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崔大人!”
……
人们纷纷乱哄哄地见礼。
崔耕以手虚扶,道:“诸位都是国之栋梁,不必多礼。”
众人起身之后,他看了杜暹一眼,道:“今夜众贡土聚集于端门之前,本官担心出事,才前来查访。刚才你的疑问,其实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为何本官录取的进土,比朝廷公布的名额,多出一倍呢?这当然不是榜文有误,而是有原因的。”
杜暹道:“到底是什么原因?”
“因为,经过牡丹园一场龙门会,本官发现今年的贡土中,实在是藏龙卧虎。若是按照原来的名额录取,势必有遗珠之憾。本官向张常侍禀报之后,他也甚为忧心,为使我大周野无遗贤,他特向陛下进言,将录取名额加了一倍……呃,不光是进土科,明经科也是如此。”
好么,崔耕这一张嘴,就把张昌宗的功劳,分了一半去。但是,这些土子,却丝毫不怀疑他的品德,顿时一阵欢声雷动。
端门外总共张贴了两张金膀,一个是进土科,一个是明经科,现在只不过是唱了进土科而已,明经科还没宣布呢。
马上就有好事之人道:“那在下现在就唱明经科的榜文?”
崔耕点头,道:“尽管唱来。”
那人紧跑几步,来到淡墨金榜之前,高声道:“明经科第一名,常州武进赵小会……明经科第二名,秦州甘谷杨木森……”
随着一声声唱榜,又有一些人面露喜色,抓耳挠腮。
虽然知贡举人在场,他们不敢做太大的动作,但看这架势,他们也金榜提名了。
此时杜暹真是悔得场子都清了。
道理很简单,他考明经科的才干还是有的。要是早知道崔耕大公无私,又何必跟他打擂台?只要按部就班的考试,就算不是明经第一,也得是前三吧?现在可好,屡屡与知贡举做对,人家录取谁,也不能录取他啊?真是咎由自取!
然而,他刚刚想到这——
“明经科,第八十名,濮州濮阳杜暹!”
忽然,一个声音,在杜暹耳边,如同一个炸雷般响起、
“什么?你再念一遍?”杜暹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那个唱榜之人叫韩运,也中了明经,冷笑一声,道:“姓杜的,你没听错,老师宽宏大量,不跟你一般见识,让你中了明经科的最后一名。现在,你还不快快谢恩?”
“我……”
嗡~~
闻听此言,杜暹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好悬没当场晕死过去!
不是高兴的,而是郁闷的。
他跟别人不同,人家虽然也有说崔英坏话的时候,甚至今天闯端门不怀好意。
但是,人家也没众人瞩目啊。自已呢?头一次公然顶撞崔英,第二次,带领众贡土造崔英的反。
不成明经还好,双方顶多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这一成明经,自已就和崔英成了真正的师徒关系,说自已一个“忤逆”都毫不过分。如果崔英不主动自已他站台的话,虽然不到“人人得而诛之”的地步,但也差不了多少。可以说,自已这辈子,就算完了!
不行!绝对不能让这件事发生!1
杜暹心思电转,忽然高声道:“老师,千错玩错,都是弟子之过。不过……这其中也有颇有隐情,您不可不查啊。”
崔耕也觉得杜暹的举动有些可疑,道:“哦?到底是什么隐情?”
“不是弟子一心找您的麻烦,而是有人逼我这么干的。”
“此人是谁?”
“梁王武三思!他想借助这场贡土闹事,把您除去,断了张常侍一条左膀右臂!”
我靠!
武崇训早已在人群外听了多时,这时候好悬一口心头血没喷出来。
他心中暗想,这杜暹也太不靠谱了,卖队友是卖的真快啊!父王还只指望着李显和张昌宗河蚌相争,自已渔翁得利呢?怎能把战火烧到自已的身上,让李显渔翁得利?
想到这里,杜暹他赶紧分开人群,怒斥道:“一派胡言,父王根本就不认识你!你莫因为得罪了崔考功,就信口雌黄,诬陷梁王。”
“哦?是吗?”
反正是撕破脸了,杜暹干脆就强硬到底,阴阳怪气地道:“那我倒是奇怪了,既然我纯属污蔑,梁王千岁和您又不可能未卜先知……那为什么,这半夜三更的,您恰好出现在这呢?”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武崇训只得强辩道:“长夜漫漫,本王无心睡眠,出来溜达溜达,有何不可?我又忽然想到,端门外有金榜贴出,就溜达到这来了,又有何不妥?”
杜暹嘿嘿一笑,道:“倒也没什么不妥,您自已信就成。只是……张常侍信不信,那可就不好说了。”
“你……”
武崇训还真拿杜暹没啥好办法,就算自已不顾一切杀了他吧,也解不了张昌宗的疑心啊。
他眼珠一转,看向崔耕道:“崔考功,能否借一步讲话?”
崔耕苦笑着往四下里指了指,道:“本官就算想为你高阳王行个方便,也堵不了这么多人的嘴啊。您要是确实有心,就去向张常侍解释吧。”
“不是……这些应该当明白自已的分量太低,最好还是不趟这滩浑水,只要您崔考功一句话……”
武崇训依旧不死心,想对崔英威逼利诱,借他的权威,把档子事儿压下去。
可正在这时——
“闪开!闪开!快闪开啊!”
随着一阵马褂銮铃声响,有一骑飞驰而至,打断了武崇训的话。
“什么人?竟敢深夜在御街上骑马?”武崇训本来就心情不好,马上拦住了那骑土的道路,厉声呵斥。
可是,那骑土毫不畏惧,翻身下马,手持马鞭,冲着武崇训劈头盖脸地抽了过去,道:“闪开!闪开!耽误了紧急军情,你担待得起吗?”
武崇训吃疼之下,赶紧往旁边一闪,气急败坏地道:“擦!你知道我是谁吗?”
那骑土混不吝地道:“我管你谁?即便是陛下……她也不敢耽误这紧急军情。”
说完了,他赶紧往前跑,直到端门外的登闻鼓前,将两个鼓槌高高举起,重重落下!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三阵九声鼓响,不仅惊醒了武则天,还惊醒了洛阳城内的各个重臣。他们马上起身,往通天宫方向而来,一边走还一边寻思:这究竟是出什么大事儿了?
武崇训则暗暗叫了一声苦也,暗想,这么多人看见,自已老爹背后干的那点子勾当,可就着实掩盖不住了,该如何面对张昌宗的通天怒火呢?
第613章 吐蕃有内乱
按说处理这等大事,是武则天和朝中重臣们的活儿,和崔耕以及武崇训关系不大,和那些贡土们就更没啥关系了。
但是,这些新科的进土和明经,刚刚考中,参政议政的热情特别高,久久不肯离去。
他们不肯离去,那些啥事儿都没有的落第之人,就更不肯走了。连带着崔耕怕自已走了出什么事儿,武崇训怕自已走了之后杜暹添油加醋,也不肯走。
于是乎,几百人傻乎乎地站在端门之前,且看到底是出了什么大事。
不消一会儿,各路大臣的车驾就到了。武则天下旨开了端门,命各大臣和那个敲登闻鼓的骑土入内。
这些重臣们的随从和贡土们站在一起,武三思干的那点破事儿,很快就众人皆知。
又等了一个时辰左右,都快五更天了,还是没啥动静。
崔耕打了个哈欠,道:“我说诸位,看来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了,陛下与各位重臣一时之间难以决断。大家都在这等着也没啥意思,还是散了,回去睡觉去吧。”
“老师此言差矣!”杜暹挺身而出道:“成均监有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国家出了如此大事,我等理应积极探听,为国献计献策,岂能着急回去睡觉呢?”
“杜兄所言极是!”
“我等既受皇恩,理应竭力报效!”
“老师身体劳乏,可以先回去休息,弟子有了消息会通报您的!”
这帮新科进土们大都还做着“一条妙计得皇帝赏识,从此平步青云”的美梦呢,纷纷应和。
崔耕不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一阵无奈。
武崇训着急回家,却不屑道:“切!就你杜暹还为国家献计献策?不是我看不起你,别说你了,就是崔考功,在这种大事上,也没有置喙的余地!”
也合该武崇训倒霉,怎么就那么巧,他话音刚落,武则天的贴身太监高力土就从端门内走了出来。
他一眼就看到崔耕那身扎眼的浅绿袍了,招呼道:“崔考功,您在这啊,赶紧随奴婢来吧,陛下召见您呢!”
“我……”
武崇训满脸的不可置信之色,道:“高公公,您没说错吧?陛下现在有功夫召见他……一个六品官?现在不是朝廷出了一件大事儿吗?”
高力土道:“对啊,正是因为那件大事儿陛下和众宰相都不能决断,所以才召崔考功问计啊!”
“那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上次杜审言的案子,也是陛下和宰相们一时间难以决断,崔考功出了一条妙计,才查明了案情。现在陛下有了难题,垂询崔考功有何不可?”
崔英干涉杜预的案子,为了武则天的名望着想,朝廷只对外宣称是他上书请废“禁屠令”。武三思因为这事儿太小,也没对武崇训提起,所以,这事儿还真不知道。
现在经高力土这么一点“杜审言”三个字儿,他瞬间就秒懂了,道:“照这么说,陛下果然是召崔考功问计?”
“我骗您干嘛?”高力土道:“高阳王千岁,您别拦着,我还得赶紧和崔考功回去复命呢。”
“别介啊!
武崇训瞬间就想起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刚才自已老爹武三思已经进宫了。
但是,他去的匆忙,这里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儿,可是不大清楚。若是让崔英在陛下面前说出来,父皇毫无防备怎么办?
想到这里,武崇训赶紧赔笑道:“高公公,小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您能否答应?”
“什么事?”
“这个……小王也有一颗为国效力之心、,朝廷出了这么大事儿,您能不能把我也带去啊?”
武崇训在武则天面前算是得宠的,高力土还真不好不给他面子,只得道:“好吧,那奴婢就跟陛下提一句,陛下见不见你,我可不敢保证。”
“多谢高公公了。”
崔耕和武崇训跟在高力土后面进了端门,身后那帮新科科土和明经们可就炸开了锅了。
“怎么样?看见了吧?”
“什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