”
“甜的好,嬷嬷多吃点。”闻姝不想叫兰嬷嬷牵挂自己,所以勉强忍住眼泪。
兰嬷嬷为了照顾她吃尽了苦头,她却没叫兰嬷嬷尝到多少甜头,是她不够好,不能再叫嬷嬷走都走得不安心。
“喵呜~”正吃着粽子,踏雪许是嗅到了香气,从门外溜达进来,绕到闻姝脚边蹭了蹭,然后一跃就上了床榻。
“诶,踏雪!”闻姝生怕踏雪碰着兰嬷嬷的伤口,想让它下来。
“不碍事,”兰嬷嬷笑着看向踏雪,对踏雪招了招手,“让我摸摸我们踏雪。”
“喵~”踏雪没吃到好吃的,也乖乖地走了过去,在兰嬷嬷的手心蹭了蹭脑袋,然后在兰嬷嬷身侧躺了下来,任由兰嬷嬷抚摸自己。
“乖孩子,都是乖孩子。”兰嬷嬷的手微微颤抖,在踏雪柔软的皮毛上再三抚摸。
兰嬷嬷吃了大半个粽子,还吃了一些点心,实在吃不下了,她喝了口甜汤,身上打了个冷颤。
闻姝瞧见了,连忙把被子往上掖了掖,“嬷嬷冷吗?我叫人再点一个炭盆。”
兰嬷嬷知道自己不是冷,“不必了,天亮了吗?”
沈翊忙向外看了眼,“快了。”
“姑娘,你扶……扶我起来,我想看看…天。”兰嬷嬷说话的声音更小了,幸而闻姝靠她近。
闻姝连忙放下碗,坐在床沿上,从背后抱着兰嬷嬷,床榻侧对面有个窗户,沈翊过去打开,兰嬷嬷靠在闻姝怀里,正好能看见窗外的天空。
清晨的天略微黯淡,天边还挂着一颗星子,一闪一闪,像是神女的眼睛。
兰嬷嬷干枯的手握住闻姝冰凉的手,谁都没有说话,就静静地望着窗外。
闻姝紧紧地咬着唇,几乎要将唇角咬破,才能忍住眼泪不往下掉。
“哒——哒——哒”屋内安静地只余铜壶滴漏发出的水滴声。
窗外的夜色逐渐被驱逐,天边泛起了鱼肚白,白昼越来越明显,太阳还没出来,但天亮了。
“天亮了……”兰嬷嬷呢喃了句。
闻姝连忙要应和,可不等她开口,兰嬷嬷的手就从她的手指间滑落,无力地垂在被褥上。
闻姝瞪大了眼睛,眼泪再也忍不住,哭腔划破了寂静的清晨,“嬷嬷!嬷嬷——”
兰嬷嬷嘴角噙着一抹笑,了无牵挂地走了。
闻姝抱着兰嬷嬷哭到浑身抽搐,沈翊单膝跪在床沿上,将闻姝揽进怀里,眼角亦是遍布血丝,“姝儿,嬷嬷去陪娘亲了,别怕,我在。”
“嬷嬷……”闻姝嚎啕大哭,像是一个与长辈走丢了的幼童,将沈翊的衣襟哭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