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玄宗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赵扬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968 KB   上传时间:2013-08-11 10:36:12

  高力士又道:“陛下,近来又有一人从暗处走向明处。小人派人暗察,发现此人进出公主府甚为频繁。”

  “此人为谁?”

  “右散骑常侍贾膺福。”

  “哦?他敢公然出入公主府,自是有恃无恐了。如此来说,姑姑宫中的眼线自以此人为首。”

  宫中的宦官机构为内侍省,内侍为内侍省之首,常侍则为其副。贾膺福职为右散骑常侍,则其地位高于高力士。

  太平公主瞧着哥哥的诰书,没有像以往那样激动罹骂,而是轻轻地将诰书推在一边,神情安然地在那里默想。

  她反思自己以前的行为,看似凌厉直接,却收效甚微。而三郎却以哀兵之姿,并不直接接招,在那里信手轻挥,看似轻描淡写,然收效卓著。

  自己不想让他当太子,他果然当定了,且继位为皇帝。

  自己好不容易说动哥哥,让哥哥起了废黜之意,并下诰让三郎巡边。结果呢,三郎不知使了什么法子,先让哥哥犹豫不决,如今哥哥又下定决心,罢巡关之意。

  这个三郎啊,年龄不过二十九岁,其身边的谋臣早被自己铲除干净,其行事何至于如此老辣?

  按照太平公主往日的做法,她见到此诰命后定会先激动恼怒一番,然后再入宫中找哥哥问罪。

  她此次却没有这样,此后两个多月,她若不奉召,绝足不往宫中。她就是见了李旦,也绝口不提罢巡边之事。

  太平公主反常,弄得李旦一头雾水。他在下发此诰命之时,早想到妹妹会来吵闹一番,自己心中早为之准备好了相对应的说辞,太平公主不问,这些说辞就变得毫无用处。

  太平公主变得很平静,李旦也就乐得清静,李隆基处置朝中之事无疑变得轻松许多。

  转眼又是暮春时节,朝中由于恢复了难得的平静,京城气氛就变得祥和起来。李旦静极思事,觉得天下承平,庶民逐渐富裕,国库由于没有昔日安乐公主等人的折腾,也日益变得丰盈起来,因下令大酺三日。所谓大酺,即由朝廷出资供百司饮宴,另象征性地向庶民分发饮馔,并有百戏演出。大酺期间,李旦与李隆基一同登上安福门观看百司酺,又见宫外百戏竞作,人潮如涌,就有了与民同乐的感念。

  太平公主的府内也是张灯结彩,日日饮宴不停。这日晚间,萧至忠和崔湜带领两人进入府内,四人直接入中堂拜见公主。

  太平公主此时端坐在居中的几案前,其两侧各摆有两套几案,上面备有丰富的果蔬及酒馔之物。四人入堂后向太平公主躬身行礼,萧至忠礼拜毕手指那两位陌生人道:“公主,此二人就是下官向公主提起的军中之人: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

  太平公主满面春风,笑道:“我多听萧公提起你们之名,今日方才将二位将军邀入府中,请坐,请坐。”

  常元楷与李慈受宠若惊,他们得公主赐宴,又有二位朝中宰相相陪,此为何等的荣宠!二人心怀感激,再拜公主,萧至忠与崔湜过来,一人牵手一人,将他们引入几前坐下。

  目前的北门四军为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由万骑改制而来,是时葛福顺任左龙武军大将军,陈玄礼任右龙武军大将军;常元楷任左羽林大将军,其手下尚有麻嗣宗为知左羽林将军事,李仙凫任右羽林大将军,李慈为其副。

  太平公主执起酒盏道:“这几日朝廷大酺,普天同庆,我们就在这里小聚一回,来,请饮尽此盏。”

  座下四人闻言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此后太平公主不再饮酒,由萧至忠和崔湜轮番劝酒。常元楷与李慈入府后慕太平公主势大,十分小心,连话都不敢多说。此后渐渐被酒蒙了脸,话语也就多了起来。

  太平公主笑问道:“北门四军为军中之重,待遇丰厚,想你们与葛将军等人,定是经常欢聚宴饮了?”

  常元楷与李慈叹了一口气,崔湜接言道:“想是公主不知,北门四军地位固然尊崇,然常将军与李将军在其中的滋味却一言难尽,所谓小心翼翼是也。”

  太平公主将眉毛拧起,诧异道:“还是这等事吗?为何这样?”

  崔湜道:“常将军,公主最爱管不平之事,你但说不妨。”

  常元楷叹道:“正如崔大人所言,此事一言难尽。公主,葛福顺与陈玄礼职掌左右龙武军,他们自恃大功在身,其在龙武军一言九鼎;至于羽林军这里,末将这里有麻嗣宗为副,李将军之上有李仙凫,此二人也为有大功之人,他们与葛福顺等人连同一气,哪儿有末将说话的时候?唉,我们只好战战兢兢,生怕说错了话。”是时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相争之事传遍朝野,常元楷与李慈之所以愿意入太平公主府,其心中已然打定了投靠的主意。

  太平公主正色道:“葛福顺他们如此做就有些不对了。禁军为皇家之近卫,岂能偏私?不错,他们曾有大功,然不能恃功倨傲,进而以私治军。常将军,你应该将此情写成奏章,要让圣上知晓。”

  常元楷摇头道:“末将曾向岐王与薛王说过此事,孰料遭到二王申斥,吓得末将再也不敢说话。末将心想,葛福顺他们昔日随圣上起事诛韦,末将就是再上奏章,终归还是灰头土脸,因此作罢。”

  太平公主道:“就是圣上不理,还有太上皇嘛。莫非常将军看不出来?太上皇虽退位,犹总大政,那么北门四军即为太上皇之近卫,你若有忠直之言,太上皇还是会听的。”

  常元楷闻言,向李慈使了个眼色,二人起身离座走至太平公主面前,然后俯伏叩拜道:“敬请公主为末将做主。”

  太平公主起身将二人搀扶起来,说道:“有话但说无妨,何至于行如此大礼?你们归座吧,我们还是坐着说话最好。”

  萧至忠与崔湜也急忙起身,将二人牵至座上。待众人坐定后,萧至忠说道:“公主说得不错,你们今后若有忠直之言,可请公主转呈太上皇,如此就无障碍。公主说得对,禁军为皇家之近卫,不可偏私,你们今后不可畏惧葛福顺等人的偏私之言,要有自己的主意。”

  看到今日投对了门路,常元楷与李慈满心欢喜,自然连声答应。

  太平公主知道此二人今后就投奔了自己,那么今日就达到了目的,其他的话儿也不宜说得太多,遂唤王师虔入内,问道:“王典签,我让你准备的礼物,已然备好了吗?”

  王师虔道:“禀公主,礼物已备妥,已分装在两辆车上。待二位将军出府之时,车可随之而行。”

  常元楷和李慈闻听公主还有礼物相送,急忙起身推辞。他们事先风闻公主出手甚阔,今日算是领教了。

  太平公主道:“你们初次入府,我赠些薄礼,又值几何?你们今日认了门儿,今后务必常来常往,勿行礼数。萧公,今日就这样吧,你先引二位将军出府,我就不送了。”

  萧至忠闻言,遂起身向公主告辞。常元楷与李慈躬身连连,心中的欢喜与感激溢于言表。

  太平公主的驸马武攸暨去岁冬初忽然染病,其在榻上缠绵旬余后,竟然一命呜呼。武攸暨在世时,太平公主与崔湜等人幽会时尚且遮遮掩掩,其一辞世,崔湜等人就可在府内明铺明盖侍寝。崔湜今日未随萧至忠等人出府,自是要侍寝一番了。

  是夕,崔湜放出百般手段,将公主侍候得眉开眼笑。一时事罢,太平公主拖着凌乱的长发枕着崔湜的手臂闭目养神,过了良久睁开眼来,发现崔湜大睁双眼并未睡去,遂问道:“嗯?你还不困吗?”

  崔湜道:“我不困,我还在想着晚间之事。”

  太平公主嗔道:“瞧你,一心无二用,刚才行事之时你就有些恍惚。”

  “我在想呀,公主如此费力招揽常元楷他们,是不是有些大费周折了?”

  “大费周折?此话如何说?”

  “公主想呀,我们就是把常元楷他们招揽过来,无非与葛福顺他们形成旗鼓相当之势,并无十足的胜算。如此费大力气干些无胜算的活儿,我以为不值。”

  “这样说,你许是有更好的主意?”

  “是呀,有句话叫做‘树倒猢狲散’,若行釜底抽薪之计,则可一举而定。公主,若圣上突然驾崩,葛福顺他们还敢说话吗?”

  “你就会胡说,三郎如今年轻力壮,怎能暴死?”太平公主随口回答,其话音刚落,马上意识到崔湜话中的真实含义,遂翻身而起,微笑道,“嗯,你的这个主意不差,到最后关头可以一试。澄澜,你以为现在是最后关头吗?”

  崔湜也急忙坐起来,二人上身顿时赤裸相向,其说道:“现在虽非最后关头,然太上皇刚罢圣上巡边之行,则其中大有文章。所谓未雨绸缪,窃以为公主应有是思。”

  太平公主知道,若想让李隆基暴卒,通过自己在宫中之人下手为唯一办法。她默思良久,觉得崔湜的提议虽狠毒,然不失为一了百了的好法子,遂说道:“也罢,明日我叫来王师虔,由你们二人商议此事。你说得对,凡事预立乃成,你们可隐秘行事,到非常之时方能一击而中。澄澜,我此前也有过此念头,总觉得未到最后关头,且如此行事,我总觉得落在下乘。”

  太平公主自诩势大,不屑于如此绝毒之行。崔湜德寡心狠,觉得若如此结果了李隆基,实为最省事的捷径。崔湜眼见公主采纳了自己的建议,不由得心花怒放,遂轻轻揽过太平公主,说道:“公主,若此事能成,我又为公主立了一功。”

  太平公主此时倦意上来,说道:“不错,此功不小。时辰不早了,我们睡吧。”

  崔湜本想梅开二度,看到太平公主意兴阑珊,只好作罢。他乖觉地将公主之头扶卧于枕头上,二人无话而眠。

  李隆基此时贴心的人实在寥寥,朝臣中仅有一个王琚,宫中还有一个高力士。李隆基为了避嫌,与王崇晔及葛福顺等人甚少见面。

  王琚与李隆基见面甚频,他们说话没有什么顾忌,谈话时间甚长。李隆基在如此寂寥的日子里,可以与这个话锋甚健的王琚无顾忌地漫谈,至少免除了许多寂寞。

  这日王琚又入武德殿,看到李隆基正在那里批阅奏章,遂乖觉地坐在一侧等候。由于王琚来往甚频,李隆基特许他不许见礼,其入殿后也就显得很随意。

  须臾,李隆基批阅奏章毕,抬起头来问道:“王卿,我那日让吏部今岁恢复关试,你为吏部侍郎,当知此事进程。”王琚原为中书侍郎,刚刚被改任为吏部侍郎。

  当李显与韦氏执政时,“斜封官”泛滥,将自贞观年间开始的“乡试”及“关试”逐渐废除。

  王琚闻言答道:“陛下以为,现在是恢复‘关试’的时机吗?”

  李隆基默然,他知道王琚问话的含义。他们此前曾议过此事,王琚认为,如今朝中“斜封官”泛滥,所谓欲固其本必先正源,不将此事搞定,就无法再说他事。何况,李隆基之上还有一个太上皇罩着,若事中太上皇发一句话,则事情极易半途而废。

  李隆基悠悠说道:“是了,我如此催促你们,可谓不识机宜。”

  王琚道:“陛下如此做,岂止不识机宜?臣今日来见陛下,却是受张说所托,来替他转送陛下一件器物。”

  “哦?现在谷雨刚过,莫非他送来一些雨前茶吗?”是时张说任东都留守,自从他到洛阳赴任之后,一直未回京城。李隆基此时被张说勾起联想,叹道:“这些故人星散各方,张说身在东都,尚可捎来器物,如刘幽求等人远在桂州,想觅来他们一丝讯息,其实不易。”

  王琚从怀中取出一方丝绢,说道:“陛下,宫中新茶,何止万千?张说不会干此无谓之事,他今日捎来之物,却是一件要紧的器物,请陛下观看此画。”

  李隆基一面接过丝绢,一面说道:“张说书艺尚可,什么时候学会丹青之艺了?想是他在东都闲极无事,开始修习丹青,那也是未可知之事。”他展开丝绢,就见上面画有一个佩刀模样的东西,心中不禁大奇,侧脸问道:“这是什么图画?笔法拙劣不说,还任由墨成乱团。此为什么要紧的器物?张说到底搞的什么鬼?”

  王琚道:“陛下勿急。此画系臣依张说所送佩刀描摹而成,实在难入陛下法眼。”

  “如此说,张说送来佩刀一把?”

  “不错,张说自东都捎来佩刀一把,再无其他器物。来人转述张说言语,让臣一定将此佩刀示于陛下,则陛下定会明白张说的想法。臣碍于宫中规制,不敢将佩刀带入宫中,只好出此下策,污了陛下之眼。”

  唐制规定,外官入宫后不得携带兵器。若有人擅带兵器进入,即为杀头之罪。

  李隆基叹道:“哦,原来是这样。张说巴巴地从东都捎来佩刀,自是要敦促我快下决心。王卿,是这样吗?”

  “陛下圣明。臣揣测张说的意思,即是陛下处此险恶之境,须早定大计,以有制胜之道。”

  李隆基摇摇头,叹道:“你们的心意,我岂非不知?不错,眼前的处境险恶,然没有到覆灭的关头,我若妄下决心,难道不是师出无名吗?”

  “陛下,我们前日说过,太上皇现在虽罢陛下巡边之意,然太上皇随时可以再发诰命让陛下去巡边。再说了,公主视陛下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别看她近两月余没再生事,暗地里活动频繁,终将对陛下不利。”

  “哦?姑姑近日又有什么举动?”

  “窦怀贞的事儿,我们此前曾议过,窦怀贞之所以兼知雍州刺史,其目的就是想掌握南衙军。上月李仙凫曾对臣说过,羽林军的常元楷与李慈频频出入太平公主府中,两人又都置了新宅,臣以为,这些事儿皆与太平公主有关。”

  李隆基冷笑一声,说道:“哼,掌控南衙军,或者在北门四军中拉拢过去数人,难道就能掌控禁军了吗?”

  王琚知道,李隆基近来虽未与葛福顺和陈玄礼谋面,与两个弟弟还是经常见面的。李隆基对禁军有什么授意或者赏赐,皆通过岐王范和薛王业施行。只要这两个弟弟对李隆基忠心,禁军中又有一班李隆基的贴心将领,如常元楷之流断难翻起大浪。

  王琚道:“陛下,话虽如此说,然不可掉以轻心。太平公主此前绝对不染指军中,她现在有这些动作,足见事态发展越来越险恶。”

  李隆基点头道:“不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不敢掉以轻心。王卿,你待会儿出宫之后,替我把两位弟弟传入宫中。”

  王琚一边答应,一边又说道:“陛下,张说捎来佩刀,其心意与臣相同。如今事态紧急,须先发制人方保无虞。若陛下闻事仅想些自保之策,臣以为祸将随至。”

  李隆基再摇头道:“我若先发制人,务必领兵一击。姑姑多次在父皇耳边说我心怀不轨,我若如此做正好印证姑姑之言,父皇今后会对我怎么看?”

  王琚心道,若领兵举事,不仅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圈禁,就是太上皇本人,也得乖乖交权,他今后心里就是再对李隆基有任何想法,终归无用。

  李隆基接着说道:“再说了,我起事诛韦,天下认同;若我剑锋所指之人为姑姑和父皇,天下人会如何说?传之后世,又能如何自圆其说?”

  李隆基碍于名声,实在是其隐忍退让的根本原因。王琚心中早明李隆基心中的症结所在,知道此事确实无法可想,遂长叹一口气道:“陛下心中顾忌甚多,到最后只会是误了自己。张说所献佩刀在臣府中,请陛下派人取回。”

  李隆基黯然道:“罢了,佩刀就放在你那里吧。张说献刀之意与你意相同,那也不用多说。”

  王琚见再待下去也无话可说,遂起身告退。走到门前,李隆基又唤住他,让他不用再传两位弟弟入宫,原来李隆基在此瞬息之间又改变了主意。

  李隆基唤来高力士,让其备辇侍候,意欲自夹道中前往兴庆坊李成器宅中。高力士一面安排辇舆,一面欲派人先去知会李成器。

  李隆基不许高力士派人先去知会大哥,说道:“不用如此大张旗鼓,我乘辇出夹道之后,再悄悄换上一辆车儿,如此轻车简从最好。”

  高力士同意按此法行走,然坚决不同意减少护卫之人,说道若不想招摇太过,让护卫之人换上民服暗藏兵器也成,李隆基点头同意。

  趁着外面准备辇舆与护卫的当儿,李隆基悄声问道:“近来宫里有什么动静吗?”

  高力士答道:“禀陛下,宫内近来还算平静。只是前日贾膺福入公主府后,曾与尚宫刘氏悄悄说了一会话,事后刘氏又借故入武德殿巡视,曾与元氏有过接触。”

  李隆基道:“哦?现在他们彼此联络的管线愈加顺畅,那王师虔也不用乔装在茶铺里密会宫人了。”贾膺福为太监首领,有官秩之身,可以随便出入太平公主府,又可在宫中四处通行。

  “不错,若非小人事先留意,断难察觉他们的隐秘之行。请陛下放心,小人安排专人窥伺元氏,不许她有接触陛下的机会,更不许她经手之物与陛下接触。”

  “嗯。事情也不可做得太过,若让元氏察觉你注意到了她,事情反为不美。”

  “小人知道。请陛下放心,小人定会将此事做得滴水不漏。”

  这时辇舆被太监们抬入殿内,李隆基起身坐入其中,高力士站在辇侧,喝令太监们缓缓将辇抬起。

  李成器乍闻李隆基入府,急忙带领家人迎出门外,就见李隆基的辇舆已过二门,李成器当即跪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玄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