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王回在吉林那几年,他一直在各个工厂走动,同时通过邸报和张孟存等人传给他的奏疏了解北方各处情况。
全因如此,他才能写出如此完善的革新奏疏。
一台大型的机器,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是以年计数的,耗费的钱粮也是以万计数。
类似北方的三大船厂虽然得到了拨款,但至今还没有能力单独生产出一艘蒸汽机船,仍然需要太学派遣学者帮助他们。
三大船厂是这样,北方的大部分工厂也是这样。
所以想要北方资源产能翻倍,并再修建三百多个中大型工厂,这需要耗费的钱粮并不是小数目。
王回也是等着朝廷对十六商帮下手,财政足够充裕,才敢呈上这份奏疏。
“这本奏疏暂时留在我这里,待我完善发布,北方革变由你操手。”
朱高煦将奏疏放在了桌上显眼的位置,王回见状起身作揖:“臣告退……”
在朱高煦的注视下,王回缓缓后退并转身走出了偏殿。
在他走出的同时,杨荣等人纷纷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能占用陛下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足以说明王回所奏报的事情是十分重要的大事。
想到这里,杨荣等人各有心思,而偏殿内的朱高煦则是侧目看向朱瞻壑:“这份奏疏如何?”
“儿臣理政多年,未曾见到如此具有匠心的奏疏,虽然处处有着父亲的痕迹,但若是此政施行,北地数十万户百姓的生计足能解决。”
“不仅如此,北方也能在十年后独占鳌头,将南边压制住。”
“若是能达到如此局面,则对朝廷十分有利。”
朱瞻壑毫不吝啬的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他知道自家父亲一直在想着恢复汉唐时期对西北的统治,但是西北的投入需要钱,而朝廷也一直在对北方投入。
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强行占据西北的,因为北方的投入太大了,所以自家父亲才会转而向南投入。
如果王回的这份奏疏能够得到实现,那北方的经济将在未来十年间得到迅猛的增长,完全可以脱离南方帮扶的局面。
届时恐怕就不是南方帮扶北边,而是北边帮扶南边了。
“十年时间,希望我还能撑下去吧……”
朱高煦看着那份奏疏,暗自投下希望。
他昨日得到消息,老三朱高燧入冬以后便卧病在床,这让他的心忍不住悬了起来。
当然,比起自己的身体,他还是更担心老三的身体。
尽管朱高燧少年时干得混账事不少,但毕竟是自己弟弟,两人也是有感情在的。
此外,如果朱高燧出了什么事情,朱高煦最担心的便是老头子。
自从上次北巡返回,老头子便时不时会患上风寒,这与他此前的身体素质相比,差距不可谓不大。
如果老三出了事情,那老头子身体会不会继续恶化,这让他很担心。
想到这里,朱高煦不免询问道:“老爷子没事吧?”
“钺儿今早回东宫吃饭的时候还说恢复了不少,御医们也说没事,应该好很多了。”
“儿臣准备稍许去看看爷爷,顺带在大明宫过夜。”
朱瞻壑与朱高煦说着,随后他顿了顿,小心翼翼开口道:
“永陵已经开始动工了,按照您所说的,仅拨给了五十万贯修建。”
“此外,赤驩的尸首已经下葬了,按照您所说的披戴甲胄而葬……”
即将五十二岁的朱高煦,也不免开始为自己筹备起了陵墓,而率先下葬的,是朱元璋昔年赏赐他,作为他战场兄弟的赤驩。
“日子定好了吗?”
朱高煦沉默片刻后才开口询问,朱瞻壑颔首道:“此前只是掘开,故此修建赤驩的墓室需要半个月时间,估计元宵节前后就能竣工。”
“嗯”朱高煦应了一声,随后长叹一口气:“到时候我亲自去看看吧……”
第551章 父析子荷
“且瞧俺将你拿住!”“疼疼疼!!”
春节将至,赶在除夕前夜,天下的官学也纷纷开始了放假。
北京城明时坊的一座小学内,比四周学子高出一个半头的朱祁钺擒拿着面前比他矮半个头的一少年,二人嬉戏打闹。
“沐钺,你小子别没大没小,我好歹是你叔叔呢!”
“拳头大的才是叔叔!”
朱祁钺咧着嘴大笑,而被他所擒拿的这十二岁少年,便是他的九叔叔朱瞻壔(dǎo)。
两人年龄相仿,而朱祁钺自漠北随朱棣返回后,便主动来到了小学中学习。
当然,他并没有老老实实一年级一年级的读书,而是不断跳级来到了如今的五年级。
今日过后,他们便要毕业,再开学时便都是中学生了。
“噼里啪啦——”
学校外,那令人充满期待的鞭炮声响开始作响。
朱祁钺也松开了自家这位九叔叔,顺带笑道:“你这力气怎么还不如俺大呢?”
朱瞻壔闻言倍觉憋屈,脸上涨红一片。
若说力气,他也是学校内出了名的力气大,可自从朱祁钺来到他们班,他每日便被自家这大侄子教训,别提有多憋屈了。
“行了,大扫除也弄完了,赶紧回家过除夕吧!”
其余同学劝导这两人,两人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多时便勾肩搭背的随大流向学校外走去了。
少年人对许多事情并没有太多感触,在他们看来,当下的毕业,不过就是换个地方读书罢了,所以自始至终没有回头看一眼。
他们所看的,是学校外明时坊的街道。
由于除夕这一日主要是在上午公布毕业成绩,而后就是大扫除并放假,故此一切做完后,时间也不过才正午罢了。
为了过新年,街道上充斥着许许多多忙活的成人。
他们有的在张罗着腌腊鱼、腊肉,亦或者打开院子大门,在院内说说笑笑的打着糍粑。
朱祁钺好奇,有时候便站在门口驻足观望。
在他们观望的同时,一些人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会将刚刚打出来,十分粘手的糍粑拿到街上摆摊贩卖。
那粘手的糍粑在下了油锅后,很快就变成金灿灿的甜点,再伴上些许红糖,便是过年开始的号角。
“主家,俺想来试试!”
朱祁钺倒是外向,看了几眼便向院内主家询问。
主家见他不过一個半大小子,倒也没有什么防备心,只是提醒道:“若是喜欢可以试试,不过打糍粑是个技术活,别用蛮力。”
“好嘞!”听到可以亲自上手,朱祁钺立马快走入院内,而被他拉着的朱瞻壔则是因为贸然走入他人家的举动而害羞着。
与他不同,他还在扭扭捏捏时,朱祁钺却已经从主家手中接过工具,开始一下又一下的敲打糍粑了。
只是几下,朱祁钺便暗自咋舌,却是没想到简单的打糍粑居然能还有那么多道理和技术可言。
用力太大,一会儿手臂就没劲了,用力太小,糍粑的粘稠又表现不出来。
朱祁钺力气比一些寻常成人还大,却也在敲打数十次后累得不行。
主家笑着为他们炸了两个脸一般大小的糍粑,随后便将他们送出了院子。
走出院子后,朱祁钺却毫不客气的拿起金灿灿的糍粑便开始啃咬起来。
朱瞻壔倒是很有戒备心,直到一字时后见朱祁钺毫无问题,他这才大口大口啃食起来。
随着时间不断流逝,街道上的鞭炮声也开始越发响亮起来,而街道上也渐渐有了热闹的队伍。
虽然还是正午,但大街上已经有了舞狮子、舞龙的队伍。
哪怕现在还是白天,却也有孩童在街上放着烟火,哪怕什么都看不到,却也阻挡不了他们。
俩小子在锦衣卫的保护下,在大街上游荡来游荡去,直到彻底没了兴趣,这才匆匆返回了紫禁城内。
相较于孩童所见到的太平安康,身为大明王朝的主人,朱高煦却正在为王朝未来的道路而布局。
哪怕是群臣得以沐休的除夕,朱高煦依旧在乾清宫中对王回所奏的改革奏疏进行修改。
他眉头紧皱,坐在养心殿内时而动笔,时而顿笔思考。
期间,便是连朱瞻壑带着朱祁钺等人前来,他也不曾抬头欢迎,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大哥……”
正殿之中,当从西南返回北京的朱瞻圻对朱瞻壑行礼作揖,还不等朱瞻壑开口,便见朱祁钺眼睛一转,上前惊讶道:“二叔,您还没去就藩啊?”
“王府与城池尚未竣工,还需要等工部通知才行。”
朱瞻圻不紧不慢说着,朱祁钺也道:“修好了就要走了吗?”
“……”朱祁钺这话让朱瞻圻生出了一丝不高兴。
朱祁钺这小子长大,基本是他看着长大的,这小子人小鬼大,而今更是伶牙俐齿。
见他在给自己下套,朱瞻圻只是颔首,并未开口。
“那岂不是没有多久了吗?俺昨日听他们说,靖海城已经快完工了,宋王府也早已竣工了。”
“二叔若是再过几个月就走了,那俺可怎么办啊……”
朱祁钺佯装悲伤,这让朱瞻圻挂不下脸来。
“小孩子不懂事,别与他一般见识。”朱瞻壑笑着拍拍朱祁钺的后背,不断打着圆场。
朱瞻圻正准备说些什么,却不想乾清宫门外响起了唱礼声。
“皇后殿下千岁……”
听到唱礼声,殿内十数名育有子女的妃嫔纷纷带着子女对殿门行礼起来。
四十九岁的郭琰走入殿内,因为保养得当,看上去只有四十出头,身材也因为长期的健康饮食起居而依旧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