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身为左丞相的他却是不该宣之于口的。
岳飞坐在那里,半晌怔然无言。
他想起了很多事,想起自己的一生,想起先前在冲锋军所看到的,想起那些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浴血奋战,不愿自称「宋」,却愿意为苍生战死的义军。
对于我,我们,这天下千千万万的战士和义士来说。
如今的宋廷,真的配得上我们去拯救吗?
岳飞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先前他和自家陛下似乎制定的计划都完全停留在战略层面,可是,这个腐朽的官僚体制一日不推翻,他们就不可能战胜蒙古。
即便军事上侥幸赢几场,胜利成果最终也会被自己这些人摧毁,这是他完全不能容忍的一件事。
刘裕微笑着说:“鹏举,孤看好你,宋廷需要一场大刀阔斧的变革,就像孤的义熙变法那样。”
岳飞:“……”
等等,他只是个平平无奇的武圣,并不是政治家和改革家啊,为什么忽然就变成了要给宋廷医治沉疴了?
心好累,根本救不动!
这宋廷已经百孔千疮,唯一的方法可能就是从头打一遍天下,彻底改朝换代,将所有的旧人与沉疴都连根拔起,完完全全清洗一遍。
但是,重新打天下显然也不合适……
因为这个副本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占据了一百分的分值,叫做拯救「大宋」。他毕竟要带回奖励给自家陛下续命,这一百分绝不能放弃。
岳飞回顾了一下之前的两个高分通关者。
于谦根本就没做「拯救大宋」的任务,而是另辟蹊径,将重心放在了「拯救中华」上。
郑成功的新宋帝国,除了名字上和「宋」沾个边,里面的行政格局和体制都是全新的,是一种整个推翻之后又重建的海洋霸主帝国政治体系。
岳飞忽然灵机一动,既然能有「新宋」,那为什么不能有刘宋?
他虽然不擅长改革治理内政,但他擅长用兵如神,平定天下啊!
想到这里,他立刻告诉刘裕:“我觉得这个宋廷,我已经救不动了,不如我用陛下你的刘宋旗帜,继续按照原计划北伐,重新打一遍天下,推翻现行政体。”
“我准备在小皇帝进城的时候,让他祭拜一下你的初宁陵——陛下,你介不介意认个亲,多一个千年之后没有血缘的子孙后人?
“或者,我去建康城找找你的后代,甚至是其他汉室后裔,总能找到一个品行端正的。”
反正就一个要求,不求天日之表,但求安然无过,只要在北伐期间当好吉祥物,不拖后腿就可以了。
刘宋也是宋,重立刘宋,怎么就不能算成「拯救大宋」!
刘裕:“……”
天幕前的观众们:“……”
偷换概念这一套,算是被岳王你玩明白了!
【作者有话说】
裕总:现在的心情就是感动,非常感动
第59章
刘裕在短暂的惊讶过后, 很快定下心来,开始斟酌岳飞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推翻宋廷,重建刘宋, 再打一遍天下。
反正就是为了治好沉疴,干脆放弃治疗,直接把病人杀了,
刘裕复盘了一下他自己参加崖山海战副本的全过程。
彼时, 他在军事上基本采取了和岳飞一模一样的策略,一路向北, 北伐挺进中原。核心思想就是, 依靠军事上的所向披靡,不断收复失地, 来填补南宋和蒙元之间天堑一般的国力差距。
他进入副本的时间太迟,已经是祥兴二年正月,张弘范准备发动总攻的时间。
宋朝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陆地领土,也失去了任何的资源补给和后备力量,只剩一块海湾孤地。
在这种极端绝境中, 刘裕充分发挥了自己作为一代战神皇帝的天赋, 来了一手漂亮的绝地翻盘。
刘裕依照崖山周边的浅水滩和山棱等地形,布置了极为巧妙的伏击战略, 又招揽了众多自发前来勤王的渔民。
他一面下发武器, 重新编组渔民队伍,令张世杰携少部分主力和这些渔民布置铁锁,共守阵地,自己则将大军皆分散, 伪装后潜入小渔船中。
如此奇兵突袭, 抢先占据崖门山高地形成凌驾攻势, 经历了三天三夜的浴血死战后,总算将张弘范大军尽数带走。
这是宋元之战,自孟珙去后三十年间,唯一的一次大胜。
刘裕裹挟着这股大胜之势,收复广东数地,夺走了这些地方元军的全部资源,迅速收整队伍进行北伐,一度收复了临安府,打到长江边缘,准备过江了。
他力量最强时,也就只有两万多人马,舟船恰好过百,以区区残兵断甲,横扫蒙元大军,战绩可谓是相当辉煌了。
然而……
刘裕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问题主要出自大后方,也就是宋廷内部。
对于后方,刘裕进行了铁桶般严密的军事部署,令崖山张世杰、张达、刘师勇、苏刘义四将兵分四路,驻守各地。
他给每人都写了一个锦囊,将一切可能遇到的情况,以及相关对策写得清清楚楚,再三耳提面命到时候照着做就行,务必要坚守住城池。
结果万万没想到,有人居然连抄答案都不会抄!
除了张世杰一路军队完成了任务,守住临安之外,其他三路要么忘了锦囊,要么甚至来不及拆就直接溃败,丢了城池不说,反而让张世杰在临安陷入了孤立无援、大军围城的险境。
刘裕不得已,只能及时引兵回援。
一路厮杀,又将那些沦丧的土地重新收复回来,已经打到了江西隆兴府。
很不幸,就在此刻,长沙、吉州、信州等多地眼看局势不妙,纷纷倒戈降元,和蒙元大军一起夹攻刘裕,后方赣水的运输命脉立刻沦陷,军粮被尽数劫掠。
面对这种无兵、无粮、无武器和地理优势,敌军还是己方几十倍的情况,最后的悲剧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刘裕本来觉得,自己的战败是因为后方不稳,缺一个刘穆之坐镇的缘故,但现在看来……
这宋廷政权内部就有问题啊!
各地军队卸甲投降的速度也太快了,毫无奋战之心,立场说变就变。
就是因为长期重文轻武,压制武人,他们终于在沉默中爆发了,不愿为这个已然腐朽的证券死战。
要知道,就连桓玄那种横征暴敛、人人得而诛之的暴君,穷途末路时,尚且还有许多荆州上游世代受桓氏大恩的百姓和子弟兵,愿意誓死追随呢。
大宋三百年的王朝,最后却少有军人愿意为之死节,甚至有一大半是亡于从前的「自己人」之手,实在太过可笑。
刘裕若有所思:“如此说来,为了改变这种蔑视武人的风气,只有重新建国这一条路可选了。”
重打天下,就意味着格局的重新洗牌,所有的一切都必将焕然一新。
岳飞问他:“陛下,到底是让赵昺认亲,记入刘氏宗庙,还是重找一个你的后人?”
刘裕觉得都可以。
反正也只是个吉祥物,赵昺小皇帝虽然懵懵懂懂,什么都不明白,但他很听老师陆秀夫的话,所以也算符合要求。
“那就赵昺……不对,刘昺吧。”
谈完了大方向,下面就是交流些技术层面的问题,譬如,什么时候打出「刘宋」帝国的旗号最合适,原有的宋廷百官该如何筛选后纳为己用,义军势力又该如何团结在「刘宋」的旗帜下,等等。
宋末三杰当中,文天祥已经站在了他们这边,陆秀夫和张世杰的态度还需要再确认一下。
刘穆之也加入了讨论,在几个时辰后,将整个一套建国的行动方案都敲定下来。
刘裕最后郑重其事地说:“改朝换代多有风险,鹏举务必保全己身,尽力而为就好。”
实在不行这次就当练兵了,他可不想见到对方受伤,甚至折在副本里面。
岳飞点头应下,忽见刘裕微微扬眉,流动着一种骄傲的神采,似星剑光芒倚天:“一个好消息要分享,孤方才找到了那个传说中的辛幼安。”
岳飞:!
天幕上,眼下最高频出现的名字就是辛弃疾。
所有人都对这位被宋孝宗每天吹捧为「才貌兼具,文武双全,文人中最会打仗,武将中最会写词」的绝世天才很好奇,岳飞也不例外。
他正在期待,此人到底是何等惊艳的风采,就看见刘裕侧身调转镜头,露出了不远处侧殿中,并肩而坐的两个少年。
哦,那是岳云和檀道济。
一者白袍银甲,一者翠衣羽冠,看起来像是刚从演武场打了一架归来,休息时也不忘互相比划,彼此龇牙咧嘴,神色十分不服气。
刘裕端着镜头走过去,笑问道:“阿和,阿云,你们的比试结果如何?”
檀道济眨眨眼,清亮的瞳仁中泛起流光溢彩:“是平局。”
岳云第一次听自家陛下叫“阿云”这个称呼时,难免囧了一下,就连他父亲都没如此亲近地喊过他。
但转头见小伙伴檀道济一脸理所当然,他也只好默默接受。
岳云以为这个是宋祖陛下那边特有的风俗,适应得还挺快,现在,不仅别人可以叫他阿云,他也可以阿回去了,什么阿和阿林阿镇阿石之类的。
被点名的沈林子/王镇恶/朱龄石等人:“……”
不是,你要不要听听你自己在说什么?
一旁的李清照:笑死。
这时就该感谢自己的名字是三个字,小少年们因为有年龄差距,只会叫她「易安姐姐」。
这波直接辈份拉满!
此刻,岳云沉声回答刘裕的问题:“比武艺是我胜,比兵法战略是阿和胜,最后是平局。”
刘裕点点头,觉得这个结果完全在预料之中。
毕竟岳云比檀道济年长一截,檀道济还太小了,远没到一个武将的黄金时期。
而且从檀道济的天赋来看,他更多地是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将路线上发展,而岳云正好相反,是那种盖世无双、一剑(枪)曾当百万师的猛将路线。
此二人,简直就是战场上最完美互补的双子星!
“你回去记得把兵法功课补上”,刘裕叮嘱岳云。
又把身轻如燕,飘然一下子掠到树上,准备摘一片叶子吹曲的檀道济揪住,“阿和也该去练一练格斗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