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钦载很理解他的心思,如今的李家本就树大招风,若还得意洋洋到处显摆,那就离倒霉不远了。
闭门谢客是最理智的决定,不仅如此,李勣还给家中族人下了令。
若无必要,族人不得随意外出,不得轻易赴同僚友人酒宴,更不得在任何场合夸夸其谈,炫耀功劳。
总之就是,李勣不仅给自己,同时也给家里所有人都下了禁足令。
谨慎得有点过分,但,没错。
平海东的功劳实在太大了,强如李勣者,好像也有些承受不住,所以必须往死里低调。
不信试忆往事,当年李靖平了突厥,何等的意气风发,结果呢?一个“纵兵抢掠”的狗屁理由,就被人从人臣之巅生生摔下,后半生闭门谢客淡出朝堂,才算有个寿终正寝的好下场。
李勣不想步李靖的后尘。
李钦载这几日也很乖巧,果然闭门不出,每天在后院陪着妻儿,顺便跟李勣聊聊天,每次把李勣气得须发皆张,抄起兵器要清理门户,李钦载才心满意足地逃走。
但是,闭门不出不代表没人上门。
数日后,一位风尘仆仆的客人站在国公府门外,而门口的部曲还不敢不通报。
李钦载听说后当即便迎出了门,走出大门见到他后,二话不说纳头便拜。
“拜见丈人,暌违两年,丈人无恙乎?”李钦载毕恭毕敬地道。
李钦载的丈人好几位,眼前这位是其中之一。
没错,金乡的亲爹,滕王殿下。
滕王神情有些疲惫,看得出是刚回长安,风尘仆仆的样子像是刚被狗撵过一样。
见到李钦载后,滕王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本王这两年围着大唐跑了一圈,你说有恙无恙?累成狗了!”
李钦载陪笑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丈人果然比以前谦逊多了,换了两年前,丈人肯定不乐意拿自己跟狗比……”
第1360章 翁婿情深
李钦载是懂聊天的,他很会。
尤其是跟老丈人聊天,内容和深度都能直刺灵魂,让老丈人的人生升华。
比如现在,滕王便已咬牙切齿,怒目圆睁,显然贤婿的话令他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温暖。
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位女婿优点确实很多,而且对他女儿也没话说。
可惜就是长了张嘴。
如果是个哑巴,女婿这个人就真的完美无瑕了。
“你闭嘴吧,本王跟你没啥好说了……”滕王冷冷道:“人都到你家门口了,不请本王进去?”
李钦载急忙侧身:“丈人您请。”
滕王脸色稍霁,迈步而入。
翁婿走进前院,滕王打量着国公府的风景,一边道:“本王女儿还好吧?你们夫妻两口……嗯,不对,三口?四口?”
越说越来气,滕王喝道:“你家后院最近没添新人了吧?”
李钦载心头一惊,但还是老老实实道:“呃,小小添了一个……是高句丽的一位女神医,我和爷爷的救命恩人,不娶不行,总不能要我爷爷以身相许吧?小婿只好咬牙纳入府里了。”
滕王气笑了:“如此说来,倒还委屈贤婿了?”
“丈人言重了,知恩图报是我李家的门风,小婿再委屈,也要默默承受下来……”
滕王怒道:“你是听不出好赖话吗?”
“丈人息怒,小婿对您的女儿可是一如既往的温柔体贴,恩爱如昔。再说小婿娶了一位女神医,对咱全家都有好处,将来丈人若快不行了,有这位女神医在,至少让您多喘俩时辰的气,岂不乐哉?”
滕王面色铁青,仰天深呼吸。
神特么“乐哉”,你猜我乐不乐哉?
恨恨指了指李钦载,滕王都不知该如何骂出高级感了。
“我女儿跟你过日子,你确定你俩恩爱如昔?她没被你气死?”
“丈人这是说的甚话,小婿妙语连珠,经常逗得您女儿咯咯直笑,像只下蛋的小母鸡……”
滕王的脸色更青了。
李钦载却顿了一下,猛地一拍大腿:“说到下蛋的母鸡,小婿忘了给丈人说个好消息,您听了一定开怀大笑……”
滕王的脸色总算好了一点,扯了扯嘴角:“啥好消息?”
“我把您女儿的肚子搞大了,高不高兴?开不开心?”李钦载一脸期待地盯着他,渴望老丈人立马开怀大笑。
滕王:“……”
要不还是劝女儿与这货和离了吧,跟这么一号不说人话的混账过日子,实在难以想象夫妻恩爱是怎样的画面。
本来女儿怀了身孕确实是个好消息,但从李钦载的嘴里说出来,滕王真的笑不出来,不仅不想笑,还想抄刀砍人。
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滕王淡漠地道:“带我去拜见令祖吧。”
李钦载领着滕王来到后院李勣的书房。
滕王以晚辈礼拜见了李勣,虽说他是李世民的兄弟,但他与李勣的年龄相差太大,而且跟李勣在朝堂的威望比起来,滕王只是个小卡拉米。
李勣见亲家来了,倒也很和善,拉着滕王在书房里聊了一会儿,又令李钦载吩咐下人设宴款待。
聊了一阵后,滕王不敢多待,于是识趣地告辞。
出了院子,金乡正在院子外等着他,见到久别的女儿,滕王顿时眼眶一红,父女俩抱头痛哭。
互叙别情良久,父女俩才平复了情绪,滕王盯着金乡的肚子,道:“怀上了?”
金乡娇羞地点点头,双手不自觉地抚上腹部,一脸的慈爱憧憬。
滕王又问道:“是那混账的?”
李钦载震惊了,金乡狠狠瞪了滕王一眼:“父王怎么说话呢,不是他还是谁的?”
滕王叹了口气,黯然道:“罢了,终究被他拱得彻彻底底了……”
女儿给李钦载做妾这件事,一直是滕王的意难平,所以滕王对李钦载向来没好脸色,至今耿耿于怀。
看到女儿抚着肚子,一脸幸福的模样,滕王摇了摇头。
世间难得有情人,女儿的幸福他不懂,但,只要幸福就好。
中午国公府前堂设宴,高规格招待滕王,就连府里豢养的歌舞伎和乐班也难得地被召出来,歌舞娱客。
听说亲家来了,李思文特意从吏部官署临时赶回来,夫妇俩与亲家相谈甚欢。
滕王的心情也渐渐开朗起来,儿子虽然不说人话,幸好他爹娘还是很会聊天的,一顿家宴下来,宾主尽欢。
酒宴过后,滕王略带几分醉意,李钦载陪着他在后院散步。
这时翁婿才聊到了正题。
“丈人这两年都忙着推广大唐各州县的番薯种植吗?”
滕王嗯了一声,道:“天子委我巡察使一职,这两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推广番薯,小到穷乡僻壤,大到县镇城郭,老夫都亲自去过。”
李钦载关心地道:“推广成果如何?”
滕王笑了笑,道:“还算不错,有巡察使的官职,又是藩王身份,各州刺史县令多少给几分薄面,再说种植番薯又不是害他们,是在给他们送政绩,谁会反对?”
“如今大唐关中河北淮南等诸道,大多都已普及番薯,各地官员和农户虽对此物颇有疑虑,头两年种植的面积也不算多,但只要他们看到了番薯的产量,过几年想必会扩大种植,毕竟此物可比黍谷麦子的产量高了好几倍,谁会拒绝呢?”
滕王看着李钦载终于露出了笑意:“抛开贤婿人品处世且先不说,单说发现番薯此物,真是积了大德啊,为千秋万代的生民立命,若论功德,便是普度众生的菩萨也不如你。”
“不瞒贤婿,老夫回程归京之时,路过那些普及了番薯的村庄,看到许多农户的正堂上,都供着你的长生牌位呢,每日烧香添油,果贡不绝,老夫看在眼里着实羡慕不已……”
李钦载认真地道:“不曾想丈人居然好这一口儿,丈人若是喜欢,小婿愿在家中给您立一块……”
话没说完,滕王又怒了:“住口!这才多久,又不说人话了!农户家给你立的是长生牌位,你想给老夫立什么牌位?”
第1361章 阳奉阴违
农户供长生牌位这件事,李钦载不赞同也不反对。
个人崇拜其实和迷信是同一个性质,不同的是,被拜的对象不同,一个是凡人,一个是神佛。
李钦载的本质仍是无神论者,当然,是掺了水分的无神论者。
遇到寺庙道观,也不介意进去拜一拜,见了僧人也不介意布施一点,前提是,拜的寺庙道观必须灵验,不然就是诈骗,衙门告他去。
求子求平安求避孕什么的,可信可不信,态度很随和,但要是有人说抖腿散财,右眼跳灾,那就必须信了。
钱财方面,容不得丝毫玩笑,心诚则灵,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三五年内,番薯应该就能普及整个大唐了,日后若再遇灾年,百姓至少不会饿死,总比啃白泥要强。”李钦载叹息道。
“白泥”指的是观音土,早在春秋时期民间便已发现,观音土能充饥,当然,害处也很大。
所谓的观音土,其实是指制作陶瓷器的高岭土,看起来很白很细腻,跟面粉一样,吃了确实能扛饿,但这玩意儿终究是土,不是食物。
吃进腹中再喝水,水与土在腹中融合膨胀成硬块,无法排泄,吃了观音土的人,其实命已经丢了一大半了,很多人都会活活胀死。
大灾之年,人命如草芥,千里饿殍的景象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那画面堪比地狱,惨不忍睹。
所以李钦载发现番薯粮种的意义,其实是非常伟大的。朝堂上的官员们锦衣玉食,不曾经历疾苦,或许觉得它就是一种新的粮食。
但在民间,那些经历过饥荒的普通百姓,却比官员们更清楚番薯这个物种的分量。
它不择地,旱涝皆可种植,也不需要精心伺候,种进土里迎风就长,而且产量惊人。
千年以后的辫子朝,人民被统治者奴役得那么凄惨,但辫子朝的人口却仍然破亿,达到中国历史人口的巅峰。
那不是因为统治者多么了不起,而是因为番薯这种新粮种被引进了中国,在当时繁重的苛捐杂税之下,它的存在仍然养活了无数人,这个苦难的民族才得以繁衍下去。
百姓们在家里供上李钦载的长生牌位,其实一点也不过分,唯此才能表达百姓对李钦载感恩的心情之万一。
翁婿俩随口聊着番薯推广的事,但李钦载说到这里,滕王的表情却闪过一丝阴霾。
“丈人咋了?小婿刚才说得不对吗?”李钦载好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