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200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不过那汪大渊所说的倭岛现处在南北朝,而且北朝才是正统朝廷之事,咱倒是头一回听说。派去的使者,一直以为那个劳什子亲王,就是日本国王呢!真是废物!”朱元璋便道:

  “当然那汪大渊的话也不能轻信,得派人去联系联系那个什么足利将军,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儿。若果真如此,他们国内的矛盾,倒真能利用一下。”

  “嗯嗯。”朱桢使劲点头。

  “但其实,咱更想派大军渡海征倭,踏平日本。忽必烈没做到的事情,要是咱做到了,不就说明大明比蒙元强了么?”朱元璋叹息一声道:

  “可惜啊,咱们这大明朝建立的太快,内忧外患层出不穷,不知何时才有这个机会。”

  朱桢闻言把胸脯拍得山响道:“父皇你放心,儿臣一定让你看到那天!”

  “哈哈,豪气,真不愧是咱朱元璋的儿子!”朱元璋高兴的拍了拍老六的肩膀道:“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咱一定让你挂帅!”

  “好,父皇,咱们一言为定!”朱桢举起手来。

  “一言为定!”朱元璋便笑着跟他击掌。

  “还有第三策呢?”朱桢又追问道。

  “第三策,‘重设市舶司,大力开展海上贸易’……”朱元璋却露出不敢苟同的神情道:

  “老六,你让他给骗了。这些年,市舶司早就收不到几个税了,不然咱咋舍得关掉呢?”

  “父皇,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走私太猖獗,才让市舶司收不到税啊?”朱桢反问道:“不然为啥宋朝的市舶司能赚钱,元朝的市舶司也能赚钱,就咱们大明的市舶司,赔钱呢?”

  “嘶……”朱元璋摸摸自己的下巴,讪讪道:“中书省这样说,咱以为是小事一桩,也没多想,就准了。”

  “小事一桩?”朱桢大摇其头道:“儿臣路过太仓时,召见了原来市舶司的官员,跟他们交谈得知,北宋中叶,市舶收入达五十万贯。到了南宋,市舶收入更是高达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贯,最多时占全国岁入的两成!”

  “到了元朝,大多数时候,市舶收入比南宋还高,依然可以占全国岁入的两成。仅太仓市舶司,一年就向元廷上交珠四百斤,金三千四百两!所以当时人们都说,市舶收入是‘军国之所资’!”

  “乖乖,这么多么?”朱元璋瞪大眼睛,对一个快穷疯了的皇帝,这些数字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朱桢撇撇嘴道:“元朝才亡了几天?调阅档案查一查,不就知道了?”

  ()

第314章

  “妈的,大意了……”

  朱老板雷厉风行,且是个数据狂人,前朝所有档案一应俱全,马上命人取来一看。便见朱桢所言一点不虚,甚至还说少了——

  在元朝起先的几十年里,元廷每年包括关税和直接参与海上贸易获得的收入连年递增,到了元至大年间,最高达到了三百万贯之巨。

  随后便开始连年锐减,到了元顺帝在位初期,便已经萎缩到不足三十万贯。然后到至正年间直接归零……

  “当初中书省的人,单给咱看元朝最后几十年的市舶收入,咱当然不会在意了。”朱老板终于意识到自己被愚弄了。愤然道:

  “所以到了本朝,咱也没把市舶司的事儿放在心上,每年收不了一万贯的税,还招引不法之徒,串通倭寇,刺探情报、贩卖兵器,实属得不偿失,便干脆把市舶司给停了。”

  “那父皇有没有想过,之前一直很赚钱的市舶司,为何会在元朝后期不赚钱了呢?到底是海上贸易不赚钱了,还是单纯市舶司收不到税了?”朱桢沉声问道。

  “没,国家草创,到处那么多事儿,咱哪能面面俱到?”朱元璋讪讪道,他当然不会承认,还是因为自己受出身限制,没有这方面的见识,所以根本没往这块想过。

  “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儿臣虽然也没来得及调查,但我敢确定,海上贸易是一直很赚钱的——沈六娘说过,她家就是靠海外贸易,成为巨富的。还有那汪大渊也证实,海上贸易可获利十倍。而且……”朱桢顿一下道:

  “儿臣在太仓,所见满载货物的海船樯立如林,要是海上贸易不赚钱的话,怎么可能还有这么多船出海呢!”

  “唔。”朱元璋摩挲着下巴,露出深思之色道:“是这个理。”

  “所以就剩一种可能——单纯就是市舶司收不到税了!”朱桢拍着胸脯道:“父皇把市舶司交给儿臣吧,我保准查清原因,把市舶收入搞上去!”

  “这有啥,要就给你。”朱元璋一口答应下来,老六还没来得及谢恩呢,他又话锋一转道:“可是有言在先,你得自己赚自己花,伱老子现在恨不得把裤子都当了,实在没钱给你折腾。”

  “父皇,这可是你说的,你不出钱,赚了赔了都是我的……”朱桢一听,登时心花怒放,还有这好事儿?

  “断无悔改!”朱元璋便再次跟老六击掌。

  ~~

  爷俩聊完之后,太子殿下也抬起头道:“看完了。”

  “牛逼……”朱元璋震惊看着太子手里那本厚厚的奏章,问道:“怎么样,有没有同感?”

  “儿臣初看时,确实也绝得廷杖不怨。”太子苦笑道:“但心说不能断章取义,便决定把奏章看完再做评价。当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的时候,终于读到了重点。”

  而那份奏章,拢共才一万七千字……

  太子便翻到最后五百字给父皇看,朱元璋便见在奏章的最后五百字里,茹太素提出了五条计策,其中四条还是很有见地的。

  “这老孺还算有些见识,”朱老板看完之后叹气道。

  “那后面的就免了吧……”太子劝道。

  “免了。”朱元璋一摆手道:“把他带进来。”

  不一会儿,护卫背着皮开肉绽的茹太素进殿。

  “罪臣拜见皇上,太子、楚王殿下。”茹太素强撑着要跪地行礼。

  “罢了。”朱元璋摆摆手,又亲自查看了他的伤势,还真他么挺重的。

  “唉,真是为君难,为臣不易啊。”朱元璋叹口气,对茹太素道:“咱所以求直言,就是让你们有啥说啥。文辞太多,便至荧听啊。你说你,明明五百字就能说清的事儿,干嘛非要长篇大论?”

  顿一下又道:“还白挨了一顿廷杖。”

  “是,臣知道错了。”茹太素也一脸悔意道:“长篇大论,害人害己啊。”

  一旁的朱桢见状,心说,看来这年代的文官,还没有以廷杖为荣啊。他记得后世谁要是挨了廷杖,那是转眼就天下闻名的。

  唉,也不知那股坏风气,是从啥时候开始的。

  “从今以后,”朱元璋又严肃起来,宣布上谕道:“所有的公文奏章,都要言简意赅。太子让中书省下个诏书,规定以后建言的格式和字数,所有文武都必须切实执行,违者严惩!”

  “是,父皇。”太子沉声应下。

  ~~

  从武英殿出来,太子陪着老六去给母后请安。

  太子一边走,一边问老六道:“方才我听你跟父皇说,要重开市舶司,还要查清楚市舶收入微薄的原因?”

  “是啊。”朱桢点头道:“反正就是先提一嘴,啥时候干,还得听大哥的。”

  “这件事你要慎重啊。”太子的伸手给他拂去肩膀上的浮灰道:“市舶司的事情,我之前关注的不多,只是听过一些传闻。”

  “什么传闻?”朱桢忙问道。

  “当年张士诚就是在江浙一带割据,而最强大的海商群体就江浙,他们长期支持张士诚,这让父皇很反感。”太子缓缓道。

  “不是说,支持张士诚的,是江浙地主吗?”朱桢先是不解问道,旋即恍然道:“难道是一回事儿?”

  “听说是这个样儿的。”太子点点头道:“元朝对江南的控制十分薄弱,基本就是各地自治,元朝人只管收税的局面。

  “这就造就了一个私利自肥、官商一体的江浙豪绅阶层。他们或通过海贸发家后,谋求官位以自保,或在获得官后,转而从事海外贸易。然后通过海外贸易发财后,他们又会在江浙购置土地田产。所以说,两者是一回事儿。”

  说着太子担忧的看着朱桢道:“而且船一出海,就脱离了朝廷管辖。长期在海外行船通商,与海盗、倭寇、番邦摩擦冲突,让这些富可敌国的海商无法无天,行事无所顾忌。你要去跟他们抢饭碗,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我记住了,大哥。”老六重重点头。

  “另外,也不能真让你白手起家啊。”太子笑道:“我给你两万贯做本钱。赚了,连本带利还我,赔了,就赔了吧……”

  ()

第315章

  翌日一早,朱桢骑着久未出镜的平天大圣,晃晃悠悠出了东华门,来到刘军师桥。

  一到诚意伯府门口,便见刘璃和刘祥在那里踢毽子。

  孟春时节,春衫轻薄,少女湖绿色的裙裾飘动,如一汪湖绿荡漾,不时露出一截白嫩嫩的小腿,正如那湖中的白天鹅一般优美。

  朱桢看的都呆了。感觉她又长大了。

  “小师叔,你终于回来啊。”

  直到刘璃看到他,开心的迎上来,朱桢才回过神来,笑着下牛问道:

  “是啊,有没有想我呢?”

  “你猜呢?”

  “那就是想了。”朱桢便道。

  “你没猜着。”刘璃咯咯笑起来。

  “真的?”朱桢便变戏法似的摸出一枚嵌着红宝石的金簪。

  这是高丽那位王后,送给他母后和母妃的若干礼物中的一样,被他昧下了一件。

  “当然是开玩笑了。”刘璃一双漆黑的眸子笑成了一对月牙儿。“不信伱问刘祥,人家天天都念叨小师叔呢。”

  “哼,你也太容易被收买了!”刘祥就很不齿,这个妹妹怎么一点都不像自己。

  却见朱桢又亮出一张朝鲜特产的檀弓来。

  朝鲜半岛自古就出良弓,《后汉书·东夷传》说‘乐浪,檀弓出其地’。乐浪就是在汉在朝鲜所设的四郡之一。

  朝鲜的角弓和片箭不同于中国和日本,角弓弹性好,射程远,片箭箭身短小,非常轻巧,射程却很远。

  刘祥登时就咽了咽口水,然后把妹子往朱桢面前一推道:“把钗插她头上。”

  朱桢便开心着把弓,递给懂事儿的刘祥,待他想要依言将金钗插到刘璃鬓边时,小姑娘却羞红了脸,夺过簪子就跑进去了。

  “唉……”朱桢无奈摇头,背着手跟了进去。

  ~~

  进去诚意伯府,却不见了刘璃的身影。

  朱桢只好先来到师父的书房,也不敲门,推开就往里进。

  屋里头,刘基和刘琏正在说话,让他吓了一跳。

  “臭小子,你要吓死为师么?!”刘基吹胡子瞪眼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2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0/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