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409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袁世凯说:“碧城姑娘真是一代奇女子,不仅有才有貌,而且还有管理、教学的才能,我对于学校的前景信心极为充足。”

  吕碧城轻声回道:“小女子还未就任,做得如何尚且没有多少把握。而且,恕碧城冒昧,想向总督大人再提个小小的要求。”

  袁世凯哈哈大笑:“你真和李谕一个样,说吧,什么要求?”

  吕碧城说:“北洋女子公学的建校参照了日本贵族女学,所以也是一所贵族学校。碧城希望天津再开设一所女校,专门招收普通民家女子。”

  唐绍仪眼睛一亮:“碧城姑娘的说法我赞成,在上海时,我就见过这样的女校。”

  唐绍仪如此说,袁世凯自然也同意了:“好!我不能拂了碧城姑娘第一次提出的有求,就由你负责办理此事。”

  吕碧城轻轻一蹲:“总督大人高见。”

  虽然女学是破天荒的事情,但毕竟有北洋高层支持,开办得很顺利,因为清末民国很有特色的士绅阶层们均选择了观望,没有公然唱反调。

  此时北方的风气并不像南方一样开明,士绅阶层们担心支持女学以后会被牵连;但袁世凯和唐绍仪亲自下场,又不敢反对。

  两日后,吕碧城作为总教习出席了学校大会,学校的所有师生全部参加,李谕自然赴会支持。

  北洋女子公学的设置非常完善,师资力量配置齐全,有国文教习、代数教习、女学教习,并且还有美国、英国、日本的外国教习。

  学校的经费一部分是政府支出,还有一大半是公司捐赠,李谕已经支援钟观光3000银元,自己老婆的事业肯定更要支持,当即宣布捐款5000两银子。

  吕碧城走上台对着在座的女学生们做了演讲,她激动道:

  “旧的礼教束缚了中国女子千年之久,只有接受真正的教育,才能让我们女子与男子一样具有个人与国民的双重身份!

  “女子公学以及女子教育,不是培养贤妻良母,而是造就对于国不失为完全之国民、对于家不失为完全之个人!”

  “我们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有优良的品德,还要有新时代的技能与知识,这样,我们女子才能拥有健全人格!”

  李谕情不自禁鼓起了掌。

  这可是清末,拥有这样的思想真心太不容易了。

  但掌声却有些稀疏。——现代人看来三观很正的思想,在清末民初的中国却像一个炸弹。

  可不管怎么说,吕碧城成为总教习一事轰动了整个京津之地。

  这时候的校长不同后世,一般而言是有正儿八经官身的。参见各所大学堂的初创者,不是总督就是巡抚,要么是二三品的大员。

  教育这件事在封建王朝真心重要,校长在不少人看来就像国子监的祭酒。

  掌握人才就是掌握未来嘛。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就曾拼命想当京师大学堂的校长,他让梁启超拟定的章程,校长条件几乎指明就是他康有为。

  当吕碧城的照片出现在各大报纸上时,文人墨客顿时惊叹这位才名颇盛的才女竟然如此美丽。

  这几天吕碧城讲课,李谕时不时就“旁听”一下,看到她的台风不错,终于放了心。

  然后才准备去参加了天津劝业场组织的劝业会。

  在这之前,唐绍仪专门找李谕参观了一下他督办建设的卷烟厂。

  唐绍仪拿起一根抽了一口,咂咂嘴,问道:“比起雪茄差了点风味,这东西真的可以驱逐鸦片?”

  李谕说:“唐大人口味已经养刁钻了,普通人谁天天抽得起雪茄,但香烟总比鸦片要好。”

  唐绍仪点点头:“只要不像大烟一样荼毒民众,这样东西我肯定会坚定推行下去。”

  李谕笑道:“唐大人可以拍张吸烟的照片,然后登在各大报纸上,由您做背书,推行难度肯定大大降低。”

  唐绍仪说:“我有考虑此事,你也要拍一张,谁叫你名气大。”

  “可我不会抽烟。”李谕连忙说。

  唐绍仪深谙宣传之道:“要的是宣传效果,谁叫你真抽了。”

  李谕没法反驳,只能照做。

  唐绍仪又说:“对了,我一直没有想好香烟的品牌,你去的地方多,有没有什么建议?”

  李谕上辈子时也没抽过烟,知道的很少,想了半天说:“我以前学车时,教官总会抽什么硬中华、软中华,似乎是好烟。”

  唐绍仪以为李谕是在德国学的车,但名字听着确实不错:“这名字让德国人用太可惜。”

  李谕说:“可能是我听错了。”

  “那就好,我对这两个名字很感兴趣,就用它们。”唐绍仪道。

  唐绍仪在纸上写下了“软中华”、“硬中华”两个名字,交给手下,然后对李谕说:“我们去拍照吧。”

  李谕是真的不懂香烟牌子,更没想到这本身也是一个梗。网上就有人闹着玩,在烟盒上PS“软中华”三个字。

  ——

  目前劝业会的场馆只是临时搭建的棚子,但参展的商品不算少。

  李谕工厂的味精、“匠人”牌方便面、搪瓷一经推出,立刻成了焦点。

  负责宣传的胡嘉言很会来事,做了很多展示牌以及品尝点,当天就收获了大批订单。

  不出意外,从日本租界过来的日本三菱商会代表对味精和方便面大加赞赏,迅速下订。

  三菱商会代表赞道:“李谕先生实在是神人,可以做出如此美味!‘匠人’二字更让我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家乡的感觉。”

  李谕听着好笑,但能赚日本人的钱更爽。

  ——

  在天津大体忙完后,李谕继续动身前去上海找蔡元培。

  蔡元培早已在码头等候,见面后立刻说:“上次疏才来沪未能会面,这次可算把你盼来了!庚子赔款你们都可以要回来,真是让我大吃一惊,甚至专门用于留美教育,我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疏才兄弟的远见卓识!”

  李谕说:“鹤卿兄过誉,谁叫我们现在落后,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是强国之本嘛。”

  “好一个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蔡元培喜道,“我真是越来越欣赏你了。”

  两人随即前去南洋公学。

  上海的教育起步比较早,报名的人比京城多,而且十分踊跃。大家很清楚美国的教育比之日本要强不少,但学费同样高得惊人,普通的富人家庭都很难承担,如今公费留学,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但总归有名额限制,所以李谕只能先进行考试,完成第一步初筛。

  李谕亲自动笔拟出试题,主要是考察英文能力以及是否达到后世初中毕业的科学能力。

  对于赴美留学而言,这两样是基本要求。

  最后的成绩,有五人成绩合格,其中两人尤为突出,而且这两个人的名字李谕可太熟悉了:蒋梦麟以及周诒春。

  蒋梦麟大家比较了解,后来北京大学的校长,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对北大的影响很大。

  周诒春同样不简单,民国时期,在清华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病逝后,当了第二任校长,对早期清华的建设贡献不小。

  好家伙,一下子凑齐了清北两校未来的校长!

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年骗局

  蒋梦麟与周诒春的年纪差不多,目前都是二十来岁,十分年轻。

  蒋梦麟是上海公学的学生;周诒春则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并且周诒春已经在圣约翰大学当了三年教员。

  圣约翰大学目前才是上海大学的No.1,能留校当教员,足以说明周诒春本事不小。

  按照历史,周诒春要两年后自费留学美国,这年头能有钱自费赴美留学,家境肯定极好。

  而且就是周诒春当清华校长时开始极其重视体育,让清华有了重视体育的百年传统。

  李谕在合格证书上给他们签了字,一周之后就可以去京城办理游美学务处安排赴美留学的手续。

  不过其实现在抵制美货最厉害的就是上海地区。

  蒋梦麟接过证书说:“我倒想看看,美国人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实力已经超过英国。”

  周诒春也信心很足:“排华法案,呵!美国人是真的不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百姓,敢用这种专门排除劳工的法案对待中国人。”

  两人不愧是以后的清北校长,思路很清晰,已经透过现象看到了内核。

  蔡元培当然明白这些问题,对几人说道:“该抵制仍旧要抵制,但该学习还是得学习,一码归一码,不耽误!你们去美国留学不要有过多心理负担。”

  周诒春与蒋梦麟几人说:“学生明白。”

  蔡元培又问李谕:“疏才兄弟,你在美国待的时间最长,你怎么看?”

  李谕说:“我赞同鹤卿兄(蔡元培字)的说法,抵制是为了民族觉醒,学习则是要民族自强,两者都是对的。而且,我们太需要学习西洋的工业体系,在这方面,目前最好的就是美国人。”

  周诒春问道:“帝师先生,工业最强的不应该是英吉利国吗?”

  李谕摇了摇头:“美国本来就人口众多,如今闷声发大财了这么多年,早就超过了英国,而且他们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将来工业产值将比德国与英国加起来的总量还要大。”

  蒋梦麟说:“看来我们去美国学习的选择非常正确。”

  “很正确!”李谕肯定说,“虽然我不懂政治,但在工业上,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就是美国,因为只有美国和我们有差不多的广袤环境。至于日本国、英吉利国等,虽然也很强,但它们都太依赖国际贸易,很多工业政策制定时的侧重点大有不同。”

  蔡元培对几位学生说:“诸位去美利坚国后,不要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要像疏才兄弟一样多开阔眼界,尽可能去多学东西。如果学到如何制造军舰可更好了。”

  李谕笑道:“那就不必,当年北洋有那么多军舰,还不是都沉入海底,海军实在是过于花钱。况且也学不到最先进的军舰技术,只可能是过去的铁甲舰。今年英国人刚刚下水了无畏舰,旧时代的军舰将全部淘汰,包括去年在日本海上打得火热的日本国和俄国。”

  蔡元培听了很震惊:“我曾有幸在港口看到过军舰,如此庞然大物,说不行就不行?”

  李谕说:“海军就是超级销金窟,而且一旦有了代差几乎就是大鱼吃小鱼,几乎没有反抗能力。”

  蔡元培唏嘘道:“世界发展如此快,我等更应以学习为重!看来诸位去美国当多多学习教育学,以便多培养各科人才。”

  周诒春说:“谨遵校长叮嘱。”

  蒋梦麟同样紧接着说:“我亦有志于此,教育才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办法。”

  当然了,两人去美国留学后,最关注的的确是教育学。

  学生们离开后,蔡元培又留下李谕问起了京城的情况。

  “听说满清朝廷派出了皇族以及重臣出洋考察宪政,疏才感觉有没有可能回国后施行?”

  李谕知道蔡元培已经加入了同盟会,属于中山先生一边的革命派,于是回道:“立宪又能怎样?立宪的基础是限制皇权,鹤卿兄觉得皇族有可能放权吗?”

  蔡元培说:“满清一直最重防汉,矛盾并没有因为两百年过去而彻底消散,我想他们不会放权。”

  “所以喽,”李谕很自然地说,“立宪的根基都没有,您觉得会不会成功?”

  蔡元培笑道:“疏才兄弟你一直说不懂政治,要我说你看得比谁都透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4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9/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