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旧案疑云
“我今日去见了明卉。”
大理寺东院值房内, 姜离开门见山,对面的裴晏和宁珏一听此言都扬起了眉头。
裴晏忙问,“她如何说?”
姜离沉声道:“明肃清当年是在景德二十六年十月初,接下了给淮安郡王治病的差事, 他治了一月, 效果不足, 便在冬月十二往青州家中送了一封信,想问问明家老太爷和明家大爷可有更好的施药之法,这封信在路上走了一月, 到青州时已是腊月十四,当时看到信,明家人便觉出不妙,明家老太爷和大爷商量了三日, 至腊月十七,明家大爷亲自带着几道明家祖传的药房动身前往长安,至腊月二十六, 明家大爷走到了许州, 就在这时, 他听到了淮安郡王病亡的消息”
“明家大爷没想到淮安郡王早在腊月十三便病亡了, 想到如今是自己亲弟弟在给淮安郡王看病, 明家大爷心急如焚, 待他马不停蹄在初四这日赶到长安之时,明肃清已经被问斩, 其施救不力之罪也已经板上钉钉。”
姜离说着,语气已苍凉起来, 仿佛能想到当时的明家大爷是如何求告无门。
“明家大爷初来长安,并无人脉, 花了些银钱四处求问,方才了解了个大概的前因后果。郡王之死和皇太孙之死还不同,皇太孙年幼,染疾之前身体还算安泰,而淮安郡王久病多年,他的死大部分人早有预料。明家大爷知晓了经过,明白淮安郡王早晚会死,只是在明肃清手上,本来能拖半年的病只拖了两月,而身为御医,因贵人之死被迁怒是常有之事,他就算心中愤懑不甘,也是绝对不敢喊冤的,他在城外找到了弟弟的尸首,带着弟弟的尸骸回了青州,并就此弃医从商……”
窗外夜色如墨,姜离瞳底也似覆了寒霜,“明家在青州的人望一落千丈,族中之人皆不敢再习医,唯独明卉自小钟爱医道,无论父亲如何规劝,并未放弃学医,后来入长安,一来是想入太医署习医,二来,也抱着几分探查当年叔父之死的奢望,只是来了长安之后,才知她一个小医女位卑言轻,一个不妥便要掉脑袋。”
裴晏沉默未语,宁珏则惊叹道:“天啊,这也实在不易了!她一个小姑娘,家族众人都不敢碰医道了,她却有如此胆魄敢独身来长安?!”
宁珏不吝敬服,又唏嘘道:“那位明太医也实在倒霉了些,刚好遇到了绝症的贵人,且很难说若换了别的太医,淮安郡王到底能不能拖半年啊。最后偏明太医陪上了自己一条性命,家族还因此改了营生,只怕他父亲和哥哥都要怄死了。”
说至此,宁珏缩了缩脖子,“原来当太医这么凶险,医道上的事外人还很难看的清楚,若真是受了冤枉也没处说理去啊……这世道说到底,太医的性命是比不上贵人的性命,可怜可叹啊……”
宁珏此言一出,姜离心底也生出两分不忿来,明肃清如此,广安伯府上下四十三口又何尝不是如此?
但见他多有同情怅然之色,姜离也懒得在此时争辩,言归正传道:“早前我们便怀疑让淮安郡王病情恶化之人不一定是明大夫,今日明卉说了她所知之事,还说了明大夫那封信,从那封信来判断,我可以肯定罪魁祸首乃是白敬之。”
姜离这时从袖中掏出一张薄纸递给裴晏,“原信并不在明卉身上,但这么多年心结,那信上内容已被她记得滚瓜烂熟,这是她傍晚时默写与我的。”
裴晏细看纸上所写,宁珏也凑到他跟前,很快他惊道:“中毒?!他当时已经怀疑淮安郡王用药上出了错?!”
姜离颔首,裴晏这时道:“与你此前的推测十分相似。”
宁珏看看裴晏,再看看姜离,“什么推测?”
姜离道:“淮安郡王患的是肾厥之疾,后来病情严重,又生心痹,肾厥常用的丹方乃是金液丹,可固真气,除久寒痼冷,补劳伤虚损,尤治男子腰肾之疾,其方以硫磺为主,兼白芷、麦冬、甘草、人参等温阳补气之药,可也有庸医为了效用,会改制金液丹医方,一般会加石英与赤石等药,诸如此类的矿石药材多具有毒性,若病患刚好是阴阳亏损,血气失养之人,便是百害无利,形同服毒”
宁珏看着纸页惊道:“淮安郡王不就是血气亏损甚重之人?!”
姜离颔首,“此药毒性较慢,初服用会使病患精神焕发,红光满面,但其实是药性燥热,补益过当,这一点,此前裴少卿寻到了一位淮安郡王府旧人已得其证实。待明肃清接手淮安郡王之时,郡王已中毒两月,正是这毒催的病情加速恶化药石无灵,明肃清显然发现了这些,但他并无证据,只能想尽办法挽救郡王性命,只可惜回天乏术。”
“白敬之!那一定是白敬之!他自己或许也意识到了大事不妙,这才提前抽身,且后来郡王病死之后,也是他代表太医署前来核查,他当然能掩人耳目”
说至此,宁珏拧眉道:“怎么偏偏又遣了他呢?”
姜离心底滑过两分苦涩,而宁珏不知想到什么,恍然道:“我记得当时的太医令是那广安伯,这白敬之早前还与此人交好吧?当年他站出来指证广安伯之时大家格外信服。”
这一点姜离无可辩驳,宁珏冷笑一声道:“呵,自己医道不精也就罢了,连为官也喜欢任人唯亲,这样的人真不知如何当上太医令的!”
宁珏恨惨了魏阶,自然一点儿抢白的机会也不会放过,姜离心中万千无奈,又听裴晏拉回了正题道:“明肃清乃当时的‘首犯’,他的信难算证物,但如今我们方向明确,还是得找白敬之私自改药成毒的证据”
姜离颔首,“我如今能进出太医署,我会找机会。”
裴晏便道:“程秋实和肃王府这边,我也会继续派人暗查。”
宁珏瘪着嘴,看看裴晏,再看看姜离,“你们倒是分工明确,既然你们都有方向,那不然我去盯着白敬之好了,这厮若悄悄跑了岂不难受。”
姜离道:“倒也无需盯得过紧,他如今重病在身,不会忽然逃走,如此还显得古怪。”
裴晏也道:“有什么进展我们会知会你。”
这一下宁珏开怀了,“那可就说好了!今日我是碰巧在此,之后有了什么线索,你们也不得瞒我,若这十三年前的旧案都能查个明白,那咱们三个可真是功德无量了!”
姜离不置可否,见天色不早便提了告辞,裴晏便道:“我送你出去。”
宁珏见状也道:“那我也回衙门瞧瞧,下午姚璋回来了”
此话一出直令姜离心中发紧,一转头,却见裴晏正看着她,她愈发不好表露什么,待走出了东院,却听裴晏问:“他去明华山可查到了什么?”
宁珏耸肩,“只怕所获不多,我碰到他的时候,他那一张脸黑的如锅底一般,显然此去是扑空了。”
此言一出,姜离和裴晏几乎同时展开了眉心。
宁珏又道:“姚璋这人我虽接触不多,可这月余交道下来,也能看得出他心性十分高傲,若有何事成竹在胸,那通身的雷霆手段是藏也藏不住,根本不可能白等功夫,咦,这是”
三人一路说着出了衙门,却闻宁珏一讶当先驻足,姜离不明所以地随他看去,眉梢也微微一扬,很快她道:“裴少卿有客人便不必送了,我先告辞了。”
宁珏促狭一笑,“好了师兄,那我也不打扰了,先走一步。”
姜离带着怀夕往南去,宁珏则往北回衙门,他没走两步便一笑道:“见过郡主,来找我师兄?”
大理寺外的甬道上正停着一辆马车,安阳郡主李婉宫裙明媚地站在那里,她手中提着一个食盒,先越过宁珏往远处的背影看了一眼,这才笑道:“下午去见了郡主娘娘,这是郡 主娘娘让我带过来给裴鹤臣的”
宁珏嘻笑道:“那师兄今夜有口福了,哎,师兄你”
宁珏话未说完,便见裴晏转身消失在了衙门门口,安阳郡主本笑意温婉,见裴晏如此,秀眉登时倒竖,一张脸也青红交加起来。
裴晏不见了,但笑嘻嘻地宁珏还在跟前,安阳郡主瞪眸看向宁珏,眼底尽是恼羞成怒的寒气。
宁珏赔笑地缩了缩肩背,“郡主,师兄就是这脾气,可不关我事啊……”
“姑娘,那是安阳郡主吧?”
回程的马车里,怀夕语气有些古怪地问。
姜离点了点头,掀开车帘去看长安城锦绣夜色。
怀夕嘟囔道:“她提了个食盒呢?外头都说她对裴大人有情多年,如今二人年岁都不小了,她这么明目张胆地来是什么意思?不怕外人说三道四吗?”
“有何好怕?一个是世家骄子,一个是皇亲郡主,很是相配不是吗?”
姜离语气很是平静,可怀夕听来心底越发不得劲儿,“姑娘,可奴婢这些日子看着,裴少卿对姑娘的事很是上心”
“你说明卉会有如愿的那天吗?”
姜离忽然风马牛不相及地一问,怀夕默了默,道:“凭她自己应该很难,但如今姑娘和裴大人帮忙,一定会有如愿那日,到时候真希望明家继续从医道,一个大夫可是比一个药商的功德大得多了。”
见姜离言辞寥寥,怀夕又道:“姑娘别担心,姑娘和明卉都会有如愿那日的!姑娘如今能自由出入太医署,已经算一次如愿了!姑娘学医多年,如今这日子也和学医一样,只得这么一步步走下去。”
街市坊间灯火阑珊,愈发映得姜离眼底一片冰雪湛然,“‘壹志靡二,维此心耳’,从前学医之时,师父说的最多的便是此二句。”
怀夕抓了抓脑袋,“奴婢念的书不多……”
姜离转头看向她,拂了拂她发丝微乱的耳侧道,“所求愈难,愈要心无杂念,在这个长安城里,没有任何事比我所愿更紧要。”
怀夕似懂非懂,但对上姜离清凌凌的瞳底,便觉什么都不必说了,眼见马车进了平康坊,四周皆是高阔森严的贵胄宅邸,怀夕忍不住道:“姑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江湖中去?长安虽好,但奴婢只怕一辈子也习惯不了。”
姜离不由握住怀夕的手,“就快了……”
第186章 遇刺身亡
虽未至授医日, 姜离还是来了太医署。
今日是针博士乔仲麟给针道生们授课,姜离以取经之名前来观摩。
太医署如今有针道生三十人,皆是年十五至二十三的年轻男子,这些人多出自民间的医药世家, 在太医署苦学五载后, 通过考试之人或留在太医署为医工, 或分派至地方为医官,再通过层层选拔与考较,最终擢升为当朝太医。
针道生们早闻薛中丞府上大小姐要来授医, 初见姜离,引发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待乔仲麟授课之后方才平息。
姜离由苏长淮陪着坐在堂后,待授课过半, 她方起身出了济安堂。
苏长淮殷勤地跟出来,“薛姑娘可有何吩咐?”
姜离边往外头廊道上走边道:“还是按此前的安排罢,这些针道生大多修习了两年以上, 经络取穴已有基础, 我再按十四经腧穴合医案精讲, 方有锦上添花之效。我在尚药局为医女们授医时, 或是我自己准备医案, 或让医女们准备疑难病症发问, 但她们已算学成,所问极有章法, 如今在太医署,这些学生尚入门不久, 甚至不曾医过病患,只怕医案都要医师们自己准备, 不知衙门里安排这些是否方便?”
苏长淮忙道:“姑娘不必担心,其他医师们也多合医案授课,广明堂存着不少老太医们看诊留下的医案,只消取用再归还便是”
广明堂便是太医署存放医案之库院,姜离遂往后院去,待到了广明堂外,在此值守的医工的也迎了上来,苏长淮又道:“广明堂西厢的医案与医经皆可取用,正房和东厢乃是留档之用,暂不可用作教学。”
姜离心中有了数,正要探问一二,却闻身后脚步声响,一回头,是岳柏恩和白敬之带着随从走了进来,见姜离在此,他们也是一愣。
“岳大人,白太医”
岳柏恩笑道:“薛姑娘怎么在此?”
苏长淮忙道:“薛姑娘在准备明日授医事宜,今日是来看乔老先生授课的。”
岳柏恩了然,白敬之也道:“薛姑娘实在尽心。”
二人早在宜阳公主府便有交集,也算半个熟人,姜离想到淮安郡王之死,便近前来关切道:“白太医瞧着面色不好”
几日不见,白敬之又清减了些,此刻面颊苍白,眼窝青黑,说话声气弱沙哑,病态十分明显,他闻言道:“近日旧病缠身,身上不甚爽利,让姑娘见笑了。”
白敬之说完便掩唇轻咳起来,姜离听他呼吸粗重,又细观他面色,迟疑道:“白太医可是在用泻心汤与四磨汤的方子?”
白敬之和岳柏恩皆是一愣,姜离见状便知自己猜对了,她犹豫一瞬道:“我虽不擅胃疾,但从前也听过一个香砂六君汤的方子对胃疾有奇效,白太医或可一试。”
白敬之不禁淡笑起来,“多谢姑娘的好意了,这六君汤的方子我听说过,泻心汤的方子我也是改过的,但我病机复杂,效用并不显著,多谢姑娘提醒了。”
姜离到底不擅百科,闻言只露遗憾之色,这时一旁的岳柏恩道:“我记得薛姑娘也擅小儿病与妇人病?”
姜离颔首:“确是如此,只是我尚且年轻,比不得白太医老练。”
白敬之看出了岳柏恩之意,道:“薛姑娘太谦虚了,柏恩兄若是能请薛姑娘相助,也不必日日缠我了,薛姑娘在江湖行医,见识不比你我少。”
岳柏恩如今修撰医经,正要诸方请教,本想把白敬之留在长安,可三顾茅庐也难说服,若姜离答应相助,便也解了他燃眉之急。
姜离看一眼岳柏恩手中案卷,“岳大人有何难处?”
岳柏恩眸光一亮,“入堂中说”
岳柏恩请二人入西厢说话,待进了门,便见堂中除了诸多书架柜阁,更于西耳房设一书房,衙门内负责修撰医经者多在此伏案著作,待几人落座,姜离才知修撰医经乃是景德帝的吩咐。
岳柏恩道:“其实前朝留下过一套小儿病医书,但那医书上多有疏漏,也并不全面,陛下这些年十分看重小儿病防治,这套医经也是陛下的吩咐,待编撰完成后,将下发各个州府研习,于太医署也算是功德无量。”
岳柏恩说话时神容郑重,似乎此事大有深意,姜离自明白这份看重乃是因皇太孙而起,再看向对面,白敬之神色平平,倒不以为意。
姜离便道:“原来如此,若我能帮上忙那是最好,岳大人尽管吩咐便是。”
岳柏恩笑言“不敢当”,又展开编写的医经名录请姜离看,白敬之坐在一旁时而插言两句,待议完名录,姜离也知岳柏恩难在何处。
此刻已是日头西斜,白敬之见岳柏恩找着了帮手,便起身提了告辞,岳柏恩与姜离正相谈甚欢,便让亲随相送,白敬之告辞后刚走出两步,又在门口驻足,“四月初四,薛姑娘可有空闲?”
姜离不明道:“那日并无事端,白太医有何事?”
白敬之正要答话,岳柏恩抢先道:“那日是给他的践行宴”
白敬之解释道:“在长安多年,多亏诸位亲朋照应,这一走也不会再回来,离开长安之前我有心好好与大家辞别,便于初四日在府中设了薄宴,我与姑娘虽只有数面交集,却觉十分投缘,那日姑娘若有空闲请姑娘也同来。”
姜离微讶,按理说她乃是闺阁之女,薛氏与白氏又无私交,白府如今更无主母小姐在家,她去了多有不便,但一来她来自江湖,彼此皆为医家,二来她也有心探白敬之旧事,于是很快答应道:“好,白太医有此盛情,我届时定会赴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