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分节阅读_第419节
小说作者:干卿底事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9 MB   上传时间:2024-08-11 11:05:24

  桓温没了掣肘,加上先前司马昱又捏着鼻子援助了一大批军粮,一路高歌猛进,纵横驱策,顺着滔滔江流乘船而下。

  进攻入彭山县后,他本欲兵分两路而行,终因杜牧坚持不可分兵,宜弃辎重,抛弃炊具,只携三日干粮(方便面饼),径趋成都。

  成汉右卫将军李福、镇南将军李权和前将军昝坚各自坚守在外,未料桓温军宛如生了双翅,一夜间翻过崇山峻岭,直抵成都城下的十里陌。

  李权仓促归来应战,不及披甲就被桓温的后军掉头厮杀冲阵,一番血战后主将惨死,余部溃退入成都西南的笮桥,再无应对之心。

  这一夜,桓温大军驻扎在城下,旌旗如云,城内氐人望着黑沉沉夜色中的敌军轮廓,自是胆战心惊,但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惶惶然好容易捱到次日凌晨,成汉国君李势想出一个迁延之计,使了拖字诀,一面假遣使者投降,一面阴图逃窜之计。

  不防此计早被桓温识破,两军使者交面之时,未等语毕,城下轰然一声鸣响,早已奏起了攻城的号令。

  少年谢脁一身乌衣,走向高处。

  他摘下发簪,掷于地上,浓墨般的乌发倏然垂落下来,被孤啸清肃的冷风吹得飞扬如旗帜,迎着熹微破晓的晨光尤为分明,来到军阵前,擂鼓助威。

  小月亮一向神思清丽,温温柔柔,只寄情于山水,这还是他第一次面临这样的两国决战场面,内心不是不紧张的。

  但真正站到了那里,却又很快镇定了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纤细白皙的手指捏紧了鼓槌,高举而轰击。

  一声声战音激越破云,如苍龙出霖雨,响彻在浩浩荡荡的高城青山之间。

  大军在数个时辰的激烈鏖战之后,破城而入,李势衔璧抬棺,自缚全身,出降于蜀宫前。

  成都既下,四方遂平,望风来归。

  桓温入城之后,招抚朝野,张榜城中,安民镇静,一面收揽图籍,封锁府库,一面严格管束士兵,令行禁止,不许劫掠,于是城中遂安。

  桓温的一批下属,参军孙盛、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司马无忌等人,也是各有任务,各安其职。

  说起这孙盛,也是个嘴毒的老阴阳人了,写过《魏氏春秋》、《晋阳秋》等。

  后来,刘裕的主簿裴松之奉旨给《三国志》作批注,也就是后世最为公认推崇的一版注释,多与《三国志》原文连用,就援引了好些来自孙盛的第一手资料。

  孙盛对三国、特别是曹魏史料进行了大量的辣评与吐槽,基本就没说过几句好话。

  被他骂得最惨的还得数姜维,一顶“不忠不义不孝”的帽子直接扣下来。

  称其,“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

  谁看了不拳头一硬,真想把这古代键盘侠提溜起来暴揍一顿。

  便是冯梦龙都没有这么讨打,毕竟冯梦龙仅仅只是写点花边小报,搞点八卦吃瓜,除了某些极端事迹(比如陈茜茜从天而降一个男皇后,茜茜:朕好冤!),倒也不算特别致命的中伤。

  然而,孙盛却是直接否定了一个人的品行与立身之本。

  杜牧想到这一茬,在清点蜀宫众多物件时,特意叫上孙盛一道。

  孙盛不知他打算教自己做人,欣然同意。

  不得不说,有些人在网络上(书面上)和在线下,表现得完全是两幅模样。

  孙盛尽管写史书的时候是个键盘侠,然而网线一拔,他又变成了温文尔雅、轻袍缓带的儒生文士,博学多闻,妙语连珠,说起故事来一套一套的。

  纵然杜牧对他有点偏见,却也不得不承认,听他聊天真是特别有意思,轻松且愉快。

  二人各自在宫中清理文书典籍,最后果然在一处隐秘所在,找到了姜维当年写给刘阿斗的遗书,后来又被阿斗悄悄藏了起来: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二人望着绢帛上悲愤淋漓的字迹,相与默然。

  杜牧将遗书收好,准备来日打入长安的时候,拿去焚烧,也算是另一个版本的「家祭无忘告先贤」了。

  他问孙盛:“可曾有所改观?”

  孙盛不觉热泪盈眶,抬起衣袖擦了擦眼,庄重行了一礼:“是我从前过于浅薄了。”

  ……

  杜牧忙了数日,走出宫去,见桓温正满脸忧郁地坐在位置上,一个大写的不高兴,丝毫看不出建立灭国大功的志得意满。

  杜牧:?

  这是咋了?

  一名属下告诉他:“安西见了一名诸葛武侯时期的小吏,那小吏说当今无人可比诸葛丞相,大人亦是如此。”

  桓温一听,心里顿时不得劲,那是越想越难受,一整天都没吃下饭。

  上一次他这么难受,还是遇见了刘琨家的老婢女。

  他问婢女,我与那并州刘越石孰美……划掉,我堪比那并州刘越石否?

  老婢女说,甚像。

  桓温心中一喜,特意去梳洗打扮一番,整理衣冠归来,让老婢女细细辨认。

  不料老婢女说,嗯,唇有点像,但薄了些;身材有点像,但矮了些;声音很像,但软了些。

  桓温听完之后顿时不高兴了,回去拔了衣冠倒头就睡,郁郁寡欢了好几日,谁来都不理。

  杜牧眼看这憨憨主公抱起手臂,满脸都写着不高兴,心中颇感好笑,走过去,温声道:“此小吏乃诸葛武侯旧部,对其一片忠贞之心,心怀偏见也是有的,明公本人已足以与诸葛武侯一较长短。”

  “你莫要驴我”,桓温从鼻子里挤出一个气声,情绪不是很高,“我知道自己确实不如诸葛武侯。”

  但是,理智上能接受,和感情上感到难过,这是两码事好吧。

  他正是建功立业志得意满之时,忽然被泼了一盆冷水,难道还不许他伤心一下了。

  杜牧:笑死。

  他觉得桓温是真的有点……过于直爽了,但他还怪喜欢这种作风的嘞。

  虽说帝王都提倡那种虚怀若谷、闻过则喜的风格,但哪有人生下来就是圣人,全无喜怒哀乐,那种只能当上司,冷冰冰地高居庙堂,却当不了亲近的朋友。

  杜牧想了想,伸手将桓温拽起来:“走,我们出城看山去。”

  乘舟出了江岸,两侧青山兀然高立,耸峙如一扇扇高可参天的玄门,掩映上空的万丈穹苍。

  在万山回合之间,天穹都被衬得渺小了,崖顶上的一粒旭日遥遥照着人间,仿佛伸手便可摘下。

  桓温已经忘记了先前的不快,他站在长风凛冽的江边,瞳孔中绰绰燃烧着不灭的烈焰,望进了落日余晖。

  这一次灭蜀大胜,将他送往东晋朝廷的青云之巅,也点燃了他心中野心昭昭的火焰。

  他扬眉看向杜牧:“当年牧之的先祖杜武库,辅佐晋武灭吴,一统天下,三家终归于晋,今日你与我同行,还能再演一遍旧事否?”

  杜牧对他眨了眨眼,宛如对暗号一般说:“必定势如破竹。”

  杜武库就是西晋征南将军杜预,杜牧的先祖,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

  「势如破竹」这个典故,便来自于他登船引舰,率大军南下灭吴之时。

  他说:“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桓温朗声大笑。

  ……

  李白在天幕上围观完了桓温与杜牧灭蜀的全程,对此他只能表示,郗超的未来很悬,真的很悬。

  杜牧襄助桓温,这种雪中送炭、亲手将一个人从微末送到崛起、未来还会一起走上巅峰的交情,是真正契若金石的患难之交,后来者无论如何都难以企及。

  且桓温并非那种过河拆桥之人,反而至情至性,重情重义。

  在他眼中,杜牧身后没有家族势力的掣肘,又对自己朗心一片,完全是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孤臣和挚友,甚至是未来定鼎江山的开国宰相。

  杜牧对这个发展也很满意。

  他在原位面空有一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在副本中,将自己认可且欣赏的人送到最高处,也算是得偿平生所愿了。

  于是,除了郗超以外,大家都很高兴的结局达成了。

  所以此刻李白不是很能理解,郗超既然对桓温有意相投,怎么还如此淡定地坐在这里。

  这要是换作他,早就来一套“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潇洒流程了。

  郗嘉宾是真的半点都不担心啊。

  不过毕竟杜牧才是他的队友,李白感叹了一声,很快就将这事放在了一边,转而研究起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的荀羡来。

  他的心情很复杂。

  经过这一通折腾,荀羡的女装是彻底废除了,露出了少年郎的本来面目。

  怎么让他有点担心……该不会过几天江左又传出什么奇奇怪怪的绯闻吧。

  荀羡:?

  他从昏昏沉沉中睁开眼,一抬眸,就看见李白神色奇异地望着他,仿佛在看一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死士,不禁背脊陡然一凉。

  “这是怎么——”他低头看见自己身上的绳索。

  李白告诉他:“我们不知被什么人掳来了,据我估算行程,现在大约已经到江北了。”

  他对当世格局的细节不算特别熟悉,所以示意荀羡好好想一想,到底是江北的哪一方势力有动机去做这件事。

  荀羡啊了一声,对啊,绑架他们三个到底图啥?

  图财肯定不可能,李白又不是世家子弟,图色……算了算了,下一跳。

  图影响力的话,这个倒是很有可能。

  李白很出名,他也很出名,郗超是名满江左的“盛德绝伦郗嘉宾”,名气大大的有。

  荀羡顿时感觉一场阴谋的惊天巨网在向他展开,是谁在暗戳戳图谋搞事!

  郗超坐在李白对面的地上,眉眼低敛,也正在沉思如今的格局。

  桓温是他一开始选定的效忠对象,只是不知为何,自己莫名晚到了一步,桓温已经有了一位谋主。

  郗超这个人素来心高气傲,自不愿屈居次位,于是暗中筹谋,决定搞一番事送给桓温作投名状,届时再加入对方阵营。

  自从太尉郗鉴去世之后,高平郗氏的门阀便大不如前。

  这等世态炎凉之变迁,从琅琊王氏的态度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从前郗鉴在时,重兵扼守江州,琅琊王氏为了争取同盟,就精心挑选族中子弟与郗鉴联姻。

  众多青年才俊各施手段,如同选秀一般,争相展示风采,想要入郗鉴之眼。

  唯有王羲之毫不在意,自顾自地坐在厢房里,衣衫半褪地看书。郗鉴看了之后觉得他心无外物,心性超然,就把女儿郗璇嫁给了他,成全一段“东床选婿”的佳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0页  当前第4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9/4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