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氯元素Cl,就是因为它有两种同位素Cl-35和Cl-37。其中Cl-35占75%,Cl-37占25%,因而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原子量就是35.5。
不过这时候,中子还没有发现,所以李谕不能写得太冒失激进,毕竟连核式模型都没问世。
所以李谕处理得比较委婉,不过关键的点写出来了:
比如存在相同的电子数,在化学上肯定属于同一种元素,所以其化学性质就是一样的,自然不能用化学的办法分离。
然后李谕就提到了同位素的存在。不过既然是当做假说提出,也就不需要解释太详细为什么。
最后,李谕则预言了原子核仍然可以细分(不然同位素就没法合理解释)。
这种文章按道理属于跨越了物理与化学两大学科。
但元素这东西,或者说原子,本质上涉及到原子核领域,更应该偏向于物理学科。
毕竟理论上,所有的化学现象都可以用物理中薛定谔方程去描述核外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相对运动去解决。
不过这之间存在着鸿沟,——就是蕴含混沌、无法解决的微分方程,所以化学和物理依旧只能是两门学科。
放到一百年后都没法解决的难题,李谕这时候更不能提出来。
但仅仅解决为什么用化学办法无法分离这些奇怪的拥有不同原子量的原子,以及同位素假说、预言原子核可以继续细分,这三点已经足够上《Nature》。
李谕删删减减,论文花了一天就写好,总体不长,因为《Nature》的特点向来是喜欢相对较短的论文。
李谕写起这种论文来非常轻松写意,但在看到普朗克的来信后,就比较头大了:
“……
“一个月前,我在普鲁士科学院宣讲了爱因斯坦先生以及你共同所写的《论物体的电动力学》这篇论文,虽然我一再强调了其重要性,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人质疑该理论局限性过大,同时采用的物理思想又过分激进,得到了与牛顿以及伽利略完全不同的结论。
“这几乎是无法接受的。
“当然,我知道普鲁士的科研环境更趋向于保守,所以准备将这篇论文翻译成英文以及法文,看看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们如何对待。”
信写到这里还是属于比较正常的科学探讨。
李谕并不奇怪,物理学界接受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这种前所未有的理论肯定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慢慢消化。
而且由于爱因斯坦论文中用了很多数学内容,物理学家们看起来还不如数学家看得更流畅,甚至要专门学习一下闵可夫斯基以及洛伦兹的数学内容。
而这两位大佬的数学又没有那么简单,所以就算物理学家们接受了狭义相对论,真要看懂也得过一段时间。
不得不说,近代物理学两位顶级大佬,量子力学开创者普朗克以及相对论的开创者爱因斯坦关系真心不错。
量子理论就是爱因斯坦最早开始公开使用并极力推广的,虽然后来爱因斯坦与玻尔曾经因为上帝到底掷不掷骰子发生过激烈争吵,但必须承认,爱因斯坦对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使用是第一人,而且十分坚定。他只是没有想到以后量子力学的发展竟如此可怕。
而要不是因为普朗克是爱因斯坦论文的审稿人,估计他的论文还发表不出来哪。
即便不至于像当初柯西搁置伽罗瓦以及阿贝尔两位天才数学少年的论文导致他们英年早逝那么严重,也会大大迟滞相对论的诞生时间。
写到这里后,普朗克的笔锋一转:
“李,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我为什么还没有看到星战系列的后作?我辛辛苦苦帮你置办了这么多实验器材,你可不要就此停笔,因为我看得出,星战还有极大的挖掘空间。”
李谕哭笑不得,自己是一点偷懒的机会都没有啊。
其实李谕不知道的是,不论美国的柯林斯出版社,还是法国的阿歇特出版社,早就收到了不知道多少读者来信,只不过他们不像普朗克一样知道李谕的收信地址。
第四百一十八章 “范伟”
李谕闲暇时候就继续写星战后传的剧情纲要,好在不是特别难的事情,毕竟有吕碧城打打辅助。
因为前段时间在天津劝业场的成功,北方工业巨子周学熙再次找到了李谕。
周学熙最近刚刚复办了启新洋灰公司,进行水泥生产。
在唐绍仪兴建了卷烟厂后,他也有意搞一些新厂子,所以来找李谕商讨工业上的一些规划布局。
周学熙是二品大员,并且是袁世凯专门负责工业方面的心腹,他老爹周馥目前是两广总督,给复旦大学出了2万两的就是周馥。
李谕正好也有一些建议给周学熙好好提一下。
另外,周学熙带来了几名北洋大学堂的优秀学生,其中还包括人口学家马寅初。
几句寒暄后,周学熙先拿出了推介信:“帝师,去美国留学这么好的事我们北洋大学堂不可能不掺一脚。”
马寅初本来就是要去美国耶鲁留学的,无非相当于早去一年,并且马寅初的确算是这一届北洋大学堂中的学生翘楚,各科成绩都非常不错。
李谕顺水推舟道:“能有这么优秀的学子,我们也心中欣慰。”
凤铃给他们端上了茶水,周学熙说:“我看过了帝师的工厂生产的产品,实际上有点大出我所料,竟然均是民生产品。按照西洋诸国的发展,不是更应该发展重工业吗?”
李谕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不过重工业现在真心没有发展的环境。
李谕说道:“周大人,即便是英吉利国,早年也是靠纺织业起家。与衣食住行相关的产业是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同时发展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这样一来可以吸纳更多工人,二来能够攒资金,进一步发展后续产业。”
周学熙做了十几年工业,一听就明白:“这个道理简单也深刻,但朝廷却不这么想,一日造不出强大的火炮,便一日无法安宁。”
李谕无奈道:“虽然恐惧来源于火力不足,但军火工业是上层产业,需要熟练的工人,更需要极其优秀的枪械技师,还需要生产线,每一样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周学熙说:“总不能只靠买吧?”
李谕说:“暂时而言,军火完全可以当做一门生意,因为确实可以买到,大洋对岸的美国人就热衷售卖军火,所以我们创造外汇再购买就是。”
周学熙叹道:“可那样的话,需要纺出多少棉布才能换一门炮?”
李谕摊摊手:“创业维艰说的就是这个,没有办法,只能挺过去。但我们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对我们而言其实更加有利。”
李谕说的都是后来中国走的必经之路,所以才敢这么言之凿凿。
周学熙想想的确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说道:“我的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少,比不上帝师。”
李谕谦虚道:“周大人殚精竭虑,一心为本国工业,其心可昭。等以后有了更多的优秀学生以及技工,很多事情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希望如此吧。”周学熙道。
李谕又说:“而且我的工厂规划中不仅有这些民生用品,还有更加复杂的汽车配套产业以及无线电产业,这些东西价值高,需求量又极大。”
周学熙说:“无线电我已经见识过,汽车怎么生产?”
李谕摇摇头:“不是生产整车,而是重要的零部件,比如底盘的四驱系统、变速箱甚至发动机。”
周学熙说:“帝师做的都是洋人才能做的东西,我更不明白,似乎帮不上什么忙。”
李谕已经准备好了一些文件,拿出放在桌子上说:“我一家企业做不了这么多东西,就算在美国的工厂也做不了,需要很多配套产业,比如螺丝厂、模具厂、铁钉厂等等。”
“这些东西听起来要简单许多,”周学熙摸着下巴说,“帝师的意思是我们帮你生产所需要的零件,做一家零件厂的零件厂?”
李谕笑道:“可以这么理解。”
周学熙又问道:“原来真的有零件厂的零件厂?洋人莫非也是这样?”
“整个工业体系就是这样的,”李谕继续给他解释,“产业上下游以及销售渠道足够畅通的话,可以养活非常多企业。”
“连袁总督都对你刮目相看,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你,”周学熙说,“你正好做这个工业体系的龙头,我全力配合你!”
李谕说:“这些产业赚钱能力很强,到时候袁大人不会有异议。”
“苍蝇再小都是肉,反正只要不是给洋人做工,我已经心满意足。”周学熙说道。
——
两日后,一艘军舰停靠塘沽港,下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海军军官,赫然是长江舰队提督黎元洪,他下船后立刻向岸上同样站着的一位中年高级海军军官行了一个军礼:“恩师,好久不见,您的身体如何?”
黎元洪的恩师叫做萨镇冰,目前已经是整个中国的海军总司令,提督整个南北洋海军。
萨镇冰是个很传奇的人物,作为军人一生坚决反对内战,从不让自己手下的兵向同胞开炮。
此君在建国时也是站在城楼上的。
萨镇冰微笑道:“你们在秋操中的表现非常好,看来湖北的新军同样不容小觑。”
黎元洪说:“都是香帅重视的功劳。”
萨镇冰说:“香帅人中龙凤,你应多跟着好好长见识。”
黎元洪恭敬道:“谨遵老师教诲。”
曾国藩是清朝第一个权势滔天的汉人大臣。从他开始,每一个成功的汉人大臣几乎都是擅长“爆兵”的。
别管军事才能如何,反正肯定会练兵,能够控制新军。
目前封疆大吏中最厉害的两个是袁世凯与张之洞,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名气太大,其实张之洞在湖北也练了新军,只不过规模没有北洋那么大。
这些人,包括曾国藩,军事指挥能力不好评价,但这种做法已经隐隐有坐镇一方的态势。
大清防了汉人两百年,刚刚有了一点放权后,就迅速在几十年间失控走向了灭亡。
黎元洪说道:“我来天津,是希望向恩师请假兴建海军学校的事情,以及购置一些器材。”
三年前萨镇冰建了烟台海校,第一批学生今年刚刚毕业。
萨镇冰说:“建校需要配合军事训练,这可比训练水兵难得多。”
黎元洪说:“海军总要比新军有点文化嘛,我有时候看到手下的兵大字不认识几个都发愁,生怕他们搞错炮弹的型号。”
萨镇冰哈哈大笑:“那不是海军学校或者水师学堂的问题,而是你应该在舰艇上配备学习室。”
黎元洪挠挠头:“那我先试试。”
萨镇冰说:“另外,购置器材的事,你指的是无线电吧?”
黎元洪说:“以前我都是靠旗语,自从在总督府见到一台无线电设备后,我才知道原来还能无线传音,简直就像西游记里的千里眼顺风耳,我无论如何也得买来用用。”
萨镇冰说:“正好,我要去京城找李谕一趟,带好银票随我来吧。”
——
李谕这会儿正在家里抓耳挠腮地写星战后传,这东西真是太难为他。
吕碧城刚端过来一杯碧螺春,就听到门口的王伯喊道:“先生,北洋两位军爷求见。”
李谕来到北房正厅,一眼就认出了那位长得极像范伟的黎元洪,但看他站在另一人身后,估计军衔更高,于是没敢认。
萨镇冰说道:“帝师大人,在下北洋海军兼南洋海军总提督萨镇冰,这位是湖北长江舰队提督黎元洪。贸然登门造访,还望没有打扰。”
李谕说:“两位将军快快请坐。”
萨镇冰接着说:“最近我们听说帝师帮忙重开了留美游学通道,本来我已经安排24名海校学员赴日留学,这次专门想加上两人去美国留学。”
李谕有些为难道:“萨将军,实不相瞒,此次留美的人员已经满了,如果再添人,只能自费。”